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變局,革故鼎新,前路艱險,風高浪急。
近期發生了幾件事涉中國的事件,隱隱透著詭異和兇險,對這幾件事,我們一定要高度警惕。
一、美國制造中美海上對抗事件。
今年8月,在距南美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不遠的公海,一艘全副武裝的美國海岸警衛隊“詹姆斯”號巡邏艦強行要求對正在這片公海進行捕魚作業的中國遠洋漁船登船檢查,有中國船只躲避非法檢查時,被認為差點撞上美國的這艘巡邏艦,最終“詹姆斯”號強行對兩艘中國漁船進行了登船檢查,美方要求登船檢查的理由是,檢查這些中國漁船是否有任何“非法、未報告和無管制”捕撈活動的跡象。
這里我們需要注意到,事發海域為公海,美國沒有任何管轄權和檢查權,沒有任何權力對中國漁船進行登船檢查,美國海岸警衛隊強行登船檢查,是一種非法的霸凌行為,違反了國際海洋法,對中國造成了侵害。
這是一件美國對中國漁船進行強行檢查的海上霸凌事件,遭到了中國抗議,中國向美方發出了正式的書面抗議,還在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被中國外交部門召見時提及了這個問題。
然而事發兩個月后,美國媒體卻開始大肆炒作“中國捕魚船隊與美國在公海對峙”,稱這起所謂“公海對抗”代表著“違反國際海事協議的潛在危險”,是一個“很不好的先例”,美國政府還向南太平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投訴了這起“違規行為”,而且美國還在考慮是否要在即將召開的南太平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的會議上將這些“非法捕撈”的漁船列入“黑名單”,禁止它們返回南太平洋。
美國精心策劃這樣一起類似“銀河號事件”并顛倒是非地進行大肆炒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僅僅是為了以“非法捕魚”抹黑中國嗎?我想絕不這么簡單,在當前中美關系持續緊張、對抗日益加劇的形勢下,美國制造并炒作這起中美海上“對峙”事件顯然有更險惡的用心,美國是要將這一事件上升為一起“地緣政治沖突”,并企圖通過污名化中國遠洋漁船海上作業,進一步放大在全球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威脅”,離間中國與東南亞、南美、太平洋等地區國家的關系,以達到對中國和平利用海洋的權利形成掣肘,并進一步在全球海域對中國海上活動進行打擊。
二、日本正式加入北約網絡防御卓越中心。
在今年5月韓國加入北約網絡防御卓越中心之后,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也在11月4日宣布,日本正式加入北約網絡防御卓越中心。北約網絡防御卓越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為北約及該組織成員國提供技術、戰略、行動和法律領域的網絡防御專業支持,一旦北約成員國遭遇網絡襲擊,其他國家將給予政治、經濟、技術乃至軍事領域的支持。
韓國和日本加入這一中心標志著日韓將享有北約成員國才能享有的網絡防御專業支持的權力,實際上可以理解為在網絡防御方面日韓已經成為北約的一員,更可以理解為,美國在北約向亞太地區東擴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至少在網絡戰方面,日韓已經與北約融為一體,成為戰略盟友。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網絡防御也可以理解為網絡攻擊,或者理解為網絡戰。
雖然日本是第二個加入這一中心的亞洲國家,但日本的影響力顯然要比韓國更大,再加上中日關系更復雜,中日矛盾更尖銳,中日地緣政治沖突更激烈,可以認為日本加入北約的相關組織是北約東擴到亞洲中國周邊的一個非常惡劣的開端,必將對中國的國際安全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三、加拿大下令中國企業退出鋰礦投資。
在孟晚舟事件之后,加拿大再次對中國出手,下令三家中國企業剝離在加拿大關鍵礦產公司的股份,這次事件的性質與孟晚舟事件一樣十分惡劣,顯示加拿大政府繼續執行跟隨美國在關鍵資源、產業鏈和供應鏈方面全力遏制中國發展的政策。
加拿大渥太華政府下令,中礦(香港)稀有金屬資源有限公司、盛澤鋰業國際有限公司和藏格礦業投資(成都)有限公司必須分別出售其在動力金屬公司、智利鋰業公司和超級鋰業公司的股權。加拿大工業部長Champagne表示,加拿大歡迎“分享我們的利益和價值觀”公司的外國直接投資,但會“在投資威脅到我們國家安全和關鍵礦產供應鏈時采取果斷行動”。美國商務部前官員Nazak Nikakhtar表示,此舉標志著“加拿大國家安全政策從傳統的國家安全風險轉向關鍵的供應鏈風險”。
之所以說這一事件的性質非常惡劣,是因為加拿大正在跟隨美國,隨意地以“國家安全”名義對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進行打擊,隨便以“威脅國家安全”名義就可以對中國投資、中國產業、中國企業進行驅逐,趕出他們的市場和產業鏈,絲毫不顧國際規則。雖說鋰礦在當今世界經濟轉型升級中越來越重要,全球對鋰礦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一向標榜自由市場競爭的西方國家越來越放棄所謂的自由市場競爭規則,越來越不顧自己難看的吃相,將中國企業在該國鋰礦業投資形成的股權強行驅離,嚴重侵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加拿大的這種做法與美國最近對中國企業的嚴厲打擊一脈相承,是要建立起一道阻止中國對加拿大關鍵領域進行投資的壁壘,阻止中國通過投資和經營在該國獲取資源。
我們應該已經注意到,我們放棄了很多核心利益而加入的世界貿易組織已經名存實亡,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滿15周年、中國本應自然成為市場經濟國家的時候,西方國家卻集體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使中國不能享受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國本應享受的待遇。
