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終于加入了北約的一個情報機構,叫什么“北約合作網絡防御卓越中心”,這是亞洲首個國家加入北約的機構。相對日本而言,韓國在貼向北約的路上走得更遠,也更進一步靠向了西方世界。
或許一些人對韓國的這一舉動不以為然,彈丸小國加入北約的一個情報機構不足為慮,還能威脅我泱泱中華大國?問題是“全球的北約”能不能威脅呢?韓國敢于加入北約的情報機構與部署薩德一樣,事雖不能說很大,卻屬于嚴重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行徑,性質嚴重。
一,韓國加入北約情報機構是捅向我國的第二刀。
近年來一些人對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不以為然,不認為韓國是一個敵視我國的國家,還一直希望與韓國友好,可這次韓國加入北約的情報機構大概會使這些人失望了。
不要輕看韓國這加入北約情報機構的行徑,這是靠向北約邁出的重要一步。現在根本不能再說韓國會不會加入北約的問題,或者不能說韓國什么時候會正式成為北約的成員國,事實上加入北約的情報機構,成為北約下屬機構的成員與加入北約區別并不大。
值得警惕的是,韓國既然敢上賊船,那就是鐵了心要作怪,就是要向我國捅刀。
過去,我們一直在猜測美國要在亞洲建立類似北約的軍事集團,美日印澳軍事、外交首腦頻頻聚首開會,已形成了一個類似北約的以美國為首的亞洲軍事集團核心的架構,只要大規模發展成員亞洲北約就會出現。
在下曾斷定韓國加入這個亞洲軍事集團的核心是遲早的事,沒成想韓國直接投向北約,得承認老花眼鏡真的掉了。
不清楚的是,韓國這一舉動的背后是美國要雙管齊下,還是改變策略,要把亞洲國家拉入到北約中,實現全球北約的目標?
可以肯定的是,北約邀請日、韓參加北約會議絕不是走形式,開開會、聽聽報告、交流下心得體會這么簡單,還真的是在踐行“全球的北約”的想法。
我們清醒地意識到,韓國加入北約并非受什么誘惑,也不是什么壓力,完全就是“郎有情妾有意”之舉,北約邀請日韓是你情我愿,瞄準的就是中國。
韓國的這一舉動不僅印證了,“全球的北約”似乎已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選擇,也成為捅向中國的第二刀。
或許美國已把北約在亞洲的擴張視為主要策略,這比新建立一個亞洲的軍事集團更容易。
我們說加入北約情報機構是韓國捅向我國的第二刀,不是僅因為當年韓國突然引進薩德系統直接威脅到我國安全,向我國已捅出過第一刀,這次它得屈居第二了。
重要的是,韓國加入北約的情報機構后,讓美國為首的西方情報機構增加了對我國新的情報獲取渠道和互享通道,提高了搜集情報的能力,增加了對我國情報的準確率,進而擴大了對我國安全的威脅。
更為關鍵的是,由于情報互享,韓國具備了對我國更強的攻擊力。我們能抗美援朝,韓國不能抗中援美?無論是部署薩德還是加入北約的情報機構告訴我們,韓國若不是為抗中,部署薩德、加入北約情報機構作甚?韓國能在美國沖向臺海時置身事外?當年的越南戰爭韓國可是派兵的。
韓國不是想像中的一個朋友,一個可能的朋友都不是,它是敵人!
一旦臺海生變,韓國加入到干涉行列中的可能性遠大于不可能。
韓國作為美國的仆從國,離我國太近了!加入北約情報機構,與北約情報互享,提供我國的情報為“全球的北約”服務,這一刀捅的可不能小覷。
二,韓國加入北約的情報機構自己撕下了假面具。
韓國早先部署薩德,最近又加入北約情報機構,正在直接威脅我國的國家安全。部署薩德威脅我國安全屬于硬件性質的,而加入北約情報機構威脅我國安全則屬于軟件性質的,這一硬一軟、一前一后的兩刀非同尋常。
說薩德是捅向我國的第一刀,緣由在于這個薩德具有攻防兼備的功能,說是防御系統,實際上它的導彈能打到北京,它的雷達偵測范圍更廣。
大家都知道,韓國若以防御朝鮮為由引進美國防御系統根本用不著薩德,擺明了是針對我國,是為美國攻擊我國部署薩德的。
韓國若沒有部署薩德,美國攻擊我國需要從日本的軍事基地發射導彈,現在多了一個選擇。一旦臺海生變,我國面對附近的干涉國家絕不只是美國和日本,還要加上一個韓國,這就是薩德的作用。
當年,我國一再要求韓國撤銷部署薩德,可韓國卻向我國嘮叨一通空話進行所謂的解釋,事實呢?薩德還是部署了。那個文在寅上臺后還立刻完成了剩余四套薩德的部署,連解釋也沒有,行動上與樸槿惠政府一樣口是心非,其口頭上講的這不、那不的,不過是欲蓋彌彰。
而這次加入北約情報機構事件,不僅讓我國對韓國抱有幻想的人清醒了,也反過來讓人們看到一個事實,韓國自己徹底撕下了面對我國的假面具。
韓國早在2019年就申請加入北約的情報機構意味著什么?韓國對我國演戲的戲碼演得很逼真。
過去,很多人對韓國有誤解,忽視了韓國本身是敵對陣營的國家,以為可以友好,事實證明這是天真的幻想,韓國從根上講是敵視我國的國家。這個國家雖可以交往,但不可能是朋友!
