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1948年多次強調:“政策與策略,是我黨我軍的生命。”
上一講指出頑抗到底是死路,這第9講指明起義投誠是出路。其出路在政策中規定。
一、“料敵從寬”的含義
在本系列文章第六講和第七講的文章發出后,有很多讀者朋友留言,有幾位網友把“料敵從寬”誤解成“料敵從嚴”了。
“料敵從寬,御敵從嚴”出自《三國演義》。“料敵從寬”是指預判敵情要寬泛,要將敵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都預判到,目的是在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基礎上,往最好方向努力,作最壞戰局準備,即“御敵從嚴”。
戰爭年代,我軍策反歸策反,備戰歸備戰,打歸打,談歸談,兩者并舉。
我在第六講預判收復TW可能出現“一打即亂、一打即降、未打即降、未打即亂”四類戰局,目的不是算命,而是通過分析“敵人的內部矛盾”,探討不戰收T或少戰收T的策反路徑。
眾所周知,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法追求的最高境界。和平統一,是反共反華勢力最不愿意看到兩岸關系結局。
朋友告訴我,要要警惕1450在這里帶節奏。怎么帶呢?
第一步,將“料敵從寬”曲解為“料敵從嚴”。
第二步,否定T軍內部矛盾。
第三步,否定瓦解T軍的可能性。
第四步,鼓動盲目地“打爛TW”,消解我軍對T政治攻勢。
第五步,干擾中央爭取“和平統一”的戰略部署。
最后,迎合美帝遏華戰略布局。
二、“料敵從寬”的經驗教訓
從歷史上看,我們“料敵從寬”有經驗,也有教訓。我這里講兩個實例:
實例一,因料敵欠寬,1948年10月曾澤生軍長率國民黨第六十軍在長春起義前,其聯絡起義曾兩度被拒絕。
曾澤生軍長派出的聯絡起義代表抵達我軍駐地后,兵團政治部首長立刻用電話將情況向圍城兵團指揮部匯報,但兵團首長回話:“六十軍是假起義,真突圍,曾澤生寫信是耍滑頭,意在麻痹我軍!”
于是,兵團政治部聯絡部部長劉浩和兵團副參謀長領潘朔端兩位敵工干部連夜趕到兵團指揮部當面匯報。然而,匯報之初,一位副司令員還是將曾澤生軍長和兩位師長的親筆信甩到地上,生氣地說:“騙人,連章都不蓋,不理他們!”
當時,不相信曾澤生軍長起義的理由很多。我就講一條,一年多前,我軍派出一位被俘的副營長孫立民去做保護小豐滿電站的工作。結果,被曾軍長下令槍殺。還有一些理由,我在《心路滄桑——從國民黨六十軍到共產黨五十軍》(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再版)這本書的第三章第4節有記載。讓我非常感慨的,不僅僅是蕭勁光司令員能力排眾議接受起義,更讓我感慨的是,能摸透曾澤生軍長心思的卻是千里之外的毛澤東。
第二個實例,是1948年2月國民黨暫編五十八師在營口起義前,因忽視策略,起義談判曾出語“頂牛”。
王家善師長
王家善師長派出的起義談判代表,一位是第三團的團附劉鳳卓。他是我軍地下工作人員,但此時身份尚未公開。另一位是師作戰科科長王文祥,也是王家善師長的親侄子。起義談判開始談的非常好,但中間有兩個問題發生了爭論。這里有個背景,敵軍工作主要由遼南軍區參謀長金振鐘負責,部隊首長對策反政策的一些細節及工作過程了解得不多。爭論第一個問題,是我東北局社會部的石迪曾派遣交通員班笠夫帶話給王家善師長,承諾其率部起義后,所部擴編為一個軍。因為此前起義的國民黨將領多是這樣安排的,比如潘朔端師長1946年5月率部起義后,所部改編為“民主同盟軍第一軍”,潘朔端任師長。但是,就在談判前幾天,總部來電報,改變了以往的政策,明確指示:從這個時候開始,有一師人就稱為師,有一團人就稱為團,其師長團長等軍官不要升格。爭論的第二個問題,是王家善想推遲一二十天起義,理由是想等國民黨空投物資補給后再起義,當然,也顧及家眷和財產的轉移等問題,想多做些準備,但我軍只給三天期限,怕夜長夢多。
劉鳳卓1946年
談判到最后,是總結、表態。部隊首長開始幾句話講得非常好,接著,就回應爭論問題:“部隊起義后不編散,保留建制,不擴大,也不縮小。攻打營口的戰役計劃,我們已經制定好了,三天為限。”講到這兒呢,王家善的代表覺得還可以。但接下來,首長就開始“訓話”了,內容是毛主席《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文章里的話:“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到達了一個轉折點。我們要打到哪里就打到哪里,要解放哪里就解放哪里!”王文祥一聽就不高興了,等到他發言的時候,就硬生生地把話懟了回去:“王師長是為了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而謀求起義的,并不是怕你們共產黨打我們才投降的。我們過去也不是沒交過手。我們現在回去,請你們進攻營口,打進去了,我們全當俘虜,打不進去,我們再出來談判。”
