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些天,佩洛西竄臺之際,拜登很自信地說大陸兩年內不會武統(tǒng)臺灣,不知道他的根據(jù)何在。但從語言上的剛愎自用,顯出他很狂傲。繼之是我外交部發(fā)言人強調,對于美方侵犯中國主權、干涉中國內政的嚴重挑釁行徑,只要美方做一次,中方必定堅決斗爭一次。美方不要一條道走到黑,而是要趁早打消“以臺制華”的念頭。
發(fā)言人所言,遣詞造句卻有點別扭,好像是被美方綁住了手腳,雖是外交語言,講求“語言藝術”,但主旨宣示主權的內容表達,在邏輯不能有絲毫差異。“只要美方做一次,中方必定堅決斗爭一次”,在中國主權、內政之中,卻把“主動”讓給了美方,成了跟著美方的“節(jié)拍”走。美方要干什么,發(fā)言人不可能不清楚,而這樣的要求美方不要走下去,試想“被動”去要求“主動”,趁早打消“以臺制華”的念頭能奏效嗎?既然跟著人家身后的“節(jié)拍”行事,后者能止住前者的“節(jié)拍”嗎?事實已經證明,不但沒有制止住美方,還讓美方的嘍啰們有機可乘,全然不顧我轟轟烈烈地軍演和警告,像趕自由市場一樣進出臺島,仿效“犯我”。
民間有語曰:“牽鼻子”,意謂強迫對方跟著走,或是施計誘惑他人任己擺布。于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叫對方聽指揮”。歸根結底,是“己”掌握事物主動權,使對方被動,不能執(zhí)行自己的主張,亦步亦趨,隨“牽鼻子”者而動,乃至終被“牽鼻子”者拖垮。此語慣用之后,延伸為“牽著鼻子走”,更加明確了上述意義。
發(fā)言人的話,鏗鏘有力,大有莫怪我言之不預。但因主次倒置,感覺上卻有“示好”之嫌(起碼在詞句上),等于“告訴”對方,你在前邊走,我在后邊跟著你的“節(jié)拍”來,這豈不成了讓美方“牽著鼻子走”的“較量”。果真這樣繼續(xù)下去,僅言島事,不但愛國盼歸望統(tǒng)一的大多數(shù)同胞心涼,而“臺獨”更會有恃無恐,或可成實,“統(tǒng)臺”還有望乎?而我將疲于應對之后抑或被拖的不堪設想,況且美西方團伙還會針對我方,在其它方面作怪。
教員曾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現(xiàn)在,截止美方“節(jié)拍”尚存機遇,惟智勇見機迎頭“抗美”,無論在何處,脫離美國羈絆,掌握主動,走自己的路,大膽地向既越“底線”的強盜“開第一槍”,占據(jù)主動才能杜絕后患,才能發(fā)揚我之軍威。這也是為島上愛國盼歸的同胞壯氣,使其看到希望,甚或能激發(fā)起反獨大潮,里應外合,事半功倍,一舉“解放臺灣”。故,絕勿再拖,面對美方賊王,莫管“節(jié)拍”,超越他、打亂他,實打實地“試驗”一下,讓對方感受感受我導彈、炮艦、飛機……“不是吃素的”威力,讓臺灣的愛國盼歸同胞,以及世界上的觀望者,也飽覽一下我軍的雄威,以聚起民心民力。即如中醫(yī)“治未病”,已明“未病”趨兇,急下虎狼猛藥合力截住,才能及時治愈“已病”,從而轉安。如此,更好的是,能讓拜登所謂的自信垮塌,并波其美西團伙及小嘍啰,使其離心散力。
“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該出手時就出手。眼下臺灣,不戰(zhàn)難統(tǒng),是猛虎弱貓真沙場上見見。莫要忘記,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在正義智勇者面前都是紙老虎。而今,言“臺灣終究要統(tǒng)一”者亦有人在,似是眼下時機不成熟,但其“終究”何日,卻不言日期。其實是遙遙無期也,不過是怯戰(zhàn)懼美的開脫詞而已。
臺灣是中國的,擊滅“臺獨”,解放統(tǒng)一臺灣是中國的“家事”,任何想破壞國家統(tǒng)一的外部力量,都是應該被打擊、甚至是被消滅的對象。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朱樹松·2022年8月16日)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