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中美會晤基本給全地球老百姓都喂了顆“定心丸”,日日驚呼“大的要來了”,結果啥都沒來。我看國內不少“勇戰派”(褒義)甚為心灰意冷,拋開輿論陣地情緒化的變動,單看純粹的政治利益,中美真能“2婚”,再來個“蜜月期”?
我瞅著不大像。
而且我也一直很反感什么“中美婚姻論”。2國貿易關聯再深你也別扯什么“婚姻”好吧,好像他們是男我們是女,出了點問題就是“兩口子吵架”,這1不嚴謹2不現實3來也挺傻逼的。
退一萬步就算結婚,那也是個中國老爺們娶了她美國小媳婦。
而從此次談判中,
最重要我以為是這條:
不在金融放開也不在制造業,而在于國防安全。中美2軍戰區要加強溝通,動手之前打聲招呼,以免引起誤判,這算是給動蕩的世界給上了1道脆弱的保險。
是的,是脆弱的保險,為何這么講?因為此次會晤就是不得已的“緩兵之計”,也是必要的“緩兵之計”。
美帝明年大選,管你民主共和什么黨派,一切都要圍著這個重心轉,包括跟中國改善關系,這是不得已去“緩兵”。中國也一樣,中國現在最缺的不是錢也不是槍,是時間,下面會細說。
但這一切,都不能改變兩國大爭甚至不排除最后撕破臉正式對決的大方向。
不信你瞧,他們一邊跟我們會晤一邊又在對臺軍售:
基本就是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幾句話匯總下此次會談成果那就是:雙方均承認,尿不到一個壺里,但雙方均承諾,別TM尿到對方身上就行!
這就是“形勢比人強”,形勢已經擺在這了,什么形勢?金融資本主義或者說是尋租經濟的內爆。這個也是已故埃及國際政治經濟學家薩米爾 阿明所提的“內爆論”。
美帝根子問題跟我們同根同源,他們根上是金融資本階段下金融過剩。1929年大危機他們是生產過剩,現在是金融過剩,那什么不足呢?生產不足。
金融過剩,去工業化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說具體點—金融資本的尋租。用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你去打工或者開店(這就屬于實體),結果你賺的都拿去交房租養房東了,就這么個意思。
生產不足靠誰?靠廣大第3世界也就是像中國這種后發國家,靠我們給他們做襪子做襯衫,靠我們996。
那全世界任何類型國家,只要他是實體經濟,那他實體經濟賺的錢就會被美帝濫發鈔票的金融虛擬擴張所覆蓋,然后把他賺的錢就會變成金融資本賺的錢。
也就是你打工養房東。
對美帝來說誰是他最好的打工仔?我之前1篇文章里提到過,中美雖然都是高負債,但他們負債是偏消費,我們債務是偏建設,我們是1分錢對應1分資產。
中國有1000多W億的建設投資,這塊肥肉他們眼饞不知多少年。這也就是為啥美帝在我們周邊部署了313個軍事基地,就是因為咱這是全球制造業產量最多的地區。
這是外部,對他們自己內部來講現在嚴謹點他們都不叫資本主義了,他們現在是普遍的壟斷金融資本主義。生產環節不看重,金融業務反而成了核心。
他們的金融家、銀行家作為典型代表,控制民眾從收入到消費所有經濟活動,壟斷資本家由此輕松獲得高額利潤。
原先的資本主義體系全部都被金融化,你會看到實體經濟全被吸納到金融黑洞里面,所產生的剩余價值根本不是投資于再生產或者擴張,而是扭過頭繼續搞金融投資。
就很像中國搞房地產,圈地蓋樓讓你先交錢,大概率爛尾之后你老老實實還房貸,然后人家拿這錢繼續圈地蓋樓...
換句話說,現在看各國包括我們GDP已經沒意義了,都是靠刷出來的,因為GDP增長完全跟實體生產脫節。而更操蛋的是,這個金融化現在成了全球化,而且只掌握在極少數寡頭手里。
那么這套邏輯為何能“自爆”?就是因為金融資本過分強大,在政治層面上,官僚不能說了算,是金融家說了算,你當官的不聽我的,我就不給你投錢不支持你。
尤其對于美歐民主型政治,人家是選舉制,但金融化之下的選舉斷無“人民”2字可言!
