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日益深化,中國該如何面對來自美西方的壓力
張志坤
俄烏戰爭所造成的沖擊廣泛而強烈,其中突出的一個,就是中國面臨來自美西方的越來越大壓力。
最新的消息是,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近日在挪威奧斯陸發表講話時稱,“俄羅斯使用的許多武器都是中國制造”,中國與俄羅斯國防工業基地之間保持了“無限制伙伴關系,并向其提供了包括武器、部件、設備和原材料等軍民兩用材料的支持”,中國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在此基礎上,他再次呼吁,什么中國停止支持俄羅斯的非法戰爭,并不無威脅地叫囂,若中方繼續助長這一歐洲最大的軍事沖突,中方的利益和聲譽將受到影響,云云。
其實,美西方集團就俄烏戰爭問題對中國施壓,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一個時期以來,類似的舉措動作紛至沓來,分別從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傳達或傳導到中國這里。總體上看,美西方并未達成目的,或者謹慎地說,盡管中國一直都努力在勸和促談、恪守中立,但這仍然還遠遠無法滿足美西方的要求與胃口。
因為俄烏戰爭而向中國施加壓力,力圖在中國身上找到一個戰略突破口,美西方的這等伎倆今后將怎樣發展呢?
結合美西方的全球戰略以及俄烏戰爭的實際,我們認為,這個問題未來將有如下特點特征
其一,將對中國構成持續的、越來越大的壓力
盡管我們對俄烏戰爭的真實面貌與全部材料掌握有限,但借助現代發達的媒體傳播,使得我們仍然能夠在結合戰略常識的基礎上對這場戰爭做出基本的判斷,那就是這場戰爭早已經演變成持久戰、消耗戰,目前仍然在向更大范圍和更搞水平挺進,戰爭還在呈擴大升級的發展趨勢。這也就意味著,俄烏戰爭短時期內找不到解決的辦法與出路,看不到和平的曙光。
戰爭持續升級擴大,相應地,戰爭雙方所承受的壓力自然也就越來越大,他們各自都將竭力壯大自己的陣營,為自己添油加勁,同時也都將竭力破壞對手及其背后的支援力量。在這種情況下,美西方必將持續向中國施加壓力,并且所施加的壓力還將一次比一次更大,一次比一次更具有威脅性。他們從中國身上找俄烏戰爭戰略突破口的努力將不遺余力,將越來越無所不用其極。
其二,中國將難以置身事外
理論上說,現如今中國完全沒有卷入這場戰爭之中,不但一直嚴守中立,并且還努力為結束這場災難而勸和促談、東奔西忙。從這樣的邏輯出發,對戰場戰爭中國不該負任何責任,更不應該無中生有地受到什么指摘與責難。
但是,中國如此這般的戰略中立注定得不到西方的認可與認同。誰都知道,現如今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對外經濟貿易伙伴,同中國空前密切的經濟聯系對于俄羅斯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盡管中國并沒有向俄羅斯出售武器,但中俄經濟貿易關系對于戰爭中俄羅斯能夠吃得消、撐得住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所謂“中國則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一說盡管屬于惡毒地潑臟水,但也并不是一點兒根據都沒有。對于這樣中俄之間這樣一種戰略上的關聯性,人們普遍都予以認可,具體到俄羅斯身上,人們也都明白,如果掐斷中俄之間的經貿聯系,俄羅斯將陷入空前的戰略孤立與災難之中。針對俄羅斯,美西方甚至在戰前就力圖予以的全面孤立,戰爭打到這個程度,他們徹底封殺俄羅斯的戰略企圖變得更加急迫與強烈,而中國顯然是這一企圖中最大最重要的對象,因此,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置中國于不顧,無論如何都不會認可認同中國所謂的“戰略中立”,而必要壓迫中國同他們沆瀣一氣,在中國身上打開一個扼殺俄羅斯的戰略突破口。
正因為這樣,所以就戰略意義而言,不管主觀意愿如何,客觀上中國已經卷入俄烏戰爭的大戰略搏斗中,如果就事論事的話,中國確實是置身事外,但如果就全球大勢與戰略格局而言,中國又是其中一個大玩家,在大戰略層面已難以置身俄烏戰爭的事外,這樣的趨勢今后還將越來越明顯。
