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會高估一些事件,也會低估一些事件。
回望2022年的過去9個月,大家能想起來的都有什么呢?俄烏開戰?股市暴跌?疫情爆發?首相被刺?海湖被搜?北溪被炸?
昨天,全球矚目的重要會議閉幕了。今天,背負歷史使命的重要團隊出現了。
沒提出什么“激進的口號”,沒有拜登的語無倫次,也沒有特拉斯剛上臺時的“大膽的行動”。
那么淡定!那么自信!那么穩?。?/strong>
也許,有人對這樣的歷史時刻不以為然。但是,站在十年后或二十年后,回望今天,一些人大概都會承認:低估了今天!
被過分高估的人
蔣介石是近現代被過分高估的人,是過分高估。即使到了今天, “蔣粉”還在往他臉上“貼金”。我就說兩個:
一個是所謂的“黃金十年”,就是1931——1940年,說的是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別的不說,1931年的“九、一八”,到其后的長城抗戰,“七、七盧溝橋事變”“八、一五淞滬會戰”“南京大潰退”“南京大屠殺”“武漢會戰”“圍剿”紅軍、“中原會戰”都發生在這時期,還不要說涉及晉察冀陜甘寧魯豫的“民國十八年年饉”波及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民國政府炸毀花園口造成的黃河決口,造成人為災難。請問,在這樣的環境下,這時期民族資本主義能很好地發展嗎?
第二個就是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說實話,作為國家元首,差一點公開挑白旗、和侵略者握手言。“九一八”之后的依靠國聯、“攘外必先安內”、何梅協定、和對日本暗送秋波、圖謀媾和、積極反共...哪一點能稱上“民族英雄”呢?
有人說,國民黨正面防御也是有聲有色的嘛??墒俏覀儾环链蜷_地圖,看看所謂的德械師、美械師和鬼子鏖戰的武漢、石牌關、宜昌、長沙、衡陽、雪峰山、昆侖關、騰沖在哪里,是中國中部、南部,甚至在南部邊境線上。這是一個“民族英雄”的作為嗎?
另一個無法繞開話題是對堅持抗戰的抗聯不曾有過接濟,對八路軍在1939年秋不再發放津貼、武器、彈藥,對新四軍1941年“皖南事變”之后宣布為“叛軍”,干脆斷了糧餉。有這樣的元首級“民族英雄”嗎?
這樣的“英雄”說他領導抗戰是抬舉他,直到現在還有人高看他是“民族英雄”,這就是睜眼說瞎話了。
很多人都低估了今天
200年前,當時世界上最熱點的事件大概就是持續了20多年的“反法同盟戰爭”了。特別是第七次反法同盟戰爭。
1815年拿破侖建立了“百日王朝”之后,歐洲各君主國重新調集重兵,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法軍在滑鐵盧戰役中覆沒,拿破侖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拿破侖在島上病逝。
而在長達20年的反法同盟戰爭結束時的維也納會議(1814年~1815年)表明,歐洲的國際法仍然具有“歐洲中心主義”性質。
不過,真正影響世界變化的,既不是反法同盟的勝利,也不是維也納召開的會議。而是遠在大洋彼岸開的一次會議。
1823年12月2日美國第5屆總統J.門羅在國情咨文中提出了美國新的對外政策的原則:
即歐洲列強不應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國與墨西哥等美洲國家之主權相關事務。而對于歐洲各國之間的爭端,或各國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事,美國保持中立。相關戰事若發生于美洲,美國將視為具敵意之行為。
這就是史上被稱為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這也是美國外交政策轉向的重要標志。提出“你們別插手”。
“門羅主義”的原初要義是三項宣稱:歐洲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未來殖民的對象,美國不干涉歐洲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事務。
在當時,這個宣言并沒有引起太大波瀾,門羅主義在當時也未產生多少影響,因為英國在拉美的影響要大大超過美國。但是,從后續的發展來看,這個宣言,這個政策,這個主義深深地影響和改變了世界。
在當時美國國力弱小和美洲國際環境錯綜復雜的條件下,公開向世界宣布門羅主義,美國的外交決策者們算是做出了一個有魄力、有遠見的決策。
有學者評論說:“它是從半個世紀以來獨立同外國相處中建造起來的應予肯定的美國外交政策結構的一塊頂石。為美國外交政策樹立一個舉世共見的準則,并將它牢固的植根于民族意識”。
門羅主義在發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并沒有產生直接的作用,它的戰略意義是引人深思的。如后來史學家的評論:“門羅主義之所以重要,并非在于它做了什么,而在于它發展的結果”。
直到今天,這仍是“大空間”原則在當代國際法歷史中最成功的例子。對于每一個處在“上升期”的大國而言,這是獨一無二、非常重要的“先例”。
史上一個重要會議的召開,往往會改變一段歷史的發展進程、會成就一番豐功偉績……
很多人低估了我們的今天。
從苦難中走來,正奔向光明!
