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防外交

中方可考慮以“非對等”反制措施 來嚴懲以美國為首的英語四國反華劣行

劉云 · 2022-11-2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什么是緊缺(稀缺)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說得再明確不過。而某些高校不把緊缺的STEM專業人才當人才,卻把母語(英語)作為衡量與引進人才的標準,這就有明顯的反智之嫌。

  對西方國家的反華劣行,中國外交部通常采用對等反制措施,效果雖有,但總體來說不夠理想,有時并無明顯效果(如沒有制止佩洛西竄訪臺灣劣行),這是因為對等反制措施中“對等”一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選擇范圍。當現有“對等”反制選項的效果有限時,中方又該如何應對?孫子兵法說得好: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所謂“以正合”是指常規打法,“以奇勝”是指出奇制勝的非常規打法。對等反制措施就相當于孫子兵法所說“以正合”,對等反制措施固然必不可少,但也不能過度依賴。筆者建議在對等反制措施“以正合”同時,作為重要的補充,不妨采用“非對等”反制措施“以奇勝”,這里“非對等”一詞很關鍵,是指在常用的對等反制措施之外來尋找新的反制選項,只要這個選項是相關西方國家的某個弱點或軟肋,那怕不屬于常規的對等反制措施,或與常規的對等反制措施沒有什么關聯,中方也應考慮能否拿來為我所用,并針對相關西方國家的弱點或軟肋來“以奇勝”,不僅沉重打擊相關西方國家反華的囂張氣焰,并且使其付出巨大經濟代價。

  一 美英加澳四國反華劣行的一致性與中資企業的巨大損失

  由于美英加澳英語四國是世界是最主要的英語國家(不包括英語小國新西蘭與印度等前殖民地國家),其主體民族又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因此,以美國為首的英語四國在反華與打壓中國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并造成中資企業的巨大損失。

  11月3日,加拿大工業部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中礦(香港)稀有金屬資源有限公司、盛澤鋰業國際有限公司以及Zangge Mining Investment (Chengdu) Co Ltd等三家中國公司剝離其在加拿大關鍵礦產公司的投資。受此消息影響,中礦資源開盤跌停。對此,中礦資源相關人士解釋稱,Tanco項目是2019年就交割的,已經通過了安全審查。

  也就是說,在加方看來,中資企業于2019合法合規完成收購交割不算數,加方居然可以事后“反悔”與“變卦。

  無獨有偶,11月19日,前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注:實為強迫)中企聞泰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安世半導體出售其在2021年收購的英國半導體公司Newport Wafer Fab(紐波特晶圓廠)至少86%的股份。該部大臣沙普斯表示,英方歡迎外國貿易和投資促進英國增長與就業,然而一旦發現國家安全風險,將果斷采取行動。

  英國針對中企早已完成收購一年半的交易發起調查,并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取消交易,出售股份,實屬非法之舉。因為當初中企收購紐波特晶圓廠時,就已經通過英國相關部門的安全審查。但是現在英國迫于美方壓力又事后“反悔”與“變卦”了。

  11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英國政府逼迫中企出售股權一事作出回應。毛寧指出,英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直接干預中國企業在英國的正常投資合作,損害有關企業的合法權益,嚴重違背英方向來標榜的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毛寧強調,英方應當切實尊重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為各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更早些時候,據英國《衛報》2022年6月14日的報道,英國政府已正式決定,將從央企中廣核手中收購塞茲韋爾C核電站項目占比20%的股份。而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稱,當時約翰遜政府傾向于以“體面的方式”收回股份,所以他們希望中廣核能自己主動退出,這樣就不用發生任何對抗了。

  雖然這則消息的內容很短,但依然引起了西方輿論的關注,因為這項計劃一旦實施,意味著英國將單方面撕毀對華戰略商業合同,但英方卻揚言不會支付中方任何(違約)經濟賠償。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已在6月15日的記者會上對此回應,他提醒英國應該為中企提供公平,公正,且非歧視性的營商環境。

