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是進一步思考,不是否定靜思有我的看法,這點我想提前說下。
今天早上聽了一期這位老師的一篇關于中美在太平洋態勢近些年發生變化的評論,他的核心思想是,美國軍隊開始從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即太平洋西岸開始后撤了。
他的證據是美國最新的救援直升機HH-60W不再被美國國防部于2024財年采購了。據他解釋就是美國國防部覺得這些救援直升機對于在我國周邊進行的未來戰爭用處不大,所以就不采購了。
進一步說,就是如果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如果和美軍發生熱戰,美軍可能會無法救援,這背后的意思自然是美軍大本營的駐地就遠了,美軍就后撤很遠了。如果離我們東南沿海很近,中美發生熱戰,美軍想搜索和救起被擊落的飛行人員,那么他們自然就該來救援。但是,現實是我解放軍近些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長實力,所以,他們來救援的話,無疑將存在巨大的困難。
說實在的,美國這個提法背后隱藏的美軍在西太平洋后撤的意圖是有些繞脖子。
美軍從第一島鏈撤離,甚至對第二島鏈也不抱太大希望這樣的類似的觀點,近些年時有聽到。
我想說的是,在肯定這種我進敵退的態勢的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敵人主動退卻背后需要注意的問題。不能簡單認為敵人后撤,我們東部沿海就安全了。這是萬萬要不得的。
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倒是更希望他們不撤兵,而是往我東部沿海,也就是第一島鏈持續增派重兵。
為什么呢?
離我們東南沿海近,我們具有地理近的優勢。這有利于我們殲滅其有生力量。如果我們跑到東太平洋去殲滅美軍,我們的成本必然要增加,威脅也就大得多。如果是美軍萬里奔襲來我這里,我們就以逸待勞了。
一旦,在西太平洋對我有利地區大量殲滅美軍,那么對于打擊美國的世界霸權,瓦解美國內部及其走狗盟友,都是有決定性的。我們看看二戰太平洋戰爭,美軍也就是在西太平洋地區作戰勝利,才控制了日本,韓國,才能威脅我國。因此,西太平洋沿岸,第一島鏈,第二島鏈,才是美國全球霸權的關鍵,但是也是他們的軟肋。
但是美軍現在有主動后撤避險的意圖,對我們就不是太好的事情了。這點有司必須注意。
除了軍事上會增加我方打擊敵人的成本,增加我方戰損之外,最為重要的是后退,說明美軍以及背后的美國決策層目前還是清醒的,沒有到頭腦發昏,不顧一切,胡亂對外發動冒險戰爭的時候。這是我們必須看到的軍事動作之后的政治特點。
我的看法是,我們不能為這種美軍的后退的現象所蒙蔽。我相信,美軍還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增派重兵于第一,第二島鏈,試圖圍困我方,或者就在這里和我決一死戰的。
美軍這種后退所體現的暫時的清醒,不等于他未來就不糊涂,不等于他未來就不在軍事部署上出昏招。
我的判斷是基于政治因素,即軍事是政治斗爭的延申,軍事部署是由政治因素決定的。
我的這個判斷未來美軍會出昏招的政治因素如下:
美軍在未來會發動冒險性的戰爭。
所謂冒險戰爭,就是不顧現實條件,不管是不是能打勝,我都要打,也就是我們中國人俗稱的蠻干。
這點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似乎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美軍已經這么干了。只是還沒有冒險到極致而已。
比如,他背后策動俄烏戰爭,就現實地把我國,俄羅斯,伊朗,外加朝鮮這幾個地理連成一片的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反美意愿最強的國家凝聚了起來,形成了一個沒有陣營稱號的陣營。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這個陣營的出現,讓幾個方面都不用顧及背后,都是一線作戰,而不是兩線作戰。比如俄羅斯就可以專注西部戰場,同北約的歐洲力量對峙。我們則不用估計我國西部的安危,而可以把精力投放到東部沿海,專門來對付美軍的海軍——這個稱霸世界的殺手锏!伊朗則專注波斯灣,甚至是從紅海到印度洋通道就可以切斷美軍命門。這樣,中俄,伊朗都會減少戰爭成本,減少軍事壓力,而提高戰爭勝算。
反觀美軍的部署,或者是美軍糾結的小團隊的部署,現在已經事實上開始了兩線作戰。因此,我們說美軍的冒險性戰爭已經開始了,不是沒有開始,只是從第一第二島鏈有撤退的痕跡而已,腦袋還沒有因為高燒燒壞!