惶惶華夏,百年滄海,神州之地,在百年之中,經歷多少挫折;百年前的中國,亂蠅遍地,污穢漫天,饑餓、貧賤、災荒、戰爭,在那個時代,你想不到任何有關幸福的詞匯。
歲月滄桑,山河易變,我們難以理解在百年前的那一批人是如何在如此悲慘的時代堅守自己的信仰,甚至他們都不知道這個一種共產主義信仰是否正確。
也許我們沒生活在那個年代,不知什么是絕望,我們不能理解為什么在民國時代會有那么多的漢奸、走狗,其實在那個苦難的時代,絕望是一種常態,而堅守信仰卻很難。
我看過最令人最震撼的一段視頻,就是《覺醒年代》當中毛澤東的出場:青年毛澤東迎雨奔跑,踏水而來,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泥濘污濁,但是,被青年毛澤東一腳踏開。
冒雨前行,象征著他不畏艱險、毅然無懼,同時也意味道路曲折、崎嶇。在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主義戰士為了拯救這一個苦難的民族,用自己的鮮血拯救這樣一塌糊涂的國家,無數的仁人志士甘愿用自己的鮮血來尋求一份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道路。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2000萬的革命烈士,僅有193萬人留下姓名!
為了能夠使得中國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這些人出生的時候明明都是父母取好了名字的,卻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永遠倒在了走向新中國的道路之上,未留下自己的姓名??墒?,他們期待著的新社會與新生活,而今我們都享受到了。
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這群無名英雄背后,有著可歌可泣的故事。
也許,現在溫室中的小孩不知道的是,在百年前的中國,到底有多么糟糕,糟糕的令人絕望:
在《中國近代史災荒紀年及續編》當中統計過幾次較大規模的災荒,1920年至1921年華北地區旱災和大饑荒餓死1000多萬人口,災民超過3000萬,當時的直隸800萬災民只有一半活下來。無數婦女兒童被賣,數百萬人闖關東,一路上尸橫遍野;1928至1930年的北方八省大饑荒死亡1300萬,渭河一一帶的各縣市人口損失達到40%;這就是某些人的盛世,某些人心心念念的朝代,年年災荒,日日死人的社會。在那個年代,衣不蔽體,赤身裸體,那只不過是常態。
那個時代,災荒也許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國民黨的惡行。1933年8月30日,蔣介石親自下令屠殺蘇區的人民,難以想象堂堂一國領袖,竟然下令無差別屠殺;1938年為了阻擋日軍攻勢,竟然下令炸毀花園口,決堤放水,這一舉動造成了成百萬的百姓被淹死,上千萬的災民流離失所。
有人一直不理解為什么老一輩的人們,眼中都有光,其實只有經歷了苦難的人們才會知道,新中國成立是多么偉大,才能理解我們的國旗是無數仁人志士用鮮血鑄就而成的。
毛主席逝世之前,為這個國家留下了什么?留下:
一個完整的工業體!
一個完整的衛生醫療體系,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增加了28歲嬰兒的成活率達到80%,徹底消滅了天花、鼠疫、血吸蟲等疾?。?/p>
消除大量的文盲,將中國人的識字率從建國時候的20%提升至1976年的80%!
遍及全國的水利工程和農田基本設施。各級政府修整土地,大量墾荒,在全國建立84000座水庫!
……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走過泥濘,輾轉波折,我們不光期待奇跡,更可以創造奇跡。
云天風起,記憶涌思,時代總是走在每個人的前面,從過去到今天,中國的故事未曾停息,中國的問答未曾離開。
時代在提問,中國今天又做出了回答!
人間正道 必由之路!
這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莊嚴宣示:
“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是意氣風發邁上新征程的偉大動員: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0月17日,領導人在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深刻指出:
實踐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
要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得到這個成果極不容易!
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當然,今天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還不足夠強,很多國家也在觀望。但是我相信,隨著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不斷前進,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相信,并跟隨中國,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現代化道路。那個時候,大家或許才會明白這個重要會議與重要團隊的意義!
結束語
歷史是一本書,時間是一支筆;
歷史是一艘船,時間是一張網;
歷史是一幅畫,時間是絢麗的色彩;
歷史是一座高山,時間是嶙峋的巨石;
歷史是一棵大樹,時間是繁茂的枝葉;
歷史是一條長河,時間是涌動著的波濤;
歷史是一首曲譜,時間是跳動著的音符。
歷史是多么無情而又有情,它不會遺忘每一個人對歷史的貢獻!也不會寬容每一個人對歷史的障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