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特朗普剛上臺的時候,宣布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關稅,相關條款于4月2日生效。
這個關稅特朗普其實是不想加的,只是想逼其他國家簽一個有利于美國的協議而已 ,否則不可能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倆盟友一口氣加征25%關稅那么夸張,對中國在原有25%的基礎上加征額外的10%也很離譜。
但等了一個月,中加墨這三個國家也沒怎么搭理特朗普。
于是前幾天特朗普瘋狂了,宣布3月4日就要執行對中加墨的額外關稅。
這意思很明確,我要動手了哦,我真的要動手了,你們再不過來求我那我真的要動手了,3月4日,就下周,不和你們開玩笑。
3月3日,美國再次官宣將于 3月4日加征關稅。
意思也很明確,我最后提醒你們一次,我是真的要對你們加關稅,不是和你們開玩笑,還有一個晚上時間,趕快打電話求我,否則我真的要加關稅了。
3月4日早上,中國官方宣布堅決反對,強烈不滿,并強調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反制措施。
北京時間3月4日下午1點左右,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式生效,對加拿大和墨西哥正式加征了25%關稅,對中國正式加征10+10%的關稅,正式掀起了新一輪關稅戰。
3月4日下午,中國宣布了對美國的反制措施。
在現有關稅的基礎上,中國對美國產的雞肉、小麥、玉米、棉花額外加征15%關稅。對大豆、豬肉等加征10%關稅,自3月10日起生效。
將美國15家實體公司列入管制名單,禁止中國對其出口軍民兩用物資。
因為在進口的美國原木中檢出小蠹、天牛等檢疫性林木害蟲,在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了麥角和種衣劑,海關總署決定暫停美國原木進口,暫停3家涉事企業的大豆輸華資質。
因為接到國內企業舉報,商務部決定對美國進口的光纖產品發起反規避調查。
在中國宣布對美國反制之前,加拿大就已經宣布了反制措施,對價值300億加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從周二也就是3月4日起生效,同時在21天內內會對價值1250億加元(約862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額外關稅。
3月4日夜間,墨西哥總統表示將于周日宣布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
對于美國的加征關稅,中加墨三國的反應各不相同,其中加拿大比中國回擊的還果決,上來就直接梭哈了,所有能打的關稅牌一口氣全部打出去。然后事前反復聲明自己已經準備好了B計劃,一旦特朗普正式加征關稅就會實施的墨西哥,等美國真加征關稅了表示自己還需要完善下B計劃,周末再宣布。
加拿大人狠話不多,墨西哥話多人不狠,基本走了兩個極端,但其實這兩個國家和美國之間都是在玩過家家,擱那比誰撂狠話厲害呢,最后都會取消的,無非就是讓渡的好處多寡而已。
只有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稅戰是真打,加的關稅是不會取消的,因為中國絕不和美國談不平等條約,而你不給不平等條約特朗普絕不罷休。
偉人曾經說過:
“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也是被逼不得已了。”
這句話適用于70年前的美國,也適用于今天的美國,一樣的,特朗普和以前的美國總統其實沒太大區別,只是不講理的手段更新了而已。
中國對美國這次加征的關稅,比墨西哥果決,但不像加拿大那樣梭哈,很明顯是收著加的,沒有對所有美國商品加征。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美國沒有太多東西能出口到中國,中國想買的美國都不賣,自己封鎖限售,美國想賣的都不如中國國產的,剩下一點中國想要而美國又能賣的就只有農產品、原油、血制品等等了。
在中國強大競爭壓力下還賣得動的美國機電芯片等產品也有一部分,但這些產品有些是我們中國自己需要,有些則是民主黨的基本盤,這些都不能加稅。
