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暴力襲擊加劇血案不斷
——敘利亞最新局勢綜述
蔡金安
敘利亞5月底6月初發生了幾次屠殺無辜平民的慘案后,圍繞誰是真兇,多方陷入長久的爭論中,以后真相漸趨明朗,但暴力襲擊加劇,血案不斷發生。
6月初,敘反對派撕下了“和平”的面具,重新向敘政府軍開戰。6月22日,敘利亞北部阿勒頗近郊驚現26具支持政府的民兵尸體。6月26日,更是發生16個月來敘反對派與政府軍最嚴重的暴力沖突。6月27日,敘反對派還炸毀了忠于敘政府的第三大電視臺,槍決了3名記者、6位門衛。6月28日,又引爆了位于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市中心的最高法院外的停車場,造成3人受傷、20輛汽車受損。此外,6月22日發生敘防空系統在其領海上空擊落土耳其戰機的事件。
本文根據多方報道,對敘利亞近來的最新局勢作一整理、分析。
一、敘利亞國際調查委員會對敘屠殺案和稀泥
自從敘利亞5月25日發生胡拉屠殺慘案和稍后又發生哈馬省等屠殺慘案后,敘反對派和西方勢力都是在第一時間指責兇手為敘利亞政府軍和忠于敘政府的民兵組織,而聯合國組織則有點遮遮掩掩,但言辭腔調里,總把懷疑的方向指向敘政府軍和忠于敘政府的民兵組織。隨著敘官方公布初步調查結果和德國、英國等西方部分正義新聞工作者披露第一手案情調查資料后,敘屠殺案真相離敘反對派和西方勢力最初的說法越來越遠了,于是深感難以自圓其說的敘反對派和西方勢力終于在這一問題上選擇了“噤聲”,而一開始就主要站在敘反對派一邊的聯合國組織,在不斷曝光的屠殺真相面前,顯得很尷尬,但為了不使自己太丟臉,便在調查結論上采取和稀泥的態度,對幾方面各打50大板,稱胡拉慘案真兇尚未查明,親政府民兵、反對派和外國勢力均不能排除嫌疑。盡管如此,這比以前單一懷疑是敘政府軍和忠于敘政府的民兵組織所為還是前進了一步。
新京報6月28日報道,據新華社電,敘利亞國際調查委員會27日在日內瓦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胡拉慘案報告稱,慘案真兇尚未查明,親政府民兵、反對派和外國勢力均不能排除嫌疑。報告表示,慘案有可能是沙比哈民兵或胡拉當地其他親政府勢力在政府軍的默許下制造的,也可能是反政府武裝為尋求升級沖突、懲罰政敵而為。此外,報告不排除來歷不明的外國勢力制造慘案的可能性。報告指出,由于各方提供的信息往往相互沖突,目前無法確認真兇,事實有待進一步查證。
為推動調查委員會進入慘案發生地,調查委員會主席皮涅羅已于6月23日至25日訪問敘利亞。皮涅羅當天在向人權理事會提交報告時表示,訪問期間他已就調查團進入敘利亞繼續調查胡拉慘案與敘政府進行了協商。皮涅羅說,“訪問過程中敘利亞政府表現坦誠,相信這一開放態度將為調查委員會進入敘利亞鋪平道路。”
5月25日,敘利亞中部霍姆斯省胡拉鎮發生了政府軍與反對派之間的武裝沖突。沖突造成至少108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49名10歲以下的兒童與32名婦女。
慘案發生后,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于6月1日召開“敘利亞人權狀況惡化和胡拉鎮屠殺”的特別會議。在未調查真相的情況下,西方國家在會上強行推動通過決議,指責敘利亞政府和親政府民兵對胡拉鎮屠殺事件負有責任,并要求敘利亞國際調查委員會就胡拉鎮事件展開特別調查。
二、敘利亞北部現26具民兵尸體 疑被反對派槍殺
據日本《朝日新聞》6月23日報道,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稱,敘利亞北部阿勒頗近郊6月22日驚現26具支持政府的民兵尸體,懷疑是遭敘利亞反對派槍擊身亡。
報道稱,該組織還通過Fackbook公布了相關視頻。視頻中血肉模糊的尸體堆疊在道路一側,附近車輛有被猛烈槍擊過的痕跡。