現在美國正在對中國實施嚴厲的高科技制裁,特別是對中國實施高端芯片制裁,使用的名義全都是基于“國家安全”,其實不僅僅如此,美國正在全球構建一個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產業聯盟以及高端芯片產業聯盟如四方芯片聯盟。現在從加拿大在鋰礦領域對中國實施的排擠行動可以看出,不僅在高科技領域,在所有有重要影響的關鍵資源領域,美西方都已經對中國開啟一個新的圍剿戰場。
四,美國公布三個戰略文件,對中國實施“綜合威懾”。
10月27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最新的“2022年國防戰略”、“核態勢評估報告”和“導彈防御評估報告”三個戰略文件,這些文件概述了美國核武器政策的根本轉變,美國發展核武器的目的不再是威懾或應對核攻擊,而是可用于威懾或應對對美國或其盟國的重大襲擊,也就是說在常規戰爭中美國也可以使用核武器。新的核態勢評估延續了美國可以使用核武器來威懾或應對敵方常規、生物、化學甚至網絡武器的非核攻擊的政策。
這三件戰略文件將中國定為美國安全最大的長期威脅,把中國和俄羅斯作為“戰略對手”和“前所未有的危險和挑戰”。核武器是美國戰略防御的基礎,美國將繼續投資于核力量。
最近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發出警告稱,當下烏克蘭的沖突并不是美國應該準備的最糟糕情況,他說,“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場烏克蘭危機,只是熱身賽,大的危機正在到來。而且不會很久,我們就會以很久沒有被測試過的方式被測試。”理查德稱,像中國這樣的競爭者正在超越美國,而且是在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進行超越。美國必須加強其威懾能力。“當我評估我們對中國的威懾水平時,這艘船正在慢慢下沉。”
從以上四個事件你感受到了什么?我的感覺是日益嚴峻的戰略壓力,日益兇險的國際環境,我們所需要應對的是一場全方位的綜合戰爭。下面談幾點我的想法。
第一,當前我們正在經受以新冠疫情為代表的生物戰爭、以俄烏沖突為代表的俄美軍事戰爭、以美聯儲加息為代表的美元貨幣戰爭三場戰爭的考驗,雖不能說驚濤駭浪,卻也已是風高浪急,我們一定要高度警惕,做好應對美國對中國發動的更激烈更兇險的綜合戰爭的思想準備。
第二,當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圍剿既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與對抗,更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資本集團對中國的絞殺,因此是全球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對中國長期征服的延續,中美之間或者說中國與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資本集團之間的戰爭將是長期的、激烈的、你死我活的。
第三,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變局,這個變局的核心是美國百年霸主地位的衰落和中國的歷史性崛起,是中華文明與歐美文明之間的競爭、對抗、融合,最終體現為中華文明復興和全球多極格局形成。自古以來,各大文明之間的競爭都是通過激烈對抗、慘烈戰爭完成的,我們不能抱有任何僥幸心理,認為中華文明與歐美文明之間的競爭和對抗可以通過和平方式實現。中國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做好面對你死我活的世界戰爭的準備。
第四,當前以及未來相當長歷史時期,中國的主要敵人是美國和日本,以及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組成的盎撒集團,由于中國政治上的崛起和經濟上對美國的超越必然引發美國的恐慌,美國為了維持其全球霸主地位,糾集所有盟友、不擇手段地圍剿中國是必然的,美國不會掩飾這一目的,再加上日本長期對中國懷有占領、征服的地緣政治野心,使得美日合流、結盟共同對付中國是必然的,這一點不容質疑。
第五,當前美聯儲加息實質上是對全世界發動一場貨幣戰爭,其目的是為了轉嫁美國國內所面臨的高負債和高通脹危機,通過美元利率的潮汐運動制造全球金融危機,收割全球財富,為此美國不惜發動或推動戰爭,制造全球政治、經濟和金融動蕩,驅趕全球美元回流美國。為了收割中國財富,美國必然在中國周邊制造沖突或戰爭,引發中國周邊地區的地緣政治和金融動蕩。因此未來一段時間,美國一定會使出各種手段絞殺中國,包括在臺灣問題上不斷挑釁中國、利用人權和意識形態等議題攻擊中國、在朝鮮半島和南海制造危機、破壞中印關系、破壞中國與東盟關系、離間中俄關系、刺激中國富人向美國轉移財富等等,以達到惡化中國發展環境、孤立中國、使中國陷入無休止對抗甚至爆發戰爭、最終驅使資本大規模逃離中國進入美國的目的。
第六,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新冠疫情就是一場生物戰爭,美聯儲加息就是一場貨幣戰爭,臺灣問題則是一場中美軍事對抗的較量,前面我們提到的美國制造并炒作中美海上對抗、美國拼命拉攏日韓加入北約網絡防御中心、加拿大驅趕中國企業對加鋰礦投資,都是正在進行的中美對抗和綜合戰爭的不同戰場,拜登口里說不會對中國搞新冷戰,不會與中國脫鉤,反對臺灣獨立,但美國的所作所為無一不是在與中國對抗,無一不是在與中國脫鉤,無一不是在跟中國搞新冷戰。我們應該知道,美國對華戰爭既具有攻擊性,又具有欺騙性。
最后我要說,百年變局,前路艱險,對美國及其走狗的所作所為,我們一定要高度警惕,既要穩住陣腳,更要敢于斗爭,在斗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和戰略勝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