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布林肯訪問越南不久,那個新上任的美國國土安全部的部長突然叫囂,中國對美國構成特別嚴重的威脅,為應對這一特別嚴重的威脅,他要啟動全部門“九十天的沖刺行動”。
其實,說到沖刺,那是體育用語,表達的是競技體育項目中最后決勝負的那一刻,是很短暫的一刻,美國佬怎么還來個”90天沖刺行動”?無知真的是無畏啊。
一般我們都會把90天看成是三個月,雖說這不夠嚴謹但無關事情的痛癢,應疑問的是這個美國佬怎么提出個90天的沖刺行動,為什么是90天?不是30天或60天?若定義是沖刺,90天是不是太長了些?別累著了國土安全部的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員和雇員們,他們知道沖刺什么,是向誰沖刺?90天沖刺就到頭了?
“九”這個數字確實是頂天的,美國人也學會用了?但加上一個0味好像就變了,新官上任真還想燒把火?
既然他說中國對美國構成特別嚴重的威脅,他要來個90天的沖刺,只是他說的這個沖刺是中美要進行決戰嗎?中美之間進行決戰還要在90天內決出勝負?他還不是美國總統就有如此魄力,真的是拜登老矣,不堪再用,倒是他不當總統可惜了的,或許下下屆會冒出來也說不定。
只是這個國土安全部長知道中美之間決勝負的場地在哪?是在美國嗎?要不怎么是他這個國土安全部長跳出來?看來他把美國國防部都拋在腦后了。
若不是中美之間要決勝負,那他是在嚇唬中國?問題是他代表美國政府嚇唬中國,還是他自己的妄言?
不過,從他的妄言中我們還是能感覺到美國上層針對中國已形成一些固定的想法,這些固定的想法決定了美國對中國的長期戰略,所謂“特別嚴重的威脅”并非空穴來風,而“90天的沖刺行動”代表著美國確實想針對中國一試身手。
第一個想法,美國政客們正在堅定地把中國視為主要敵人是沒有任何疑問的。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把美國的政客們分門別類的來細說,還把共和、民主兩黨之爭看的很重。他們認為,美國兩黨在國際事務上還是有區別的,對中國想法會有所不同。遺憾的是近些年這所謂的有區別在針對中國的問題上不再出現。
其實黨外有黨,黨內有派,歷來如此,但一旦說到中國,美國兩黨把中國視為主要敵人還是高度一致的。看看美國參眾兩院近些年通過的一系列干涉中國內政的法案,一系列制裁中國的法案,特別是最近一口氣通過的針對中國的十幾個法案,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對美國把中國視為主要敵人這一點,很有一些人不愿意承認,或者不愿意相信,對美國針對中國的如此眾多的法案輕描淡寫,不以為然。在下可不是說那些公知們的,他們不值得一提,說的是那些對美國始終抱有幻想的、天真的、好心的人們,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嘛,怎么就不能和平共處?
值得慶幸的是,美國的新任國土安全部長一上任,就當了一把給中國人上課的“教員”,中國“特別嚴重的威脅”美國,這是不是讓那些對美國抱有幻想的人吃了一驚?還要搞“90天沖刺行動”來對付中國的“特別嚴重的威脅”,唉,可別嚇到這些好心的中國人,這些好心的中國人心里肯定在想,中國怎么可能特別嚴重的威脅美國?美國人說了還不信嗎?問題是中國確實沒有“特別嚴重的威脅”美國!
還有什么好說的?這個安全部長把底都漏出來了,說你把水弄臟了,就是你把水弄臟了。
關鍵在于這并不是他個人的想法,在美國上層政客中說類似狠話的很多,把中國當成最主要的敵人是美國上層政客們的普遍、內在的意識,說不說出來都是一致的共識,就是主要敵人,說什么狠話都不過分。
這次“特別嚴重的威脅”的說法和“90天沖刺行動”的豪言壯語確實讓人們對美國政客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種對中國的政治表白,客觀上帶給中國人一個收獲,他告訴中國那些愿意相信美國的好心人,不論你是哪一個階層的,不論你有錢還是沒錢,對美國都不應再抱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了,不是中國人不讓你這么想,而是美國人不讓你這么想,中國就是美國的敵人,中美互為敵人,美國上層都是這么想的,咱們就不用再去瞎想什么了,美國好不好不是個人說的,而是歷史和現實證明的。
第二個想法,美國政客們堅信在當今世界與中國之間早晚都會進行一場生死決戰。眾所周知,西方有一個什么修昔底德陷井論,說的是敵對大國之間的競爭必然要分出勝負,且是用戰爭來分出勝負。西方的政客們、學者們、專家們都有很多的例子來證明他們的這一觀點。
在西方國家之間這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當今世界西方指的敵對大國之間是中美之間,或者說是非西方文明國家與西方文明國家之間,這問題就來了。
西方認為,西方文明與非西方文明之間的競爭是曠世持久的競爭,必然要用戰爭來分出勝負,西方堅信戰爭才能解決敵對大國之間的競爭,西方國家在美國的帶領下正在準備應付這種戰爭。
奇怪的是,看看世界近幾十年來出現的戰爭,絕大多數都是西方國家發動的侵略戰爭,他們不是在應付戰爭,他們是在發動戰爭。按照這一慣例,西方國家當然地也會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他們看來,這是修昔底德陷井論的必然。
那么,“90天沖刺行動”意味著就是一種對戰爭的渲染,就是叫囂要發動戰爭?中美之間是不是真打且不論,但美國人拋出所謂中國“特別嚴重的威脅”,和“90天沖刺行動”的說法,想打中國的賊心暴露無疑。這是不是很像古代打仗美國在向中國擂戰鼓?擊鼓進攻是古代作戰的信號。
近些年不只是美國的政客、專家、學者們,包括一些西方的政客、專家、學者們也都在反復炒作這個陷井論,好像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西方政客對此“真理”深信不疑,借著這個“真理”他們努力準備著發動戰爭是有道理的,俄烏沖突的例子難道不能說明問題?
