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們可以發現,日本這個二戰中的罪犯國家不僅對我國不真誠認罪,不真誠道歉,拒不民事賠償,還變本加厲地挑釁我國,長年不停地干涉我國臺灣省內政。
大家注意,日本不是企圖干涉我國臺灣省的內政,而是直接實際干涉我國臺灣省的內政,特別是在美國老妖婆訪臺前后,日本的各類政客都相繼訪臺,以示對臺灣分裂勢力的支持。
過去,日本雖然是臺灣分裂勢力在美國之后的第二大支持國,但還沒把這種干涉我國臺灣省內政的行徑公開化,越我國紅線也就是去年底的事。
日本已西去的前首相安倍在參加一次臺灣分裂勢力舉辦的論壇中突然放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叫囂,隨后日本多名重要政客都放出類似的言論。由此,日本開始公開露出直接干涉我國臺灣省內政的真面目。
近日,日本有政客把公開干涉我國臺灣省內政直接升級到要軍事干涉上了。才剛剛擔任日本改組后新內閣的防衛相公開放話,即使美國不出手,日本也要在臺海先出手反擊。其囂張氣焰、迫不急待地要把黑手伸向臺海的叫囂,簡直要比它的主子美國在干涉臺海統一上走得更遠。
當然,日本口頭上的嘴炮還不能說明什么,日本真正令世人擔憂的是它正扎扎實實地為干涉臺海統一進行著各種軍事準備。
看日本連續十年不斷地增加軍費真乃野心昭彰。今年更是把2023年度的國防預算大幅增加到6.58億日元,折合人民幣是三千多億元。這次日本把軍費預算提升到6.5萬億日元還不是問題所在,要害在這一預算內,日本有一個重大的突破,那就是列出了在2024年前裝備上千枚遠程導彈,研發高超音速導彈的規劃。
這一規劃表明日本政府完全無視憲法的規定,堅持要擁有進攻型武器裝備。也正是這一突破讓日本擁有了干涉我國臺灣省內政的更大底氣。
不過,日本的擴軍備戰雖正在威脅我國的安全,雖日本要直接干涉臺海的統一,但面對日本的威脅,最危險的還是來自我國內部缺乏對日本的正確認知,或者說是我國一些人對日本存在錯誤認知,根本認識不到日本對我國安全的危害正在逐漸加大,根本認識不到日本依然把擴張的目標對準我國。
其一,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日本的戰略企圖首先是瞄向我國。
面對日本長達十年的擴大軍費,面對日本要發展遠程導彈,高超音速導彈,世人當然會問,一個彈丸小島國要這么多的軍費想干什么?裝備千枚遠程導彈干什么?研發高超音速導彈干什么?
長期以來,在對待日本發展軍備的問題上有一種不以為然的現象,輕看日本不斷發展軍備的危害。每當日本在軍備上有新動作時,在和平憲法上有新突破時,總是有人跳出來說,這是日本為爭奪南千島群島做準備,是為對付俄羅斯的,輕描淡寫有意無意地把日本針對我國的企圖模糊掉。
從戰略角度來看日本近些年來與我國的博弈,特別是日本的一系列涉臺言行表明,日本擴張的重心是向南,而不是向北,甚至其仍有染指中國大陸的幻想。
這并不是日本公開叫囂所證明的,也不是日本長期拒絕承認二戰侵略罪行來掩蓋的,而是日本作為小島國既定的長期戰略所決定的。
從古代的豐臣秀吉的野心,到近代日本發動的侵略我國的甲午戰爭,再到現代發動的侵略我國的戰爭,日本的戰略目標始終是瞄向我國的,日本的擴張其主要針對目標就是我國!
好像是去年,就有日本高官叫嚷要先發制人發動對敵對國的打擊,但在沒有遠程導彈的情況下,憑借短腿的F35和過氣的F15純屬空喊而已,可日本若是裝備了遠程導彈,形勢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問題就在于誰是日本的敵對國?
環顧日本周邊,韓國作為美國的小仆從國根本不會是日本的對手,而日本明顯不敢惹俄羅斯,那么剩下的唯一目標就是我國。
日本力圖擁有進攻型武器裝備必然是瞄向我國的,日本發展軍備重點就是針對我國,一千枚遠程導彈自然亦是瞄準我國的。
可見,臺海統一我國不僅要面臨美國的軍事干涉,肯定也會面臨日本的軍事干涉,美國的嘴張得很大,而日本也公開露出了獠牙,只是獠牙還不夠長。
其二,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日本的戰略企圖不局限在亞洲,它要成為一個世界強國。
不過,看到日本在戰略上要對付我國還是遠遠不夠的。臺灣只是日本的一個小目標,或者說是日本在戰略上的近期目標,日本作為世界上的第三大經濟體,雖是一個小島國,野心卻很大。
干涉我國內政,阻止我國海峽兩岸的統一只是日本的第一個目標,日本的戰略企圖并不滿足作為世界上的經濟大國,還想成為政治上、軍事上的大國。也正因為如此,它才借口海峽兩岸統一對它的運輸線是一個威脅。日本若不是眼光不局限在亞洲,怎么會想到我國對它的運輸線是一個威脅?