三、敘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在首都郊外激戰
路透社貝魯特6月26日電,一些活動人士說,敘利亞政府軍和叛軍今天在大馬士革郊外陷入激烈沖突。這是自16個月前爆發反對巴沙爾· 阿薩德總統的起義以來在該國首都郊區發生的最嚴重暴力沖突。
活動人士公布的視頻記錄了激烈槍戰和爆炸。郊區庫德西亞的一條人行道上有一條深深的血印,血一直流到了一座建筑物旁,該建筑物里有一人受傷。另有一名裸體男子在痛苦地翻滾,身體已被彈片刺穿。
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報告說,在位于庫德西亞的共和國衛隊總部附近以及大馬士革以外的其他兩個地方發生了激烈沖突。
大馬士革的活動人士薩米爾·沙米說,郊區的街道上出現了多輛坦克和裝甲車。一些活動人士還報告說,有一輛坦克發生了爆炸。
新華網大馬士革6月29日電,敘利亞國家電視臺29日報道,敘政府軍當天在首都大馬士革郊區杜馬地區與武裝分子展開激烈交戰,打死數十名武裝分子。
報道援引一名敘官員的話說,政府軍當天在杜馬地區圍剿隱藏在此地的武裝團伙。數十名武裝分子被打死,另有大量武裝分子被捕。同時,政府軍在該地區繳獲大量機關槍,并發現許多疑似虐待工具。
截至目前,敘利亞官方尚未公布具體傷亡情況。敘反對派“地方協調委員會”則表示,此次交戰造成至少59人死亡。
四、敘利亞公布對擊落土耳其戰機事件掌握的信息
新華網6月27日消息,土耳其戰機22日被敘利亞擊落后土敘兩國互相指責,事件真相撲朔迷離。而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26日強烈譴責該事件,這也使得國際社會擔心此次擊落事件可能成為更多干涉行動的借口。敘利亞駐華使館27日向中國媒體提供了一份聲明,介紹了敘利亞方面對該事件掌握的情況。
敘方指出,土耳其戰機被擊落時位于敘利亞領海內的海邊村莊烏姆圖爾(Um Al-Tyour)以西。戰機殘骸是在敘利亞領海內被發現的,敘利亞和土耳其對失蹤飛行員的聯合搜索也是在敘利亞領海內進行的。敘方強調,土耳其戰機并非被防空導彈擊落,而是被2.5公里射程的高射機槍擊落。找到后并被交還土耳其海軍的飛機殘片清楚地顯示出機槍子彈留下的彈孔。敘方認為,土耳其政府聲稱被擊落的戰機正在進行偵查活動,而偵查飛行不會由戰斗機來執行。土耳其戰機被擊落前正在高速飛向敘利亞領空,如果沒有被擊落的話,戰機將在幾分鐘內深入敘利亞境內。
附:新聞回顧:
土耳其成倒敘急先鋒 土、俄對敘利亞立場相反
北約成員國之一的土耳其政府不僅公開庇護敘反政府分子,并且加大了對敘利亞的制裁。
曾任政府軍少校的里亞德·阿薩阿德在土耳其宣布組建“敘利亞自由軍”,隨后合并了另外的叛軍組織“自由軍官運動”,其總部由土耳其重兵把守。在這個所謂的“軍官營”里,有六七十名從敘利亞軍隊中叛變來的戰士。土耳其默許其跨境打擊敘利亞軍隊。
以下綜合2011年11月24 新華網消息:
●聯大下屬的人權委員會今天通過投票表決
聯大下屬的人權委員會今天通過投票表決,譴責敘利亞8個月來對該國示威者的鎮壓,西方國家和部分阿拉伯國家對決議投了贊成票,俄羅斯和中國投了棄權票。
在與敘利亞反對派成員會晤以后,歐盟最高外交官凱瑟琳·阿什頓今天猛烈抨擊敘利亞“正在進行的殘酷鎮壓”。
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說,聯合國譴責敘利亞政府對示威者發動暴力襲擊的決議是向大馬士革“宣戰”。
●土耳其與俄羅斯對敘利亞局勢立場相反
【沙特阿拉伯《中東報》11月23日報道】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首次呼吁巴沙爾·阿薩德下臺,說他是“懦夫”、“暴君”。他無情指責了敘利亞政權,他說,巴沙爾的命運將同卡扎菲一樣。