世上的明白人都清楚地看出,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準備了八年挑起了俄烏沖突,非置俄羅斯于死地,還用說這場戰爭的是非嗎?
雖然我們不信這個所謂的陷井論,可人家信又在準備戰爭,咱能怎樣?中國還是要面對生死之戰的,只是我們得猜測一下,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要準備幾年?
第三個想法,美國政客們堅信,中美之間七十多年的博弈該有一個結果了,美國應該從戰略主動轉變為戰役行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一直認為中美之間的博弈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肯定會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結果。
大家想想,美國人連一個沖刺行動都要90天,真正的中美之間的決戰肯定需要很長的時間,中美之間的決戰不會像是體育競技項目中的沖刺那樣瞬間完成。
不過,當代的美國絕大多數的政客們認為,這一時間點來了。
眾所周知,中美兩國之間的博弈早就出現了,雖說這還談不上是戰爭,但敵對國之間的博弈也是一種無形的戰爭,它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雖說中美之間新的一頁不斷地翻過,可中美關系的基本性質卻沒有大的變化,美國分裂我國、肢解我國的賊心不死是美國持續七十多年的戰略圖謀。也就是說,中美之間在國際上七十多年的博弈始終圍繞著包圍反包圍、分裂反分裂展開的。
中美之間的長期博弈有一個基本特點,那就是美國一直處在主動的地位上,我國長期處在被動的地位上,是美國企圖包圍我國,是美國企圖分裂我國。
這次美國的國土安全部長叫囂中國對美國“特別嚴重的威脅”,實際上是說,美國對中國的戰略主動應轉變為戰役主動,應該對中國采取具體的行動了,為應對中國的“特別嚴重的威脅”,就有了一個“90天沖刺行動”,大概美國的國土安全部是想拉開進攻中國的序幕?
現在大家表面看到的似乎是美國越來越想動手的那種架式,包括這次的國土安全部長的“特別嚴重的威脅”和“90天沖刺行動”的論調都讓人感覺,美國著急了。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敵對雙方那叫嚷最歡的一方,說別人是威脅自己的一方,實際上就是準備發動戰爭的一方。
甚至很多人都認為美國在我國的臺海地區不斷地挑釁也是希望沖突盡快到來。不打仗怎么能拖住中國發展的腳步?不打仗美國怎么發戰爭財?一個俄烏沖突就讓美國發大了,肯定還想著發的更大些吧。
不過,問題是美國能兩線作戰嗎?很多人都有這疑問。雖不能說俄烏沖突已拖住了美國和西方主要國家的后腿,但美國和西方國家開辟新戰場的能力應該是被削弱了。真的面對中俄兩個世界大國,他們勝算究竟有多大?或許美國和西方的戰爭狂們有十足的信心,但在世人看來這更像是貪心。
但情況真如此疑問嗎?
有種猜想,不是美國人被拖在了俄烏沖突中,而是因俄烏沖突拖住了俄羅斯。如果美國準備對中國發動戰爭,它有兩個優勢,一個是戰爭機器因俄烏沖突已動員起來了,另一個是已拖住了俄羅斯,讓俄無法實質性地支援中國對抗美國。不得不承認,美國確實是想看到中美博弈的結果早些到來,再統治世界一百年是不會不容忍中國坐大。
第四個想法,美國和西方主要國家自己清楚,在中國的問題上就是要顛倒黑白。不是有一個謊言說一萬遍就能成真理的說法嗎?美國和西方國家對此深信不疑。以美國來論,一個世界超級霸權大國,滿世界地炫耀武力,三天兩頭地跑到中國周邊侵犯中國的主權,長時間地干涉中國內政,在中國周邊部署超過上百個各類軍事基地,居然能想出“中國威脅論”?到了這位美國國土安全部長這還升級為對美國構成“特別嚴重的威脅”?