談判到這就結束了。接下來,東北局社會部干部石迪私下向劉鳳卓交代:“鳳卓,你得好好做做文祥的工作!”劉鳳卓讓石迪“放心”,然后又向石迪建議:“我們出來的時候,咱解放軍的影子都沒看到。所以,才被武工隊抓到另外一個地方,耽誤了好長時間。既然三天為限,我們回去的時候要能看到解放軍向營口集中。”回去的路上,劉鳳卓勸道:“文祥,你那個事兒不要那么說哈。”王文祥回應:“就那么回事兒,不給他兩句也不行。”回到營口后,由劉鳳卓匯報談判情況,當王家善問道:“你們倆的意見呢?”劉鳳卓搶先回答:“我們倆意見都同意了,起義!”王文祥跟著表態:“同意起義!”
第二次談判起義主要是談起義的一些細節,具體接洽等,就非常順利了。
這些經驗教訓說明:做好策反工作,不但要分析策反對象的處境,還必須洞徹策反對象的心理。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
三、解放戰爭后期起義政策的核心要素
這幾年,我看了好幾位年輕人寫這段歷史的作品,其中有一位年輕人是這樣寫的:在國民黨軍隊內部,數以千計的地下黨員對愛國將領和官兵進行了勸說和鼓動,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理論小冊子送給他們,啟發其思想覺悟,促使他們起義投誠。
我告知:地下黨策反勸說的主要內容,并非講馬克思主義大道理,而是分析我軍必勝蔣軍必敗的戰場形勢,設身處地分析其利害得失,指明其出路。生死存亡關頭,講大道理是很蒼白的。建議多看看親歷者有關策反的回憶。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勸賭徒金盆洗手,一味講“社會主義價值觀”,能起作用嗎?
像這樣落筆的,我遇到不止一兩人!
策動起義,要知道敵人想要啥,顧忌啥。起義談判也要這樣對癥下藥。
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最本質的特征,是軍權私有。帶兵長官講軍權視為命根子。所以,在談判起義時,通常都有一條“不要把部隊編散了”。
我軍則針對起義將領的這一普遍心結,承諾部隊起義后不編散,保留原建制,讓對方放心。當然,我軍也有底線。1948年以后通常要求起義部隊:政治上“兩擁”,即擁護中共,擁護土改;軍事上“兩反”,反蔣反美;部隊“一化”,即解放軍化,說得委婉一點就是加入解放軍序列。
至于具體的政策運用,就非常多樣化了。
四、T軍階級關系的歷史性變化
當下統一大業中的T軍政策,我軍歷史上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法肯定不能照搬,但基本的政治立場、思想方法和光榮傳統,必須繼承和發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國民黨軍隊敗退TW后,在經歷了一系列整編、改造后,特別是經歷了兩蔣時期的“去軍閥化”和民進黨時期的“去蔣黨化”之后,其內部的階級關系逐漸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封建主義的家長專制轉變為資本主義的雇傭制。具體地說,有“四個不再有了”的變化:
一是軍權的私有屬性不再有了。表現為三點:第一,是軍閥的派系部隊被重組,國民黨軍隊“轉進”到TW的涉及37個軍的建制,包括蔣系、粵系、桂系、西北軍、東北軍等,都有被重新編組了。由此帶來第二點,就是舊有的隸屬關系被徹底打亂。又帶來第三點,原有的封建的人身依附關系被消解。
二是長官的封建特權不再有了。表現為:第一,人事權受約束。過去在大陸時,連長眷屬洗個衣服做個飯都有勤務兵伺候。人事制度規范后,用這勤務兵都很難了。第二是經濟遭剝奪。財務制度規范后,各級長官不能像在大陸那樣隨心所欲吃空額、喝兵血,也不能隨意開支公款。據報道,2018年T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前少將參謀長林帝志將公發洗衣機寄回T南的家中使用,被依照貪污治罪條例重判有期徒刑12年,褫奪公權3年。你再看眷村子弟筆下的一位T軍中校,要給眷村里的家人解決過洗澡的問題,還得自己找個汽油桶,親自設計制作安裝,很費勁兒的。這在大陸時期的國民黨軍隊里,是不可想象的。第三,是生殺權被取消。軍法制度健全了,各級長官都不能濫殺部屬了。