  英方公然對央企毀約,連違約金也不支付,也就西方這幫強盜干得出這種事了,而一旦他們的陰謀得逞,中廣核將從核電項目中被排擠出去,而倫敦方面很可能不用承擔任何損失。

  2016年,當時央企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英國政府簽訂新建核電站項目的一攬子協議,由法國電力集團牽頭,中廣核作為股東之一,在英國境內修建3座核電站,分別是欣克利角C、塞茲韋爾C和布拉德韋爾B。其中欣克利角C有中廣核3.53%的投資,而塞茲韋爾C有中廣核20%的投資,此次英國政府就是瞄準了中廣核在塞茲韋爾C的股權。

  英方此舉也就意味著,英國要撕毀中英雙方在核電領域簽署的總價值200億英鎊大合同,折合人民幣1700多億。此前的中、英、法三方合作將受到破壞,中廣核只能被迫退出。英國為什么這么做?英國衛報在披露這則新聞時還援引了消息人士的話,稱約翰遜政府有意向在踢走中資之后,引入北美投資者。

  大家都清楚,英媒所稱北美投資者就是指美國投資者,英方毀約肯定與美國的背后唆使密切相關。此次英國強行要求中廣核退出該國核電市場,類似加拿大非法扣壓孟晚舟,英國此舉同樣是受到了美國在背后的挑唆。英國又一直是美國最重要盟友之一,英美相互勾結打壓央企毫不奇怪。當然,也可以理解為繼美加聯手非法扣壓孟晚舟以打壓華為之后,美英聯手制造針對中方的“核電陷阱”。美國連盟友法國都不放過(從澳洲強搶本已簽約的法澳核潛艇大單),更不可能放過中國。

  從2020年起,英國開始了對中企瘋狂打壓,包括指責華為影響其“國家安全”,下令禁止使用及剔除華為在英國的通訊網絡中的設備。這不難看出英國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完全對美國是亦步亦趨,說白了所謂的“安全問題”只是打壓華為的理由,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就是配合美國打擊中國高科技企業。同樣也就不難想象中廣核被英國政府排擠一事,根本上也還是政治原因,目的就在于限制中國資本對英國的影響力,從而將中國的影響力擠出英國。

  以上針對中企三起事件表明,公知們所鼓吹的西方所謂法治精神、契約精神純屬對內不對外的彌天大謊。在此之前,俄烏戰爭暴發后,這些西方國家以所謂制裁為由公然掠奪俄國海外資產與凍結其一半外匯儲備,現在又對中資企業下手,西方人靠海盜、搶劫、戰爭起家的強盜本能再度顯現出來,針對西方強盜國家公然搶劫中企資產的強盜劣行(如拒付中企違約金、強迫中企出售股份等),如果中方外交部僅局限于遣責、抗議之類外交手段是不會有什么效果,因為奉行叢林法則與弱肉強食的西方強盜國家是從來不講什么道理的,中方又缺少外交上的對等反制措施,那中方只能采取“非對等”反制措施“以奇勝”,只有讓西方強盜國家受到“非對等”反制措施所帶來的大得多經濟損失,才能制止其搶劫中企資產的強盜劣行。

  二 把壓縮英國對華“英語教育出口收益作為“非對等”反制措施

  在中央“雙減”政策與專家學者一再呼吁下,逐步推行英語教育減負勢在必然,2022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最新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最大改動是英語地位的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和同樣是主科的語文、數學相比,英語總課時下降了約5%。

  這表明如今的英語教育減負還是雷聲大雨點小,遠不是根本性減負,學生英語學習負擔仍偏重,還需要進行根本性減負。什么是根本性減負?那就不是縮短英語課時之類小打小鬧,而是從大學到中小學,應把英語由必修必考課改為選修選考課,高考中除外語外貿等涉外專業外,不把英語作為高考必考科目,取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顯然,用這個根本性減負標準來衡量,英語教育減負還必須加大力度,而對英國來說,仍可通過向中國出口“英語教育”獲取不菲的收入。