埃爾多安在其執政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呼吁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為了其人民和該地區的利益下臺。他還說:“巴沙爾出來說他將戰斗到死……,拜托,你將與誰戰斗?與你的人民戰斗不是英雄而是懦夫……,請你看看與其人民戰斗到死的那些人的下場,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
他說:“如果你還不能吸取這些人的教訓,那就看一看32天前以我們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手段被殺的卡扎菲吧。”
另據報道,土耳其與敘利亞一直存在著領土爭端,雙方的關系曾經在1998年險些惡化。10年后,在埃爾多安與巴沙爾的推動下,雙方關系迅速升溫。在敘利亞發生暴動之后,身為良師益友的土耳其對敘利亞的態度變得越來越強硬。
【俄羅斯《晨報》11月22日報道】據外國媒體報道,俄羅斯打算保衛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總統的政權,防止外部勢力可能對自己中東伙伴的攻擊。
11月17日敘利亞通訊社報道說,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的3艘軍艦駛向敘利亞海岸。21日,以色列的一個網站援引大馬士革消息人士的話說,軍艦在塔爾圖斯港區進入敘利亞水域。他還說,軍艦不會在港口拋錨停泊,它們開始在海岸線上戰斗執勤,防止可能的侵略。以色列軍方人士稱,俄羅斯軍艦的目的是阻止船只向叛亂者提供從黎巴嫩和土耳其運來的武器。
【俄羅斯《生意人報》11月23日報道】土耳其總統居爾宣布,敘利亞危機已無法通過談判解決。該國另一位領導人、總理埃爾多安走得更遠,他不排除為拯救“巴沙爾政權鎮壓下的”平民,可能需要外國干涉。專家推測,安卡拉對大馬士革的斷然之舉會給俄土關系帶來問題。目前,莫斯科仍舊支持敘總統。
土耳其精力充沛地致力于推翻巴沙爾政權,可能給其與俄羅斯的關系帶來嚴重后果。近年來,接近克里姆林宮的政治學家一直將在安卡拉當權的伊斯蘭主義者視為莫斯科的潛在盟友和戰略伙伴。敘利亞事態可能迫使俄修正這一立場。在對待巴沙爾的問題上,俄土分屬不同陣營。
●沙特、卡塔爾也成反敘先鋒
【法國《世界報》網站11月23日文章】
沙特阿拉伯過去一直對敘利亞政權采取和解姿態。沙特阿拉伯心里所擔心的更多是伊朗的威脅,因此它不遺余力地想打破大馬士革—德黑蘭聯盟。正是出于這一目的,沙特方面才開始主動與巴沙爾·阿薩德政權接觸。在這一和解戰略未取得成效的情況下,沙特阿拉伯在阿盟內的立場變得更加強硬:利雅得方面不僅在今年8月召回了其駐大馬士革的大使,而且推動了阿盟制裁敘利亞決議的通過。
另外,卡塔爾如今也成了反敘利亞政權的先鋒。在大馬士革所接受的緩和局勢的方案失敗后,正是它提出了對敘利亞進行制裁的建議。
五、敘利亞新聞電視臺遭襲擊 9人死亡
中國網絡電視臺6月27日消息:據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報道,當地時間27號早上,位于首都大馬士革郊區的敘利亞新聞電視臺總部遭到武裝人員襲擊,造成9人死亡,包括電視臺的3名工作人員和6名門衛。
敘利亞國家電視臺當天援引敘新聞部長埃姆蘭·祖阿比的話說,武裝分子于當地時間早上4時左右襲擊了這家支持政府的電視臺總部,在搶掠并損毀了該電視臺的辦公室后,武裝分子引爆了此前埋藏在大樓周邊的炸藥,整棟大樓遭到嚴重破壞。武裝分子殘忍殺害了3名為這家電視臺工作的記者,并搶走大量技術設備。
2012年6月28日《新京報》報道:
當地時間27日凌晨,一伙武裝人員沖進距離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郊區不遠處的敘利亞新聞電視臺“al-Ikhbaria”的總部,先是對新聞電視臺總部辦公室進行了洗劫,劫走大量電子設備,隨后砸毀了辦公室,引爆了事先埋藏在總部辦公樓四周的炸藥。辦公樓遭受嚴重損毀,包括電視臺記者和安保人員在內至少9人遇難。
