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勢中美關系
劉金華 2022年2月11日星期五
2022年過去一個多月了,談今年大勢的,首先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再是談烏克蘭會否激化戰爭,中美南海會不會戰爭。還有新冠病毒,肆虐兩年多了,不僅沒完沒了,還越來越甚,人類顯得無可奈何。習近平2022年新年賀詞也主要是回顧2021年成就,對2022年只有一句話:“讓我們一起向未來!祝福國泰民安!”可能“不確定”因素太多,“國泰民安”就成為最大祝福。
去年3月,我寫了篇《中國人口問題》,談中國經濟、香港、臺灣、中美關系和人口問題、受到公安機關上門口頭警告,說是“不當言論”,我向法院起訴他們“是違法執法,是對公民愛國建言獻策的打擊和阻止,侵犯了憲法賦予人民的言論自由權利”,一直告到省高院,都不回應,事情不了了之。但實際判明,所有言論都是得當的。
對今年的大勢,我不那么看重中美關系?;蛘哒f,在國際國內大勢中,決定性的是國內情況。這不是一般的內因外因,內因是決定性的矛盾法則的套話,而是,現實的中美斗爭,直接表現為美國干涉中國內政,阻擾中國發展。
在《中國人口問題》文中,重申我2020年12月13日的《好不了也再壞不到哪里的中美關系》的判斷。2021年已經證明事實是這樣。我看,2022年中美關系的大勢,還將是這樣。
現在,美國拜登政府明確要與中國斗,用他的話叫“競爭”。大家可以從“市場競爭”中懂得“競爭”是什么關系。我們呢,政府和輿論曾經十分強調的“中美合作大局”, 經常講的“斗則兩敗,和則兩利”這句口頭禪,很長時間不提了,政府和輿論這幾個月一再指責美國,到處干涉制裁他國,是“麻煩制造者”;通過美國拋棄它扶植的阿富汗政權匆忙跑了,向世界證明“美國靠不住”。這不是口水戰,事實確是如此,是中國政府與美國多年、特別是這些年打交道的經驗。所以,首先可以肯定,今年中美關系大勢仍然“好不了”。與麻煩制造者美國好起來,豈不是自找麻煩?與被認為靠不住的美國合作,豈不是自欺欺人,幫助美國制造麻煩?誰能相信這樣的政府?我可以斷言,與美國搞好關系,結果會很不好。
但今年中美關系大勢也“壞不到哪里”。在今天經濟下行壓力下,世界經濟又日益一體化,中國不愿意或者不希望與美國對抗,美國現在也不能與中國脫鉤,它有許多事情還要靠中國,現在只能是為維護“美國第一”, 保住美國霸主地位,要盡可能給中國制造麻煩,阻擾中國發展超過它。
最近,美國三艘航母一齊開到南海演習,五艘航母在中國周邊游弋,一些人擔心中美會不會開戰?多年來都有一些人擔心美國會與中國開戰。我在2010年發表的《中美關系戰略思想(續2)》文,就針對《環球時報》的綜合報道《中國海軍關注度“驟然”提升 西方臆斷中美海上必有一戰》,提出了“首先,同中國打仗沒有什么很大的搞頭”和“再說,美國也打不贏,打不起,不敢打”的觀點。我認為,美國與中國搞點摩擦可以,但不敢同中國真的打大仗,它打不贏,拖不起。中美都是核大國,打核仗可能會毀滅全世界,核戰爭沒有贏家,會同歸于盡,誰都不敢打。我說此話11年了,中美還沒有打戰;我關于核戰爭的觀點,現在已寫進了《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關于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比較而言,核戰爭對歐美威脅最大,而對地廣人稀的俄羅斯威脅較小。那么,打常規戰呢?美國到中國來打戰,人和地利天時都不利于美國。我斷言,美國一旦同中國開戰,美國霸權主義就結束了。
美國在南海拉幾個國家搞軍演,在烏俄邊界搞得更兇,美國甚至說2月中旬俄國就要開戰。這是美國制造緊張局勢,控制他的“伙伴”的一貫伎倆。美國五艘航母來能做什么?我在《中美關系戰略思想(續2)》文中寫道:“靠近中國沿海邊,美國的海空優勢就會喪失;進入中國的地盤上,就陷入中國人民包圍之中,只會到處挨打。航空母艦就算是“蛟龍”,一到近海就是“龍游淺水”,連小蝦也可以戲弄它,到了近海,航母優勢盡失,而陸基火力盡展,會沉沒的航母對“永不沉沒的航母”,鹿死誰手,不是很清楚嗎?如果進行陸地戰爭,算你美軍是條虎,落到平陽也要被犬欺,美國糾結了那么多國家都打不贏小小的阿富汗塔利班,還能打得贏強大了的13億人的大中國?只有瘋子才干得出這種自不量力的事情來。”
拜登政府說美國不想與中國打仗,中美關系是“競爭”關系。我認為是真的。帝國主義已經發展到霸權主義。什么是霸權主義?簡單說,就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世界政府”,維護世界經濟秩序。霸權主義不是像帝國主義那樣靠戰爭爭奪世界市場?,F在,美國感到它的霸主地位受到中國威脅,但是美國不敢用戰爭打垮中國,不僅它心有余但力不足,風險很大,更在于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支柱,與中國打戰,首先傷害的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利益。而搞競爭,也就是搞冷戰,它還有一定優勢,可能獲利。不過,與過去幾十年封鎖中國比較,用制裁手段這類競爭就顯得軟弱多了。
中美關系不是和,而是斗,現在爭論不大了,基本已成為共識。中美斗爭主要表現為美國多方面扼制中國發展,這也是共識,但需要進一步認識到,美國如何扼制中國發展?