T陸軍金門防衛部門前參謀長林帝志
三是底層士兵備受欺壓不再有了。虐待士兵的軍官要被追究。2013年T陸軍第六軍團五四二旅旅部連下士班長洪仲丘被關禁閉期間,因被強迫在33℃氣溫下超負荷體能操練,中暑昏迷后死亡。在民眾抗議的壓力下,2014年桃園地方法院以“共同對部屬施以法定種類以外處罰、共同職權妨害自由”等罪名,起訴旅長沈威志等十余人,一審判處第542旅旅部連連長徐信正8個月有期徒刑,另有12人被判有期徒刑3至6個月不等,5人被判無罪。之后的2018年,T軍頒布新的操練標準規定:當“危險系數”達到29,即氣溫超過32℃時,必須停止訓練。最近,T軍又取消了刺殺訓練和正步訓練。
T陸軍第六軍團五四二旅旅部連下士班長洪仲丘
T軍的上述變化,受民進黨執政影響很大,而走向另一極端的結果,是“草莓兵”雅號的生成與流行。
四是一手遮天的大小軍閥不再有了。在大陸時,連長都是能隨意奴役士兵的“小軍閥”。而現在的各級長官:第一,是權力有限,受制于一系列規則的束縛;第二,是心腹有限,受制于僚屬不再能隨意安插;第三是行令有限,受制于下屬不再有以往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的奴性。
于是,帶來T軍工作的新特點,即主要的戰役策反對象將由帶兵主官轉為廣大官兵群體,即呈現大眾化趨勢。換句話說,我們的策反政策必須著眼于最廣大的官兵群眾。
五、策反政策須針對“島民心態”
由此,要研究T軍官兵的普遍心態。存在決定意識。
島內島民的心態變化,首先是由階級變化引起的,然后促進了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提高了島民的生活水平,滋養了島民的優越感,形成了“井底之蛙”的島民心態,即留戀“井底”小天地,無視井外大變局。島民心態又叫井底心態。通俗地說,就是怕統一以后,待遇下降,生活質量降低。至于錦外的光明前景,看不到,也不愿聽,不愿想。
既然留戀于“井底小天地”,策反T軍的政策就有必要針對TW現行的“井底待遇”來做文章。
2023年8月解放軍鎖島演訓·示意圖
六、預判策反T軍的“井底待遇政策”
2017年我曾發表《用“津平綏方式”以W促統方案預判》,包括:公布多向度打擊,公示多類別獎懲,公開多渠道策反,公告多年度規劃。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預判了一項對T軍的政策,我歸納為“井底待遇政策”。它包括三點:
1.和平統一,大陸方早就明確TW除主權外現行制度不變,因此,所有官兵一切現行的“井底待遇”也不會變。
2.起義投誠部隊,所屬官兵一切現行的“井底待遇”不變——愿留隊者,按原職級繼續錄用;需退役者,一律按TW現行標準全額發放退役金;對有功人員另行獎勵。
3.頑抗部隊,剝奪其官兵一切現行的“井底待遇”——對于以武力阻礙統一或經打擊后被迫放下武器的T軍官兵,經教育釋放后,剝奪其退役金,原則上按失業或無業人員對待,其中首惡分子和重要骨干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反分裂國家法》追究其“危害國家安全罪”。
這一“井底待遇政策”的特點:
第一,是針對面寬:所有官兵、眷屬,都涉及到了,還涉及到部分退役人員和相關政府工作人員。
第二,是威懾力狠:頑抗,就面臨“三喪”后果:或者喪失生命——民進黨最近提高了撫恤金待遇,兩岸統一之后,這個撫恤金找誰領啊?違反了國家法律去死,能得到補償嗎?或者喪失健康——殘廢終生。或者喪失待遇——現役薪酬待遇喪失后,只能以失業者身份,按離職前6個月月均投保薪資的60%領取不超過16個月的失業金。退役金、終身俸等也隨之灰飛煙滅。根據TW“立法”機構通過的“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修正案,T軍年金最低保障金額為38990元新T幣(1元新T幣約合0.22元人民幣)服役滿20年者,退休起支俸率為55%,年增率2%,軍官最高不超過90%,士官不超過95%,所以,資、職越高吃虧越大。
T軍退役少將于北辰
比如那位不懂歷史、不會算數、連“二百五”都不如的 “二百一將軍”于北辰,一旦兩岸統一,像他這樣的“D嘴”若想繼續享受退役后的“終身俸”,恐怕就是一枕黃粱了。當然,也有翻盤的機會,比如檢舉揭發“TD”首惡分子“分裂國家”罪行,并提供證據,以求立功贖罪。戰爭年代,“有奶就是娘”的政治投機分子也是我軍利用、爭取的對象。當然,一旦爭取過來,需要教育改造。這其中,有的還真教育改造好了,成為人民事業的忠誠戰士。