我們知道在世界大國博弈和戰爭中,兩線作戰,很難取得勝利,基本都是失敗的。
當年的拿破侖戰爭就是一個例子,他西部對付英國,東部對于普魯士,奧地利,沙皇俄國。
到了一戰,二戰的德國都是兩線作戰,兩次均以戰敗告終。
抗日戰爭的日軍實際上也是兩線作戰,他的陸軍在我國內侵略不已,同時他又開辟了海上戰線同美軍打了起來。結果也是力量不足,戰敗而亡。
因此,大戰略家都極力避免這種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
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避免兩線作戰。吳蜀結盟,曹魏就壓力大,曹魏和孫吳結盟,那么蜀漢就壓力大。這是大家熟悉的常識。
我們上世紀七十年代逐漸開始和美方緩和關系,其實也是不希望兩線作戰的思想在起指導作用。蘇聯解體,有他們兩線作戰導致失敗的因素。一方面是美蘇爭霸停不下來,一方面和我國又鬧翻,這種被動局面,最容易導致失敗,可是蘇聯當時的領導人就發昏走了這種昏招。
其實避免兩線作戰的思想,是容易理解的,也是容易掌握的,可是,歷史的事實是總是出現這種兩線作戰的情況。為什么呢?這就得看其政治因素了。換言之,這種昏招是不得已才用的,是沒辦法的辦法,是臨死前的無畏的掙扎。也可以說,如果我們看到有大國開始兩線作戰,那么,他就開始走向失敗的軌道了,一般是難以挽回。
兩線作戰的冒險性戰爭,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是一定的現實逼出來的。這點,毛主席在《論持久戰》評價日本人發動冒險的侵華戰爭就給以了深刻而正確的說明:
第一次是:
————
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個強的帝國主義國家,它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在東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個著名帝國主義國家中的一個。這是日本侵略戰爭的基本條件,戰爭的不可避免和中國的不能速勝,就建立在這個日本國家的帝國主義制度及其強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上面。然而第二,由于日本社會經濟的帝國主義性,就產生了日本戰爭的帝國主義性,它的戰爭是退步的和野蠻的。時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國主義,由于內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不舉行空前大規模的冒險戰爭,而且使得它臨到最后崩潰的前夜。
————
第二段:
————
我們的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中日兩國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戰爭。在我們的敵人方面,首先,它是快要死亡的帝國主義,它已處于退步時代,不但和英滅印度時期英國還處于資本主義的進步時代不相同,就是和二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日本也不相同。此次戰爭發動于世界帝國主義首先是法西斯國家大崩潰的前夜,敵人也正是為了這一點才舉行這個帶最后掙扎性的冒險戰爭。所以,戰爭的結果,滅亡的不會是中國而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集團,這是無可逃避的必然性。
————
我們看,毛主席當年評論日本的情況,今天的美國實際上也是具備的。第一就是在整體實力上美方比我們強。第二就是美國目前內外交困開始出現。特別是大家都已經看到美國面臨著內戰和分裂的局面,也就是大崩潰的前夜。這種情況下,美國人發動不顧現實的對外冒險戰爭,來解決國內問題,就是再必然不過了。
實際上,我上面提到,美國人策動俄烏戰爭,同時在東方和我國開展了科技戰,貿易戰,輿論戰,又挑動臺獨勢力蠢蠢欲動,又拉攏日韓甚至是菲律賓等圍困我國,還居然在我黃海腹心地區搞軍事演習等等挑釁行為,都是再說美國已經開始以身犯險了。
既然是冒險戰爭,那么,就會不顧現實,孤注一擲,就會不顧及軍事規律而再次于我東南沿海的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增派重兵決一雌雄。美軍背后支持日軍,韓軍,甚至是臺獨勢力,不過就是讓這些炮灰和我們打,和我們決戰而已。如果美軍不下場子,炮灰們丟了第一島鏈,第二島鏈,那么,美軍在東太平洋還什么險要可守呢?我軍不就是直插加利福尼亞了?
