美國對外政策如何調整? 2006年,伊拉克局勢不斷惡化,美國既無法控制局面,又難以全身而退,耗資巨大﹑傷亡不斷﹑形象受損,國會中期選舉共和黨的失敗使得來自民主黨的制約加強。阿富汗局勢也有伊拉克化的傾向。美國外交政策面臨調整,成為影響2007年國際形勢發展的一個重要變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東問題上,美國的政策也不大可能"洗心革面"。此外,來自國會民主黨的制約也有限,美國外交政策的決定權畢竟主要掌握在總統為首的行政當局手里。 聯合國改革能否新突破? 2007年1月1日,潘基文取代安南成為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這是亞洲人時隔35年后再次出任聯合國秘書長。這位新秘書長肩上的擔子并不輕:如何處理朝核問題﹑伊朗核問題﹑巴以沖突等國際熱點,如何充分發揮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中的作用,如何協調與安理會成員國的關系﹑尤其是與五大常任理事國的關系…… 此外,聯合國的改革,尤其是安理會的改革也是擺在潘基文面前的一項棘手任務。重新調整權力分配是各方的呼聲和要求,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如何協調各方立場是一件很不輕松的事情。 大國關系有何新動向? "一超多強"的格局在2007年仍難以改變,但協調解決國際問題的可能性也會加大,大國對話、互訪會增加。2007年大國關系將繼續保持緩和﹑穩定。 多哈回合談判能否恢復? 圍繞農產品補貼和開放農產品市場等議題,多哈回合談判一路磕磕絆絆,討價還價5年之久,最終在2006年7月被宣布全面中止。何時恢復談判,由此成為懸念。 朝鮮核難題能否找到新解? 朝鮮半島核問題在2007年還會是一個熱點,無法排除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驗的可能。美朝對話、六方會談解決無核化的可能性短期難以實現。朝鮮下決心發展核武器是因為在安全上的深層次憂慮,朝鮮的安全關切應得到保障。問題是,誰保障?即使承諾保障,朝鮮能相信嗎? 美國會對伊朗動武嗎? 伊朗核問題可能是2007年最具爆炸性的熱點。作為重要的石油輸出國,伊朗在世界能源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伊朗作為什葉派的領袖,在中東地區有重要的影響力,伊朗多次直言不懼怕國際制裁。美國現在深陷伊拉克,為緩解緊張局勢,在一定程度上有求于伊朗。可以說,正是美國中東政策的困境造就了伊朗的強勢地位。 世界經濟能否保持平穩增長? 2007年世界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07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達10%左右。受房地產市場疲軟,消費和住宅投資進一步走弱的影響,美國經濟增長將有所放緩,但仍可達2.9%的較快增速;歐元的升值和居高不下的國際油價將使2007年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預期放慢至2%;日本經濟已基本上擺脫了通貨緊縮,開始恢復增長,預計2007年增速為2.7%。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 包家赫 何茂春)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