其三,各種欺詐與誘騙會層出不窮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密切的中俄關系,美西方集團不會簡單只對中國施加壓力以及威脅恫嚇,在施壓恫嚇之外,各種欺詐與誘騙的伎倆還將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當年老帝國主義分子在這方面就十分狡猾,現如今他們的后輩也青出于藍,對于此道也十分熟稔。他們將利用各種眼前的實惠來誘惑中國,將對中國許下諾言,將開出許許多多的空頭支票,還將有針對性地拉攏中國的某些權威與影響人士為其鼓噪助力…種種手法將匪夷所思。這其中比較突出的可能有二:一是美西方將狡詐地把對俄制裁同對華“戰略競爭”加以切割,以所謂中美“該競爭的地方競爭,該合作的地方合作”為借口,把共同收拾俄羅斯說成是中美應該“合作”的地方來加以對待,將花言巧語的欺騙中國說俄烏戰爭就是中美對俄“合作”的天賜良機;二是種種跡象表明,他們可能要拿俄羅斯遠東領土同中國做交易,開出一張空頭支票,說一旦俄羅斯倒下垮掉,西方將承認俄遠東那些歷史上通過不平等條約割讓給俄羅斯的土地重新屬于中國云云,給中國畫出一張空前的戰略大餅。目前,美西方集團在上述這兩個方面用力的跡象已經隱約顯現,今后很有可能加大力度進一步浮現出來。
但是,如果有誰僅僅是美西方集團從外部對中國施加壓力,那就未免把問題想象得太過簡單了。伴隨美西方集團的外部壓力,中國國內的親美勢力與第五縱隊也將群起響應,積極行動起來。他們將借用“烏粉”的外衣當掩護,甚至還可能打著愛國主義的旗號,掀起熱烈的呼應與配合,對中國形成內外夾攻之勢,使中國政府在俄烏戰爭問題上面臨艱難的選擇。
針對俄烏戰爭中來自美西方的壓力,中國應該何去何從,不同的中國人當然有不同主張,并且還都打著為國為民與愛國主義的旗號,只是各有真偽虛假而已,相信中國老百姓的眼睛還是能夠認清其中的好壞。既然這樣,我們就不妨亮出自己的主張供大家來批判了。
第一,原則問題不能讓步
所謂中俄關系的原則問題,那就是俄羅斯倒下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參閱筆者2014年文章《中國需要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俄羅斯需要一個強硬的中國》),發展全面中俄戰略伙伴關系對于世界和平意義重大,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同美西方之間沒有可以討論與磋商的余地。具體到俄烏戰爭中,中國應堅決反對將這場戰爭同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掛鉤相關聯,對此既無須躲也無須藏,而是要公開宣告,中國只能以自己的利益為核心,從中國的根本利益出發來對待這場戰爭。在這一原則之下,中國堅決不能在美西方的壓力屈服,不要以為可以適當讓一讓就能舒緩壓力獲得美西方的首肯,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相反,妥協讓步將助長美西方的氣焰,他們將得寸進尺進一步狠狠地逼迫中國而沒有止境。
第二,可以就具體問題討價還價
中國當然也沒有必要拒絕就俄烏戰爭問題同美西方接觸溝通,彼此之間完全可以就這個問題進行必要的討價還價。應該明確告訴美西方,中國還有許多凌厲的殺招與后續手段沒有使用,進一步是不是要加以使用,完全要看美西方是不是不具備相應的誠意,是不是繼續惡意挑釁與侵犯中國。如果美國承諾今后不再向臺灣出售武器,那么中國也可以承諾今后也不向俄羅斯出售武器,否則中國將保留這個固有的國家權力;如果美西方承諾不干涉南中國海的事務,不支持菲律賓等國在中國南海島礁上的軍事行動,相應地,則中國也可以承諾不干涉俄烏戰爭,不向俄羅斯出讓間接支援戰爭的情報信息與軍工生產原材料,否則一概免談。諸如此類事項還有很多,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空間很大,戰略彈性也很大,在面對美西方集團的時候足以給中國提供充足的外交手段與工具。
第三,以拖待變、以拖促變
實話實說,對于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中國并沒有任何急迫感,至于美西方集團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只能說難受誰知道。這對中國也許并不是什么壞事,中國沒必要為任何人去赴湯蹈火,對俄羅斯而言是這樣,針對美西方更是這樣。因此,對于這場戰爭,對于勸和促談,對于中美中西方之間的協商溝通,都不妨慢慢來、走著瞧,毫不客氣地運起“拖”字訣,看看到底誰能拖得過誰,看看拖下去到底將發生怎樣的變化變遷,看看到底是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未嘗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借用西方政客的名言,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毫無疑問,俄烏戰爭影響之所及,對中國造成強烈的沖擊,已經成為中美戰略斗爭的一部分,中國所要做的,就是要堅決頂住美西方的壓力,堅決維護中國重大戰略利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