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防外交

美國所作所為根本不配超級大國身份中國媒體及官員應全面禁用超級大國一詞

劉云 · 2022-12-1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國媒體在新聞報道及政府官員在提及美國時,經常稱之為超級大國,而超級大國一詞不能準確反映美國快速衰落現狀與落后于中國的一面,濫用錯用超級大國一詞,不僅不利于激發民族自信心與堅定四個自信,而且使中方在中美輿論戰與話語權較量中陷入被動之中。

  摘要:11月下旬,筆者在本網站發表了“中國媒體應全面禁用西方發達國家一詞”一文,筆者建議再進一大步,即全面禁用超級大國一詞。中國媒體在新聞報道及政府官員在提及美國時,經常稱之為超級大國,而超級大國一詞不能準確反映美國快速衰落現狀與落后于中國的一面,濫用錯用超級大國一詞,不僅不利于激發民族自信心與堅定四個自信,而且使中方在中美輿論戰與話語權較量中陷入被動之中。外媒愛用超級大國一詞我們管不了,但中國媒體及官員應先管好自己,在全世界率先徹底禁用超級大國一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最根本特征是“強起來”,中方可理直氣壯對外自我定位為“新興強國”,這才能名正言順的在中美話語權較量中占據主動地位。

  11月下旬,筆者在本網站發表了“中國媒體應全面禁用西方發達國家一詞”一文,筆者建議再進一大步,即全面禁用超級大國一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作出重要部署,強調“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按二十大報告這一要求,中方宣傳部門與媒體應從頂層設計入手,不僅要重新研究確定中國新的對外自我定位,也要重新研究外宣與中美輿論戰中對美國的定位問題。

  無論是國外的媒體、公眾、政客、官員對美國的定位,還是美國自我定位,只有一個詞即超級大國,美國在國際社會也一直以唯一的超級大國身份自居,如果中方繼續濫用超級大國一詞,那就等于變相認可其超級大國定位,這不僅不利于提升中方國際話語權,還是中方在中美輿論戰中陷入“美攻我守”的被動之中。所以當務之急是馬上全面禁用超級大國一詞,并以中方對美國的新定位即“負面超級大國”來取而代之,以在中美輿論戰中反守為攻,占據主動地位。

  一 超級大國一詞不能反映美國一家獨大地位的嚴重動搖與中美兩強并立的世界新格局

  習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總書紀這一講話震撼人心,與毛澤東時代站起來”,鄧小平(改革開放)時代“富起來”相比,習近平新時代最根本特征是強起來”,而且這個“強起來”不是一般意義的“強起來”,而是信心百倍性質的“強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非常高調地向全世界宣示強起來”中國強大的實力、地位與對世界巨大的影響力。這讓不少早已習慣于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國人一時有些不適應。有網友留言:這次大氣磅礴的講話那像一個發展中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分明是世界領袖的講話。

  回首2012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大當選為總書記之時,那時中國的確是名符其實的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全國有數千萬人尚未脫貧。但時過境遷,從2012年11月到現在,世界依舊是那個動蕩不安的世界。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英明領導下,中國早已不是過去那個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短短十年時間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脫貧攻艱這一最艱巨任務已如期完成,中國己邁入由習近平總書記所開創的以強起來”為特征的習近平新時代。

  冷戰時期,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兩強爭霸,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一家獨大的超級大國,這也是目前美國與冷戰時期蘇聯最大區別。所以,冷戰結束后,美國作為超級大國最重要特征是一家獨大。美國特別看重自己一家獨大的國際地位,這也與美國“山巔之城”的宗教思想相符,美國也正是憑借一家獨大的國際地位而在國際上為所欲為,干了很多損人利己的壞事。

  習近平新時代“強起來”中國已是名符其實的世界強國,與冷戰時“老二”蘇聯比較,蘇聯只能緊追美國,但卻無法超越美國。如今同為“老二”的中國則在科技等各方面對美國形成全面趕超之勢,與美國的差距正迅速縮小,美國一家獨大的國際地位在中國的沖擊下出現了嚴重動搖,自然被美國視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而大肆打壓圍堵。習近平新時代“強起來”中國雖一再表示永不稱霸,卻從根本上挑戰美國一家獨大的國際地位,在美國看來,雖同為“老二”,中國卻是比當年蘇聯更強大、更難對付的戰略竟爭對手。

  習近平新時代“強起來”中國意味著中美兩強(兩極)并立的新國際格局開始初步形成。冷戰時期是美蘇兩強爭霸,但中國永不稱霸,所以采用中美兩強(兩極)并立提法更合適。至于美國所稱中國要挑戰其霸主或老大的地位,那是美國說法,中方不理會,中方只認可中美兩強(兩極)并立的新國際格局。

  在美國一家獨大地位出現嚴重動搖與中美兩強(兩極)并立的新國際格局下,如果仍繼續廣泛采用超級大國一詞也就意味著變相承認美國一家獨大國際地位仍很牢固,也變相否認“強起來”中國已對美國形成根本性挑戰與全面趕超之勢,所以再用超級大國一詞肯定不合時宜,應予禁用,這才能堅定四個自信與民族自信心。

  二 超級大國一詞不能反映美國作為負面超級大國的諸多負面特征

  美國之所以能在中美話語權的國際較量中占據一定的“優勢”,欺騙與盅惑全世界民眾,讓國外很多人偏聽偏聽其一面之詞乃至謊言,是因為美國頭頂著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光環”,這對美國來說非常重要。

  超級大國的“光環”很類似于成語愛屋及烏效應。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愛與他(她)有關系的人或物。說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物的關愛到了一種盲目熱衷的程度。在心理學上來說,這是一種暈輪效應。超級大國這一“光環”相當于成語愛屋及烏中所說的“屋”,美國涉華謊言相當于“烏”,假如沒有超級大國這一“光環”罩著,或這個“光環”黯然失色,愛屋及烏效應消失,國外還有多少人會相信美國涉華謊言與“教師爺”式說教?

