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2日,太平洋獅鷲演習期間,貨船USNS凱薩·查維斯號、新加坡RSS無畏號和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在菲律賓海機動。】
2023年9月19日,負責印度-太平洋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埃利·拉特納,就臺灣海峽的局勢以及美國為阻止中國對臺灣采取敵對行動向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發表了證詞。他聲稱,國防部正在與政府其他機構、盟友和伙伴合作,加強對臺灣海峽的威懾,以確保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拉特納告訴委員會,國防部的活動完全符合美國的長期政策。他說,美國“仍然致力于既定的一個中國政策,即以臺灣關系法、三個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導。”40多年來,這一政策幫助維護了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這就是本屆政府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原因。”
中國正在通過對臺灣發動軍事、外交和經濟壓力來挑戰極限,拉特納說,“中國領導人尚未放棄使用武力,同時他們越來越多地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一種脅迫工具,以支持他們的修正主義目標,在臺灣海峽及其周邊地區開展更危險的活動。”
中國是美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他說,中國的行動還將美國的注意力集中在“履行我們與臺灣關系法一致的承諾——為臺灣提供自衛能力,并保持我們自己抵抗任何危及臺灣人民安全的武力使用的能力”。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維持了印太地區的和平,它也在經濟上提升了該地區的國家——包括中國。國防部長勞埃德·j·奧斯汀三世說過,“臺灣海峽的沖突將是毀滅性的。”
拉特納說:“臺灣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憑借半導體等高技術出口,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臺灣海峽本身是一條國際航道,公海航行和飛越自由受到國際法的保障,對全球商業和繁榮絕對必要。”
臺灣海峽一旦發生重大沖突,可能導致數千人傷亡,危及超過2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活動,引發全球經濟蕭條。拉特納說,一場沖突在全球范圍內的代價極其高昂,而受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中國自己。
他說,“這些風險凸顯了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對印太地區現代生活、全球繁榮以及美國人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性”,“海峽對岸的軍事侵略——無論是以直接入侵、封鎖,還是其他方式——都將危及人類生命和全球繁榮,這在本世紀是不可想象的。”
確保該地區的和平不僅僅是美國的愿望,拉特納說:“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的印太國家以及整個國際社會都在大聲疾呼,為什么臺灣海峽及其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對它們如此重要”,“維持臺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和威懾,不僅僅是美國的利益或臺灣人民的利益,這顯然是一個國際關注的問題。”
他說,美國官員不認為與中國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這主要是因為威懾起作用了。“今天對海峽的威懾是真實而強大的,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努力保持這種狀態”,“我們的預算請求表明,國防部目前正專注于為我們的軍隊提供尖端能力,同時投資于我們未來保持威懾所需的能力。”
同樣重要的是,美國正在努力推進該地區的聯盟和伙伴關系,拉特納說,“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與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和菲律賓等國的合作取得了變革性成就,這將使我們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兵力態勢越來越分散、機動、有彈性和致命。”
美國還向臺灣提供防御所需的系統,拉特納說:“展望未來,我們知道支持這些當局的資金將推進我們兩黨、整個政府加強對臺灣自衛的承諾”,“我們相信我們的方法正在產生效果。”
【2023年6月3日,美國海軍驅逐艦“鐘云號”觀察到中國海軍驅逐艦“蘆洋三號”在進行不安全的演習,當時這艘美國軍艦正在與加拿大護衛艦“HMCS號”一起進行例行的南北臺灣海峽過境。】
事實上,美國的對臺政策是一貫的,也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通過阻止中國收復臺灣以遏制中國和平崛起,消除對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的威脅和挑戰。
如何阻止中國收復臺灣,美國政府的對策策略也是非常明確和具體的,首先是把臺灣武裝成一個連獅子也害怕的“豪豬”,向臺灣大量出售武器裝備,甚至可能核武裝臺灣,目標是不僅能有效防御,而且具有對大陸的攻擊能力;其次是促使臺灣問題國際化、復雜化,拉攏一幫小嘍啰到臺灣海峽來“自由航行”,甚至承認臺灣主權國家地位,企圖借助盟友伙伴的力量共同阻止中國統一,因為美國政府深知“只有當美國與盟友合作時,美國才是最強大的”。
筆者說過一句話:解放臺灣萬事俱備,只欠決心。我們已經多次錯失大好機會,不能再等了!不說別的,單說就為那一句討你歡心的話——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就賠上了多少真金白銀!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昆侖策研究院原創首發,圖片來源網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