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世界上其它國家的人一樣,日本人也有許多優點被世人稱贊,也值得中國人好好學習。但是日本人也有一些缺點令人厭惡,特別是令絕大多數中國人厭惡。比如說,“日本在戰時是發狂的、異常的國家”(日本學者加加美光行語),到了戰后日本人還時不時犯這個毛病,不能說不是他們的一大缺點。所以,在日本政府的字典里,對“侵略”這兩個字的解釋就非常匪夷所思了。記得2011年8月16日,筆者在讀報時竟然有了意外發現,日本時任首相菅直人在“終戰紀念日”(即二戰日本投降日)上說出了日本發動過“侵略”戰爭。筆者當時心頭一驚,恨不得自己馬上學會日語,查一查日語里怎么會出現“侵略”這兩個字。好在現在是個信息社會,第二天就核實了,菅直人只說了“戰爭”,根本沒說是“侵略戰爭”。不知哪位好事者手發癢給多加了兩個字,但肯定是一位缺乏歷史知識者所為。
有人問,日本在二戰時期侵略了許多亞洲國家,中國受害尤其深重,日本是怎么解釋的呢?經查閱資料,才知道,日本人的說法是只“進出”過中國。這是什么意思呢?舉個例子。報載曾經有個官員性侵了一位女子,因為是戴了套子,當地警方有人認為因為帶了套,不算數。日本對中國的“進出”就是這個意思。日本人那時戴的套是“大東亞共榮圈”。日本人“進出”中國不是侵略,只是為了中國人好好享受一下幸福。中國是有人還在一直享受著這種幸福,比如大陸的某些公知、精英人士和為數不少的臺灣人。但是就整個中國人而言,那是絕對的少數,至少比當年的漢奸偽軍少得多了。
日本官員對侵略究竟是怎樣認識的呢?這里有一個真實的例子。1990年代,日本外務省官員在回答中國記者關于日本侵華戰爭問題時說:“我們認真研究了國際法,戰爭因各種原因而產生,沒有‘侵略’一詞的定義。”中國記者又問:“為什么伊拉克占領科威特時,日本報紙每天都用‘侵略’這個詞?”日方回答:“那是報紙。作為首相如果公開講侵略過中國,這不合適。”中國記者繼續問:“德國對發動侵略戰爭反省得比較深刻。”日方回答:“因為德國發動戰爭,完全是希特勒造成的,國民也可以說??墒侨毡臼钦l發動的呢?說不清楚。”總之,就是不承認發動過侵略戰爭。這就是日本政府和大部分日本民眾的態度。中國國際地位最高的期間之一是上世紀70年代,那時,中國的兩彈一星令世人刮目相看。尼克松總統的國務卿基辛格主動來到中國示好。日本一看形勢不對,也忙不顛地來湊熱鬧,要和中國建交。但是,在是否侵略中國的問題上卻是寸步不讓。理由是:日本政府,日本人民都通不過。最后我國領導層只好寄希望于日本人民的覺悟,在兩國聯合聲明上沒有出現侵略中國的字眼。但是就是這樣的文件,時任首相田中角榮也因親華被黨內多達90%的人要求剖腹謝罪!當時中國領導人是真誠寄希望于日本人民的覺悟。但是時至今日,也沒有發現日本人有覺悟過來。倒是當年還有一些對中國有內疚感的日本人對中國頗有感情。但時過境遷,這些老一代都基本抱憾離世了。
關于侵略一詞,日本方面在使用上也有過一次例外。1993年,日本時任首相細川護熙在一次答記者問時,說了那場戰爭是“侵略的戰爭,錯誤的戰爭”,但馬上就被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使這位首相和以后的首相再也不敢“口出狂言”了。日本人就是這樣一直和中國人過不去。你不去用它的侵略罪行去敲打它就算客氣了,但它還是不放過你。當中國發展的速度快了一點的時候,日本率先喊出了“中國威脅論”、“中國解體論”。
石原慎太郎
日本首相走馬燈似的換,但有位反華狂人石原慎太郎卻一直坐在日本最大的地方官位置上未挪身,自1999年起,石原慎太郎連續12年擔任東京都知事(四度當選,2012年10月25日下午,在臨時記者會上宣布辭職),由此可以基本看出日本人民的主流民意。東京的人民多信任他啊!最信任的就是他立場堅定:對中國有刻骨仇恨。他支持刪除歷史課本中包括侵華戰爭的大部分歷史,他極力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并指“事件是中國人虛構的”。2012年本來是中日恢復邦交40周年,是一個值得兩國政府和人民喜慶的日子。但是新年剛開始不久,中國南京市代表團前往日本友好城市名古屋進行友好訪問,就被日本市長猛敲了一悶棍。該市市長河村隆之2月20日公然拋出“南京大屠殺歷史不存在”的言論,隨后還數次表示無意收回這個言論,并拒不道歉。更令人失望的是,該市大多數市民都聲援他們親手投票選出來的市長。
這種反華仇華的惡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一波更比一波猛。2012年4月下旬,那位石原慎太郎“大放厥詞”稱要以東京都政府的名義購買釣魚島,5月16日其又在電視節目上繼續狂言稱要在釣魚島修建機場。同樣令中國人民失望的是,這種“大放厥詞”贏得了日本上上下下的壓倒性的支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東京都很快就籌措到超過13億日元購島資金。在日本強大的民意逼迫下,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也“忍無可忍”,于7月7日對釣魚島國有化問題正式表態,稱會加快與東京都之間的調整協調,盡快將釣魚島“國有化”。7月7日本應該是整個日本反省的日子,但迎來的卻是他們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空前挑釁。話說回來,日本官民一致的愛國情懷,不管盲目還是不盲目,確實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美國著名學者傅高義是當年出版的暢銷書《日本第一》的作者。在談到中日人民之比較時,這位美國的中日問題專家強調,日本人民的愛國熱情是很值得中國人民學習的。反觀我國的某些精英的言論,那就叫人匪夷所思了。
