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這一政策深入人心,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已經在中國政治中深深扎根,成為一項基本國策。
但是,此次烏克蘭戰爭及其所產生的相關沖擊卻對中國的這一政策造成空前考驗,情形相當嚴峻。
考驗首先來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
自從此次烏克蘭危機發生以來,中國就成為西方世界的眾矢之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僅次于俄羅斯。整個西方集團緊鑼密鼓地針對中國做工作,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逼迫中國站隊,為此施加越來越大的戰略壓力
美國打頭,西方各國陸續跟進,他們通過喊話呼吁、電話溝通、外交會晤等一系列方式對中國施加了空前的政治與外交壓力,強烈要求中國必須站隊,站到西方世界一邊。在他們看來,北約是人類社會最大的正義集團,中國只有站到北約的立場上,這屬于是歷史正確的一邊,才是人類正義的一面。正如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所表達的那樣,“中國需要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我們希望中國明白,他們的未來是與美國、歐洲、世界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在。他們的未來不是與普京站在一起”。
二是持續進行威脅警告
與施加壓力的同時,霸權集團還屢屢嚴厲警告中國,不許援助俄羅斯。軍事援助固然絕對不行,在經濟上彌補俄羅斯也不能容忍,否則,就要引發“嚴重后果”,西方絕不會坐視不理。他們的威脅警告是如此直白赤裸,以致于留給世人的印象的是,如果警告失效的話,進一步怎樣收拾中國,他們已經策劃安排好了,就等著看中國如何表現了。
三是提出要求發布具體指令
在施壓與威懾的基礎上,霸權集團還進一步對中國提出了具體的指令與要求,那就是要中國利用自己的優勢對俄羅斯施加影響,要求中國出面進行調停,說服普京停止戰爭、撤退軍隊。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看起來又把中國“捧”了起來,說世界上只有中國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資格,這是中國難得的優勢。其實,所謂利用優勢,其實就是要中國利用中俄經貿關系這個杠桿來要挾普京,使之不得不聽命,這就是所謂“中國調停說”的本義。
其次,考驗還來自國內相關的輿論與勢力
霸權集團對中國施壓,這一形勢鼓舞激發了一些中國人,引起他們強烈的反響反應。在西方的激勵下,他們開動各種宣傳工具,組織動員空前規模的隊伍和力量,在中國掀起強大的“反戰”輿論,譴責俄羅斯發動烏克蘭戰爭,將其定性為侵略,聲援烏克蘭澤連斯基當局,猛烈攻擊中國的立場與態度,斷言中國已經占到世界的對立面,強烈要求中國順應西方要求,按照西方的指令去做,聲稱這才是站到正義一邊,站到了世界大多數的一邊。
這些人一方面向中國政府施加壓力,一方面又挖空心思地捏造相關氛圍,大各種輿情,什么政策風向變了,什么中國駐烏克蘭大使聲援烏克蘭了,什么俄羅斯外長來中國的飛機半途折返而廢了等等,撲風捉影地搞出各種噱頭,試圖帶動和牽引中國社會的情緒與心情,從而達成離間、消減中俄關系的目的。他們熱切盼望烏克蘭取得勝利,熱切盼望俄羅斯遭遇徹底的失敗,熱切希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再一次贏得冷戰勝利那樣的輝煌。
霸權集團對中國的威脅,也著實嚇壞和嚇倒了一些中國人。他們大聲疾呼,中國絕不可越過西方國家劃下的底線,不可違反西方的要求,要堅決同俄羅斯切割,遠離普京,趕緊向西方靠攏,他們建議中國政府要把這場烏克蘭戰爭當做是為西方立頭功的契機,要盡可能地去幫助西方,以此改善中國的形象,取得西方的諒解與認可,緩和中美關系。他們閉口不談中俄戰略聯合,而是通過實際的站隊將其徹底予以否決否定。他們也完全不顧中國獨立自主的既定國策,而是強烈要求中國必須聽話,服從西方的指令,遵守西方的安排,一切按照西方的安排辦理。為此提出了各種各樣具體的建議,力圖影響中國政府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政策取向。他們真實的思想意識形態,同上述所引用舍曼的表達高度契合、完全一致。
上述來自內外兩個方面的考驗十分緊迫。坦率地說,這不能不帶來一定程度的擔心與憂慮。人們現在所擔心的將不僅是中俄戰略聯合今后向何處去,在此之外,也還擔心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會不會受到影響,更潛在地擔心今后中國的政治走向。因為上述內外動向,清晰地折射出當代中國資本主義勢力同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關系,同時更讓人們真切地認識到,我們這個世界在戰略上是如此狹窄擁擠,以至于中美兩國又一次狹路相逢了。
中美關系之路歷來都不寬敞平坦,過去是這樣,現如今在烏克蘭問題上又是一場強烈的對撞,這不僅讓人憂慮:類似的事情今后還將發生在什么時候、出現在哪里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