美國政治家總的很愚蠢,這是社會制度決定的,但他們在金融、科學技術上有優勢,斗爭上很有些手段??梢岳弥袊匈Y本主義成分,美國沒有社會主義成分,而且全世界大多數是資本主義國家。他們借以干涉中國內政,從中國內部瓦解、削弱中國。所謂“蒼蠅不叮無縫蛋蛋”。我請決策者對比改革開放前后中國大勢,是不是這樣?想一想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的國際關系戰略的意義。
我還請決策者想一想,為什么在被認為處于“崩潰邊緣”的文革時期,美國總統要跑來中國,要求搞好關系?想清楚了這個問題,就會懂得國際關系大勢,核心是中美關系,關鍵在中國自己,只要中國自己不分裂,能夠獨立自主發展(不是不需要外援,只是不依賴外援),而世界穩定依賴于中國發展,那就形勢大好。
中國能不能做到獨立自主發展?這個問題不需要討論,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發展歷史,已經做了明確肯定的回答。現在精英們說那時“不開放”,是“閉關自守”,完全是瞎說。毛澤東在建國前,就講了要與外國做生意,是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為扼殺中國進行幾十年的封鎖,而打破美國封鎖的,是中國與之針鋒相對的斗爭,和毛澤東的“乒乓外交”藝術。開放有兩種,一種是獨立自主的開放,一種是現在霸權主義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的“開放”,叫“依附論”。
中國領導人還沒有下定決心跟美國斗,只是因為美國堅持與中國斗,被動的斗,沒有認識清楚中美關系的本質。很可能美國對華策略改變了,“中美合作大局”又會唱起來。
中國現在搞“抗議”的斗爭方略,實踐證明不行。我們抗議、交涉,反對不下百次了,結果如何呢?美國軍機三次降落臺灣,1月20日美軍“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公然入侵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內水,可以平安離去。對此,我們的“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只是虛弱的表現,阻止不了美國對華斗爭,只會是鼓勵美國得寸進尺,弄不好真的會打起來,雖然是小打,局部戰爭。
不要忘了解放戰爭中,解放軍炮擊英國紫石英號事件。那時,新中國還沒有建立,外國在中國駐軍還有中國國民黨政府簽訂的條約保證?,F在,新中國建立72年了,豈容美國軍機軍艦入侵。我認為,“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并予以警告驅離”遠不夠。首先應當攔截它,攔截不住,進入我國領海,應當俘虜它,敢抗拒,就擊沉它。對外國的任何武裝都一樣。
美國不會與中國打大戰是大勢,但只有中國堅決回擊美國的挑釁,敢同美國打戰,這種大勢才能維持。這是辯證法。
中美關系,中國戰略應當是“文攻武衛”。文的方面取攻勢,用“人類命運共同體”與美國霸權主義、恐怖主義“競爭”(如這次利用冬奧會與俄羅斯等國會談,相互支持),武的方面要自衛,有來犯者,只要好打,就堅決消滅之。
附言:張大偉網友經常指出我的文章中的掉字錯字,但文章已經發出,糾正不及?,F在,我先把《2022年大勢 中美關系》、《2022年大勢 中國經濟》《2022年大勢 新冠病毒》發他,都獲得他細心校改。我表示感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