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這樣一個有點狂癲異常的國家呢?當年中國政府邀請了三千日本青年訪華,2010年中國政府曾邀請了許多日本青少年參觀上海世博會和訪問中國,每到重要年份中國政府也會安排不少中日人民互動的友好活動以慶祝中日恢復邦交。但是對中國抱有厭惡感的日本人卻越來越多,一度竟然達到了創紀錄的9成以上!實際上日本是個非常欺軟怕硬,或者說是尊強凌弱的的民族。當今至少有三個國家日本還是不大敢來粗的,那就是美國,俄羅斯(蘇聯)和韓國。
當年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把日本給炸怕了,一直都小心翼翼地當美國的小跟班。就是這位經常對中國人民,主要是大陸人民口出狂言的石原慎太郎,當糾結的時候也不得不唱唱自怨自艾的“小三詠嘆調”(稱日本是美國的“情婦”)。而蘇聯呢,它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只短短幾天,就把日本的精銳部隊關東軍打得求饒。整個關東軍被擊斃日8.3萬,俘虜59.4萬。蘇軍只損失3.2萬。現在的俄羅斯在領土問題上對日也很強硬,這兩年來俄羅斯的總統總理副總理都根本不看日本臉色,大搖大擺視察被日本稱為自己固有領土的北方四島。日本對此束手無策,最多也就只能打打嘴巴仗,再就是外相之類的高官乘飛機從遠處“視察”北方四島來自娛自樂。但是只要中國人在釣魚島附近稍微有點動靜,日本就舉國聲討,不依不饒。在這三個國家中,最“弱小”的韓國雖然那軍事經濟都實力比不上日本,但韓國人清除韓奸十分徹底,國人同仇敵愾,一條心堅持不懈要向日本人討回公道。在韓國官民一致的努力下,日本終于于1990年代公開向韓國“謝罪”了。這也是日本政府對外國的唯一的一次謝罪。幾乎每年的8月15日,韓國還總不忘敲打日本,提醒“日本有責任向下一代教授正確的歷史”。
前面說過,總的來說,日本是一個尊強凌弱的民族。他們只有強弱感,沒有正邪感。他們信奉的是“只有永遠的利益,實力決定一切”。他們崇拜強者,即使為了強者貢獻自己的妻女也心甘情愿(當年美軍占領日本,日本就為其招募慰安婦。)他們蔑視和踐踏弱者,特別是黃皮膚的弱小者。他們侵華時對中國婦孺的暴行至今都是世人難以想象的。甲午海戰以后,中華民族的形象就被日本小孩唱起來:“ZN佬,拖辮子,打敗仗,逃跑了,躲進山里不敢出來了。”新中國誕生,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經過六十多年的努力,中國的崛起令世人驚嘆。日本眼睜睜地看著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心里既感到失落又覺得不服氣。盡管這種糾結的心理在許多國家都有,但日本特別嚴重。要知道,日本在二戰后終于迎來了“脫亞入歐”的歷史良機,創造了世界的經濟發展奇跡。但換膚夢(由黃變白)還未醒,就被昔日的“ZN佬”趕上了,而且這種崛起的勢頭還看不到什么時候會停頓。懊惱、沮喪、焦躁和灰暗的心理一起發酵,只好處處挖空心思挑戰中國,以顯自己的余威,獲得一點心理安慰。
因此,寄望于日本自己來反思侵略是幾無可能的的,只有中國人從武力到精神變得全面強大了,才會逼著日本去“反思”。這就意味著我們對日本要有新思維,那就是:我們要和日本及我我國周邊的所有鄰居友好相處,但一廂情愿地討好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也不要在意國內某些公知和精英的鼓噪,他們是不得人心的。咱們中國一定要始終堅持把自己的事情搞好。我們雖然不去犯人,但涉及到我們的根本利益,也不會軟弱可欺。
正如毛主席當年所說的那樣:“世界戰爭的危險和對中國的威脅主要來自美國的好戰分子。他們侵占中國的臺灣和臺灣海峽,還想發動原子戰爭。我們有兩條:第一,我們不要戰爭;第二,如果有人來侵略我們,我們就予以堅決回擊。美國的原子訛詐,是嚇不倒中國的。如果飛機加原子彈的美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那末小米加步槍的中國一定會取得勝利。全世界人民會支持我們。美國如果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那末,算它要打八年或十年吧,其結果是美國和英國及其他幫兇國家的統治階級要被掃光,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要變成共產黨領導的國家。”60余年快過去了,如今看來,這話的道理放在對待日本的態度上,一點都不過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