  美國精英知道愛屋及烏成語的極少,但擅長利用愛屋及烏效應的美國政客與媒體卻很多,連在華美國渣男也愛到處炫耀其美國人的身份,以借著超級大國這一“光環”罩身,來大肆撈錢與騙色玩弄中國年輕女性。

  美國總是以當今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地位與身份來“名正言順”的對中國橫加指責。為打擊美國囂張氣焰,中方可通過對“超級大國”一詞的新定位來“抑美”。

  美國一向以“超級大國”自居,但“超級大國”一詞也存在過于寬泛與內涵不清的明顯缺陷,即“超級大國”中“超級”究竟體現在那些方面?難道美國也是高鐵、地鐵、機場、新能源、5G、空間站等領域的“超級大國”?美國正是靠“超級大國”這一過于寬泛概念來“忽悠”世界,讓全世界媒體與民眾誤以其是沒有任何短板的“全能冠軍”式的“超級大國”,使其享有全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在任何問題上都可以“超級大國”的身份來對中國說三道四乃至誣蔑攻擊。而中方的應對策略則是依據客觀實事,來給“超級大國”一詞加上諸多負面標簽 。

  據央視等多家媒體報道,2021年8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聯合太和智庫和海國圖智研究院聯合發布《“美國第一”?!——美國抗疫真相》研究報告,報告揭示的真相顯示美國確實拿到八個“第一”:全球第一抗疫失敗國、全球第一政治甩鍋國、全球第一疫情擴散國、全球第一政治撕裂國、全球第一貨幣濫發國、全球第一疫期動蕩國、全球第一虛假信息國、全球第一溯源恐怖主義國……相較于美國不顧事實來美化自己,這一《報告》依托嚴謹的研究、真實的數據、客觀的立場,有理有據地為美國頒發了八個實至名歸的“獎杯”。

  筆者想補充一點,美國所拿到八個“第一”,比起其它名列第二、第三的國家高出數個數量級,所以美國所拿到八個“第一”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第一。美國所拿到八個“第一”也可稱之為抗疫失敗超級大國、政治甩鍋超級大國、疫情擴散超級大國、政治撕裂超級大國、貨幣濫發超級大國、疫期動蕩超級大國、虛假信息超級大國、恐怖主義超級大國。

  中方可對外宣稱,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留給世人最深印象的卻是舉世公認、臭名昭著的諸多負面標簽:除以上所列八個超級大國負面標簽,美國還是如下領域負面超級大國,如干涉它國內政與輸出動亂超級大國、侵略戰爭成癮超級大國、單邊主義超級大國、網絡竊密與黑客攻擊超級大國、種族歧視超級大國、強盜超級大國(如盜采與掠奪敘利亞價值上千億美元石油)、歧視與針對華裔仇恨犯罪超級大國、暴力犯罪與槍擊案超級大國、基礎設施破敗超級大國、投機炒作超級大國、產業空心化超級大國、富貧兩極分化超級大國、巨額負債超級大國、醫療超高收費超級大國、吸毒販毒超級大國、物價房價飛漲超級大國、涉華謊言超級大國、“美麗風景線”頻頻上演超級大國、肥胖癥超級大國、流浪漢超級大國……

  中方可對外宣稱,美國作為所謂超級大國所擁有的如此之多堪稱超級的負面標簽,無論與其它西方國家相比,還是與其它發展中大國相比,美國基本上雄居世界第一??梢院敛豢鋸埖恼f,如果美國稱第二,沒有其它國家敢稱世界第一。如果與中國比,中國基本上不存在這些負面標簽,即使有程度也輕得多。所以中美對比,中國完美勝出。

  中方還可對外宣稱,你美國面對多達幾十項超級負面標簽難道不問心有愧嗎?所以中方今后不再承認胡作非為的美國是什么超級大國,也不會再稱美國是什么超級大國。在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看來,今后必須有對美國新的定位與稱呼,那就是必須在超級大國一詞前加上“負面”一詞,即美國世界上唯一的“負面超級大國”,其中“超級”一詞是指美國的超級僅表現在科技、軍事、金融、高端制造、高等教育等屈指可數幾方面。其余均是多達幾十項“負面超級”標簽,中方對美國“負面超級大國”這一定位與稱呼是符合美國現狀與所作所為的,這也可以說是中國官方與民眾對美國國家形象與地位的新定位,至于美國接不接受我們不管,中方以后就這樣稱呼與定位美國。