  雖說英國當初建立的日不落帝國早已土崩瓦解,但確立了英語作為世界主要語言的地位,而英國自然不會放棄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英國一直把出口“英語教育”如英語留學、英語師資、英語培訓、英語教材、英語視頻等輸出當作一項產業來做,這已成為英國服務業出口的一項重要支柱產業,這個自然資源幾乎零消耗的出口產業給英國帶來了非常豐厚收入,英國對此非常看重。例如,與美國對中國留學生種種懷疑、限制的態度相比,英國對中國留學生限制要寬松些,疫情斯間還用包機把中國留學生接回國,以確保其留學收益。

  不計與英語相關的留學收入,每年英國僅靠向全世界出口“英語教育”就能獲得50億美元左右的收入,這成了類似鑄幣稅的少本萬利的收入。由于中國一直實行3億學生及1億成年人強制學外語政策,如此巨量的學英語人數,英國向中國出口“英語教育”肯定能從中獲得非常豐厚的收益,雖沒有相關統計資料,但每年不會低于10億美元。

  過去,教育部甚至“主動”承擔起幫助英國對華出口“英語教育”的“重任”,2021年7月教育部考試中心官網正式發布教育部考試中心不再承辦劍橋通用英語5級考試。但是英國劍橋通用英語5級考試官網隨后發布通知稱,他們將采取新的服務模式,以便更好地為廣大劍橋通用英語5級考生提供服務。但是如果少了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全力推廣,今后這項考試還會那么吃香嗎?其實這項考試本質就是英方借助教育部官方巨大影響來幫助英國人向中國“出口”推廣劍橋通用英語5級考試,說難聽點,就是給英國人出口“英語教育”送錢,教育部所為一直引發了網民的不滿與批評,只好在2021年7月宣布不再承辦劍橋通用英語5級考試。。

  好在教育部為落實中央“雙減”政策,己開始重視學生英語減負。套用過去一本暢銷書書名《誰動了我的奶酪》,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學生英語減負必然極大觸動英國對華出口“英語教育”的利益“奶酪”,比如學劍橋通用英語的中國學生必然減少。中方教育部門對中國學生英語教育減負力度越大,英國損失的利益“奶酪”就越多。所以,由中方所決定的中國學生英語教育減負力度大小完全可以成為中方向英方索要核電站違約巨額賠償與制止強迫中企聞泰科技出售股份(實則是掠奪中企資產)的一張反制王牌或重要籌碼,也就是本文開頭所提出“非對等”反制措施。借用一句諺語那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即然中方缺乏相應的外交上的對等反制措施,那就不妨以“非對等”反制措施來對付高傲自大的英國人,打擊其強盜劣行。

  英美出于打遏制中國的目的,英方己數次揚言不給中廣核任何違約賠償,加之美方肯定會在背后暗中挑唆,這決定了中廣核從英國核電項目止損退出之后,僅靠中廣核一己之力來索賠必將勢單力孤,困難從從。所以要索賠成功,不僅要靠國家相關部門如國資委、商務部、工信部的全力支持,也需要看似與此無關的教育部門出臺“非對等”反制措施即大幅壓縮英國對華“英語教育”出口收益來支持配合。

  當然,中方決不是僅為了巨額索賠與制止強迫中企出售股份才被迫進行中國學生英語教育減負,無論有無核電站違約索賠與強制中企出售股份兩事件,中方都會堅決推進學生英語教育減負,只是說三起看似不相關聯的事幾乎同時發生,我們不妨以反常規方式把三者結合在一起處理,把大幅壓縮英國對華“英語教育”出口收益作為“非對等”反制措施。

