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G20集團還在印度為《聯合聲明》鬧心時(激怒了烏克蘭),中國迎來了一位“鐵桿”朋友-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
馬杜羅來中國,事先外界并不知情,中委雙方是在他出發的同一時間才發布消息的。
在外交層面也有些非同尋常,因為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里格斯正在北京訪問。
9月7日,王毅外長在北京與羅德里格斯舉行了會談?! ?/p>
王毅說:中委雙方密切團結協作,堅定站在正義、和平、歷史正確一邊,不僅維護兩國正當權益,也捍衛了國際公平正義。中委已結成牢不可破的“鐵桿”友誼。
羅德里格斯表示,委方衷心感謝中方堅定支持委反對單邊制裁、無理封鎖的正義事業,支持委方建設獨立、自主、有尊嚴的國家,堅信委中關系將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
總統和副總統同時訪問一個國家,是非常罕見的。
所以,外界沒想到馬杜羅同時會來中國訪問。
馬杜羅此行不僅低調,而且在華時間長達七天(9月8日-14日),前兩天在深圳,昨天去上海,然后再去北京。
中委兩國是有多少事情要談?這會不會成為中美斗爭的一個轉折點。
拉丁美洲是一個欣賞硬漢的社會,在五年多的時間內,美國動用了除軍事之外的一切手段全力打擊委內瑞拉。
但馬杜羅和他的國家不僅挺住了,還突破了美國的封鎖。
所以,他現在在拉美地區人氣越來越高,而且大家都知道委內瑞拉為什么能頂住美國的打壓。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個被美國力挺的“街頭總統”瓜伊多,現在被它的主人徹底拋棄了。
4月26日,這位佩洛西曾經的“寵兒”一個人逃到美國邁阿密,到今天無聲無息。
他賺來的狗糧全在老婆手里,而他老婆跟著他的律師私奔了。這就是背叛自己國家,給美國當狗的下場。
8月16日,法國宣布與委內瑞拉正式恢復外交關系。
馬克龍派新大使皮內達到加拉加斯向馬杜羅遞交國書,某些歐洲國家跑得比法國更快。
法國為什么要厚著臉皮重新派大使到委內瑞拉?因為它是世界上石油探明儲量最豐富國家之一,歐洲大國制定能源計劃都離不開這個國家,與委內瑞拉的合作事關切身利益。
美國打你,歐洲跟著助威;但美國打不死你,歐洲就會擁抱你。
委內瑞拉除了石油之外,還有三大特產:
一、美女
二、咖啡
三、瀑布
本來這是一個人畜無害的拉美小康國家,但美國說它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欲除之而后快。
網上一些人有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凡是看到誰被美國拳打腳踢,他們就跟上去誣蔑辱罵那個國家。而像海地這種爛到根的國家,因為有美國“民主”小標簽,就算慘到吃土,他們也當看不見。
前幾年,他們不也天天吹捧瓜伊多,猛噴馬杜羅?現在不吭氣了。
美國這么恨委內瑞拉,那委內瑞拉到底對美國干了什么?
恐怖襲擊美國?沒有。
發展核武器?沒有。
向加勒比海射導彈?沒有。
煽動美國顏色革命?沒有。
搶劫美國公司和個人財產?沒有。
委內瑞拉的“原罪”就是:走獨立自主的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道路。
這令美國資本再也無法控制委內瑞拉石油的生產、提煉、交易、結算環節,這就是美國想弄死委內瑞拉的動機。
美國嘴里什么“民主、自由”,都是鬼扯。不然,沙特、阿聯酋為什么會是美國幾十年的“親密盟友”?