  超級大國一詞易使中國在中美話語權較量中處于“名不正言不順”的不利地位

  成語“名不正言不順”是指在說話要與自己的身份地位相稱,否則道理上就講不通。一個經典案例是在1945年5月攻克柏林后的狂歡宴會上,美軍名將巴頓用挑釁口吻對蘇軍名將朱可夫元帥說:我是西點(軍校)的驕傲。如果朱可夫接著對方這一話題往下談,無論是談巴頓,還是談西點;無論是否定巴頓與西點,還是肯定巴頓與西點,都將使自己陷于尷尬與被動之中。朱可夫元帥不愧為一代名將,針鋒相對回懟說:我是伏龍芝(蘇聯著名軍校)的驕傲。朱可夫回應技巧是先亮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其潛臺詞是我是與西點軍校齊名的世界著名軍校伏龍芝的高材生,我的身份地位與你巴頓是平等的,才能名正言順的用驕傲一詞來回擊巴頓囂張氣焰,反使巴頓一時陷于尷尬與被動之中而難以回應。如果朱可失不先亮明自己的身份地位,無論如何回應均會陷入名不正言不順的困境之中

  成語“名不正言不順”對中西特別是對中美話語權的較量仍有現實意義。在國際社會中,發展中國家實際上是落后國家的代名詞,超級大國則是先進國家的代名詞。如同輕量級拳擊手與重量級拳擊手不對等較量;如同窮人與富人爭辯中總是富人有理,總是富人教導窮人那樣。中國以發展中國家身份與超級大國的話語權較量就不可能對等,美國憑借超級大國的身份與定位總是“高我一等”,以“名正言順”方式占據一個那怕虛假的輿論制高點,以“教師爺”來對中國頤指氣使與指手畫腳,易使中國處于“名不正言不順”的不利地位。國外公眾更聽信乃至迷信超級大國說教乃至謊言,這種情況下無論中方如何據理回擊,都顯得有些軟弱無力。所以,中方唯有禁用超級大國一詞,才能提升國際話語權,才能名正言順的在中美話語權較量中占據主動地位。

  四 超級大國一詞助長美國當“教師爺”囂張氣焰

  外交部數位新聞發信人曾多次怒斥美國以“教師爺”自居,對中國進行造謠抹黑和遏制打壓。

  如2022年8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汪文斌指出,美國自詡為傲視別國的“人權教師爺”,殊不知自己早已是國際社會眼中的人權“差等生”。

  眾所周知,中西輿論戰核心是中美輿論戰,中西話語權較量的核心是中美話語權的較量,在中美輿論戰中,美國最看重自已的超級大國身份。正是憑借唯一超級大國身份,使美國能以“高我一等”的不對等話語權來強行充當“教師爺”,來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中方要改這種美方“高我一等”的話語權優勢,那就必須禁用超級大國一詞,不承認美國超級大國的身份與地位。正常情況下,中方媒體及官員可以稱美國是大國,但不能稱美國為超級大國,即把美國身份由超級大國降低為世界大國。而在中美輿論戰中,中方對美國的定位與稱呼還必須“更下一層樓”,即稱呼美國是“負面超級大國”,至于美方接不接受,中方不管。

  中方在與美國的輿論戰中,不僅要禁用超級大國一詞,還要先給美國扣上“負面超級大國”的帽子,以打壓美國超級大國身份所帶來虛假的“高我一等”優勢感,讓其名不正言不順。

  如中美雙方在關于涉疆、涉藏等人權問題的較量中,美方的敘事邏輯是:我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就有資格充當中國的“人權教師爺”與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中方回懟策略是:你美國作為“負面超級大國”必然是負面人權典型,一個負面人權典型有什么資格指責“人權優等生”與人權正面典型的中國,還是請“人權差等生”去自我反省與檢討自身成堆的人權問題。

  五 超級大國一詞不能反映美國科技霸權地位嚴重動搖的現狀

  按美國人說法,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核心是科技創新超級大國,美國霸權的核心是科技霜權。美國軍事超級大國地位也是建立在科技霜權基礎之上。美國在研制武器裝備時,追求的是所謂“技術代差優勢”,即技術上至少要比主要作戰對手領先一代。但從最近第14屆珠海航展可看出,美國追求相對于中國“代差優勢”已顯得力不從心,中國卻反過來卻在無人機等多個領域開始反超美國。

  美國雖能在芯片等部份領域卡中國脖子,美國卻十分擔心在中國全面趕超下,美國有可能失去科技霸權而無法繼續卡中國脖子,那就意味著美國超級大國地位有可能不保。那么目前的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到底強不強?是否嚴重沖擊美國科技霸權?有比較才有鑒別,我們可通過中美對比來做比判斷。

  央視今年12月4日新聞聯播節目稱“創新驅動 向世界科技強國闊步前進”,但筆者以為央視新聞聯播節目極有可能低估了中國科技創新能力,也就是說中國不是普通的創新型國家,而已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科技強國。