  中方對學生英語教育減負的時間與力度由中方說了算,如果英方能按合同要求與國際慣例,及時足額向中方賠付核電站違約金損失及立刻停止強迫中企出售股份,中方可以給英方一個小面子,即在學生英語減負的力度可暫時小一些,推進速度可暫時放慢些,讓英國損失的對華出口“英語教育”的利益損失暫時小一些。反之,如果英方膽敢違約不賠或不足額賠償以及繼續強制中企出售股份,那中方就不給英方任何面子,則實行大力度與根本性英語減負,讓英國對華出口“英語教育”的利益損失不僅多得多,而且是永久性損失,這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與堤內損失堤內補的創新思路。

  三 通過大量裁減美國英語外教來對佩洛西竄訪臺灣進行“經濟清算”

  今年8月6日,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竄訪中國臺灣地區,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沖擊中美關系政治基礎,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

  佩洛西雖會馬下下臺,但其竄訪臺灣惡劣影響遠未消除,隨后不斷有美國議員竄訪臺灣。按新華社說法:佩洛西此行犯下背信棄義、踐踏法治、破壞和平、干涉內政、政治操弄、以權謀私六宗罪,必將受到歷史公正的審判和清算。

  請注意,新華社這段話最后“清算”一詞不能僅理解為“政治清算”,還必須擴展為“經濟清算”。美方在阻止佩洛西竄訪臺灣上負有“不作為”之罪,決不能因佩洛西下臺就不了了之,必須以“經濟清算”方式讓美國為此付出一定的經濟代價,這樣才能以儆效尤,防止類似惡性竄訪事件再度發生。

  “經濟清算”也可采用“非對等”反制措施,在華英語外教(注:本文所說外教均指英語外教)中,來自美國外教占比約三分之二,美國通過向中國大量“出口外教”獲益不菲,直接間接為美國創造了幾十萬就業崗位,經濟不景氣的美國很看重“出口外教”的經濟利益。因此,中方可考慮通過大量裁減在華美國英語外教來對佩洛西竄訪臺灣以“秋后算帳”方式進行“經濟清算”,以大幅壓縮美國對華“出口外教”的收益。

  必須要強調一點,大量裁減美國英語外教并不是僅為了針對佩洛西的“秋后算帳”,也是為了同時解決國內英語外教質次價高的超高工資所造成教育經費嚴重浪費的緊要問題。總的來看,全國絕大多數英語外教開展的所謂全英語教學的效果很一般乃至較差,除幾句簡單問候語外,對漢語一竅不通的英語外教根本就不是我國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大幅壓低英語外教質次價高的超高工資本身就是教育部門必須去做的一項緊要工作,無論佩洛西是否竄訪臺灣,這項緊要工作都必須馬上要做。既然發生佩洛西竄訪臺灣惡性事件,那么外交部與教育部不妨把這項緊要工作與佩洛西竄訪臺灣聯系起來,作為一項“非對等”反制美國措施,來對佩洛西竄訪臺灣進行“秋后算帳”。

  針對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執意竄訪中國臺灣地區,外交部8月5日宣布采取八項反制措施。綜上所述,筆者建議增加第九項“非對等”反制措施,即對華美國外教進行大力度減薪裁員。

  筆者建議,高校系統聘用了數量最多的美國外教,高校系統應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率先把在中國高校的美國英語外教裁減一大半并趕回美國,因為其中一些人就是來自美國底層甚至來自城肯辛頓大街的“渣男外教”。即使暫時留用美國外教,也要把其超高工資降低一多半以上且禁止其低價租住學校提供的豪華公寓,要么自己去高價租房,要么到中國大街去當流浪漢,以示差辱。如有不滿,讓他們找“老巫婆”佩洛西去索要另一半工資與工作崗位。套用中國俗語:從那里來到那里去。那就是“從肯辛頓大街來,到肯辛頓大街去”, 馬上回到美國費城肯辛頓等流浪漢扎堆的大街,去過曾經的流浪漢生活。

  裁減外教當然不能只針對美國外教,而是面向所有外教,也包括來自在反華上與美國高度一致性的英加澳三個英語國家的外教。由于全國英語外教總量中,美國外教約占三分之二,裁減美國外教數量必然最多。那么中方對外特別是對美國說法是:出于對佩洛西竄訪臺灣惡性事件反制措施與“經濟清算”,中方將首先將大幅裁減美國外教,請讓佩洛西為此“買單”與負全責。