在東亞,應該明確韓國和日本是同類,都是西方陣營的國家,這不是我國給它扣上的,是它自己的選擇,這次韓國加入北約的一個情報機構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三,韓國自成為世界第十大經濟體后,極端自我膨脹產生出對我國的威脅。
當然,韓國之所以走到這一步不僅因其是美國的仆從國,不僅是因其與我國的社會制度不同,價值取向不同,所處陣營的不同,還有內在的自身原因。
雖說從政治上看韓國不過是美國的仆從國,還沒有完全的獨立國權,但韓國的自以為是在世界上是無敵的。由于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成為世界第十大經濟體,韓國開始自我膨脹,以為經濟實力強就不含糊了,由早年的自卑迅速轉變為自大,越來越飄。
當年被美國人占領雖自稱為大韓民國,也自知是奴才而已,可今非昔比,不管有沒有獨立的國權都自視甚高。
韓國雖只是美國的一個小仆從國,越來越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越來越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作為美國的小跟班,在一個半島上還只占了一半的地方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卻不知歷史上的那些小國無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或經濟上的稱雄一時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
其實,韓國的政客們非常清楚這一點,看看韓國的歷史書,看看韓國上層的所謂精英們的理論,思想、各種言論,他們當中自認為是人類文明源頭的恐怕不乏其人,甚至把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視為曾經韓國領土的不在少數。
為什么?韓國覺得自己不含糊得有東西來證明呀,什么手機、造船、汽車、電器還算不得什么,怎么辦呢?發揮想像力,發揮無賴的能力,捏造歷史。
韓國作為我國曾經的省級地區后又成為一個屬國,今天卻利用屬國的特點,一直在搶中華遺產、中華文化、中華歷史,中華文明的一切它似乎都要搶,它能放過中華領土嗎?
明明是彈丸小國卻非要擺出一付大國的架式,就像阿Q一樣,“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了”。韓國現在是通過搶的手段、捏造的手段來證明自己。
我們甚至可以說,韓國在這些方面對我國的威脅可能比部署薩德、加入北約情報機構更甚。
這里啰嗦一下所謂的屬國特點。
在下以為,我國歷史上周邊曾有過很多的屬國,有的屬國曾是中華大國的一部分,后由省變國。這些屬國雖各有不同,但都具備一個作為屬國的普遍特點,那就是從中華泱泱大國引進了幾乎所有的社會屬性及各種附屬物,雖不能比肩中華大國,卻能讓自己很快從愚昧落后的狀態較快地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正是這一特點讓這些屬國在社會的方面面都帶有引進的色彩,無論是社會制度,社會形態,社會構成,社會文化,社會意識泱泱中華大國的色彩濃厚,自己獨特的原產物雖也保留了很多,但因了引進先進中華大國的東西,很多自己的東西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問題是今天幾乎所有曾經的中華屬國都沒有把這引進的當成是自己的創造,是引進的、是自己原創的分得很清,但韓國是一個例外。
韓國的這種例外主要表現為,它不僅把從主人國引進的東西視為自己的,反而本末倒置認為主人國的東西是從自己這拿走的。為此他們不斷地捏造韓國歷史、搶奪中華文化和中華遺產。過去,很多人對韓國的這種行徑不以為然,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嚴重威脅我國的行徑。
當然,韓國的這種表現并不是歷史上就有的,而是在當代才出現的,是成為世界第十大經濟體后滋生出來的。
四,韓國敵視我國是一種數典忘祖的行徑。
很多人以為韓國的一系列威脅我國的行徑是其野心所致,實際上不是,這不是野心的事。野心是希望擴張,向外擴張,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和領土,是明知不是自己的東西也要去搶。
韓國不是這么想的,他們想的是搶回“自己的東西”,這性質就變了。在這種意識下,他們所作所為瞄向我國就非常自然了。
韓國究竟有多少人把我國北方相當大的面積都視為曾經的韓國領土雖不能確定,可想當然地把中華文化、中華遺產、中華文明、中國社會的很多內容視為是韓國創造或制造出來的在韓國具有普遍性,否則就不會出現一系列的針對我國的各種各樣的申遺。
不要小瞧這種意識,這種意識讓韓國產生出的對我國的敵視意識和心理影響著韓國政壇和社會各界。捏造歷史,歪曲歷史,想攫取中華文化、我國社會的各種各樣的歷史成果意味著什么?客觀上它起著從文化意識上、社會形態上瓦解我國的作用,本質上這叫骨子里就是敵視我國的。
從中華泱泱大國的角度來看韓國的這種行徑,它不僅屬于對我國的一種威脅,亦屬于一種數典忘祖的行徑,他們難道不知道他們的祖宗們正是在中華大國的影響下、扶持下、幫助下才有了他們的今天嗎?
可見,我們不能再對現在的韓國抱有什么幻想。這和前些年我國一些人對日本抱有幻想是類似的,現在還想像韓國是一個友好國家是罔顧事實的。
如今,面對韓國薩德的部署,面對韓國加入北約情報機構,中韓關系向何處去不是很明了嗎?
這一次韓國會拿什么樣的理由解釋、欺騙我國?
這是不是也意味著西方世界正在向更多的非西方世界的地區進軍?烏克蘭被西方世界俘獲真的只是小菜一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