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看到多家網絡媒體平臺,把美國務院當地時間12月16日成立“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非正式名稱為“中國組”)的消息,列為熱搜。
這么重大敏感,政治挑釁意味如此濃厚的事件,竟然放冷2天后才上熱搜,意味著某些人依然對美國抱有幻想。
或許有人要拿美國當地時間12月16日,已經是中國周末,反應慢一點來說事。事實上,12月16日,是一個極具政治內涵的日子。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同時發表《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并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美國務院在美國行政權力體系中,核心職能是對外關系,是實權派。中美建交中的風云人物基辛格,其職位就是國務院負責人——國務卿。現任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安顧問沙利文,一直以來都被稱作為拜登左膀右臂;其一言一行都對美國對外政策具有標志性含義。
在美五角大樓、中情局先后成立“中國組”后,今年5月26日,布林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演說時,就已經宣布即將成立一個中國組。
這個即將一晃就是半年,特意選在中美發布聯合公報,宣布建交的日子,宣布正式啟動“中國組”,你說只是巧合嗎?
成立一個挑釁意味極強的辦事機構,還要儀式感拉滿,偏偏選在對中美關系具有象征意義的日子宣布,你說,這是何等無禮?
中國還要對美國抱有什么幻想嗎?哪怕美國當局還有一丁點從世界大局出發,維護中美關系的心思,都絕不會由外交團隊選擇這個日子,啟動這么一個挑釁意味的組織。
這意味著美國當局或者說朝野(美國朝野已經成立跨黨派的中國危險委員會),針對中國將無所不用其極,所謂的護欄、所謂的合作,都不過是為其作惡手段下麻痹中國抵抗意志的麻醉劑。
這種情況下,中國能相信美國一方面全面禁止芯片及芯片技術,一方面全面推進美國疫苗美國醫藥進入中國市場,懷有善意嗎?
這種情況下,中國能相信以高盛為首華爾街金融財閥對中國的“建議”,會懷有什么善意嗎?他們在中國資助的各類專家學者,提出的意見建議,對中國長遠發展,會懷有善意嗎?
美國不斷激怒中國,不少人擔憂這擔憂那,生怕中國有什么動作刺激它。甚至有反思怪要中國反思是不是中國在哪里做錯了,應該自我改正迎合它。
事實上,中國早就應該不對美國抱有任何幻想了。它出臺一項反華政策,中國就應該推動制裁相關人和其背后金主,堅決斬斷其背后勢力一邊在中國牟利,一邊推動反華政策。
這樣的美國金主必定不少。以前段時間曝光的臺毒分子金主情況,這個數目或許超過我們想象。完全可以在相關領域打疼他們。讓中國的發展紅利,堅決不讓敵對派享有;而是應該推動對華友好派,分享中國發展紅利。
就拿特斯拉來說,目前華爾街金融財閥,正在復制2016年對蘋果的做法,通過炒作特斯拉汽車問題、馬斯克個人問題和中國新能源車全球競爭,全面打壓特斯拉股價,逼迫馬斯克出售股票,趁機鳩占鵲巢,完成對特斯拉真正的控制權。
而2016-2018年華爾街投行(巴菲特是代表)完成控制蘋果后,立即全面打壓制裁華為。可我們一直在這為推動美國出臺打壓制裁我們的人,打工,還為搶它的訂單,被它各種挖坑設套。巴菲特在2018年至2021年間,拿走全球14萬蘋果人,創造的一年利潤。
這次華爾街投行貍貓換太子,取代馬斯克完成掌控特斯拉后,必定會出臺系列政策,全面打壓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前文《比亞迪要警惕,美國準備對你下手!》發布后,有伙伴私信比亞迪全產業鏈,怎么制裁?
實際上12月上中旬,生物多樣性會議上,美國糾集幾個盎撒國家,加上日本、德國、法國正事不談,搞新能源關鍵礦物聯盟;以及在制裁中國漁業公司時,羅織強迫勞動等莫須有罪名,就已經釋放了美國對中國新能源蠢蠢欲動的信號和行動樣式。
強迫勞動,標準不符,多的是借口打壓中國新能源。
到那時,如果特斯拉再在中國繼續攻城略地,且一大堆企業綁架在其身上,將再次應了那句話“被人賣了還笑著數錢”。
中國必須對幕后推動制裁打壓中國的真正黑手,華爾街部分金融財閥,啟動制裁措施,將他們在中國市場牟利的工具廢掉,才能真正打疼他們,才能真正讓他們再搞反華措施時,投鼠忌器。期待中國對美國標志性企業,該以國家安全、標準不符等理由進行限制的,干凈利落的實施。
中國,對由嗜血華爾街金融財閥掌控的 美國,是時候放棄所有幻想了!且制裁打擊必須瞄準那幫作惡的投行來進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