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海峽中線”,只是上世紀50年代,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在考慮到“作戰需要”時,推出的一條“假想界線”。這條無中生有的虛線,不被任何國際法承認,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
最近,針對解放軍在臺島周邊海空域的活動,國防部發言人頻頻發聲:
5月25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海空域組織多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和實戰化演練,就是針對美臺勾連、根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動。
5月26日,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就“武直-10攻擊直升機越過‘海峽中線’,并深入對面900米”一事作出回應。
諸多行動與表態,讓島內媒體一片嘩然。在這其中,關于武直-10的行動,臺灣輿論方面多有關注。面對諸多報道,臺軍高層反復“保證”:
對于解放軍動態“完全掌握”,對于解放軍行動絕對有能力“反制”。
美國媒體也給予了相當關注,從表面看,似乎“淡定”很多——在提到武直-10武裝直升機時,也提到了:
同一天,美國軍艦過航臺灣海峽。這表明了美國對該地區盟友和伙伴的“承諾”。
在找回些心理平衡的同時,也是有意說給臺灣島內的某些人聽的。
美國的“承諾”不少,也正是這些話,讓島內某些人,始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然而,諷刺的是,這艘艦艇是之前就被譚主點過名的“羅亞爾港”號導彈巡洋艦,它即將在今年退役,不知道島內的某些人看出這層“日薄西山”的意味沒有。
26日,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專門對武直-10的行動,單獨作了回應。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哪來的什么“海峽中線”?中國人民解放軍肩負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神圣使命,有關戰訓活動完全是針對“臺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而采取的必要行動。
話,是說給心中有鬼的人聽的。
而武直-10,又有什么特殊之處,讓那些心中有鬼的人,如坐針氈?
這不是解放軍軍機第一次穿越所謂的“海峽中線”,這也不是臺媒第一次炒作這個話題。
然而從臺灣方面的熱議和國防部的專門回應來看,這次似乎有些不尋常。
而不尋常的原因,正是此次行動的主角——武直-10。這是有公開報道記錄以來,解放軍武裝直升機第一次穿越所謂“海峽中線”。
為了弄清楚武直-10的“秘密”,譚主找到了全世界最懂它的人——武直-10總設計師吳希明。他給譚主介紹道:
這段聽起來像是“百科式”的介紹,藏著讓某些人坐不住的信號:
這說明,我們的空中作戰體系越發完備,逐步具備了空中大兵團向縱深作戰的能力。武直-10的出現,也正是在這基礎上向前更近了一步。
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26年前,美國在臺海周邊部署兩個航母編隊,妄圖干涉臺灣問題。
面對懸殊的實力,人民解放軍,用“寧失千軍,不失寸土”的準備,作為回應。
26年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實力不可同日而語,而人民解放軍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從未改變。
中國人民解放軍枕戈待旦,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挫敗外部勢力干涉和“臺獨”分裂圖謀。
那些把所謂“海峽中線”太當回事的人,不用再炒作什么解放軍軍機臺海巡航的新動作。他們真正應該當回事的,是這句話:
中國向來,說到做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