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傳來了一條爆炸性大新聞: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發射了一枚攜載模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該導彈準確落入預定海域。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解放軍這是在用加密語言,對特定的對象“據理(JL)力爭,以德服(DF)人”,規勸對方冷靜下來,熱愛和平。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嘗試翻譯一下這種加密語言。
第一,到底針對誰。我們的國防部發表聲明說,這次發射是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國家和目標(誰搭腔我就針對誰)。
首先這是一枚洲際導彈,射程據說1.2萬公里。那我們用排除法,距離中國八千公里以內的國家可以放心了,我們不可能傻到殺雞用牛刀、大炮打蚊子。
如果韓國日本緊張了,那只能說明母子連心、父子天性,替主子著急。八千公里之外,有哪些國家呢?我們看一下地圖,大概是美洲、西非和南非、南極洲等地。
但中國也曾多次莊重承諾,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非洲國家、拉美國家也都可以高枕無憂了,因此我們的目標及其明確,那就是萬里之外的阿米利卡了。
第二,看試射導彈的彈道。彈道導彈試射,一般有兩種彈道,一是高彈道,一種是實戰彈道。對于洲際導彈來說,最大射高基本上等于最大射程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原則)。
射得高就能射得遠,射得遠就能射得高。舉個例子,如果某彈道導彈射程為1000公里,那么他就能打約500公里高。如果射程為一萬公里,那么就能射4500~5000公里高。
為什么會有高彈道呢?這主要是研制洲際導彈時,為了獲取數據方便,也為了保密和安全,就只能往高了射,盡量讓落點在可控范圍之內(境內最好),不然就出國了。
比如以前我們試射洲際導彈多數是采用高彈道,一半從東部地區(山西五寨或渤海灣)往西射,落點一般在新疆大漠深處的靶場,這有個好處是保密性極強。
你經過其他國家的頭頂,起碼還要打聲招呼。即便卡門線以上不算領空,那也是有風險的。一是一二級火箭會有殘骸墜落,二是誰敢保證試射都成功。
說一千道一萬卡門線以上也不能隨便自由活動,必須跟對應的國家打招呼。這一打招呼,就有泄密危險。
此外,還可能被人為圍觀甚至打劫。1980年那次導彈試射,我們其實很低調。為了不驚動美日澳等國,我們在穿越島鏈之前就保持了無線電禁默。
然并卵,等我們到達指定區域的時候,美澳日等圍觀群眾,已經在那久等多時了。而且,美國和澳大利的軍艦飛機如同一群蒼蠅一樣云集在試驗海域,怎么趕都趕不走,我們很是著急。
一旦數據艙我們自己沒有拿到,后果不堪設想。最后沒辦法,我們的051驅逐艦開始撞向他們,他們這才非常不情愿地后退。但風險依然存在,萬一落點偏出一點點,不在我們控制區域呢?
還好那次試射精度還可以,東風5從酒泉呼嘯升空,半小時后準確落入指定區域,航程9070公里,誤差250米,就這美國也沒放棄搗亂。
數據艙落入海水后,美軍的飛機在著彈點投下了聲吶浮標,企圖跟我們搶數據艙,結果被我方先行找到,最后只打了一桶被染色劑染了色的海水弄回去交差。
美國多數也是采用的是高拋彈道試射。美國試射洲際彈道導彈,一般是從西部的范登堡基地發射,一路飛行到達馬紹爾群島的夸賈林環礁靶場,距離6800公里,約等于民兵3最大射程的一半。
朝鮮國土狹小,只能往公海射,但也經常采用高拋彈道。朝鮮2017年5月射了1枚彈道導彈,射程787公里,而軌道高度卻高達2111公里。如果采用的實戰彈道,射程可達4500公里。
為什么這次我們采用實戰彈道呢?既然叫實戰彈道,那就是高度貼近實戰。最關鍵的,這是公開秀肌肉,我們并不介意大家圍觀,甚至希望圍觀的人越多越好。
第三,這次公開說的是火箭軍發射的,屬于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以前可不是這么說的,以前可都是科學實驗,或者是火箭發射。
比如1980年5月18日那次全射程洲際導彈試射,也是實戰彈道,落點也是南太平洋深處,我們說的就是運載火箭,也沒說是解放軍射的。1988年的潛射試驗,我們也說是水下發射運載火箭。
這次很顯然,我們不裝了。既不怕你觀察彈道,也不怕你來搶(可能沒數據艙),畢竟是成熟武器,這是極度自信的表現。當我們把這款導彈亮出來的時候,說明我們的壓箱底更新了。
第四,試射時機。分析時機,那就必須分析最近發生的事。首先我覺得美國頭腦有點發熱,需要冷靜冷靜。最近最值得關注的就是,美國主導的四國安全對話閉門峰會。
拜登真是拉了,拉垮的拉,既管不住上邊的嘴,也管不住下邊的嘴,現在連話筒也管不住了。9月21日,拜登在美日印澳閉門會議上又口出狂言,但是忘了閉門了。
此前他們公開說四國機制不針對中國,但是閉門會議上卻對中國大放厥詞——中國繼續表現得咄咄逼人,在整個地區考驗我們,在南海、東海、南亞和臺灣海峽都是如此。
中國當然要反擊,拜登簡直是滿嘴噴糞、胡說八道,誰說我們在南海、東海、南亞和臺灣海峽咄咄逼人了?我們在南太平洋也一樣!我們有能力讓你全身都舒服。
我們用強有力的論據告訴美帝,西進中國投資創業做生意都可以,但決不允許胡西進,也就是來中國滲透搗亂,在中國周邊煽風點火。
拜登還說,中國的威脅是來自全方面的,包括經濟和技術。拜登的看法,幾乎是美國政客的主流觀點和普遍看法。在反華問題上,兩個黨是高度一致的。
在九月份,美國國會一口氣通過了23個法案。其中90%的法案都是要求封殺中國企業封殺中美合作,打擊中國經濟,甚至還有打擊中國民生的法案。