  在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評估上,一些人總愛經常拿中國的科技短板如制造芯片所必需的高端光刻機來說事,但筆者提醒這些人不要無視荷蘭阿麥斯公司所制造的高檔光刻機連美國也造不出,其售價堪比一架大型客機,依然嚴重供不應求。難道一個小小荷蘭的科技創新能力與高端制造比美國還強?其實阿麥斯主要強在高端光刻機的系統集成上,光刻機中產自荷蘭零部件比例僅10%,其余90%是從美國等西方國家引進,可以說荷蘭產光刻機是所有西方國家高端制造精華的結晶,與其說中國在光刻機領域挑戰荷蘭,倒不如說中國是在挑戰整個西方高端制造。天天拿荷蘭制造的高檔光刻機說中國如何如何,而不說美國,這有些不公平。況且上海微電子公司將在2023年正式交付用戶首臺28納米工藝制程的國產光刻機,而美國實際上己放棄先進制程的光刻機研究,也就是說中國在光刻機領域起碼不落后美國。上海微電子公司有望在2024年研制出更先進的14納米工藝制程國產光刻機,那就很可能領先美國。

  國際上公認,排水量8萬以上的大型航母(或重型航母)及配套先進艦載機是大國科技與高端制造精華的結晶,其研制能力是大國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與標志,當前除美國外,僅中國能做到,2022年6月17日,江南造船廠建造排水量8萬余噸的大型航母“福建號”正式下水,下水后將按計劃開展航行試驗。對比之下,英國僅能研制6萬噸的中型航母,而且其配套艦載機還是從美國引進的。美國10萬噸級福特號航母早在2017年就交付美海軍,但仍有成堆技術難題難以解決而無法投入實戰,這被視為美國科技創新能力衰落的重要標志。而在最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上,中國已領先于美國。從中、美航母配套產業鏈比較,中國是100%自主研發制造,而產業空心化的美國,在航母配套產業鏈上對盟國依賴嚴重,也就是說單憑美國一已之力根本造不出大型航母。

  從中、美科技創新能力的比較來看,雙方互有長短,但雙方處于“中攻美守”態勢中,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迅速,科技短板與“卡脖子”領域越來越少。而在疫情失控與俄烏戰爭沖突的大背景下,美國開始了加速衰落的趨勢,不僅原有的科技領先優勢逐步喪失,而且在越來越多領域開始落后于中國,如5G、高鐵、空間站等,美國GPS導航精度也低于北斗導航。再如曾經被某些人經常拿來說事的國產航空發動機也進展迅速,國產軍機已逐步用國產航發替代進口的俄制航發。如果客觀評價,中國科技創新能力雖與美國有明顯差距,但總體差距并不是像國內很多人所認為那么大。2021年12月,美國哈佛大學貝爾弗中心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在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技術等技術上,中國在某些領域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從目前趨勢來看,在另一些領域也可能超過美國。

  國內很多人認為,中國科技被美國卡脖子的領域不是很多嗎?怎么可能超過美國?這完全是一些媒體與公知的誤導造成的。國內紙媒、網媒關于中國被美國卡脖子的報道可以說達到了鋪天蓋地的程度,而中國在科技創新中超越美國的報道則偏少,于是給人印象是美國科技創新能力超級強,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則相對較弱,似乎美國可以隨心所欲卡中國脖子,這完全與中美科技竟爭中領跑、并跑與落后三態并存的實際狀態的不符。美國目前的熊樣亂象不能完全歸于新冠疫情,從根本上說也是美國科技創新能力明顯下降所致,美國科技創新能力超級強早已是“過去進行時”,而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則在美國嚴密封鎖下迅速提高,“美降我升”使中美之間科技創新差距迅速縮小,在中國沖擊下,美國科技霸權出現嚴重動搖。

  法、日、德、英四國的科技創新能力雖然比較強,但作為面積、國力與人財物有限的國家,這四國的科技創新不可能全面推進,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四國雖可以形成部分領域的強項與優勢,但也存在不少弱項與短板。中國與法、日、德、英四國相比,中國憑借人財物與綜合國力的強大優勢,成為科技創新的全能型選手,可以全面推進與八方出擊,在諸多領域均有自己的優勢與強項。例如英、法兩國只能造中型航母,而無力造大型航母,英國連航母上的艦載機也依賴從美國引進。在一些重要領域科技創新,即使歐盟27個國家聯合起來也無法與中國抗衡,如在衛星導航領域,北斗導航系統已大幅領先于歐盟伽利略導航系統,而歐盟在載人飛船與空間站領域尚屬空白,更無法與中國比,只能靠中國的載人飛船進入中國空間站,進行中歐科研合作。歐盟在5G技術上也遠落后于中國。如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歐盟成了俄烏戰爭的最大受害者,無論是歐盟,還是法、德、英三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均會不同程度受到嚴重沖擊,能保住現有的科技優勢就不錯了,一旦中國在某些領域形成領先優勢(如載人飛船與空間站),歐盟及法、德、英三國很難趕超。