  英語外教超高工資造成教育經費的嚴重浪費與解決對策

  (一) 英語外教超高工資是典型的質次價高

  在我國,外語外籍教師以英語外教為主,占比高達90%以上,余下是其它語種外教。相關統計表明,英語外教收入大體為當地平均收入的三至四倍,其中,普通高校(不含民辦高校)全職英語外教收入最高,全職外教年薪大體在10萬至20萬之間,比高校中國籍英語教師年薪高得多。在財力雄厚與位于東部地區名校,個別全職外教年薪可高達30萬甚至更高。

  可以說英語外教在我國普遍享受超高工資待遇。與“水漲船高”正效應相對應的是“水落船低”負效應,在英語國際地位不斷下降與國內英語減負大背景下,英語外教地位連同其超高工資如同“水落船低”般的下降是必然的。

  “水落船低”負效應決定了目前英語外教超高工資不僅是不合時宜(俄烏戰爭與中國崛起),更主要的是英語外教超高工資是典型的質次價高,質次是指教學效果一般乃至不合格。我國有一個對外漢語教育的專業,學這個專業的學生其實是側重學英語,把他們培養成精通英、漢兩種語言來開展對外漢語教。但英語國家沒有類似的專業,國內引進絕大多數英語外教除簡單幾句簡單問候語外,可以說對漢語一竅不通。國內用人單位用超高工資大量引進這些英語外教主要是過度迷信整堂課全英語教學的效果,而實際情況是全英語教學并不好,這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全英語教學不一定能學好英語。因為教學是師生之間雙向交流互動過程,沒有這種雙向交流互動過程,往往教學效果還不如中國教師。為解決此難題,有些學校為外教配上中國助教,讓外教通過中國助教來與中國學生間接交流互動。那還不如徹底去掉中看不中用的“洋捌杖”,直接讓中國助教與中國英語教師教學生。請大家反向思考,如果一個中國人到英語國家同樣以全中文授課方式去教當地學生學中文,教學效果能好嗎?

  二是畢業于非師范專業的外教很難教好中國學生。為什么全世界均設大量師范院校,招收大量師范生?這是因為教育本身是一門科學,不是什么人都能當老師,只有經過嚴格師范教育,掌握教育規律與教育科學(如教育心理學)才能勝任老師。而國內“低門檻”招收的外教即使有高校學歷,也基本上畢業于非師范專業,這些所謂外教既不懂漢語,又對教育科學一竅不通,那不成了雪上加霜,很難教好中國學生,更多的是誤人子弟,那還不如直接讓中國英語師范專業畢業的老師來教學生。

  三是名師出高徒。全世界師范院校的共性是免學費或低學費,中國也有免費師范生政策,這不僅僅是為了給寒門學子上大學創造條件,也是為了招收優秀學生來學師范當好老師,以教出更多的優秀學生,用中國的說法是名師出高徒。教育名師有兩大特征:一是師范專業高材生,二是有長期的從教經歷與豐富的教學經驗。而外教中符合這兩條的名師基本沒有,不合格外教卻泛濫成災,工資卻比名符其實的中國名師高得多,是非常典型質次價高。學校、家長與學生指望靠這些濫竽充數的外教而成為學英語的“高徒”純屬白日做夢,是非常典型質次價高。

  (二)“物美價廉”的中國教師能提供優質英語教育

  今年,全國普通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多達十萬,男女占比分別為10%、90%,這算是本科畢業人數較多的專業之一,其中英語師范專業本科生大體占三分之一,其教學效果好,以女生為主,遵紀守法,對工資要求比外教低得多,“物美價廉”中國英語教師肯定強于對漢語一竅不通的非師范畢業的英語外教。與外教質次價高工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英語師范專業畢業生堪稱“物美價廉”,理應成為用人單位的首選。更主要的是供應“充足”,完全可取代質次價高的英語外教,完全不用擔心大量淘汰質次價高的英語外教而導致英語教師短缺問題。

