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外的監管審計上一步也不能讓
(2022年5月10日)
5月5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談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80余家中國公司列入“預摘牌”名單,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已經就此與美國監管部門做過溝通。這些企業是否摘牌或繼續在美上市,取決于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進展和結果。中美雙方監管部門均向媒體表示,雙方正就審計監管合作保持密切溝通,著力推進此項合作。
我對這一類的“合作”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懷疑最后會合作出禍害中國人民的后果。已經有傳言說,要把本來應當由中國方面審計監管的事情讓給美國方面審計監管,這不又是在作損害中國利益的讓步嗎?
據我所知,很多赴美上市的企業經營的是網約車之類的利用互聯網賺錢的企業,它們在其營業當中搜集了海量的信息和數據,而美國的監管部門要求這些赴美上市的公司將這些數據交給美方。這會將中國人民的大量個人隱私甚至關乎國家安全的秘密資料交給美國掌握。為了防止這種損害中國人民利益的事情發生,中國的政府部門有責任控制住這些赴美上市的企業,制止它們的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不許它們將中國國內的大數據交給美國,是起碼應當作的。將這樣的監管審計交給美國方面作,這就等于要將數據交給美方。與美方搞這樣的“溝通”和“合作”,就是危害中國!
在對赴美上市公司的監管審計上,讓一步就是出賣中國利益和國家安全。我相信,正是為了逼迫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作出損害中國的事,美國才以將它們摘牌相威脅,蓄意要把那些赴美上市的企業變成它傷害中國的渠道。國內的洋奴和買辦也就是想借著美國摘牌的威脅內外勾結,要逼中國投降喪權敗國。對美國的這種威逼,正確的回應只應當是:對赴美上市公司的監管審計和控制,只能加緊,絕不能放松,這方面絕對不能向美國做出任何讓步。如果美國為此將中國企業摘牌,那就由它摘牌。別說是摘牌停牌,就是將中國企業全部趕出美國金融市場也沒有什么可怕,這對中國獨立自主的經濟發展才是大好事。
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外資流入,這樣做的企業由此變成了“準外企”。多年來我一直反復申說,中國有長期持續的資金凈流出,是資金過剩的國家,根本不需要外企外資進入。近年來的外企進入更是有害無利。赴美上市的公司竟然連中國人民的私密和國家秘密都出賣給美國,正是證明了外企外資對中國的危害。這樣做的企業無論能做多大,對中國都是禍害,而且做得越大,禍害越重。不要說保護它們讓它們做大,就是讓它們存在下去都是不能容忍的。
據說,美國對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的監管審計甚至“預摘牌”,都是依據美國的國內法律。在美國的企業要服從美國的國內法律,在中國的企業更應當遵從中國的國內法律。中國的國內法律應當是:不準將中國百姓的任何隱私、中國的任何情報資料泄露給外國,這一點不容違反。敢于違反這一戒律的企業,不能容許其在中國繼續經營。
那些為了到美國上市而將中國國內數據交付給美國的公司,說輕了是見利忘義,嚴肅點說就是賣國!如果這樣做外國間諜都不是賣國,世界上就沒有人可以算作賣國賊了。這樣的公司就是趕快黃了最好。
單純就中國的經濟發展說,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也對中國經濟沒有什么好處。就單個企業本身說,赴美上市可能有助于它籌到更多資金,但是對中國整個國家來說,它本身就是一件壞事。
中國是一個資金凈流出的國家,本土企業正常經營所需資金,本來可以也應當靠本土內的資金解決,根本就不需要赴美上市籌資。赴美上市籌資的企業無非是兩種,一種是真能夠為企業股東賺取豐厚的利潤回報的企業,它們赴美上市等于把賺錢的機會給了美國人股東,這同時就使國內的資金失去了買回報高的股票的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這種企業赴美上市其實就是幫著外資流入中國搶走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逼得本來就過剩的國內資金變得更加過剩而不得不流出國外。另一種赴美上市的企業可能并不會有好的利潤回報,會虧掉股東們的錢。且不說他們這樣騙美國人的錢到底是否合理,光從中國的經濟利益看,有這樣的企業對中國也不會是好事情。它們利用從美國獲得的廉價資金在國內胡亂擴張經營,肆意傾銷其廉價產品,只會將國內市場搞亂,最后受害的還是中國的經濟和人民大眾。
正因為如此,本來就不應當鼓勵中國企業去美國上市。沒有禁止國內企業赴美上市,已經是對它們的最大寬容。有關方面本來就應當建立嚴格的審批控制機制,以便盡可能阻止中國本土企業赴美國上市,堵死這個有害外資流入的漏洞。現在美國要將中國企業摘牌,那是幫我們清除內鬼,正應當借力打力,除掉這些想借洋人勢力狐假虎威的假洋鬼子,怎么可以為救這些假洋鬼子放棄監管審計?
對外的審計監管事關國家和人民的安全,一步也不能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