  如果是類似體操全能比賽計算總分的辦法,中國作為科技創新的全能型選手,明顯比法、日、德、英四國勝出一籌,中國整體科技創新能力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可排在第二,即使暫時比不過歐盟,起碼也可排世界第三。都已進入世界科技創新前三強了,那中國不是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又是什么?如果中國不是世界科技創新強國,那怎么會被美國視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而被其瘋狂打壓。正如美國在科技創新上的一些短板(如高鐵、5G等)并不妨礙美國成為科技創新超級大國,中國部份卡脖子短板同樣并不妨礙中國成為科技創新強國,這就是綜合實力雄厚的大國競爭優勢。也就是說,世界上堪稱科技創新全能型選手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沒有其它。從這個角度講,中國也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此外,中國科技創新能力被低估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受國內外一些智庫公布的全球科技創新排行榜的誤導,在這些排行榜上,中國排名在10名至14名之間波動,不少歐洲小國居然排在中國之前。這主要是因為在指標權重計算上過度偏向人均指標,這當然使人口眾多中國排名靠后,問題是大國博弈與較量不是靠人均指標而是靠總量指標,當年蘇聯能打敗納粹德國靠得是人口、工業總量的巨大優勢而不是人均優勢。

  形象的講,大國總量指標優勢就是人多力量大或人多勢眾的優勢,這方面中國絕不遜色美國,即使有差距也不明顯。如按人均研發投入,中美差距很大,但按總量算,中國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所以,考慮到中國作為大國總量指標優勢特別是人口與經濟規模優勢,中國也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科技創新強國。這種情況下,如繼續采用超級大國一詞,就有變相高估美國科技創新能力與低估中國科技創新能力之嫌,與中國科技創新能力迅速提高與美國科技霸權出現嚴重動搖的現狀不符,這就可能犯下不知己也不知彼的錯誤,有可能導致中方在中、美博弈中出現誤判或制定錯誤的相關對策。從知己知彼與準確評估中美雙方科技創新能力的角度講,取消超級大國一詞很有必要,不僅可減少戰略誤判,還可增強中國科技人員的自信心。

  超級大國一詞有“貶中揚美”與自我矮化之嫌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地面光影絢爛、立體“冰塊”“雕”出五環、雪花主火炬臺璀璨閃耀,這些炫酷又新奇的視覺效果靠得正是中國領先世界的“黑科技”。開幕式上,“冰立方”漸漸被激光“雕刻”成晶瑩剔透的冰五環的一幕,這其實是激光與3D視效結合的產物。此次開幕式的舞臺地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8K超高清地面顯示系統,整體面積達10393平方米,可充分展示超高分辨率的超高清絢麗畫面。

  本屆冬奧會也是5G大規模商用的首屆冬奧會,5G技術同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科技領域的研發成果有效融合,為冬奧會注入“智慧”的基因。在5G技術支持下,復興號冬奧高鐵專列上的5G超高清演播室成為央視制作場景。5G技術使本屆冬奧會轉播時長比上屆冬奧會提升50%,應用了“云轉播”技術后,網絡延遲下降30%。5G技術還應用于賽場醫療救護的“云診療”系統和AR觀賽等,本屆冬奧會的其它的“黑科技”就不一一列舉了。

  所以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一次完美體育賽事,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強大科技實力的大舞臺。眾所周知,強大的科技創新優勢與由此構建的科技霸權是維系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核心要素,美國正是憑借其科技霸權來“卡脖子”,中國則通過科技自立自強戰略來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與反制美國。中美之間的較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創新能力的較量,科技強則國強,可以說科技創新能力迅速提高是強起來”中國的新標志,

  1964年的東京夏季奧運會是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與世界科技創新大國的標志性重要事件,十六年后,當日本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時,快速發展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經濟強國與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與1964年東京夏季奧運會時間節點類似的是,2008年的北京夏季奧運會是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大國與世界科技創新大國的重要標志,2009年,中國工業總產值實現了對美國的歷史性超越,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經濟大國。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14年之后舉辦的北京冬奧會,可以說是中國從科技創新大國轉變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重要標志,以北京冬奧會為標志,中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科技強國。

  世界科技強國是中國科技創新的新起點新征程,中國己開始全面呈現對美國趕超的強大勢頭。科技強則國強,中國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伴隨北京冬奧會的完美舉辦與展示,必將成為強起來”中國的新標志。

  北京冬奧會之所以會成為今后冬奧會上其它國家難以超越的巔峰盛會,是因為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無法在相關科技領域超越中國(如美國在5G領域遠落于中國)。

  什么是“強”?中國能做到,西方不能做到就是“強”; 西方能勉強做到,中國能做得更好也是“強”。進入習近新時代以來,凡是“對標”中國,揚言或企圖“中國行我也行”或中國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國家,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美國也不例外。為了掩蓋自己的不堪和衰落,美國不僅用好萊塢科幻大片給全世界洗腦,也不忘同時用超級大國一詞給全世界洗腦,讓全世界很多人誤以為現實中不堪的美國就是好萊塢科幻大片所塑造的無所不能與經常拯救人類的超級大國。而現實中,當今世界能堪稱無所不能的國家只有中國,沒有之一。如全球抗疫成功的國家唯有中國。于是有網友將全世界所有國家分為兩大類,即唯一的中國與中國之外的其它國家。

  凡中國能做到的大事、大項目,美國要么做不到,要么做得差,這就是中、美兩國的巨大差距,那么超級大國這頂桂冠到底適用中國,還是適用美國?這是不言而喻的。既然美國以打腫臉充胖子方式來強戴超級大國這頂桂冠,中方沒有必要羨慕,但更沒有必要承認。如果中方繼續承認美國超級大國地位與不加限制使用超級大國一詞,那就有“貶中揚美”與自我矮化之嫌,不利于堅定四個自信,不利于激發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七 中方對外重新自我定位的基本策略是“揚中抑美”

  如中方仍繼續自我定位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實際上等于變相承認美國在中美輿論戰中“高我一等”地位,使其熱衷于以“教師爺”身份對中國指手畫腳,造謠抹黑,使中方在中美、中西輿論戰中處于“名不正言不順”的不利地位。

  所以在中美、中西輿論戰中,中方存在一個對外重新自我定位的問題,定位目的是從根本上提高中國的國際身位與地位,只有中美、中西雙方國際身份與地位平等了,無高低貴賤之分,使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喪失了“高我一等”的國際地位與優越感,那又憑什么當中國“教師爺”?

