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軍事沖突爆發后,烏克蘭“新納粹”組織也漸漸為更多的人所了解,尤其是兇殘無比的“亞述營”。
“亞述營”最初是由一幫地痞流氓組成,后來被納入了二戰時期納粹走狗斯捷潘•班杰拉匪幫“復活組織”之中。
這幫暴徒由于行事兇殘,無惡不作,成為了烏克蘭“新納粹”組織中最為有名的一個團伙,甚至還得到了“五眼聯盟”支持。
2015年,俄羅斯政府將其列入恐怖組織名單,卻遭到了美國、歐洲的反對。
但由于他們的破壞力傳播到了美國,2019年10月18日,美國40名議員聞名提案,要求將“亞速營”列入恐怖組織名單 。
然而,拜登上來后,美國又發現了他們在“反俄大計”中的價值,不再對其進行限制,而且鼓勵他們在烏東發揮更多“作用”。
今年1月28日,加拿大記者曾爆料,“亞速營”和“右區”有數百名成員在加拿大一處軍事基地接受秘密訓練,還佩戴納粹標志。但加拿大國防部搪塞說正在進行調查。到今天也沒有結果。
五眼聯盟支持的“亞速營”在烏東有什么價值?
他們這些年來在頓巴斯地區、敖德薩地區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罪行,有幾千名“俄語居民”被他們殺死,還有強奸、輪奸、搶劫……
一些孕婦被斬首,連七八歲的兒童,甚至嬰兒都被砍死。有些屠殺畫面甚至因為過于血腥,網上不得傳播。
像這種將俄語居民趕入大樓,再縱火燒死的罪行,亞速營不止在敖德薩工會大樓干過一次。
而圍觀民眾不能去救被大火困住的男女老少,否則,亞速營的斧頭就會過來找你。
西方主流媒體八年來一直在淡化這些反人類罪行。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曾在2014年末、2015年初兩份報告中提及,“亞速營”與“頓巴斯”營有組織的對平民實施了強奸與其他性暴力行為,并對東烏克蘭平民進行了電擊、水刑,迫使被拷打人員承認自己是俄羅斯間諜。
2016年3月的一份報告稱,“亞速營”為代表的烏克蘭武裝力量在東烏克蘭地區犯下的戰爭罪行包括大規模掠奪、非法拘禁、拷打平民。
這些報告并不符合美國及其盟友的反俄口味,在西方輿論掩護和力量支持之下,“亞速營”不斷擴大地盤,變本加厲地殘害俄語居民。
而這些受害人從烏克蘭法律上來說,他們都是烏克蘭公民,說俄語的也包括烏克蘭裔、希臘裔、白俄羅斯裔公民……
烏克蘭警察就算抓了幾個暴徒,法官也很快就能把他們放了。頓巴斯地區居民后來遭到襲擊時,就不再報警,而是組織了民間武裝保護自己,通過邊境通道獲得了俄羅斯方面軍事支持,一直跟新納粹武裝打到今天。
“亞速營”越是殘暴,烏俄仇恨越是深重。因此,“亞速營”分子對美國而言,是有政治價值的,他們在加拿大受訓是順理成章之事。
今年1月1日,基輔、利沃夫等烏克蘭城市舉行了火炬游行,紀念斯捷潘•班杰拉(1909-1959年)誕辰113周年,并高呼他為英雄,而烏克蘭警方跟往年一樣,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無論俄羅斯如何呼吁歐洲要重視此事,但歐洲圣母們卻是一片沉默。
1月2日,以色列外交部發聲強烈譴責這一行為,“贊美和支持納粹的人是在玷污烏克蘭猶太人大屠殺(The Holocaust in Ukraine)受害者的記憶。”
但烏克蘭新納粹照樣狂歡,因為他們知道,只要繼續進行“反俄”暴力行為,就會得到西方的支持和同情。
上次我寫過,2014年“橙色革命”時,烏克蘭新任內政部長阿瓦科夫曾要求特種警察“金雕部隊”在下跪認錯,然后解散了這支部隊。
當時,阿瓦科夫還做了另一件事,就是將亞速營這些暴徒納入了內政部體系之中,2014年5月5日亞速營在別爾江斯克正式成立。
我們現在說的“亞速營”是一個泛指--烏克蘭新納粹勢力。
“亞速營”成立后,最初在格魯吉亞接受美軍教官訓練。2015年1月,擴編為團級,編制定位為“特種行動支隊”,薪水由政府支付,比警察高三倍。
民間的“亞速營”的人數更為龐大,而且不受任何約束,他們的資助者是猶太裔寡頭科洛莫伊斯基。
他被稱為烏克蘭“石油之王”和“銀行之王”,1963年生于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州,澤連斯基是他的老鄉。
科洛莫伊斯基擁有烏克蘭、以色列和塞浦路斯三重國籍,他將資產轉移到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再以國外投資人身份回到烏克蘭。
2014年亞努科維奇倒臺后,科洛莫伊斯基被代總統圖爾奇諾夫任命為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州長。
圖爾奇諾夫是反俄屠殺的高層授意者,科洛莫伊斯基則出資資助亞速營。
波羅申科成為正式總統后,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就成了科洛莫伊斯基的“封地”,他將“亞速營”、“右區”等新納粹團伙擴編到2萬人以上,成為一支軍閥式武裝。