中美關系什么時候最危險?當然是現在,因為越往后拖美國的勝算越小,雖然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已經證明,美國根本就沒有什么勝算。
但正如Moss所說,讓人類保持理性是一種奢望,我們不能指望美國理性。阿米利卡萬一沖動了,頭腦一熱發生了誤判、鋌而走險發動了了怎么辦,我們必須讓他們冷靜下來。
還有一件事值得注意,那就是戰略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險。雖然說美蘇核冷戰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但核平衡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讓雙方都保持冷靜,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最近這種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險。在俄烏戰場,俄羅斯表現比較拉垮,連本土庫爾斯克還沒收回來。俄羅斯在軍事方面唯一能夠遮羞的,那就是戰略核武器。
9月23日傳來消息,俄羅斯為了應對北約的威脅,試射了薩爾馬特洲際導彈(撒旦2型)。很不幸,導彈發射失敗,更讓俄羅斯顏面盡失的是,導彈在發射井中爆炸了。
在這一點上,還是阿拉伯人活得通透。阿拉伯有一句名言,不要輕易使出絕招,不然你的對手會發現你沒絕招。這就是俄羅斯的尷尬。
一旦戰略平衡被打破,北約得到錯誤的信號、作出錯誤的判斷也不是沒有,腦子一熱就開始圍毆俄羅斯,這無異于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世界和平還有一大威脅,那就是以色列。以色列最近是殺瘋了,摩薩德用BP機、對講機、電推刀等,對黎巴嫩實施了恐怖襲擊,給黎巴嫩真主黨以重創。
隨后黎巴嫩反擊,然后以色列又開始對黎巴嫩開始了狂轟濫炸,以黎戰爭已經爆發了。黎巴嫩真主黨的背后,則是伊朗,伊朗不可能棄之不顧,必然要力挺。
更匪夷所思,以色列絲毫不怕多線作戰、四處樹敵,又轟炸了敘利亞的港口重要港口塔爾圖斯,而這個港口是有俄羅斯海軍基地的。
以色列就仗著自己兒子兼爸爸美國,四面出擊。蛋總很擔心俄烏沖突和中東戰爭合并,世界分成兩個陣營,然后演化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認為解放軍這次試射,就是為了勸美國冷靜。這個世界上,只要中國和美國不參戰,就不算世界大戰,都只能是局部戰爭,我們必須跟美國加強溝通。
多溝通絕對有好處,有利于促進友誼,增進和平。但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一定要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俗話說:人有人言,獸有獸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跟不同的對象交流,一定要用不同的語言,對蛙要說蛙言,對猴要說猴話,對鷹要講鷹語,不然就是對牛彈琴。
比如我們跟蛙交流,得讓殲20出場。前一段時間央視新聞中,殲20首批飛行員董珺說:我始終忘不了,駕駛殲20看到報道的情景。
跪臺辦苦口婆心說了那么多,對方根本聽不進去,即使是投放了很多蛙糧,對方根本不領情。然而殲20一句話,立刻讓井內炸了鍋,驚起蛙聲一片。
一些蛙表示:忘不了就忘不了,能不能別總提,這樣我很沒面子。另一些娃表示:我沒看見就等于殲20沒來過,大陸心理戰而已。
而說服猴子,萬噸海警船足夠了,不夠的話就給對方免費洗船,要不給贈送給對方一袋洗衣粉,還不行就拿出自拍桿,跟對方合個影,反正要以德斧人。
我相信只要經過充分溝通,兩岸一定和平,祖國一定能統一,南海也一定能成為和平之海、繁榮之海。如果還沒實現,那說明溝通不夠。
同樣的道理,中日關系不好,中美關系不好,我們是有責任的,一方面溝通不多,另一方面溝通方式、溝通工具不夠靈活多樣。
比如對日溝通,我覺得055和轟6K應該勤奮一點,多上門繞轉圈圈祝福人家。既要北出,也要南出,更要多中出。日久深情,中日關系一定會好起來。
中美關系不好,我們更應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語言不夠豐富和生動。只要我們的語言庫足夠豐富,我們就能掌握更多的真理,就一定能說服美帝跟我們一樣熱愛和平,并參與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來。
這一次真理展示,我認為挺有說服力的,因為美帝聽得懂。為什么美帝聽得懂?第一,因為這都是他以前講給別人的。第二,我們的論據更加充分,他們啞口無言。
俗話說: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根據中國的導航警告,中國的洲際導彈應該是從海南發射的。
從海南發射,那么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陸基發射(包括公路發射),一種是潛射。如果是公路發射,美國更無話可說。一是機動性更強,二是美國還沒掌握這種真理(美國沒有公路機動核力量)。
潛射的可能性也很大,因為海南就有我國的大黑魚繁殖基地。海基核武器,可以說是終極真理,隱蔽性極高,生存能力極強。
一旦大黑魚沒入大洋,那就會如同幽靈一樣對敵人造成威脅。即便是國家滅亡之后,也可以給對方致命一擊。
只有掌握了各種真理,且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表達,才能說服人。我相信只要我們跟美帝進行充分的溝通,美帝也可以能歌善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