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多人對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的前景,都不抱太大期望。
原因是,從“巴厘島”通往“舊金山”的一年時間里,美國承諾的“五不四無意”一件都沒有得到落實,美國在處理中美關系問題上不但一步沒有往前走,而且還實質性地倒退了。所以很多人都悲觀地認為,中美元首在舊金山見與不見意義不大,談與不談差別不大,美國仍然會繼續堅持遏制中國既定政策。
很多人認為,在中美交往中,總感覺中國處于被動和不利地位。無論是中美元首達成的共識,還是兩國簽署的協議,美國說推翻就推翻,根本不講信用,根本不照顧中國的利益和感受。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是權威的一元化領導,美國是多元化的三權分立。由此而造成四大差別:
一是中國元首具有崇高的威望和絕對的權威,美國則沒有
在中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強而有力,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可以說是一言九鼎,擁有崇高的威望和絕對的權威。因此中國承諾的事情,是一定會堅決落實到位的。這一點美國心知肚明。
而美國則不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讓美國政府受到很大制約,兩黨對立讓執政當局很難有大的作為。這樣就帶來三個方面的后果,一則使得中美元首達成的共識,與美國政府簽下的協議很難徹底得到落實;二則為美國出爾反爾,不守誠信找到了開脫的借口;三則為美國在執行過程中提高要價創造了條件。
二是中國政府具有強有力的執行力,而美國則不行
中國政府是在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下的執行機構,黨的決策和意志能夠在政府各部門有效地得到貫徹落實。因此,美國在與中國交往過程中,與中國達成的共識和簽署的協議,根本不用擔心得不到落實。
而美國則不同,美國政府的執行力受到參眾兩院及在野黨的很大制約,更受到資本和利益集團的控制,一旦與中國達成的某些協議,不利于某些資本或利益集團,就會受到很大的掣肘,甚至根本無法得到執行,從而讓中國白白付出,利益受到傷害。
三是中國的政策是長期而穩定的,而美國不是
中國的政策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對于中美兩國達成的協議,中國會一以貫之地執行下去。
而美國每4年一次的選舉,使得美國總統及政府為了贏得選舉必須隨時調整政策。特別是兩黨輪流執政,使得與美國達成的長期協議根本無法落實,都會面臨半途而廢的風險。
四是中國的底牌是容易被對方看清楚的,而美國則不能
中國的集中統一領導,最大的優勢就是能調動社會一切資源,集中精力干大事。但是在對外交往,特別是在對外談判過程中,卻是很不利的。美國人非常清楚,中國政府官員在與美國談判過程中很難有自由發揮的空間,不敢發出不同的聲音,摸清甚至搞定某一個領導或重要人員,就能夠找到中國的底線。
而美國則不同,與中國交往過程中,美國政府和參眾兩院,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都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為了爭取美國利益最大化,他們往往相互配合演雙簧,使得中國的決策部門始終在云里霧里,看不清美國的底線,從而使美國占據更大的主動,獲得更大的利益。
正是由于這四條原因,使得中國的決策程序和底牌很容易被美國吃透和把握,而美國的決策多變而不易被我們看清,從而使得我們在中美博弈中,絕大多數時候處于被動地位,疲于應對狀態。而美國卻能始終主導著中美關系的話題,可以根據時態形勢的變化,隨時調整對中國的政策和策略。
要解決這個問題,改變對美博弈中的被動局面,目前階段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必須采用“對等而具體的行動”方式與美國談判,與美國打交道。
這里面包括三個關鍵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必須有“行動”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聽其言、觀其行。不能看美國是怎么說的,關鍵要看美國是怎么做的??梢哉f,美國在與中國打交道的過程中,反復承諾,反復食言,一次又一次地不講誠信忽悠中國。對于不講誠信的國家,簽署的任何協議和文件都是一張廢紙,沒有意義。只有用實際行動去認真落實,協議和文件才能發揮作用,收到效果。
