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琦是發表演講,闡述了美國對我們的貿易政策。
拜登在年初上任后,就派給戴琦一個任務,就是全面評估對我們的貿易政策。
而在戴琦的評估結果出來之前,拜登整體是延續特朗普對我們的貿易策略,保留了特朗普對我們施加的不合理高額關稅。
在這半年,美國商界和華爾街一直在游說拜登取消特朗普對我們施加的不合理關稅。
不過呢,在這次戴琦講話前兩天,美國故意讓一些高級官員透露消息給媒體,報道一些捕風捉影的消息,大意是指責我們沒有完成去年1月份協議里要求的進口量,并威脅可能對我們加額外的關稅。
然而,美國提前兩天造勢,形成這種“恐嚇”的輿論氛圍后,戴琦在10月4日的講話,卻顯得雷聲大雨點小,可以說是大棒高高舉起,最后卻輕輕落下。
這也是美國一貫的“無中生有”的造牌套路。
先讓消息人士恐嚇一下市場,然后實際結果并沒有那么糟糕,反而顯得是個利好,但實際并沒有太大變化,等于被美國硬生生制造出一個“利好”。
雖然戴琦在10月4日的講話里,仍然充滿大量無端指責我們的內容,同時也指責我們未完成去年1月份協議,但同時戴琦也強調不謀求跟我們脫鉤,并會就去年1月份協議的完成事宜來跟我們進行“坦率”對話,稱美方無意“激化”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
同時,戴琦雖然稱不排除增加額外的關稅,但也稱會增加針對性豁免程序,將批準把部分進口商品豁免在懲罰性之外,來緩解美國企業面臨的壓力。
戴琦的講話,充滿著嚴重的自相矛盾,乍一看有點像精神分裂一樣。
這一切都顯得美國當前就是色厲內荏,完全就是在虛張聲勢。
我在前兩天的分析里,也跟大家提到過,我認為美國當前在通脹率高企的情況下,是沒有能力加征額外的關稅,所以美國大概率只是在打嘴炮,而不會真的再加新的關稅,發動所謂的貿易戰2.0。
甚至,拜登真正想做的,其實只是找機會取消特朗普對我們加征的不合理關稅,因為這有助于美國降低通脹壓力。
但拜登現在國內面臨的壓力也比較大,如果他直接取消特朗普對我們加的不合理關稅,估計馬上就會被共和黨扣上“通敵”的帽子進行攻擊。
所以拜登需要通過跟我們談判的方式,還采取所謂比較強硬的姿態,來對我們漫天要價、威脅,最終是想用這樣無中生有的造牌方式,把本應該取消的不合理關稅,換取我們對美國讓步。
但我很早就分析過,特朗普對我們加的不合理關稅,是美國本應該就取消的。
美國現在通脹壓力大,是美國自己撐不住想取消這個不合理關稅,美國現在又不甘心直接取消這個不合理關稅,就妄圖把這個已經“過期”的牌,拿出來跟我們換籌碼,這顯然只是美國自己癡心妄想。
關于戴琦10月4日的講話內容,我也大致跟大家梳理一下。
戴琦這次演講里有一些積極因素,但也充斥著大量消極因素和不友好因素。
這也不奇怪,美國現在隨便一個人出來演講,不對我們夾槍帶炮污蔑兩下,都有點不像是美國人。
我看了下戴琦講話的全文內容,說實話,我感覺戴琦的水平實在有限,這篇演講邏輯混亂、充斥著大量自相矛盾的內容,而且內容經常是比較“贅述”,是相當的啰嗦。
我大致梳理一下。
雖然之前美國輿論把戴琦這次講話渲染定位成“拜登的對華貿易政策”,包括戴琦本次演講的標題也是“New Approach to the U.S.-China Trade Relationship”,也就是“中美貿易關系的新方案”。
但實際上,整篇演講大多數篇幅戴琦都只是在訴苦和指責我們,而真正可以落地執行的政策和措施,戴琦基本就是一概而過。
所以這篇演講與其說是“新方案”,還不如說只是美國自導自演的一場訴苦大會,只是在表明拜登政府沒有在“吃干飯”,而是有在做事情,雖然事情做的不咋地,但已經很努力的意思。
戴琦演講的第一部分就是抱怨,除了對我們進行各種無端指責之外,順便吹捧了下拜登的基建計劃,強調拜登會優先國內事務,搞好國內的基建,才能搞好對外貿易,大概是這么一個意思。
第二部分,戴琦才稍微講到了重點,提出對我們貿易政策接下來的4個基本要點。
1、戴琦稱,美國會跟我們持續討論去年1月份協議的執行情況。