據一名目擊者描述,5棟作為辦公室和工作室的活動板房全部坍塌。部分木質結構失火,地板上遍布血跡,墻上留有彈孔。
敘利亞“al-Ikhbaria”新聞電視臺總部位于大馬士革南部22公里,被認為是一家支持巴沙爾政權的私人電視臺。敘利亞官方媒體盛贊“al-Ikhbaria” 新聞電視臺是“一家活躍的敘利亞媒體”,而有西方媒體則稱其為“傳播虛假和充滿偏見新聞的渠道”。
CCTV4 中文國際頻道記者王薇薇從現場發回報道:
敘利亞新聞電視臺是一家公私合營的親政府電視臺。6月27日凌晨4時左右,武裝分子洗劫了電視臺的部分財物后,引爆了炸藥,對電視臺的建筑實施了3起爆炸。據現場目擊者介紹,武裝分子將3名電視臺職員和6名門衛拖到一處墻角邊,殘忍地進行了槍決。
六、敘利亞最高法院停車場發生爆炸
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外電報道,位于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市中心的最高法院外的停車場28日發生爆炸,造成3人受傷,至少20輛轎車著火。消防隊員和救護車已經抵達爆炸現場。
發生爆炸的停車場通常停放在敘利亞最高法院司法宮工作的律師和法官的車輛。
七、觀 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越來越看清:敘利亞5月底6月初發生的幾次屠殺慘案,核心是敘反對派栽贓敘政府,給國際社會施壓,阻擾安南的和平斡旋,為西方武力干涉敘利亞找借口。這一陰謀隨著屠殺真相的明晰而漸趨破滅,但敘反對派不甘寂寞,干脆從后臺走到前臺,公開向敘民兵組織和政府軍開火,還把襲擊目標指向敘的新聞電視臺及最高法院,兇殘地槍殺民兵,炸毀電視臺、車輛,槍決記者、門衛等,可謂明目張膽,血債累累。一直賣力地支持敘反對派的土耳其的一架戰機在進入敘領空后被擊落,也算咎由自取。
近日針對炸毀親敘政府的新聞電視臺、殘殺電視臺職員和門衛,以及炸毀最高法院外的停車場的汽車等暴行,敘反對派和西方勢力總算沒有再次栽贓給敘政府軍,否則,“賊喊捉賊”就太明顯了。不過,這一系列暴行給人們帶來的慘烈痛感久久揮之不去。為什么惡魔們制造的殘酷的殺戮總是如影隨形?為什么敘反對派一再干這種喪盡天良的事,而西方霸權勢力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們?!看來只能用“狼狽為奸”來作解釋了。
據搜狐網站做的“敘利亞局勢持續惡化”新聞專題總結:敘利亞和利比亞沖突爆發,都有“受‘阿拉伯之春影響’”的因素。
西方媒體所稱的“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一些城鎮爆發動亂以來,阿拉伯世界一些國家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推翻本國政權的行動。運動浪潮隨后波及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等國。
西方勢力在“阿拉伯之春”中,扮演的是一個極力慫恿、挑撥和大力援助反對派的角色,以致于造成深陷“阿拉伯之春”的國家生靈涂炭、尸橫遍野的慘狀。
敘利亞反對派在精神和物質上得到西方勢力的大力支持、援助,所以像打了嗎啡似的,殺起人來肆無忌憚。無休無止的爆炸、殺人,給敘利亞人民帶來的血海之災無不激起人神共憤,始作俑者——敘反對派(包括基地組織)制造的這一筆筆血債,自然有西方霸權勢力的一份。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實在不忍看到遭受肆意屠戮的敘利亞人民遭遇的厄運。趕快收手吧,沾滿人民鮮血的劊子手和幕后慫恿支持者們!讓和平的陽光快快照到敘利亞人民心間,讓幸福和安寧真正與敘利亞人民相伴!
2012年7月1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