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喬良和王湘穗一起構筑了超限戰的戰法理論。在美國重返亞太在中國周邊處處煽風點火的背景之下,中國如何應對未來中美兩國的長期競爭對抗,人們不由得想起了喬良和他的“超限戰”理論。
問:超限戰是什么?你和王湘穗共同的設計是為了針對什么樣的戰爭?
喬良(以下簡稱喬):超限戰是一種戰爭理論,并不是單獨為中國設計的。西方一些媒體認為超限戰的敵人就是美國,這是對一部兵書狹隘的看法。《孫子兵法》、《戰爭論》的敵人是誰?真正的理論是沒有敵人的,計劃和方案才有敵人,超限戰不是戰爭計劃、戰爭方案,包括敵人和潛在的對手都可以使用。但的確它是我們為中國所設計的一種戰略思維和戰爭方式。如果具體到軍事力量上我們不是敵人的對手,就應該考慮是否有其他方式。
問:超限戰會避免血腥的搏殺嗎?
喬:超限戰是基于兩種考慮,一種是人類發展到今天,技術上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可以尋找到戰爭的替代品,人類在幾千年的利益搏殺中一旦解決不了問題,最后都是求助于暴力戰爭。在21世紀到來的時候人們看到了一線曙光,就是可以使用其他手段替代戰爭。如果用金融手段能打跨你的對手,如果能用黑客的攻擊使一個國家陷入癱瘓,為什么一定要用暴力手段呢?"五一"前后的中美黑客大戰雖然還只是一場表演、一場網絡戰爭的預演,但已經呈現了一種跡象。超限戰的網絡戰不是口號和在對方網站上的涂抹,它必須要有實戰效果。超限戰里一個重要的戰法思想是錯位戰,而現在的中美黑客大戰還是對位戰。
問:怎么看到超限戰的具體套路?它的意義怎么理解?
喬:超限戰的原則的兩條,一個是組合;第二就是錯位,你打我的軟肋,我打你的心臟,我打你其他地方同樣讓你經受不起。
超限戰是一種戰法,敵人明明知道你要這么干,它也拿你沒辦法,多種的手段你知道我用哪種方法打你?你明知道我要對你進行超限戰,可你無法知道我要組合那些手段;如果你知道我用哪些手段,你又無從知道我打擊你的哪兒。包括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難道它可以把舉國的缺點都隱藏起來嗎,都可以像金庸描寫的大俠把所有穴道都封起來嗎?
超限戰的目的就是告訴有些視中國為敵人的國家,你不要欺人太甚,最好不要采取與中國為敵的方式,否則弱國有弱國的辦法,同樣可以反制于你。也許你可以毀滅中國一千遍,可是你怎么知道中國沒有辦法毀滅你一遍呢?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遍和一千遍有什么差異呢?超限戰最主要的是給中國人提供一種新的戰略思維和戰法思維。
問:那么超限戰還是打仗嗎?
喬:超限戰不像有人認為的是不講規律、規則,無限制的去使用暴力。雖然未來的100年中我們看不出來人類會降低彼此之間的利益沖突、利益爭奪,但我們應該可以看到解決利益沖突的方式不僅僅是戰爭。用索羅斯的方式能夠打垮敵人的話,就不必非要動用千軍萬馬,能用網絡戰的方式使敵人陷于癱瘓,干嘛要用炸彈使它癱瘓呢?
問:如果中美之間發生戰爭,怎么找到它的弱點,用超限戰的方式去戰勝它?