正如我國歷史地理上守江必須守淮一樣,美國人如果守太平洋,其實他必須守住第一島鏈,第二島鏈。這兩個島鏈丟失,太平洋就丟失。太平洋丟失,他的世界海洋的控制權就丟失。美國西部就門戶大開了。剩下的還能有什么呢?
所以我的看法是美軍絕不會不戰而撤離第一島鏈第二島鏈,這是他們的門戶!
反之,我們也力爭在這兩個島鏈大量殲滅美軍的有生力量,我們必須做好這個戰爭準備。猶如當年粟裕提出在江北殲滅蔣軍而不是到江南殲滅蔣軍的戰略一樣。
這位靜思有我老師還提出了一個美軍主動避戰的理由,就是自二戰結束,美國自己發動的戰爭都是揀軟柿子捏,沒有跟真正的硬茬子過招。他還特別提出,美軍發動侵略朝鮮戰爭,敢和志愿軍打,是不知道當時志愿軍的厲害,之后就再也不敢正面對峙了,被打怕了。
我想說的是,我們不能嘲笑美軍這種只挑軟柿子捏的做法,這是符合軍事原則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弱小之敵,這正是戰勝敵人的軍事法則。這也正是美軍,美國決策層頭腦清醒的表現。
不過,自特朗普對我發動貿易戰,科技戰以來,加之背后策動俄烏戰爭,美軍方,美國政治決策層的這種清醒就開始消失了,頭腦就開始發昏了。
我們前面簡單提到了,美國內外交困已經不能再讓美國打那種準備充裕,居于絕對優勢而后才打擊敵人的勝利在握的戰爭了。
莊子說:“大智閑閑,小智間間。”打那些弱小的如索馬里,敘利亞,等等國家,恰恰是美軍大智閑閑的表現,他們有充分閑暇的時間來準備,有充分的物質力量打擊那些只能挨打的弱小國家的人民。
但是,這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國際上去美元化其實已經開始。
最近華為手機捅破美國科技封鎖,讓世界看到了美國的科技力量也不是牢不可破。特別是此后,我國的科技戰、貿易戰有可能對美國實行反攻,再加上美國內部階級矛盾尖銳,2024大選讓美國內部支持特朗普和反對他的勢力加速撕裂美國可能性增大,等等。美國就再也沒有閑情雅致來發動以大欺小的那種必勝之戰了。
發動冒險戰爭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簡單來說,美軍過去冷靜,謹慎,挑軟柿子捏,不等于他未來不會專挑鐵板踢,而且是找帶尖的鐵板踢。
網上有一個提法,說美國可以學習英國當年逐漸從全球的控制中逐漸退縮,這是忘了情況不同,今天的美國已經沒有英國當年的條件了。英國資產階級放棄大英日不落帝國,可以融入到美國資產階級重新確立的世界秩序中,但是如果美國資產階級失敗于控制全世界,他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那個時候的維京群島等離岸島嶼還會成為他們的資本的保護地嗎?
想想都不可能。
美國,世界霸主,在今天除了徹底滅亡,已經無路可退,這點和當年的羅馬帝國是一樣一樣的。
總結來說,我們要知道如果中美發生大規模戰爭,就是生死之戰,就是有你無我的那種贏者通吃的戰爭,暫時的,局部的,細枝末節的退讓是可能的,因為這完全是戰略和戰術迂回的另一個做法,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在中美關系上,美方是沒有戰略后退的可能的。他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只能發動冒險性戰爭來試圖擺脫國內的困境,而且事實上已經如此了。我們要注意戰爭的長期性,反復性,艱巨性,必須做好充分,更充分的準備。就根本來說,我們也不能讓他退讓,我們是要消滅對手。在全世界只有中美兩個國家能生產高端手機,只有倆個國家能發射大規模通訊衛星,和定位系統的情況下,未來,不可能會有和平共處的現實可能了。天無二日,必定于一!從生產力角度看,全新的世界就孕育在這充滿戰爭的矛盾時代里,等著我們劈開阻礙的路障,讓他獲得新生呢!所以我們絕不可能讓腐朽的,衰老的資本主義帝國——美國還繼續茍延殘喘下去。毛主席說的好:“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太平洋,就是我們四九年的長江,我們當然要打過太平洋,解放全世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