  中方可對內要求全面禁用超級大國一詞,卻無法要求國際社會與外媒也禁用超級大國一詞,但可以“抑美”,即以開頭提到的在外宣與中美輿論戰中,以“負面超級大國”一詞來抑制超級大國一詞在國際社會與外媒中的影響力,讓外媒、外國受眾盡量把超級大國一詞與中方所稱“負面超級大國”聯系在一起。通過“抑美”來消除美國憑借超級大國身份所帶來的“高我一等”的話語權優勢,使中美雙方能在雙方國際地位與身份對等前提下進行中美話語權較量,中方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在對外把超級大國貶為“負面超級大國”來“抑美”的同時,還應考慮通過“揚中”即通過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來間接貶低美國的超級大國身份及否定美國一家獨大國際地位,這樣可通過正反對比來取得最佳“揚中抑美”之效(后面將論述如何“揚中”)。

  當今世界大勢就是“東升西降”,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影響力下降,東方的中國影響力上升。在中美輿論戰采用“揚中抑美”策略是完全符合當今世界“東升西降”大勢。

  八 中國對外重新自我定位的新標簽應從用詞選擇與表達上入手

  如今的中國已處于國際舞臺聚光燈的中心位置,越來越多的西方政客、媒體與智庫早已不再視中國為一個普通的發展中國家,而給了中國兩個常見新稱謂或者說兩個新標簽,即稱中國為“經濟超級大國”與“新的發達經濟體”,但這兩個新標簽僅從用詞角度分析就不適用于中國。

  如同習近平總書記用“一帶一路”這個詞典上并不存在的首創新詞來概括他對外經濟合作倡議的宏大構想那樣。中國對外重新自我定位的新標簽首先是個用詞選擇與表達問題,在新標簽中應回避西式標簽中“超級大國”與“發達”這兩個“專有名詞”。因為自前蘇聯解體后,“超級大國”早已成為全世界所公認的美國“專有名詞”。同樣,“發達”一詞早已被全世界媒體與民眾認定為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專有名詞”(或代名詞)。中國與西方國家在政治體制、發展道路、思想文化等巨大差異,決定了中國即使真成為“經濟超級大國”或“新的發達經濟體”,既不可能與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與美國“為伍”(如成為七G集團中新成員國),也不可能接受西方加給中國的“經濟超級大國”、“新的發達經濟體”這類西式標簽或定位。更何況美國的胡作非為與愈演愈烈的西方之亂,早已把“超級大國”與“發達”兩詞的“名聲”搞臭了,把昔日發達國家形象搞砸。

  所以,即使今后中國真的符合發達國家標準,也不適合自我定位為發達國家或以發達國家身位自居。所以,中國重新對外自我定位的新標簽首先應從用詞選擇入手,不宜采用“超級大國”與“發達”兩詞,但也不宜繼續采用傳統與老舊的“發展中國家”或“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兩詞。

  中國過去一直對外自我定位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其中最大一詞通常是指中國在發展中國家面積最大、人口(特別是貧困人口)最多。但跨入習近平新時代“強起來”的中國早已不是2012年之前那個最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脫貧攻堅任務已如期完成,“最大”一詞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會讓國外誤以為中國依舊是習近平同志任總書記之前即2012年之前的大而不強,比較貧困而落后的中國,會繼續產生偏見與歧視。如果繼續采用這個對外的老定位,就無法消除世界對現在“強起來”中國的誤解。

  從中西話語權較量角度來看,如果像多數專家與國人所主張的那樣,中國在國際上繼續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自居或自我定位,對外反復強調我們不是發達經濟體而是發展中國家,那就會成為一把“雙刃劍”。有利的一面是眾所周知,但不利一面卻被忽視,即會給中方在中西話語權較量上帶來嚴重負面影響,中方存在一個利弊權衡與對外重新自我定位問題。

  如果中方不接受西方國家加給中國的“經濟超級大國”、“新的發達經濟體”之類西式標簽,那中國對外重新自我定位又該用什么樣的新標簽來與西式標簽區別開來?那就是這個新標簽應充分向世界表達中國的話語權與拆求,充分體現中國科技實力,更應與二十大報告的提法相符。

  中國可對外進行有區分的雙重自我定位

  在對外交往與中西話語權較量中,中國存在一個對外重新自我定位問題,習近平新時代最根本特征是強起來”,所以中國對外新定位用詞應同時體現習近平新時代的“新”與強起來”的“強”。