委美關系: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1811年7月5日,委內瑞拉成為擺脫西班牙殖民者而宣布獨立的第一個南美國家。然后西班牙人發動了戰爭,直到1830年,委內瑞拉才真正建立了共和國。
在石油經濟之前,委內瑞拉以咖啡、可可等農作物為主要經濟收入。
1922年,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在馬拉開波湖畔開采了第一口油井,委內瑞拉進入石油經濟時代。
但這個小國家面前只有兩條路:
一、放棄主權,讓美國資本控制本國石油。
二、獨立自主,與拉美國家抱團對抗美國。
以戈麥斯為首的石油買辦集團,選擇將石油權益拱手轉賣或出租給了美國及歐洲資本。
從此,委內瑞拉石油產業長期喪失了自我開采(工業化)的能力。
沙特與美國是五五分賬,伊朗跟英國是四六分賬(后來國有化),委內瑞拉跟美國卻連二八分賬也算不上,美國石油巨頭賺得缽滿盆滿。
二戰之后,由于害怕蘇聯力量進入南美,美國同意與委內瑞拉五五分賬,允許其在一定程度上發展自立開采能力。
但美國又扶持了一個傀儡總統希門尼斯,只要他確保美國利益,美國就支持他的軍事統治。
1957年,美國對拉丁美洲的投資有三分之一集中在委內瑞拉,因為這里實在是太好賺了。
委內瑞拉人民呢?普通勞動者一天收入只夠買一張電影票(5個玻利瓦爾),他們需要全家出來勞動才能養活自己。
首都加拉斯加當時120萬人口,其中30萬以上在貧困線下掙扎,60萬僅夠溫飽。
石油收入基本上被美國和石油買辦吃干抹盡。
委內瑞拉的統治家族既沒有發展石油工業,也沒有進行基建,而是把錢投回到了華爾街。
1958年1月,委內瑞拉共產黨和基督教民主黨、共和民主聯盟共同建立“愛國委員會”,他們發起武裝起義,推翻了希門尼斯家族,建立新政權。
美國CIA發動三次軍事政變,企圖推翻民主政權,全部失敗。
這樣,美國改變策略,用利益誘惑右翼勢力。通過選舉機制,幫助右翼領導人坦科爾特當選總統。
坦科爾特上臺后就放棄了“土改”政策,站在了既得利益集團一邊,壓制左翼力量,“愛國委員會”走向分裂。
委內瑞拉進入了農民起義階段。
由于古巴革命成功,美國擔心委內瑞拉也出現“卡斯特羅”,肯尼迪政府決定向委內瑞拉讓利,以確保右翼政權穩定。
1973年由于中東戰爭引發全球石油危機,油價爆漲。
這時,委內瑞拉人民過上了歷史上最爽的生活。
中右翼的總統佩雷斯·羅德里格斯(1974年-1979年)在委內瑞拉推行“播種”計劃,他想趁著黃金時期,改變本國經濟單一格局。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發展、提升旅游業,并讓制造業的經濟比重得以提高。
老百姓們得到了廉價的自來水、電力、燃料以及城市化住房,整個委內瑞拉一片欣欣向榮,被稱為“南美沙特”。
購物、看球、啪啪是他們的主要生活內容,但快活日子到了1988年戛然而止。
委內瑞拉經濟大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一、新總統路易斯1980年上臺后,跟著美國總統里根搞起了“新自由主義”政策,將公共事業和經濟命脈產業不斷私有化,財富流向私人,而私人財富又流向了美國;
二、美聯儲主席沃爾克將美元基準利率不斷提高,里根政府采取了財政緊縮政策,雙管齊下,導致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對原油需要降低。
到了1985年,國際油價跌了近一半。委內瑞拉為了填補財政虧空,就不斷向IMF和世界銀行借錢。
但用借錢來維持快活日子是不可能的事情,1989年1月27日委內瑞拉宣布主權債務違約,震驚了拉美。
當時它欠下的外債為330億美元,美國占大頭。
委內瑞拉不得不同意將國有石油公司向美國資本開放,結果這個國家進入了一個怪圈,石油生產越多,財富流出越多。
1988年-1998年被稱為委內瑞拉“失去的十年”,沒有任何財富積累,社會上貧富極度分化。
查韋斯,一名陸軍中校,他在軍中秘密組建了“玻利瓦爾革命運動200”,想要推翻親美政權,奪回石油主權。
1992年他發動未遂政變,失敗被捕,但被稱為“兵諫英雄”,1994年得到了新總統特赦。
1998年12月,民望極高的查韋斯參加大選,獲得勝利?! ?/p>
查韋斯有兩位偶像,一位是毛澤東主席,一位是美洲英雄玻利瓦爾。
查韋斯主張是走“第三條道路”,但美國卻無法容忍,白宮和華爾街認為查韋斯拋棄了“新自由主義”路線。
這意味著美國資本集團將失去委內瑞拉,好不容易忽悠你石油產業私有化,你現在又想獨立自主了?