第三,是分化力大:長官下令抵抗后,一個后果是“四面楚歌”——所部所有官兵都知道,執行抵抗命令的結果,即便撞上大運躲過“非死即傷”,現役待遇和退役待遇也都灰飛煙滅,以后統統按失業人員來處理,資、職越高的官兵越倒霉。往日威風凜凜的將軍瞬間變身為社會底層的“失業或無業人員”,好受嗎?所屬官兵要把下令抵抗的長官恨死啊!再一個后果是“腹背受敵”——惹起眾怒后,不知道何人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對下達抵抗命令的長官下黑手,兵變、兵諫、抗命、打黑槍打黑炮的,讓他防不勝防。還有一個后果叫“殃及池魚”——在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條件下,打黑槍已經很難了,要打就打黑炮,打黑導彈。定位長官不那么容易,但指揮所在哪里大家都知道,一炮打過去,一個導彈打過去,要省事兒得多。結果,是指揮所的所有官兵跟著長官受威脅。
第四,執法力強:頑抗即犯罪,理應依法剝奪其待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其中第一章專門設立了“危害國家安全罪”,其分類罪名包括:“背叛國家罪”“分裂國家罪”“煽動分裂國家罪”“武裝叛亂、暴亂罪”“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等。還明確規定“危害國家安全罪適用死刑、沒收財產”。
2024年6月21日,為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切實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根據《反分裂國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法律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工作實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關于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再次強調:“實施本意見第二條、第七條規定行為的,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說到這里需要申明:“井底待遇政策”不是個人閉門造車拍腦袋“發明”出來的,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推導出來的。因為,對犯有“分裂國家”等重罪的“TD”武裝分子,若不剝奪“T獨”政府給他們待遇,就違法。對于島內“D嘴”因“煽動分裂國家”行為領取的報酬,從法理上看,也屬于非法所得,至于到時候沒收不沒收,另說。
對于“TD”武裝長官的境遇,還可以設想一下:起義獎金發自島外,就算很高,T軍“草莓兵”愿意為此冒風險的,不會多,但是,對他們既有的“井底待遇”,特別是高級將領、高級士官的待遇,包括退役后的“終身俸”,一旦統統被取消,即便是“草莓心性”,也不會無動于衷。惹起眾怒后,總會有人挺身而出,并且得到有效掩護。特別是到了利益攸關生死抉擇的臨戰時刻,“TD”首腦或“TD”長官很難不得不時時處處提防身旁身后防不勝防的“挺身而出”者。
戰役單位長官或戰術單位長官甚至還可以給上司出難題:我這里絕大多數官兵都從網上了解了“老共”的實力和政策,都認為抵抗是找死,白白送死,沒有任何出路。我已經多次得到私下提醒,一旦下達抵抗命令,就有被打黑槍的危險。你說我咋辦?
假如戰役單位和戰術單位的長官像這樣叫苦連天消極怠戰的一旦多了起來,“TD”當局首腦還有啥招兒?派憲兵督戰?派得過來嗎?憲兵敢嗎?憲兵就不在“老共”的策反范圍嗎?憲兵就不為自己的后路著想嗎?
當年老蔣之所以派特務監視雜牌軍將領,嫡系將領也不放過,就是因為我軍的策反面太寬了,而且公開喊話,他不能不疑神疑鬼。
如此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提醒,就是要諄諄誘導身臨“囚徒困境”的美帝奴才幡然醒悟:還是見風轉舵“賣主子”對,見機行事“繡紅旗”好哇!
這項策反政策不是“陰謀”,是從人民利益出發光明正大走群眾路線分化敵營行之有效的心戰“陽謀”!
總之,瓦解T軍的政策要面向最廣大的T軍官兵宣傳,要依靠最廣大的軍民大眾傳播。走群眾路線,無往而不勝。
本文拋磚引玉就到這里,期待長江后浪推前浪。
謝謝大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