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是新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是世界霸權國家圍堵我國的主要目標,是當今國際斗爭的焦點之一。
目前,南海問題正呈現日趨激化的態勢。為實現其亞太戰略的野心,美國公開挑唆菲律賓等南海周邊國家向我尋釁,拉攏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拼湊反華包圍圈,糾集前沿兵力,強化島鏈設置,頻頻發出戰爭叫囂,整個印太地區很不安寧,頗有一種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這讓我們不由得想到近代西方列強橫行南海、犯我中華的情景。屈辱的記憶無時無刻不在告誡我們:必須經略南海,向海圖強。非如此,則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很明顯,研究南海斗爭,從中找出一些規律性認識,是關系中華民族命運的重大課題。
回頭望去,南海斗爭是一部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也是一部紅色文化賡續傳播的歷史。從甲午海戰到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抗美援朝到抗美援越,再到今天的南海斗爭,帝國主義的戰爭本性和亡我之心無處不見。然而,中華民族并非任人欺凌、宰割的民族。“敢與魔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正是在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中,中華民族顯示出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并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將這種寶貴的民族精神升華到適應時代要求、占取光明前景的高度。
《南海斗爭論》就是從南海問題出發,致力于傳承民族精神、弘揚紅色文化的一部力作。作者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總攬南海斗爭的歷史、現狀和未來,揭示南海斗爭與國內和國際、歷史和現實等諸多方面的普遍聯系,指出南海斗爭是一場持久斗爭,并且明確回答了為什么是持久斗爭、如何進行持久斗爭等重大問題。其中“百年大黨領導新時代中國是制勝強敵的主要根據”、“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發揚兵團精神組建準軍事化四沙市”、“建設中國第一旅游群島”、“打造向海圖強示范區,實施南海大開發”等觀點和主張,都是很有見地、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可以說,從作者提出的中國方略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強國強軍、強而不霸、蒸蒸日上的新時代中國的形象。
作者盧勝君是著名戰略學家姚有志教授的學生。他不但從導師那里學到了治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且學到了嚴謹求實的學風。寫作這本書,他整整花費了10年光陰。期間,他廣泛涉獵,占有、爬梳大量有關資料;多方求教,凡有一得之見者皆引以為師;焚膏繼晷,刻苦鉆研、寫作不輟,簡直到了不知寒暑的地步。《南海斗爭論》之成書,可謂“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我與勝君同志相識于一次研討會上,至今已有10多年了。從他身上,我明顯感覺到新時代革命軍人的精神氣質。他是勞動人民的兒子,深情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常懷血薦軒轅的激烈;他為人質樸、襟懷坦白,絲毫沒有曲道詭行的猥瑣和漫為大言的浮浪;他視野開闊、思維活躍,與之交談話雖不多,卻每每讓人有所補益。作品即人,風格即人。從這種意義上說,這本書也是勝君同志以及他們這一代青年富有魅力的精神氣質的表現形式。
早在67年前,毛主席在莫斯科會見中國留學生時曾經動情地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青年中國,中國青年!正是新中國一代代青年的接續奮斗,才使得今日之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毫無疑問,中國的未來仍然在青年一代,無論理論、文化、科教還是經濟、政治、軍事,各個領域都是如此。我們這些曾經年輕過、奮斗過而今已經退下來的老同志,現在能做的最有價值的工作,就是為這一代進步青年的進步提供一點兒幫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