  筆者建議把“新興”一詞與“發展中大國”、“強國”三詞組合起來,將中國對外自我新定位根據外交場合的不同,實行既相互關聯又有所區分的雙重定位。一方面,當中國與發展中國家打交道,代表眾多發展中國家向世界發聲,捍衛發展中國家利益時,中方可對外定位為“新興發展中大國”。但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打交道,爭奪中西話語權時,中方可對外定位為“新興強國”,“新興強國”一詞完全與習近平新時代強起來”中國這一根本特征相符,中國科技創新的強大實力也是“新興強國”一詞的底氣所在。

  形象的講,“新興強國”與“新興發展中大國”這兩個相關聯的雙重對外定位就叫看人下菜,跟什么人說什么話,使中方在對外交往與中西話語權較量中具有高度靈活性與選擇性。也許有人說這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非也!在對外雙重定位上也有一個反面典型——美國,美國為維護其海洋霸主的地位,不愿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制約,一直未簽約,但美國在認為它應享受相關利益時則以偽簽約國身份自居,其它真正簽約國應享受的利益,美國均要求享受。但美國海軍在中國南海“搗亂”時,卻以非簽約國身份自居,聲稱不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約束而胡作非為。與中國對外雙重定位相比,美國這一做法才是真正的自我打臉與自相矛盾。

  “新興強國”一詞的寓意與潛臺詞是中國早已不是過去那個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你是西方發達國家或超級大國,而中國則是習近平新時代強起來”的“新興強國”,特別是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大背景下,對外自我定位為“新興強國”是名符其實的。你西方發達,我“強起來”,中國一點也不亞于你,中國與西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你西方國家沒有居高臨下對“強起來”的“新興強國”指手畫腳的資格,更無權以所謂“教師爺”身份對中國進行頤指氣使的說教。

  當今世界被劃分為超級大國(僅美國)、發達國家、準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五種類型,而中國的獨特性與復雜性,使中國無法與五種類型中任何一個類型對號入座,既然如此,不妨敢于創新,用詞中避免拾人牙慧,對外自我定位為“新興發展中大國”與“新興強國”則是一個高明選擇

  十 通過對新興”一詞正能量的對外宣傳使其成為中國獨有標簽

  中方對外自我定位為“新興發展中大國”與“新興強國”相對比較容易,但要讓國外精英、媒體與公眾接受這兩個定位決非易事。這兩個新定位的核心詞是“新興”一詞,這就需要中方在對外宣傳中,給“新興”一詞注入強大的正能量與新內涵。如同國外民眾一提到發達一詞往往與西方國家掛鉤,一提到超級大國一詞馬上與美國掛鉤那樣,中方對外宣傳應使國外精英、媒體與民眾一提到“新興”一詞,馬上與中國掛鉤,使“新興”一詞成為中國獨有標簽。

  中方對“新興”一詞對外宣傳要點是,“新興”一詞表明中國既有別于傳統的西方國家,更不同于所謂超級大國即美國,是指中國是一個充滿朝氣與活力,開啟百年新征程,推動世界和平與進步,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興大國與新興強國。

  對“新興”一詞對外宣傳還要強調中國工程、中國科技、中國制造這三大領域的強大實力與先進性。被譽為“基建狂魔”的中國不僅早就在超級工程領域引領世界的發展(如港珠澳大橋、大興國際機場,南水北調工程、白鶴灘水電站等),而且中方將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讓中國超級工程造福世界人民。

  在科技創新與制造領域,中國己在高鐵、5G、衛星導航、三代核電、新能源(光伏、風力發電等)、無人機等越多越多領域開始領跑世界。繼世界公認的“基建狂魔”與超級工程強國后,北京冬奧會是中國從科技創新大國轉變為科技創新強國的重要標志,中國己邁入全面建設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制造強國的新起點新征程,這是世界科技與世界高端制造領域一股前所未有,十分強大且銳不可當的新興力量,且這股強大的新興力量不僅推動中國崛起,也必將影響、改變與造福世界。

  肯定有人會擔心,“新興強國”的對外定位是否會成為西方大肆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的借口?這種可能是完全存在的,但從兩權相利取其重,兩權相害取其輕的角度考慮,只要是對中方利大于弊,就不用過度顧忌西方的反應。更重要的是,不可能因中方不提出“新興強國”的對外定位,“中國威脅論”就可能減弱,相反,隨著中國日益強大和美國的瘋狂打壓,“中國威脅論”將成為西方政客與媒體一個長期炒作的話題,既然我們無法阻止西方的炒作,那就干脆將其當耳邊風,來個充耳不聞,你炒你的,我說我的。

  十一 通過對美國“負面超級大國”的新定位以屋及”方式把美國推下超級大國的神壇

  坦率的講,中國“新興發展中大國”與“新興強國”雙重對外定位首先是針對美國,因為中西話語權較量的核心是中美話語權的較量。美國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迫忍受“富起來”的中國,但絕對不能容忍習近平新時代強起來”的中國,因為“強起來”的中國對美國的國家利益與一家獨大的國際地位形成根本性挑戰,即使中方一再表示無意取代和挑戰的美國國際地位,但習慣于零和思維、冷戰思維的美國政客與學界精英也不會認同,隨之而來的是中美之間矛盾與沖突只會加劇,相應的中美雙方在國際話語權的較量上也會更加激烈。