就像選舉時有歐美老百姓曾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依靠市場”,這說明經濟金融化下的壟斷金融資本反過來決定了政治。
這是很反常和危險的,民主政治的能力在空洞化,發展下去甚至有可能出現新法西斯主義!這樣以來,政治完全沒辦法調控經濟。
這是其1,其2美國、西歐、日本甚至包括我們一部分,空心化很嚴重,制造業根本吸納不了多少就業,金融投資在國民經濟比重又占高位,這就會讓高層吃飽,中產萎縮,基層赤貧,這種模式斷不可持續。
這是其2,其3是發達國家要賺錢要暴利,那些被迫吸納到全球化里的第3世界國家(再比如我們),會對本國自然、人力資源過渡開發,第3世界國家矛盾重重,將來極有可能會上演國際版“農村包圍城市”。
第4個就是內爆的“燃料”恰恰就是主權債務。美帝口口聲聲說我要減債,實際上呢,他在緊縮,實際上就是在增加債務。而債上加債,債臺高筑,即便是第3世界國家也全是債務危機,待全世界全是泡沫,已無一絲實體空間之時,為之奈何?
而以上這些矛盾回到原點,那就是:都沒辦法從政治跟經濟本身層面來解決和調控,所以結論是:它必將從內部發生爆炸。
這即是我們目力所能及看到的中美對抗根源的2個矛盾,1個內部1個外部。
如我們都看清了美元作為1個貨幣,它沒有實體經濟為基礎,又沒有貴金屬做本位儲備,他又是支撐1個國家龐大債務的貨幣體系,單憑這個就決定了,此次所謂和談就是雙方心照不宣的拖時間。
拜登團隊里頭有個叫格雷澤的軍師,他曾經很用心地給拜登寫了1個建議,其報告提煉歸納一下重點就是:臺灣這地方想硬守那指定是守不住的,還不如給“賣”1個好價錢。中國那邊持有我們1.2W億美債(當年),要是這債一筆勾銷,基本就可以把臺灣給賣了。
用他們欠的債買本就是我們的島,
這算盤打得全銀河系都聽得見了。
所以我們看待問題不要只看現象不看根源。就像疫情一樣,當年有人認為是疫情讓自己找不到工作,全賴疫情全賴清零,殊不知今天的我們找不到工作早在20多年前開始奉行偏激的土地財政就已經決定了。
要看到中美之間包括我們內部最根源的矛盾,我們就能知道很多的和談不過是心照不宣的中場休息,所謂是假和談,真備戰罷了。
當年蘇德都還簽過互不侵犯條約,重慶談判前腳談完后腳就亮刀子了。所以我就說這是不得已也是必要的“緩兵之計”。
說道最后,
那我們中國應該趁這段時間干嘛?
勤修內政,勤修內政還是TMD勤修內診。要嚴防國內沿海跟特殊行業領域的金融業對外放開,要嚴防土地尤其是農村集體用地的私有化。只要在城市跟農村把這2個穩住,那這就算定海神針插進了東海—尿河里的泥鰍就翻不了天。
但內政遠不止于此,更多的是人心,是要盡快形成合力。比如最近那個挺有名的“亮亮夫婦”因為爛尾樓的事去找融創,結果跟人家說理被融創的狗崽子給打了。
你1個蓋爛尾樓的還去打業主,還戳人家車轱轆,瘋了?更重要的是,在整個房地產交易中,竟要求信譽優良的一方先付錢,信譽差的一方可以最后交貨,房企的信用現在真的連擦屁股紙都不如。
我說的這個只是很窄的1個層面,我意思是應該從根子上去根除,哪怕是在形式上該遏制就遏制一下。事實證明我們是有這個能耐的,強如緬北4大家族,不也是被我們旦夕之間就能給揚了?很多的反?,F象不去解決或者管都不管,那只能說...大家都不容易吧~~
時間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趁這段時間苦練內功,內功強1分是1分,內部敵人跟叛徒多抓幾個是幾個,民心多凝聚幾人是幾人。
搞不好在將來的對決中,就是靠這多起來的幾分力量拿下最終的勝利,即便是慘勝。
最后,愿我們能迎來真正的和平和安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