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們一直清楚地知道美國在對華政策上的各種遏制手段,但還是看到他們最近激怒中國的方式顯得如此迫不及待——每天清晨起來,看到滿屏溢出的都是來自美國的惡意與敵意。
事實上,早在2022年美國在他們的國家安全戰略一文的最后一句話中“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我當時寫了一篇貼文美國最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未來十年,劍指中國,提醒美國對華的步伐開始變得急切。
果不其然,自2023年的一開年,美國就迫不及待地在亞太開始增加布局:先是在我國南海附近,和菲律賓一起實彈軍演,和日本一起部署對抗我國的各種軍備武器,向臺灣地區提供大量防務援助,揣摩韓國去搞各種小動作,接著又跑到在南海上空搞事,被我方強勢攔截逼停后,假裝委屈地為我國防部長不見美防長“頗感遺憾”——遺憾個啥?一邊揮舞著制裁“大棒”,一邊假裝拋出“橄欖枝”,一邊痛下黑手,一邊又假惺惺求“和解”?
還有如此臉皮厚的國家么?自己不都宣布美軍那80萬兵力戰備的消息了嗎?當然,除了這80萬人以外,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還拋出了最聳人聽聞的一句話:還有14萬美國大兵處于更高級別的戰備狀態。
也就是說,這14萬大兵做好了4天之內空降全球任何一個戰場的準備。俄羅斯情報部門預測,美國在亞太周邊,至少就部署了超過34萬兵力。
一方面不停地部署兵力,另一方面,依然把自己打扮成世界警察的模樣,試圖穩固所謂的“領導力”。但是在這次的香格里拉對話現場,被我們中方代表毫不客氣質問奧斯汀:美方這么做難道不矛盾嗎?
盡管奧斯汀顧左右而言他,但是滿嘴狡辯的話語里掩飾不了這個好戰國家的本性。就連這次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期間,美國一邊參加會議,一邊攜菲律賓和日本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地點就在菲律賓附近的海域,時間從6月1日開始,持續時間為一周左右。不難看出,名為演習,實為向我國示威。
我們發現,盡管美國內部十分混亂,各種政治斗爭糾纏在一起,特別是五角大樓、白宮,和眾議院等,內部矛盾已經到達了頂峰,但是在對“遏華政策”上絲毫不含糊,甚至是一致對外的戰略。戰爭,對于美國來說就是獲取資源,獲得資本的最佳途徑。事實上,美國就是靠發動戰爭而成為軍事強國的,200多年的建國歷史中,只有16年沒有打過仗。
盡管美國不承認,但是實際已經其已經將中國列為了假想敵,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發展。按照知名軍事網站“全球火力”的排名,2023年,美國軍事綜合能力繼續位列世界首位,而中方落后于俄方,處于第三位置。外媒稱:中美必有一戰。
有網友預測,美國對華直接軍事打擊,包括戰略打擊,不是可選項,而是預期的必然。
不少國際評論員也紛紛表示,美國已經迫不及待,無法等到“俄烏沖突”結束,一旦俄羅斯輸掉戰爭,就已經準備好對華戰爭的全部工作。讓臺灣成為“火藥桶”只是表象,“五眼聯盟”、“三眼聯盟”只是擺在明面上的眼線,更深層次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以一萬步說,即便中方對美表示放棄臺海、南海問題的解決,美方也依舊不會放棄針對中方。
是的,重點在于:即使中國放棄臺灣,美國也會攻擊中國。首先,臺灣南海問題在美國人對華戰略思維中其實沒有那么重要,美國真正在意的是中國對美國統治地位的挑戰,擔心中國撼動其霸權地位,這些挑戰包括中國對美國價值觀的挑戰,中國對美國主導國際秩序的挑戰等。
其次,美國事實上已經完成了與中國對抗的全面動員。美國眾議院專門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就是研究對華政策,監督對華戰略的實施,有權審查任何美國政府部門,組織和個人跟中國交往。并且美國正在嘗試和優化對華打擊策略,比如中國的造船業和遠洋漁業,打擊中國的新能源行業,美國完全封禁中國信息產業,剛開始只是討論TIKTOK,現在的討論已經全方位擴展到所有與中國有丁點的涉數據產業。
退無可退,只能亮劍。站在中國的角度來講,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美國隨時有可能真的發動軍事挑釁,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想要打壓遏制中國的意圖,不會因為我們的妥協退讓而有絲毫的改變。恰恰相反,只有當中國表現出最堅決的反制姿態,以及最強大的實力之后,才有可能遏制美國妄圖以軍事優勢壓制中國,打垮中國的野心。
因為大國博弈,不怕戰爭,才能避免戰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