  不能因美國的打壓與遏制,中國就不發展或慢發展。同樣,不能因美國的不高興與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就不對外進行“新興發展中大國”與“新興強國”雙重定位。

  有句老話是有比較才有鑒別,中方對策是借鑒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揚劉抑曹”筆法,在中美話語權較量中,用對比方式在對外宣傳與中美輿論戰中來個“揚中抑美”。

  “揚中”是指中方可通過“新興強國”的對外新定位來大幅提升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與身份,間接否認美國超級大國身份的“唯一性”。即應讓外媒與全世界民眾認識到,當今世界不僅只有美國這一個超級大國,還有一個不亞于美國的“新興強國”。你美國是超級大國,中國卻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興強國”,兩國之間的身份地位是平等的。這就使美國喪失超級大國身份的“唯一性”與“名正言順”話語權制高點,中方在回應美方任何指責與攻擊上均可通過亮明“新興強國”身份方式來名正言順回擊稱:你美國沒有資格充當“新興強國”“教師爺”與對“新興強國”指手畫腳,還是請美國自我照鏡子,反思與承認自身的問題。

  從去年到今年,外交部發言人曾數次表示,美方一再揚言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方對話,這反映出美方的傲慢和霸道。正如中方一再指出的,美方沒有資格對中國說教或指手畫腳,沒有資格說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打交道,中國不吃美國這一套。

  外交部發言人說得不錯,如果美方仍抱著早已過時的所謂超級大國實力、地位出發與中方對話,中方不吃這套。美國高層與精英雖可以繼續以鴕鳥精神方式永遠沉醉于超級大國的迷夢中,但中方眼中的美國身份與定位只有一個即“負面超級大國”,中方愿意以“新興強國”身份與作為“負面超級大國”的美國進行平等協商對話與合作。

  與成語愛屋及烏效應相對應的還有一種“疑”屋及“烏”負效應,“疑”屋及“烏”是筆者自創的一個新詞,是指因不喜歡與厭惡“屋”,連帶不喜歡與不相信“屋”中的“烏”。

  “疑”屋及“烏”負效應是指中方通過“負面超級大國”這一對美國的新定位,依據客觀實事(而不是像西媒那樣編造針對中國謊言謠言)將超級大國這一美國特有的名詞與光環,即所謂的“屋”,徹底聲名狼籍,直到讓美國人引以為豪的超級大國一詞在全世界臭名遠揚。如此一來,正所謂皮(超級大國一詞)之不存,毛將焉附!無論“負面超級大國”的美國再怎么造謠抹黑中國,也只能使全世界越來越多人懷疑與不相信,這就是“疑”屋及“烏”負效應??看素撔粌H能把美國徹底推下所謂唯一的超級大國的神壇,還能以正反強烈對比方式讓中國獨有“新興強國”這一新標簽美名遠揚,使之成為世界正義與新興力量的代名詞,這就能通過愛屋及烏正效應使中方在中美話語權國際較量中把握主動權,起碼能居于平等地位。讓全世界民眾相信“新興強國”話語與觀點,而不是相信己跌落超級大國神壇的美國涉華謊言及“人權教師爺”對中國抹黑攻擊。

  例如,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自我定位,使中國在中美話語權的較量陷入“名不正言不順”的困境之中。單就美方屢屢指責中方“盜竊”美國技術與知識產權而言,美方的謬論隱藏著一個美式荒唐邏輯:那就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肯定搞不出什么重要科技創新成果,即使搞出來也肯定是“盜竊”美國技術與知識產權,只能跟在美國后面跑,只能從美國引進技術與知識產權。即使搞出來也肯定是“盜竊”美國技術與知識產權。

  如果中方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去回應美方謬論,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無論中方再有理也顯得有些軟弱無力。因為在不少外媒和外國民眾看來,你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怎么可能搞出什么超越美國的重大科技創新?他們肯定會偏聽偏信美國編造的中國“盜竊”美國技術與知識產權的慌言,這就使中方因“名不正言不順”而陷于有理難辯的困境之中?

  美方對中國“盜竊”美國技術與知識產權的無理指責已趨于常態化,中方必須有應對美方無理指責的頂層設計,這個頂層設計應做到讓每次美方的無理指責都變成美方自我打臉,這才能遏制美方不停指責的囂張氣焰。這個頂層設計核心是只有中國自我定位為“新興強國”,中國才能擺脫“名不正言不順”的困境,才能名正言順回應稱:中國作為“新興強國”一個重要特征是新興科技創新強國,而作為“負面超級大國”的美國則在不少科技創新領域出現了停滯趨勢,所以作為新興科技創新強國的中國在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領域趕超美國與作為“負面超級大國”的美國在越來越多科技領域落后中國是順理成章,中國根本無須“盜竊”“負面超級大國”的美國技術,反道是美國因在越來越多的科技領域落后于中國(如5G、高鐵)而狗急跳墻,中方高度警惕“負面超級大國”美國“盜竊”中國先進技術的圖謀。

  (作者劉云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冀鳴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烏克蘭逃兵
  9.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 | 欧美A级片在线观免费观看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亚洲九九影院在线 | 夜夜久久国產精品亚洲 | 日本少妇爽的嗷嗷叫视频 |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