我們這次精準打擊的是共和黨的選票基本盤,把這部分往死里搞,這樣施加的作用力反而遠遠大于全范圍打擊,因為美國是兩黨互拖后腿的制度,至于民主黨的那部分還可以等民主黨上臺后拿來當對付民主黨的儲備牌。
因為限制了范圍,所以中國打擊的產品沒辦法多,但打擊的力度大,手段也多,全方位出擊。
有人說這樣總體算起來,還沒美國加稅加的多,那不是虧了嗎。
國際貿易不存在虧不虧,只存在實力的對比,以及算總賬。
中美之間的直接進出口,中國出口遠大于美國出口,所以直接對加關稅中國是加不過美國的,但這并不代表中國會虧。
因為地球很大,遠不止中美兩國,虧不虧要算總賬。
2018年特朗普發起第一輪關稅戰,對中國加關稅,至今已經7年了。
2017年,中國對外的貨物貿易順差為4225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2018年在美國的打擊下,中國對外的貨物貿易順差只剩下了3518億美元,銳減700億,是因為當年中國大量采購芯片導致進口暴增,實際出口基本不受影響。
2024年,中國對外的貨物貿易順差變成了7679億美元,比2018年反而翻了一倍,甚至比2017年都快翻了一倍。
而在這7年時間里,中國對外的進口和出口金額均有大幅增長,在實現巨大貿易順差同時還實現了進口的大幅增長,因為出口增長的太快太多。
把這個總賬列出來一看,我們就知道美國利用關稅戰壓制中國的戰略意圖完全破產了,這是一點都沒壓住中國。
原因也很簡單,這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國家,美國只對中國一家收關稅是沒有用的,其他國家分分鐘就可以轉口貿易,美國只能限制中國對美國的直接出口,但限制不了其他國家買中國的產品。
就算是美國自己對中國的直接購買,特朗普的關稅也沒限制住。
2017年,美國買了4298億美元的中國貨。
2024年,美國買了5286億美元的中國貨。
中國在2024年取得的貿易順差,接近一半是美國貢獻的。
而隔壁的歐公子,表面上跟著美國狂喊制裁中國,但實際上狂買中國貨,對中國的貿易順差相比2017年已經翻倍。
2024年,中國對歐盟和美國都出口了5000多億美元的商品,然后對美國進口了1714億美元,對歐盟進口了2714美元,這兩家合起來給中國貢獻了超過7000億美元的順差,約占中國2024年取得的總順差7679億美元的92%。
這是歐美直接買中國貨的數據,都沒算其他各國的轉口貿易,某種意義上歐盟可能就是那個最大的轉口貿易商。
所以賺還是不賺,這個關稅到底是誰承擔的,看看進出口金額其實就一清二楚了。
關稅戰到底有什么影響,這個在2018年的時候還只能靠猜測,但現在都2025年了,足足7年過去了,相關影響我們直接看結果就可以了。
就目前的結果而言,美國的關稅確實沒有傷到中國什么,大量關稅確實是美國消費者自己承擔,無法承擔關稅而不愿購買的那部分訂單,9成9直接轉手給歐盟玩代購了。
所以美國在對中國加征關稅的同時,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關稅,中國并不著急,因為這根本打不斷代購鏈,對中國的總體出口毫無影響。
不管你加多少關稅,中國這邊的出廠價都是不會變的,因為已經降到底了,全球最低,沒有更低也沒辦法更低了。
多出來的額外關稅成本,美國消費者想買就自己承擔,不想承擔那就去歐洲買,然后歐洲再過來買中國的,沒區別,賣給歐公子不是一樣么。
特朗普直接對全歐洲都加征關稅,才有可能切斷部分代購鏈。
如果真這樣了,那中國其實也毫不介意,因為只要不對全球都加關稅,代購鏈要轉移非常簡單,絕對比美國出政策的速度要快,如果能以這個換來歐美翻臉,那簡直是賺大了。
從總賬上我們可以輕易看出代購鏈的存在,因為這東西的存在所以美國不管怎么加關稅都很難影響我們的總賬,無非就是這個代購費是東盟賺還是歐盟賺而已,但別說關稅,就算是這個代購費也都是美國自己付。
性價比高到一定程度,那也是黑科技,不可替代的黑科技。
因為總賬是賺的,我們才會很從容的去面對這件事,不像加拿大那么急眼,也不像墨西哥那么恐慌。
好多年前,中國首次達到3000億美元順差的時候,成了世界最大貿易順差國。
短短幾年之后,中國還是世界最大貿易順差國,只不過貿易順差已經變成了7000億美元。
我們一家,現在已經相當于兩家曾經的最大貿易順差國。
任它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而且每年都在茁壯成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