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正在重演
——電視劇《外交風云》觀后感
近日來又將電視劇《外交風云》看了一遍,聯系到當今國際形勢,有著歷史正在重演的感覺。
《外交風云》講的是新中國建國后的外交史,從新中國成立開始,組建“將軍”外交官,到尼克松第二次訪華結束,全景式地再現了在毛澤東領導下,周恩來一手打造、從無到有并發展壯大的新中國外交事業。電視劇從解放戰爭末期中英、中美斗爭開始,到毛澤東第一次訪蘇、抗美援朝、亞非會議、炮擊金門、中美大使級會談、赫魯曉夫反斯大林、毛澤東再次訪蘇、中蘇交惡、基辛格秘密訪華、中法建交、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尼克松第一次破冰之旅、中日建交,至尼克松下臺后應毛澤東之邀再次訪華結束。這些重大外交事件,我都是經歷的,但只是從一個普通群眾的視角觀看,對其中內情是一無所知。而這部電視劇,展示了新中國外交的全貌,許多事情,我都是第一次知道,所以看得津津有味,它是對學習新中國史的一個重要補充。
新中國的成立,百廢待興,外交人才奇缺。毛澤東提議調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充實外交戰線,是一個創舉。事實證明,這是一著好棋。由此誕生了一大批新中國有名的外交官,包括繼周恩來任外交部長的陳毅元帥。盡管在從軍事轉向外交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困難,但由于他們對黨的事業的忠誠,這些困難都一個個克服了。劇中對此曾說:將軍們對黨和革命事業忠心耿耿,是從事外交的最重要品格。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
外交戰線與真正的戰線是形式不同而實質同一的兩條戰線。在外交戰線上要斗智斗勇,更要有犧牲精神。黃鎮同志為亞非會議而去印度尼西亞當大使、為中法建交而到法國去當大使、為中美建交而去美國當聯絡處主任,一直長駐國外,連子女都有意見,然而他都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為重,欣然赴任并很好完成了任務,實在令人感動。
使我潸然淚下的一幕是在尼克松訪華前夕,周總理尿血越來越嚴重,醫生不得已將周恩來病情的實際情況與后果告訴了鄧穎超。鄧穎超找周恩來建議他立即住院治療,但周恩來說當時正是尼克松訪華緊要關頭,他無法脫離工作,并回憶他倆年輕時將一切奉獻給黨的事業的許諾,之后周恩來仍堅持在崗位上。最終周恩來因工作躭誤了病情,終于不治。老一輩革命家的自我犧牲精神,何等令人可敬!
與周恩來一樣,毛澤東也是為了革命工作而不顧自己的身體,以國事為重。尼克松來中國后,毛澤東立即接見他,而在此前幾天,他曾突然發病昏迷。醫生給了他會見時間是15分鐘,而他與尼克松卻談了一個多小時。以毛澤東為首的新中國老一代革命家,為我們后人作出了光輝榜樣。對比今天那些腐敗分子,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不是紀錄片,所以其中也有虛構的人物與情節。但就我的經驗而言,這部電視劇應該是八成是事實,二成是虛構,而虛構也是為了烘托事實,使之更易使觀眾感動而為,這是藝術的真實。
有一句話說,歷史不會重復,但我認為,歷史可能重演。現在我國所處的國際外交狀況,在某種程度上與電視劇中的情況有所相似。中美之間當前的斗爭,有些像抗美援朝及其后時期。但這種重演,只是歷史螺旋形前進的表現。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的中國外交,一定會克服美帝國主義為我們設置的艱難險阻,走向新的更大的勝利。
現在黨正在號召學習新中國史,這部電視劇是學習新中國史的一個好教材,我建議還沒有看過的同志能抽時間看一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