  此外,從就業角度講,就業是民生之本,由于學英語的大學生太多,其就業成了一大難題,所以應大力倡導學校、家長與學生消除對質次價高外教盲目崇拜倡導用中國英語教師來取代那些濫竽充數外教,這有助于為中國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從節省教育經費與市場經濟常識的角度講,既然有供給充足“物美價廉”中國英語教師可供用人單位精挑細選,為何要引進大量質次價高的英語外教。所以,從高校到中小學的英語教師必須以中國教師為主,英語外教為輔,對引進英語外教的數量與比例要從嚴控制。其次,不允許英語外教工資超過中國教師,如果英語外教不接受,那就馬上辭退,用“物美價廉”中國英語取而代之。最后,除外語外貿外交等對英語要求程度高的涉外專業可有限引進一些英語外教外,其它量大面廣的非涉外專業,對英語要求相對不高,中國英語教師完全可以勝任,沒有多少必要去引進英語外教。

  (三)多不值錢的英語外教根本就不是我國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物(人才)以稀為貴的經濟學常識告之我們,不稀缺就談不上是人才,這應是個基本常識。那么英語外教稀缺嗎?我們必須清楚,包括英語在內的母語是任何一個正常人天生習得,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除了智障,人人都會講母語,可以說外教說母語教母語不能算做一項技能或專長,如果也將其視之為人才與享受超高工資完全有違市場經濟規律。

  與之類似的是,國內高校中文系畢業生,由于是以母語為專業,缺乏稀缺性,能否視之為人才是存疑的。正因為中文系畢業生缺乏稀缺性,如果沒有其它專業技能,就業難度很大,除非考上公務員,幾乎不可能在社會上找到高薪職位,能在社會上找到一份中等偏下薪酬職位就很不錯了。從未聽說某個國人僅靠漢語就能到英語國家成為所謂稀缺人才。在國內,中文系畢業生之所以就業難度最大,就在它是一門母語專業,毫無稀缺性可言。

  那些只會講英語的外教在其母國(某個英語國家)的處境也大體上與中文系畢業生在中國處境差不多,不大可能會在母國被視之為人才,否則的話,其母國幾乎人人都可以靠講英語而成為人才。

  美英加澳這四個主要英語國家早就實現了高等教育普及化與大眾化,國民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比中國高得多,所以英語外教即使在其母國受過高等教育也是普通人,類似的人在其母國是“滿大街”多如牛毛,談不上稀缺,難道到中國就搖身一變,成為所謂稀缺人才嗎?

  能被視之為人才的英語外教起碼應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國外知名高校師范專業畢業;二是有在國外長期的從教經歷與豐富的教學經驗;三是具有一定中文水平,能以雙語方式與中國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四是其教學水平受到學生與中國同行的一致好評。符合這四條的外教,中方用人單位可視之為稀缺人才并享受較高工資待遇,但現實中符合這四條的稀缺外教人才微乎其微,絕大多數外教在其母國就是普通人,甚至是混跡于社會底層的渣男,他們有何稀缺性可言?我們為何要像對人才那樣,對身為普通人的絕大多數外教盲目崇拜與高看幾眼呢?

  目前中國已成為新冠大流行與西方之亂愈演愈烈大背景下唯一的全球樂土,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與安全的生活環境,對英語外教產生巨大的吸引力,想到中國當英語外教的西方人多如牛毛,可任由學校挑選。對國內現任英語外教來說,享受著名不符實的人才待遇,拿著質次價高的超高工資,可他們一旦回到母國就只能淪落為不值幾錢,拿著普通薪水的普通人,甚至淪為失業者,還要與新冠病毒共存與忍受飛漲的物價。可以說現任外教們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基本上是樂不思蜀,不愿返回母國過一個多如牛毛的普通人生活。

