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與中國領導人對話時承諾,美方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對抗。然而,四個月過去了,美國政府的承諾不僅沒有落實兌現,相反,對中國的遏制、打壓、攻擊、挑釁愈演愈烈。
就從最近的事例來看,美國一刻也沒有放松與中國的對抗。
7月16日,拜登任內首次訪問中東,在沙特吉達舉行的海灣合作委員會會議上發表講話時,他仍然沒有忘記要對付中國。拜登在講話中聲稱,美國不會離開中東,不會“給中國……留下真空地帶”,“美國是不會走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對媒體明示,拜登在沙特的這次峰會上清晰地闡述了美國參與中東事務的愿景和戰略,“決心確保中東不出現可以讓中國和俄羅斯填補的真空”。
拜登和沙利文的講話都很明確,美國在中東的主要戰略任務是對付中國。
7月15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向臺灣出售價值1.0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要“敦促臺灣實現軍事現代化,成為中國難以攻擊的‘豪豬’”。美國一些安全問題專家提出報告,強烈建議拜登政府制定新的臺海威懾戰略,應對中國軍事力量的崛起。
而就在7月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印尼巴厘島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舉行會談時,剛剛提出了承諾“六不”的對華政策,即:美方不尋求對華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挑戰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尋求圍堵中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不尋求改變臺海現狀。
布林肯的承諾話音未落就被打臉。
7月1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美國2023年的8100億美元的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提出支持邀請臺灣參加2024年環太平洋軍演。
是誰在千方百計圖謀改變臺海現狀一目了然。
7月13日,美國“里根”號航空母艦戰斗群駛入南海,在南沙群島附近海域進行挑釁活動。“里根”號航空母艦艦長弗雷德·戈德哈默狂言:“我們在南中國海的存在表明美國致力于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以確保所有國家都能這樣做。”就在同一天,美軍“本福爾德”號驅逐艦侵入中國西沙領海,被中國軍隊驅離。
美國在南海的挑釁行動一直就沒有停止過。
7月13日,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在斐濟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上發表視頻演講時聲稱,美國過去對島國的援助不夠,“如今謀求破壞秩序的國家就在眼前,我們必須團結”。
哈里斯攻擊的矛頭針對中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伙同澳大利亞對南太平洋一些島國不停施壓,企圖大搞“小圈子”,圍困和排擠中國。
7月6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在英國軍情五處倫敦總部發表講話,對中國進行無端攻擊。他說:“我們一貫認為,中國政府對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最大的長期威脅。”
美國政府官員抹黑中國的行為屢見不鮮。
以上事例足以說明,美國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完全是說一套,做一套。話說得冠冕堂皇,行事則非常齷齪。其根本原因是美國把中國視為其戰略競爭對手的立場沒有變,遏制、打壓、抹黑中國的方針沒有變,削弱和搞垮中國是美國的主要目標沒有變。美國拼命要維護的是它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王毅在印尼與布林肯的會談中指出,中美關系擺脫困局的根本出路是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中方始終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發展中美關系。美方應將拜登總統“四不一無意”的承諾真正落到實處。
王毅嚴正指出,既然美方承諾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就應該尊重中國人民選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停止抹黑攻擊中國政治制度和內外政策。既然美方承諾不尋求打“新冷戰”,就應該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零和博弈,停止拉幫結伙搞“小圈子”。既然美方承諾不支持“臺灣獨立”,就應該停止掏空歪曲一個中國政策,停止在臺灣問題上“切香腸”,不得打“臺灣牌”阻撓中國的和平統一進程。既然美方承諾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就應該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停止干涉中國內政,不要打著人權、民主旗號損害中國正當利益。
王毅提出的四個“既然”非常好,同時還提出了要求美國糾正錯誤對華政策和言行的清單。
對美國這個不守信譽的西方頭號大國,只有斗爭才有可能繼續談下去,才有可能繼續保持接觸。美國政府的所謂承諾,唯一的好處是讓我們能夠看清其真面目。
美國彭博社7月14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拜登在與中國打一場錯誤的戰爭”。文章指出,拜登在印太和歐洲正在“孜孜不倦地培養朋友和盟友”,以建立“一個基礎廣泛的聯盟”,“與中國進行一場開放式的對抗”。文章還指出,與此同時,拜登及其政府高級官員保持與中方的接觸,“以避免局勢發生危險的升級”。然而,他們的“這些戰術”正在被他們的言行不一所破壞。
美國媒體明確指出了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玩弄的所謂“戰術”。拜登政府的所謂承諾又豈能蒙騙大多數世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