比如,70年代美國在戰略上需要中國的時候,與中國建交時簽下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在當前需要遏制中國的時候,美國就不擇手段地掏空或篡改,想方設法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千方百計阻礙中國統一,無所不用其極地打臺灣牌牽制中國。
第二個要素是“對等”的行動
“對等”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對等的實力,另一個是對等地落實。與美國打交道,沒有實力和籌碼的時候,就不要跟美國談,談也沒有意義。美國只有認為中國有對等的東西與他交換的時候,美國才能夠與中國談合作,中國只有能夠拿出“對等”制約美國的東西,才能把美國逼到談判桌前。
比如說美國對臺軍售問題,我們強烈抗議了這么多年有用嗎?一點用都沒有。那么中國應該怎么辦呢?兩個字“對等”。
我們可以明確地告訴美國,美國向中國臺灣出售武器,我們就必須向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古巴、朝鮮等國家出售武器。這是沒有什么可以談的,是“對等”的行動對行動。再比如南海問題,美國總是在南海搞所謂的自由航行,抵近中國沿海偵察。我們抗議有用嗎?一點用都沒有。只有我們具備“對等”的能力,能夠不受限制地到美國周邊去搞自由航行和抵近偵察的時候才能解決?;蛘咧挥斜憩F出不怕再撞掉飛機的決心,才能夠讓美國離我們的領海和領土遠一點。否則一切抗議和談判都是徒勞的,沒有任何作用和意義。
【“海馬斯”火箭炮】
第三個要素是“具體”的行動
跟美國打交道,無論是最高層的會晤,還是具體部門的會談,從宏觀上談、戰略上講是沒有多少意義的。宏觀愿景引導不了中美關系,因為美國宏觀戰略和指導思想,就是徹底遏制中國崛起的步伐,阻止中國挑戰美國。除非中國能像日本那樣惟美國馬首是瞻,徹底跪舔美國,否則無論誰跟美國談、怎么跟美國談,都無法改變美國的這一既定戰略。
當前中美能夠做的,就是在宏觀戰略上對抗的同時,尋求在某些具體問題上展開合作。美國從過去堅定不移地與中國“脫鉤斷鏈”到目前的“去風險化”,就證明美國現在還不可能完全離開中國,有很多具體事項是可以合作的。最重要的是,這些具體的合作事項必須有“具體”的措施做保障,才能夠保證會晤和談判結果的落實。
比如,去年美國對中國承諾的“五不四無意”一項都沒有落實,就是沒有“具體”落實的措施。美國不落實時,中國沒有后續的“具體”反制措施,使得美國有了極大的操作空間。
比如,美國要求中國購買波音飛機,中國必須給他設置“具體”的前提條件,必須給中國的C919頒發適航證,否則免談!
又比如,美國不想讓中國拋售美債,甚至想讓中國增持美債,我方也必須設置“具體”的前提條件,讓中國能夠購買到自己需要的美國產品,不能只有大豆等農產品,否則免談!
還比如,美國想讓美光等企業,向中國傾銷已被攻克的產品掙大錢,想讓中國繼續對美保持稀土供應,就必須取消對中國華為等高科技企業的制裁,讓中國企業平等地在美國發展,否則免談!
這里最為關鍵的是,要把達成的協議進一步細節化,具體的步驟和時間節點都列出來,美國落實到哪一步,我們就跟進到哪一步。不能美國什么都沒有做,卻把我們折騰得人仰馬翻、雞犬不寧。與美國合作,一定要把“具體”的反制后手亮出來,先禮后兵地跟美國講清楚,執行協議的好處和不執行協議的危害。明確告訴美國,美國如果違反協議規定,我們是有第二和第三選擇方案的。這樣美國才不會輕舉妄動、說變就變、肆意妄為。
總之,與美國打交道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在中美關系波云詭譎、充滿荊棘的今天,要把這次中美元首會晤達成的“舊金山愿景”落到實處,讓“五根支柱”能支撐起中美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中國必須用百倍的努力和十二分的小心與美國打交道,在后續工作中把相關內容分解得非常“具體”,在“對等”的原則上加以落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打掉美國霸權霸道霸凌的囂張氣焰,才能保證我們不吃虧不上當,不被忽悠掉進美國陷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