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訪問中亞哈薩克斯坦等國,為中國同哈薩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作新部署,進一步深化中國同各中亞國家的關系,標志著中國同中亞地區的關系邁上了新的高度,而這個地區對于中國的重要性也再一次凸顯了起來。在目前形勢下,進一步加強與深化中國同中亞地區的戰略關系,在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各方面都具有良好的背景條件。
首先,這里是筑牢中國戰略根基的良好平臺
中亞地區是廣大的內陸市場,對中國而言堪稱是近水樓臺。中國同中亞地區具有相當突出的經濟互補性,中國豐富、便宜而且實惠的各種工業制品與生活用品可以在這里能找到的市場空間,該地區在自然資源方面的稟賦十分優異,蘊藏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鐵礦、鈾礦等自然資源,這些東西一概為中國所急需。中亞還具有洲際交通樞紐的地位,經過這個地區,向北、西方向可以通往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中東歐,向南、西方向可以通往伊朗、外高加速以及中東各國,是十分關鍵的交通要衢。從各方面看,中亞地區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同中亞各國的關系已經擁有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加以深度拓展的主客觀條件都基本具備。現在,事實已經充分證明,比之于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具有突出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相對更靠得住,值得中國做更大的戰略投入。中亞各國需要來自中國的經濟與技術支持,以助力他們的現代化,而中國也迫切需要將這一地區打造成自己穩定可靠的的戰略后方,筑牢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根基。
其次,這里是深化中俄戰略協作的有效載體
坦率地講,中亞地區同俄羅斯的安全利害也高度關聯,因此,蘇聯解體后,繼之而起的俄羅斯理所當然地要將該地區納入統一的經濟空間和統一安全的空間,因而對于任何外來因素的介入都不免抱有明顯的警惕心理,即便是中國也不例外。不能不承認的是,基于歷史邏輯,一定程度上看,俄羅斯同中亞的利益關聯勝過中國,也就是說,中亞對于俄羅斯的重要性高于這個地區對中國的重要性。
但是,現如今的情形是,穩定戰略后院,俄羅斯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一是在抗拒西方對該地區的侵襲上力不從心,二是在懷柔該地區各國方面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中亞地區隱然構成針對俄羅斯的另一個危機區域,不時掀起顛覆性的風波。對俄羅斯的戰略未來而言,這并不是什么好兆頭,而是一種值得警惕的發展趨勢。
中國同中亞各國關系的深入發展則在相當程度上起到對沖上述風波的效應,也明顯地消弭未來可能出現的戰略危機。因而,現如今的實際情形是,在中亞地區,中俄戰略利益深度耦合,中國因素與中國影響的擴大具有明顯的正向效應。既然俄羅斯不能在戰略上對中亞獨享,那么就不妨借助于中國之手,這是一個不錯的戰略選擇。因此,加強中俄兩國在中亞地區的戰略協作勢在必行。在這一地區,中俄兩國尊重各自的安全和重要關切,互相助力、利益兼顧、攜手共贏,完全可以將該地區打造成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的有效載體。
最后,這里是抗擊霸權的戰略高地
自從冷戰結束以來,美西方集團始終都在該地區項莊舞劍,其意所指所向,連傻瓜都完全明白。作為全球最大的軍事集團,北約更是一度把手直接伸到這里,在多個中亞國家建立其龐大的軍事基地,他們一直努力要把這個地區打造成為顏色革命的中轉站,分裂中國的中間站,北約東擴的經停站,為此制造策劃了多場可怕的中亞大動亂,遺憾的是他們的圖謀迄今為止始終都未能得逞。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中俄就可掉以輕心,事實上,在該地區抗擊霸權集團的無恥侵襲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都要將其置于反霸斗爭的全盤計劃中加以統籌。須知,基于民族關系、歷史文化以及地理空間,中國在該地區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其他許多地區難以具備的良好條件,因此不僅要既“聯”且“通”,而且還要促“合”促“融”,要在政治上、經濟上、安全上乃至文化上都把中亞與中俄兩國置于一個具有統一性質的戰略空間之內,堅決粉碎外部某些勢力將該地區西方化、突厥化的罪惡企圖,斬斷南亞某大國也染指其間的卑鄙伎倆。
總之,中亞地區很重要,逐鹿中亞,中國大有可為,中國應堅決貫徹“西進”戰略,向著廣大的中亞地區以及中東地區做強有力持續的戰略推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