這里戴琦稱,我們未能遵守去年1月份協議規定的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量。
所以她會在未來今天跟我們進行視頻會議,來進行“坦率”對話。
這里需要注意,戴琦所謂的“坦率”對話,實際上就包括要求我們完成去年1月份協議里規定的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量。
所以,這個“坦率”的意思,其實就是雙方都會直言不諱闡明各自立場,不避諱各自分歧的意思。
但過去這半年,我們跟美國也“坦率”對話過很多次了,基本就是陷入到各說各話的模式,像3月份阿拉斯加那次會談,雙方各自的評價也同樣是一次“坦率”對話。
所以,戴琦這里所說的“坦率”對話,背后的含義,大家要有所了解。
戴琦不說是來吵架的,但至少是不懷好意的。
其中戴琦要求我們按照去年1月份協議那樣,足額進口美國的商品,這顯然已經是一個我們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其實我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經跟大家分析過,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下,我們基本是不可能完
成去年1月份協議關于額外進口美國商品的內容。
去年1月份協議里規定,我們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于2020年和2021年這兩年內增加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和制成品、能源和服務。
但目前我們只完成這個購買量的62%,很顯然是不太可能在今年內完成的。
這個主要原因是疫情的出現,同時美國自己控制不住疫情,現在美國自己都陷入供應鏈紊亂,自己都缺貨,就別說對我們增加出口了。
因此,這并不是我們不想從美國進口更多的商品,而是美國自己不給力,控制不住疫情,導致供應鏈紊亂,所以這個問題的責任,是顯然不能怪到我們頭上的。
我們當時跟美國簽訂這份貿易協定的時候,誰能想到這場疫情會這么嚴重呢?
而在去年1月份協議里,實際上也有這樣的條款“如因自然災害或其他雙方不可控的不可預料情況,導致一方延誤,無法及時履行本協議的義務,雙方應進行磋商。”
很顯然,當前疫情的肆虐,就屬于不可抗力的天災因素,并且也是美國方面的問題才導致我們沒辦法進口更多的美國商品。
我去年也有提醒過,我們應該提前對這方面輿論進行準備一下,闡述清楚是因為疫情原因,導致沒辦法完成這個購買量,防止美國來借此甩鍋指責我們
不過呢,去年下半年美國特朗普政府忙于競選,為了保住去年1月份協議這個特朗普少數幾個拿得出手的政績,美國政府面對我們當時對美國進口量已經遠低于預期的情況下,仍然夸我們協議完成得不錯。
然后現在,美國就又是另外一幅嘴臉,拿這個事情說事來攻擊我們。
這已經說明,這件事情問題責任不在于我們,而只是美國借題發揮而已。
我們輿論也應該說清楚是因為疫情這樣的天災,再加上美國自己控制不好疫情,供應鏈紊亂,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可能完成去年1月份協議所說的進口量。
避免被美國又扣上一口黑鍋。
2、戴琦稱,美國會開始制定針對特定產品的關稅免除程序。
美國之前透露消息給媒體時,只稱會威脅對我們加征額外的關稅,渲染這種恐嚇的輿論氛圍,但實際上,美國真正在做的,卻在制定“針對性豁免”的程序。
并且戴琦也提到,這是為了減緩美國企業的壓力。
其實說白了,就是為了減緩美國的通脹壓力。
這也應證我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當前美國高企的通脹壓力,會迫使拜登不得不取消特朗普時期對我們加征的不合理關稅。
只不過美國現在死要面子,拜登也怕被人借此攻擊,所以就不全面取消對我們加征的不合理關稅,就設計出這樣一個“針對性豁免”程序。
說白了,就是哪些商品會比較影響美國通脹,那么這些商品就大概率會被列入“針對性豁免”程序里,得以不受所謂懲罰性關稅的處罰。