科洛莫伊斯基作為猶太人,怎么會去資助新納粹分子?原因并不復雜,那就是利益。
“亞速營”、“右區”等新納粹團伙壯大,有助于他對抗波羅申科這一派寡頭,捍衛自己的地盤。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是烏克蘭軍工重鎮,著名的”南方機械生產廠“便設在此處,也是沙皇俄國的鋼鐵重鎮。
蘇聯時代,為了擺脫舊時痕跡,這座城市更名為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第聶伯河+彼得羅夫斯基(紅軍將領)。
二戰后,這里成為了蘇聯航天工業和戰略導彈的最重要生產基地。
科洛莫伊斯基想要得到的并不僅僅是該州,而是整個頓巴斯地區。因此,他極力推動烏東戰爭,讓亞速營武裝去攻打頓涅茨克的親俄武裝。
波羅申科在這里的利益不大,他想按照《明斯克協議》實行?;稹?/p>
兩人官司打到了華盛頓,美國在權衡之后決定支持波羅申科。
2015年3月,波羅申科解除了科洛莫伊斯基的州長職務,雙方是以一對一談判方式進行。
但科洛莫伊斯基在”封地“組建的新納粹武裝力量,仍不受基輔指揮。也就是說,澤連斯基也控制不了它們。
科洛莫伊斯基2019年資助澤連斯基上臺后不久,因為他與美國在金融問題上產生了利益沖突,被布林肯宣布為制裁對象。這次烏克蘭寡頭大批外逃,他留在了國內。
但美國并不打算在烏克蘭打擊他,因為,他是反對普京的頭號“猛將”。對于科洛莫伊斯基來說,誰阻礙他控制頓巴斯地區,誰就是他的敵人。
波羅申科想這么做,他就反波羅申科,逼著波羅申科發動對烏東的三次戰爭;同樣,普京支持烏東兩個州,他就視普京為頭號敵人,俄羅斯的力量甚至會讓他失去哈爾科夫州。
正是由于烏克蘭是這樣一個病態社會,才有了亞速營暴徒橫行于世的土壤。
然而,從更深層次來說,烏克蘭的“歷史發明家”顛倒二戰歷史,導致全國歷史虛無主義泛濫,才是新納粹分子興起的根源。
早在1993年8月,基輔一批知識分子就為“民族軍第一烏克蘭師”舉行了50周年紀念大會,而這是一支納粹武裝。
第一次“橙色革命”之后,2005年4月9日,十名“歷史發明家”組成歷史真相小組,向烏克蘭總統尤先科、總理季莫申科、議長利特溫致聯名公開信,要求政府將紅軍解放烏克蘭歷史敘事改寫成“蘇聯占領烏克蘭”。
同時廢除所有與紅軍有關的勝利日,承認納粹“老兵”為二戰老戰士,并享受政府補助。
2006年5月6日,尤先科在全國廣播講話中呼吁最高拉達議員們投票支持“為自由而戰的老兵”(納粹兵)。
烏克蘭政府和歷史學者提出了一個口號--“為未來和解”,也就是說,無論紅軍老戰士還是納粹“老兵”都已是老年人,應當握手,互相諒解。
但這套把戲怎么能騙得了紅軍老戰士?當時最高拉達還有不少捍衛二戰歷史的議員。所以,“為未來和解”在幾點試點城市都沒有成功。
其實,臺灣省“臺獨分子”也搞過這種把戲,它們叫“轉型正義”,為日軍侵略者哀悼,借口是化解仇恨。說穿了,就是新法西斯分子在法西斯分子洗白。
2014年這場“橙色革命”后,烏克蘭新納粹就得勢了。不僅像“亞速營”等暴力團伙得到了政府支持,而還組成政黨,進入了各級議會。
它們從社會上、文化上、法律上、甚至在語言上,掀起了種族清洗式的針對俄羅斯裔公民的仇視運動。
它們公開打著納粹旗號,卻頂著西方“民主”光環。這些不折不扣的暴徒,在西方眼中,卻是“民主斗士”。
亞速營很懂得“五眼聯盟”需要什么,那么他們就配合什么。
2019年,烏克蘭“亞速營”基輔分隊頭目菲利莫羅帶人來到了中國香港,給曱甴們現場打氣,他還在臉書上說:要跟香港民主人士站在一起!
在推特、臉書一直有人在為這些暴徒涂脂抹粉,甚至在目前還有人在中文網絡平臺的評論區稱“新納粹”是俄羅斯扣給它們的帽子。
實際上,法國記者博內爾早在2015年就在頓巴斯地區拍攝了一部將近一個小時的紀錄片,紀錄了亞速營暴行,還有烏克蘭軍隊轟炸造成的慘劇。但影片被西方封殺。
法國著名紀錄片導演保羅·莫雷拉在2015年也拍了一部紀錄片,名為《烏克蘭“革命”面具》。片中指出,暴亂制造者就是新納粹暴徒,并分析了敖德薩工會大樓縱火案,稱這一切要拜美國所賜。
影片采訪了幾十名見證者,包括施暴方和受害方,同時質疑烏克蘭警方為什么中斷了刑事調查?
2016年2月, 當紀錄片準備在法國Canal+頻道播出時,美國大使館和烏克蘭政府出面向法國外交部施壓,要求Canal+取消播出計劃,于是,Canal+被“言論自由”了。
從亞速營這一新納粹組織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歷史虛無主義泛濫之后的可怕社會狀況。這些亞速營骨干成員,也就二十來歲,然而,烏克蘭歷史教科書早就給他們種下了黑白顛倒、認賊作父的認知。
同時,也可以看到美國及其同伙,為了地緣政治利益是何等喪心病狂?一邊拼命掩蓋自己扶持的新納粹組織的反人類的罪行;一邊不斷編造謠言將臟水潑向中國。
但是,無論美國與烏克蘭新納粹如何勾連配合,惡果最終一定會報應在美國身上,玩火者,必自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