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始終難以好轉,原因有很多,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是美國已經陷入了“中國悖論”中難以自拔。
首先,美國制造出了“中國悖論”
所謂中國悖論,是指從霸權的根本目標出發,在資本主義的語境下,美國統治集團針對中國制造出這樣的戰略邏輯:
——社會主義制度毫無希望、沒有出路...
——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接下來合理的邏輯結論,就應該是中國毫無希望、沒有出路...
但現實的情形是,美國統治集團正在全球范圍大聲嚎叫說,中國蓄意要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要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因此對美國構成了嚴重威脅,已經已經成為美國的頭號戰略對手。
一個毫無希望沒有出路的中國,怎么會忽然爆發出這么大的能量,讓美國都感到遭遇嚴重威脅,以致于地位不保、發生嚴重的霸權危機呢?這完全不符合基本的邏輯呀!美國資產階級的統治集團對他們的主義、制度與發展模式是那么自信、那么信心百倍,為什么如此這般的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呢?
美國這等有關中國的自相矛盾的邏輯,我們可以將其命名為“中國悖論”。
這等邏輯悖論是霸權統治集團所捏造出來的,現如今在西方世界廣為流傳,這是事實。其中有些是出于誤解、誤判與誤讀,此種情形主要發生在西方國家的廣大民眾中間;而有些則是刻意為之,是對中國的惡意中傷,是他們宣戰輿論戰爭的一部分,這主要發生的西方國家的上層。西方世界那些資產階級政客見不得中國持續發展壯大,他們既要極力貶低中國,把中國說得無能不堪,又要極力污蔑中國,把中國說成是十分危險的洪水猛獸。正是出于這樣的目的,所以他們不惜違反常識、違反邏輯,拋開人類的基本理性與道德尺度而無所不用其極地要在思想意識上宣判中國的死刑。
其次,陷入中國悖論之中,霸權自我矛盾且失道失德
在“中國悖論”下,美國一方面極力貶低中國式現代化,貶低中國模式、中國道路的生機與活力,說什么中國經濟是“定時炸彈”,極力鼓噪中國即將崩潰的唱衰之辭;另一方面又拼命叫嚷說,中國的影響力太大了,中國威脅太大了,來自中國的競爭太大了,等等。于是,什么經濟脅迫、軍事侵略、戰略擴張、文化殖民等之類的污蔑之辭,也不管有無與生熟,都一股腦地扣到中國的頭上,演繹著十分滑稽可笑的自我矛盾、自己打臉的丑陋模樣。
霸權當局在對外宣傳上是這樣,對內政治上也是這樣。通過他們的自我鼓噪,現如今美國社會對中國的敵意逐級上升,據說目前有民調顯示,已經有高達40%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敵人。至于美國政壇上輪流坐樁的兩黨,在對華政策上更是高度一致,他們空前一致地將中國定位成美國的敵人。但在另一方面,他們還要對他們的民眾說,美國需要同中國繼續廣泛接觸,還要繼續同中國進行廣泛的戰略合作,他們不想也不能同中國打新冷戰,等等。如此一來,霸權當局在政治上又自相矛盾了。人們不僅要問,既然中國是可惡的敵人,那就不應該同敵人搞什么合作,就應該同敵人堅決地去打新冷戰;公開承認對方是敵人,但實際上還要同敵人搞合作共贏,這等既當婊子又樹牌坊的把戲,政治上對其民眾如何交代得過去呢?這不是赤裸裸都把他們自己矮化成為政治小丑和變色龍了嗎?
美國當局在面對中國、同中國打交道的時候也是這樣。一方面他們對中國許下無數錚錚諾言,什么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什么“四不一無意”之類,說的比唱的都好聽,但另一方面,他們又極力阻擾破壞兩岸統一,變本加厲地向臺灣出售武器,支持臺獨勢力抗拒統一、抗拒一個中國,無恥地策動新疆、西藏等地的分裂活動,煽動中國的顏色革命與政治動亂,種種卑鄙伎倆數不勝數,可謂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這樣干,看似狡詐得意,實質上是霸權的自我顛覆,一個突出的結果,就是相當盡職地充當了中國人民的反面教員,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戰略覺醒,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政治覺悟,打破了中國人民對美西方的種種幻想。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中國那些曾一度十分活躍的親美親西方勢力,現在已日薄西山、江河日下,簡直都要淪為街頭老鼠了。
陷入中國悖論之中,霸權自相矛盾,因此在世界人民面前失道失德,在美國人民面前失道失德,更為中國人民所唾棄,因此,今天的霸權同當年的帝國主義一樣,已經失去了思想與精神感召力,不僅在經濟上發生深刻危機,而且在政治上已經破產了。
最后,中美兩國還可以纏斗多久
中美兩國目前仍然處于纏斗狀態,仍在維持斗而不破的總體態勢,問題在于,這樣的態勢能夠持續多久呢?
對于中國的纏斗,對于中國“斗而不破”的戰略,美國政客及其戰略家們完全洞悉,之所以還樂此不疲、愿意同中國如此這般地玩下去,就在于他們還寄托于如下幾個方面的希望:
一是希望俄烏戰爭能有一個利于自己的良好的結局,這樣他們就可以集中更多的資源、集合更大的力量撲向中國,如同滑鐵盧戰役中的拿破侖等待格魯希的援兵一樣;
二是寄希望美國制造業回流取得顯著成績,依托既有的科學技術優勢,立足于北美大陸豐厚的自然資源,只要能做到制造業大規模回流,美國再度成為世界工廠就沒有問題,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就將得到鞏固;
三是寄希望于中國突破“卡脖子”的努力歸于失敗,這樣就將迫使中國不得不屈服于西方。
正是因為有這三個方面希望,所以美國還樂于或者愿意同中國纏斗。但霸權也在做兩手準備,一方面準備繼續纏斗,一方面也在準備大規模對華戰爭,霸權統治者也深知有備無患的道理。
因此,中美之間的戰略斗爭不僅僅是臺灣問題,更不僅僅是南海諸島嶼和朝鮮半島,而主要著眼和用力于上述三個方面。未來如果上述三種情況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則美國是不是還要繼續同中國纏斗,就將打上大打的問號。譬如,如果俄烏戰爭西方遭致嚴重的失敗,那霸權就將十分被動,在戰略上要么對華謀求妥協,要么訴諸預防性戰爭;如果美國制造業回流失敗,則霸權可能就要發動更全面、更浩大的經濟戰爭,要通過封鎖市場、割裂世界經濟來救急救難了;如果中國在 “卡脖子”攻堅中贏得勝利,則霸權可能就要鋌而走險,在還擁有軍事優勢的時候同中國做戰略決戰,而不能坐視中國奪取優勢地位,等等。
但這里必須說明的是,在戰略問題上,誰也不是算命先生,這個領域從來沒有能掐會算的神仙,而只能進行宏觀預測,只能堅守底線思維,以此做到有備無患。
綜合起來看,當今霸權仍然在用過去對蘇冷戰的策略與辦法來狙擊中國,只不過手法與花樣更加復雜深刻而已。但與過去冷戰所不同的是,如今霸權對中國所發動的“戰略競爭”完全沒有道德與道義根據,他們力圖再次用冷戰手段來遏制他人發展,其出發點就失敗了。因此,他們不會贏得世界人民,世界已經不再是美國的了,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背景下,中國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回旋余地,只要在此過程中中國做好戰略上“破”與“立”,敢于斗爭并善于斗爭,中國的發展壯大就不可遏制,這是歷史的大趨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