2002年4月11日,CIA在委內瑞拉制造軍事政變,企圖殺死查韋斯,但沒有成功,因此,查韋斯徹底跟美國撕破臉。
2004年8月15日,查韋斯連任成功,他放棄了中間路線,直接左轉,宣布走“21世紀社會主義”的道路。
隨著國際油價不斷回升和奪回了石油權益,委內瑞拉人民又爽了十年左右。
2012年,委內瑞拉實現全國免費醫療、免費教育,查韋斯的“統一社會主義黨”黨員達到了700萬,全國才2000多萬人口。
他還組建了梅卡爾(MERCAL)商業系統,這是一個全國連鎖店,所有加盟店,都有國家補貼。
民眾在梅卡爾買東西,比如說一瓶啤酒普通店里賣10元,在梅卡爾花3元就能買到。
這樣一來,民眾雖然工資沒漲,但實惠遠多于漲工資。
但這種福利社會有兩個毛病:
一、梅卡爾違背市場規律,雖然百姓得到了實惠,但支撐點是高油價,而油價不可能一直保持在高位。
二、富豪帶著資金外逃,老百姓則想躺平享受,其它產業無法發展。
查韋斯從人民利益出發的理念,沒有錯,錯在他沒有兼顧好短期福利和長遠規劃。
2013年3月5日,查韋斯因癌癥去世,年僅58歲。
2013年4月14日,總統大選開始。由馬杜羅對決卡普里萊斯。
一位是查韋斯路線繼承人,一位是美國扶持對象,開票結果為:
50.66%對49.3%,馬杜羅勝出。
但美國不干了,奧巴馬公開要求委內瑞拉重新計票,美國國務院發言文特雷爾聲稱:重新計票是必須的,重要的,謹慎的,只有這樣,委內瑞拉人民才能對結果有信心。
不就是選出一個美國不喜歡的馬杜羅嗎?至于這么下作?再計票,還是馬杜羅呢?美國要搞到什么時候,這是委內瑞拉大選,不是美國大選。
南美各國發表聯合聲明,認為選舉公正、公開、透明,計票無誤,結果不可顛覆。
巴西女總統羅塞芙第一個打電話祝賀馬杜羅,阿根廷女總統克里斯蒂娜,隨后也發來賀電,美國都記在小本本上。
還是女人有膽量,然后拉美各國都發來賀電,承認馬杜羅當選。
美國就在那里罵罵咧咧。
當中國、俄羅斯也發來賀電后,到6月份,奧巴馬才不情不愿地稱馬杜羅為總統。
在觀察一段時間后,美國發現馬杜羅政府拒絕被拉攏,馬杜羅還公開宣布要庇護正在跑路的斯諾登。
于是,奧巴馬收起了棒棒糖,抽出了大砍刀。
2013年9月,美國三名外交官(特工)潛入玻利瓦爾州,與當地暴力分子匯合,企圖炸毀這里的水電站,結果被挫敗。
2014年2月,委內瑞拉反對派上街“和平示威”,但突然有100多名蒙面暴徒從隊伍里沖出,向警察開槍,警察反擊,最終造成42人死亡慘劇。
2015年,委美關系徹底惡化,美國對其不斷加大制裁力度。
特朗普上臺后,甚至實施了暗殺馬杜羅的計劃。
2019年,委內瑞拉與美國斷交,美國冊封了“街頭總統”瓜伊多,白宮和國會管這叫“民主”。
那段時間,又逢油價下滑,民生水平也跟著下降。
委內瑞拉處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中,查韋斯給馬杜羅留下的最大保障就是軍隊。否則,委內瑞拉就不是軍事政變就是爆發內戰。
有些人說是馬杜羅讓委內瑞拉由富國變成窮國,但1989年的破產怎么說?
馬杜羅領導的委內瑞拉從來沒有債務違約,他們一直在用石油償還(美元和黃金)被西方凍結。
委內瑞拉經濟最大問題是財政完全依賴于油價。
馬杜羅這次來中國,主要有三個目標:
一、委內瑞拉想要盡早加入金磚;
二、委內瑞拉要解決在富裕與貧窮之間擺動的問題。
三、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之路。
第一站到深圳,是因為馬杜羅準備建立四個經濟特區,委內瑞拉代表團要向深圳學習經驗,尤其是產業創新領域。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委內瑞拉目前最主要的還是安全問題。雖然拜登政府已放松了制裁的絞索,但那是因為他的石油政策有求于委內瑞拉。
也就是說,美國會隨時拉緊絞索,它決不甘心看到一個產油大國脫離“美元-石油”體系。
如何去除絞索?委內瑞拉在軍事領域、安全領域就必須加強與大國的合作。至于未來合作到什么程度?讓美國自己去操心吧。
祝愿委內瑞拉能早日渡過難關,給拉美樹個榜樣,“反美”也能過上好日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