中國有軍艦飛機頻繁到美國附近海域、附近空域進行偵察、挑釁、甚至侵犯領空、領海嗎?若沒有,“特別嚴重的威脅”在哪呢?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是經濟上的?即使如此,美國這個國土安全部長是不是越權了?那應該是戴琪或耶倫或雷蒙多負責的事吧?
當然,她們也經常性地說到中國對美國的經濟威脅,實際上她們也是在顛倒黑白。事實是她們不斷地威脅中國,限制、打擊中國企業,限制打擊中國的貿易往來,不只是禁止中國進口美國高技術和產品阻止中國企業進入美國,還要求盟國都服從美國不準向中國出口高技術和產品。
近一個時期美國對中國經濟上的這限制,那限制,這打擊,那打擊都能拍連續劇了,下一步大概就是中美經濟徹底脫鉤?至于是不是“特別嚴重的威脅”她們倒是還留了點口德,不是她們良心發現,而是她們做的都是美國威脅中國,說中國“特別嚴重的威脅”美國,這實在拿不上桌面。
不過,按照美國人的邏輯,中國應該派軍艦、飛機巡邏到美國周邊才對,也應不時地進入美國領空、領海問候一下才符合美國人制造的謊言。
美國人什么時候能在他們的國土上、領空、領海或美國的周邊海域、空域看到中國的飛機軍艦呢?若是不能看到這一現象,說中國特別嚴重的威脅美國的安全那就是是顛倒黑白?
當然,當代武器的發展幸而有了導彈。大概美國這個國土安全部長說的是中國的導彈發展太快、太厲害了,太無法防御了?美國人不會看到中國的飛機、軍艦仍會著道于無形之中,中國的導彈在嚴重威脅著美國的安全?國際上都會這么認為嗎?美國的導彈難道沒有威脅中國?且還在中國的家門口,那個在韓國部署薩德是怎么回事?
第五個想法,美國和西方國家清楚,關于修昔底德陷井論的解釋只是針對中國和非西方文明的國家。自從這個世界擺脫了西方的殖民統治后,發展中國家包括所有非西方文明國家都在發展,在世界上形成了與西方文明對立的非西方文明。
而西方國家并沒有放棄作重新統治世界的美夢,面對世界上所有非西方文明的國家,他們搬出了那個修昔底德陷井論。在這個陷井論中有一個非常迷惑人的說法,敵對大國之間的競爭還有一個定義,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的競爭。它把所有非西方文明國家當成是新興大國,而把西方文明的帝國主義國家視為守成大國。在這種理念中,新興大國都是好戰的,是挑戰守成大國的,是不是很奇怪?
事實是,當今世界幾百年來的絕大部分戰爭是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發動的,殖民統治世界本質上是侵略戰爭,殖民統治垮臺后,西方帝國主義國家近七十多年來還是頻繁地發動侵略戰爭,怎么解釋呢?
有意思的是,他們一直把自己視為守成大國,正在面對新興大國的挑戰。他們認為中國是新興大國,當然是威脅西方國家的,也就是好戰的,而他們是愛好和平的。不得不說,無恥到這一地步,與西方講理,那還得莊子出面,。
正是這種挑戰、好戰的說法為“中國威脅論”提供了“依據”,但他們心里清楚,這是謊言。
且不論吧。在下想重復過去說過的一個觀點,在世界文明史上,西方國家所謂的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的定義完全是顛倒的,錯誤的。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雖然統治世界幾百年,但放在歷史長河中來看,這幫子才是新興的大國,而中國是有著悠久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
論新舊,中國不是新興大國,中國幾千年以來一直站在世界大國行列中,環顧左右,近幾百年來出現了新面孔,這些新面孔才是新興大國。而美國是用暴力霸占北美印第安人的土地才立國的,在世界大國行列中就是一個新面孔,完全就是一個新興的大國。
大家明白了嗎?為什么美國處處侵略,為什么總是發動戰爭?它是一個新興大國。
不只是美國,就當今的西方主要國家來論,幾乎都是新興的大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完全一樣,無需多論,即使說到歐洲,歷史上的世界大國早已銷聲匿跡,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的所謂世界大國與美國類似,都是新面孔,屬于新興的大國,這也是為什么他們這些國家特別熱衷于發動侵略戰爭的主要原因。
可見,那個修昔底德陷井論里說的新興大國應該是這些西方國家!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不斷地證明了這一點,否則他們為什么那么好戰呢?還九十天沖刺行動呢。
美國和西方國家用修昔底德陷井論針對中國和非西方文明國家大可休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