在下曾認為,小島國躋身世界大國行列的歷史已結束了,可現在來看,日本還想創造機會,日本近些年明顯是要背靠美國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大力擴充軍備。
當年,日本敢于面對世界上的三個大國,美國、蘇聯和中國,如今日本在美國的慫恿下難道不敢面對中國和俄羅斯?日本島國人的天生狂妄總是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
我們不要以為日本對付中國就止步了,那就小看日本了。日本想作為一個政治上的大國,也想要成為軍事上的大國,它為什么總是想要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為什么想要成為一個軍事上的大國?這是作為世界大國的起碼條件吧。
日本這兩個目標若是能實現,短時可能不會擺脫美國的控制,但肯定要把二戰以來套在它身上的主要枷鎖打碎,從形式上日本會認為它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
其三,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日本有可能成為一個世界大國。
過去,普遍的認識都把日本看作只是一個小島國,資源缺乏,又受到美國制約,經過二戰的挫折,已沒有能力真正構成對我國安全的較大威脅,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
但現實并不是這樣的。當代,有三個因素決定日本不僅能對我國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也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
一是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完全能依靠美國和西方集團國家來保障自己的資源供給。一旦戰爭爆發,我國必然會受到西方集團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經濟封鎖,而日本一方面會參與對我國的制裁,另一方面卻不會面臨運輸通道被封鎖的情況,即使美國不啟動美日安保條約的互助條款,日本也不會像二戰那樣最終因資源問題而無法維持。
二是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的發展,其擁有的科技實力,工業能力由于美國的保護,并沒有因二戰的戰敗受到致命打擊,特別是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日本擁有的綜合能力足以超越世界上的絕大多數發達國家。也正是日本擁有的這種綜合能力讓日本穩居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也正是這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讓日本不是野心逐漸膨脹,而是具備了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的基礎。
三是,美國和西方集團國家為實現西方文明重新統治世界的目標,既然愿意把日本拉到自己的麾下,也一定會扶持日本,并不懼日本成為一個世界強國。
何況,西方集團國家還指望日本對付我國。他們正在極力把日本推上對付我國的最前線。面對我國的逐漸強大,他們自然也要扶持日本成為一個世界大國。
日本近些年面對我國的咄咄逼人的架式與美國和西方集團國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有人說,美國希望臺灣分裂勢力成為下一個烏克蘭,但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的首席打手,才是下一個烏克蘭的不二之選。
日本正是通過投靠西方,成為西方集團國家的成員,有了邁向世界大國行列的可能性。
其四,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日本的國內因素完全不能阻止日本重新走上擴張主義的道路。
長期以來,雖世人都在注視日本的變化,警惕日本是否會重新走上擴張主義的道路,但始終沒有意識到或者說不相信日本會真的重新走上擴張的道路,認為日本擴軍備戰只是希望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認為日本多數國民不會放任日本再度進行任何形式的侵略和擴張,和平憲法仍能約束日本,遺憾的是世人的美好愿望不能代替現實。
日本早在多個方面就突破了和平憲法的束縛,修憲只是一個形式和名義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日本國內幾乎沒有什么積極的力量來阻止日本重新走上擴張主義的道路。
這從日本的主要政黨自民黨能在日本長期執政就可看出一些端倪。日本與德國的不同在于,日本鼓吹推行擴張政策的政治力量戰后依然在國內占統治地位,不同性質的兩黨政權的更替幾乎不存在,雖出現過短時的社會黨和民主黨上臺的情況,其基本戰略企圖、主要政策都沒有出現性質上的變化,甚至挑起購島鬧劇的還是民主黨。
也就是說,日本的國內政治力量是屬于單極性質的,權力高度集中在上層政治主張完全一致的集團中。從戰略上講,從政策上看,日本政治具有高度壟斷化的特點,幾乎不存在任何實質性改變的可能性,上層的政治力量基本上仍是二戰后追隨前輩們的政客。
正是這種壟斷性,這個集團的政治傾向就具有了長期的繼承性,不僅人員構成都是繼承戰前的政治勢力,政治主張亦都是繼承戰前的政治主張。
在日本的這種政治生態中,日本國民基本上是隨著上層統治者走的,二戰前是這樣的,二戰后仍是這樣的。從日本二戰后幾十年的政治發展中很難得出什么別的結論,日本的國民不存在阻止日本擴張的任何可能性。
總之,日本長期擴充軍備已是對國人發出的明確信號,既然鄰國是搬不走的,日本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威脅就不可避免。一千枚遠程導彈的威脅,高超音速導彈的威脅,比美國的航母對我國的安全威脅更直接。
聯系臺海局勢,臺海統一真的迫在眉睫,若是晚過2024年,或許我們不用擔心日本的超高音速導彈,難道不會面對日本的千枚遠程導彈?露出獠牙的日本難道只是嚇唬我國?
可見,若我們不能正確認知日本,不是我國在臺海統一中會面臨很大的日本干涉的風險,而是我國的國家安全亦會受到更大的挑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