  換句話說,既然是絕大多數外教有求于中方用人單位,想賴在中國不走,想在中國長期發展,而不是相反,那外教就必須接受中方用人單位開出的不高工資條件,不僅必須取消其質次價高的超高工資,而且其工資只能明顯低于而不是高于中國教師。可以預計的是,中方用人單位即使按以上兩條大幅降低外教們超高工資,仍有相當數量外教有求于中方而不愿離開。如果有部份外教因不接受這兩條而辭職,那正好用幾乎無限量供給“物美價廉”中國英語專業師范生來取而代之。

  如果英語外教類似于稀缺的STEM人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人才),中方給予其超高工資也說得過去,在母國身為普通人的英語外教,無論在其母國,還是在中國,均是人多不值錢與滿大銜多如牛毛,根本就不是所謂人才,為何讓其享受稀缺STEM人才才能得到的超高工資?這是典型的物(人)超所值,說得難聽點就是質次價高,這也是對以STEM為代表的真正稀缺人才的貶低與羞辱,還必然導致教育經費的嚴重浪費。

  五 高校系統應率先降低英語外教的質次價高的超高工資

  高校位于我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教、大學六層級教育金字塔的塔尖,在全國教育系統中起著表率與引導作用,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正因為高校給予英語外教不合理的質次價高的超高工資,上行下效的后果是,帶動公辦的各類外國語學校及社會培訓機構以超高工資大量引進質次價高的英語外教,造成教育經費嚴重浪費與加重家長的學費支付負擔,所以高校理應率先大幅降低英語外教的不合理超高工資,在教育系統以上行下效方式起到榜樣與示范作用。

  一是高校不再承認只會講母語的英語外教是所謂人才

  除上面所列具備四個條件的外教可視之為人才外,高校不再承認其它英語外教是所謂人才,更不能享受人才待遇,只視為最普通、最低層次的教輔(教學輔助)人員如助教,去輔助中國籍教師進英語教育,只能參照中國教輔人員(如助教)標準給予其不高的工資。

  二是高校應取消英語外教租住外籍教師公寓待遇

  高校英語外教大都租住在高校以低租金或零租金提供的豪華外籍教師公寓,參照大城市市場租金,每月至少5000元左右,最起碼相當于其工資的三分之一,這是一筆巨大隱形收入。要知道外籍教師公寓也是靠中國納稅人血汗錢與教育經費建設的,到頭來中國納稅人不僅要以超高工資來供養這些質次價高英語外教,還得向他們提供巨額隱形房租補貼,以隱形方式大幅提高其實際收入。

  所以,外籍教師公寓只準從國外引進的真正稀缺人才即外籍STEM精英人才使用,讓其隨時可拎包入住,不為租房操心,只須專心教學科研原則上不準英語外教之類偽人才享用,借用一句中國說法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如果英語外教要租住外籍教師公寓,則必須按市場價支付高昂租金,不同意那就自行到校外去租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

  什么是緊缺(稀缺)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說得再明確不過。而某些高校不把緊缺的STEM專業人才當人才,卻把母語(英語)作為衡量與引進人才的標準,這就有明顯的反智之嫌。

  全國高校、中小學及社會培訓機構的英語外教總數多達35萬,占了我國常駐外國人總數70萬的一半左右。如此巨量的外教生活在中國,其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占用與消耗的各類資源總量不可低估,而我國是個人均資源短缺的國度,對各類資源的使用必須精打細算,要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作用,高校就只能主要引進我們所需要的國外STEM專業精英人才。高校系統要認真反思我們在強化STEM專業人才培養與引進上為何不如美國?特別是要反思在錯把英語外教當所謂人才大量引用的嚴重弊端,過多的英語外教揮霍占用高校有限的教育資源與經費,嚴重損害了中國戰略利益與STEM專業人才的培養,高校系統必須對此深入反思才會有克服弊端的勇氣與決心。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烏克蘭逃兵
  9.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一在线 | 最新久久激情免费视频 |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看 | 在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