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我們和美國開始談的時候,總有人異想天開,想象著中美關系是不是可以“緩和”了?美國是不是可以結束“貿易戰”了?是不是可以放開關稅了?是不是可以結束對我們企業的制裁了?
甚至還有人腦洞大開,更進一步,妄想“我們是不是又可以給美國打工,掙美元”了?我們是不是可以成為美國的盟友?徹底融入西方世界了?
實際上,都是自作多情。
談當然是要談的,因為大國之間有“猜疑鏈”,必須反復確認對方的底線,免得出現關鍵性的戰略誤判。
談當然可以談,實際上卻是談個屁,雙方的底線都是確定的,中國不會放棄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美國也不會放棄對中國的敵意、封鎖、扼殺;美國更不會放棄它的世界霸權、東亞包圍圈、反共立場......矛盾無法化解,所以是談個屁。
所以只能說是“進行了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充分交換了意見,達成了一些共識”.....
這個共識其實就是“你要我死,但我偏偏不想死,要不你先死一死”?
有人扯什么“比爛”?實際上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想要“比爛”,現在地球上玩的是一個吃雞游戲,大家現在都在比“誰能活下去,誰能活得長一點”,30年前的蘇聯解體是個好樣本,全世界各大國都從中學到了很多,什么解放全人類的理想,什么民主自由的燈塔,什么稱霸世界的王圖霸業,什么反思,什么改革,什么新思維.......都不如茍下去,茍到對手精神崩潰、失去耐心、失去信心、自宮、上吊、自我肢解、原地爆炸........活下來的就可以在對手的尸體上活得更好。
有人總覺得中美可以妥協,可以再次“蜜月期”,真的是做了30年的大夢還不想醒來,現在是2022年,不是1979年,1979年美國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2022年美國最大的敵人就是中國,這和我們追求“和平”、“發展”的主觀意圖沒有關系,我們想什么不重要,美國想什么才重要,我們既然改變不了美國人的想法,那么就只能自己好好活下去。
美國到底在想什么呢?它的行動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建立亞太包圍圈,武裝日、韓、臺偽政權,建立“亞洲北約”,繼續軍事封鎖包圍,煽動分裂勢力,搞顛覆活動;它的言論也很坦誠,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經濟政治部時任負責人、領事葛明希與安德魯·希拉2021年在一場酒會上直白地承認,美國政府明白新疆根本沒有所謂“人權問題”,但日拱一卒的炒作能“讓新疆貧困、動亂甚至分裂出去”。
面對一個他同等體量的對手,打仗他們是不敢打的,帝國主義不喜歡拼命,拼命就沒法賺錢了,但他們喜歡“和平演變”,喜歡忽悠你去自殺,你自殺了,他們才能吃飽,他們也只剩下這點能耐了。
不要覺得這個世界太無聊,太枯燥,因為這是“威懾紀元”,羅輯的槍口指著自己的腦袋,也指著對手的腦袋,所以天下太平無事,你活得太安全,活得太好,才會覺得無聊、枯燥。
當一個人度過了艱難困苦的童年期,食不果腹的少年期,遍地危機的青春期,當一切的危難、匱乏、饑餓、兇險都被抹平了,開始步入事業有成、衣食無憂、穩步前進的中年期,向著命運中的宿敵發起持久的挑戰時,你當然覺得無聊和枯燥了,因為沒有大的危險,就沒有大的快樂了;宿敵一時也打不倒,持久戰太考驗耐心了。中年人之間的斗爭、談判、威脅,都是無聊透頂的,絕不會出現為了勝利設舍命沖鋒那樣的熱血沸騰,也不會出現為了理想犧牲一切的璀璨輝煌.....
世界不再年輕了,整個世界都步入了中年,中年人的對抗,就這樣的。
你看不到孤注一擲的賭博,你也看不到為了全人類的偉大犧牲。
我們來復讀兩句經文吧: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