但可能戴琦覺得單獨說針對性豁免關稅,會讓美國顯得很沒面子。
所以,戴琦在說完這一點后,又補充了一點。
戴琦稱,她并不排除根據301條款啟動新的調查,這可能導致新的關稅,她表示,這將取決于我們的行動。
我認為,這只是戴琦在不得不出臺“針對性豁免”程序后,為了給拜登留點面子,才放的一點狠話。
這有點像兩個人打架,一個人打不過,準備收手的時候,還不忘說點狠話找回點場子,比如“你給我等著”這樣不痛不癢的話。
但這都掩蓋不了,戴琦這份充斥著自相矛盾、大量贅述的演講內容里,唯一真正有實質性的執行措施,就是這個針對性豁免程序。
比如說,戴琦在第3點里還對我們指責產業補貼的問題,認為我們的產業補貼嚴重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
但事實上,美國自己也有這樣的產業補貼行為,美國和歐洲就經常因為波音和空客的補貼問題,在互相打口水戰。
這都說明,美國指責我們產業補貼的問題,只是美國企業在競爭不過我們之后,美國借題發揮罷了。
然后戴琦在第4點里則不厭其煩的提到“美國會和盟友一起建立21世紀新的貿易秩序”。
在講完第二部分的這4個要點后,戴琦在第三部分的篇章里,居然繼續不厭其煩的訴苦。
更夸張的是,戴琦直接從幾十年前開始講起,從我的角度來看,戴琦就是在闡述美國企業是怎么無能的被我們企業不斷打垮。
只不過戴琦不認為這是美國企業競爭力低、無能,而是因為我們不公平競爭所致。
美國整天說跟我們是競爭關系,但我們企業在公平市場里競爭擊敗美國企業后,美國動用國家力量來打壓我們企業,這才是充滿惡意的不公平競爭行為。
這就像兩個小孩子打架,打輸的那個人輸不起,就叫家長來給自己撐腰,美國這種以大欺小的行為才是最惡劣的。
戴琦第三部分的內容,總結就是一句話“美國制造業空心化,XXX產業不行,都是中國害的”。
反正戴琦這篇演講,我看下來,整一個“祥林嫂”模式。
在戴琦口中,我們成了不講理的惡霸,而美國成了弱小無助的白蓮花。
這樣顛倒黑白的演講,說實話,看得我想吐。
其實,戴琦這篇演講,之所以會邏輯混亂,充滿自相矛盾。
這完全是美國當前進退失據困境的縮影。
美國一方面想要取消對我們的不合理關稅,以此降低美國的通脹率。
但另外一方面,又不甘心這樣直接取消對我們的不合理關稅,還想著以此無中生有造牌,來換取籌碼。
所以,戴琦這篇演講,我認為真正有執行意義的就是那個“針對性豁免”程序。
其他那些大量對我們的指責污蔑,只是放狠話找回場子的痞子行為。
包括,戴琦噼里啪啦指責我們一堆后,仍然還是得強調,不會跟我們進行“經濟脫鉤”。
同時戴琦還說“相比經濟脫鉤,美國會在“再掛鉤”中尋求達成什么目標,更重要。”
美國這種思維,也是非常的想當然。
美國意思就是,我不跟你經濟脫鉤,是對你的恩賜,所以你應該因此感謝而付出一些籌碼,來達成美國的一些目標。
這簡直就是強盜邏輯的極致思維,是又當又立的典范。
美國現在就像是一個坐吃山空的富二代,老本已經吃光了,卻還沒有一點自知之明,還以為全世界都得圍繞著美國轉。
去年底美國大選的時候,我就一直說,拜登當選會比特朗普更好一些。
因為我們更擅長對付拜登這樣傳統的虛偽政客,而對特朗普那套王八拳,反而很不習慣應對。
拜登近來的表現,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雖然拜登整體延續特朗普對我們的態度,繼續各種不友好行為。
不過本來以美國當前狀況,誰當總統都不會對我們友好,這是美國已經走進去的一條死胡同,很難拐彎了。
但不同的人,采取對付我們的方法則不同。
特朗普是完全不要命的同歸于盡打法,對付特朗普這種人,我們是很頭疼的。
而拜登這樣的人,一看就是比較愛惜自己羽毛的人,這種人是不可能跟你同歸于盡的,所以反而很容易被人看清虛實,我們要對付拜登這種傳統政客,是得心應手。
想必大家應該也有這種感覺,拜登上任后,我們對付美國一下子顯得回到以前的正常軌道,更有章法了。
時也,運也。
美國霸權的落幕,已經是歷史大勢,很難被扭轉了,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