喬:中國人最不希望與美國為敵,第一是因為它強大,但拋開這一點,美國有沒有弱點?它是最富的國家。毛澤東說過,沒有壇壇罐罐的人就一身輕。美國因此就會有所顧忌,打劫一個窮人,你一無所獲;打劫一個富人,你會滿載而歸。這就已經構成了雙方的優勢和劣勢,富人的優勢是因為他富,窮人的優勢就是因為他窮。這可以認為是戰略上的哲學問題。
另一點,美國對網絡的依賴非常強;依賴性越大,越是你的弱點。諸如此類不必細說。美國所有的長處都有可能是它的短處,就像中國所有的短處都有可能意味著是我們的長處。在軍事角度上,科索沃戰爭美國打了600枚巡航導彈后就接不上氣了,迅速去核武庫改造900枚導彈,拆下核彈頭換上常規彈頭,繼續往科索沃砸下去??扑魑诌€沒有北京大,美國的彈藥就已經不夠了,打中國你需要多少枚巡航導彈。美國傾其國力把中國打癱是做得到的,但是美國舍得讓它國家的全部資產都投入到與中國的一場不相干的戰爭中來嗎?比如為了臺灣問題把中國打癱,是傷敵一萬,自損八千。如果美國明智,美國人是能算得清這筆帳的。
問:超限戰如果運用在今天的國家安全上應該如何做?
喬:超限戰不止局限于軍事手段,是指各種組合使用。如對待"臺獨",軍事威懾是必要的,但是不夠。臺灣的軟肋是什么?臺灣有60%的成年人是股民,甚至更高。還沒有用軍事力量打擊它的時候,如果有能力使它的股市崩盤,對"臺獨"就是有力的打擊。當所有的股民發現,如果"臺獨"他的利益就受損,他們會支持嗎?打擊股市不僅僅只有金融手段,還有媒體戰,除了通過傳統媒體,網絡也是有力的途徑。這些都有可能成為組合的手段,在動用刀槍之前就發揮作用。臺灣問題的底線是戰爭,但這之前針對各種的"臺獨"傾向,要正告分裂勢力,我們還有戰爭之外的各種方式來對付你。我們還有戰爭之外的各種方式來對付你。我們不能在這么廣闊的一個空間內,只考慮戰與不戰兩個問題。這就是超限戰。
問:在超限戰的思路下,有什么具體的針對國家安全的方案和計劃嗎?
喬:超限戰作為一本兵書,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從中尋找自己的立足點。但我們不能讓自己理論停留在空中樓閣的狀態,我們更多的考慮到它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用更細致、更具體的方法來證明超限戰是可行的。如我們的《對臺策論》,內容全是具體的運用方式,從政治上的大的戰略策略考慮一直到細節的具體運用、操作;如怎么進行金融戰、網絡戰、如何有策略地離間對手,但只能透露這些。
中國有十年拆招時間
問:怎么看待美國指向中國的軍事部署?
喬:朝鮮戰爭后,美國對中國進行一種新月形包圍,后來由于眾多的力量要分散到對付蘇聯上,重點一直在歐洲,對于中國的包圍逐漸變得名存實亡。直到1972年中美關系解凍基本上就不復存在了,甚至東南亞條約組織(東盟前身)都解散了。在今天,美國的軍事部署對中國已經構成的態勢,雖然重新開始布點了,但我認為還沒有完成。在印度,美國雖然在進一步的拉攏印度,但在軍事上與印度連一種準結盟的形式都沒有形成;現在可以利用的軍事基地,蘇比克灣并沒有恢復,只是獲得了菲律賓政府可能會回來的一種暗示、認同;在新加坡建起一個新船塢將來可以??看笮蛙娕?,可是沒有獲得馬來西亞的認同;對印尼施加壓力,想在蘇哈托下臺后獲得進一步的進展,但現在還不能完全看出結果;美國自軍隊撤出臺灣后再也沒有能回去;亞洲駐兵的地方是在日本和韓國。軍事上大的布局已經呈現,但真正的布勢想完成非十年之工不可。
如果能認清這一點,這十年就是中國破招、拆招的十年。
問:十年的判斷從何而來呢?
喬:外交上、國際間的很多行動很難一下就實現,在一個國家獲得一個軍事基地,必須要有相應的設施建設,一個機場從建設到使用最快也要3、4年,軍隊熟悉其間的各種情況形成戰斗力也要相當時間。這僅僅是一個飛行部隊的情況。美國從環繞中國的國家同時獲得一兩個基地、駐軍形成戰斗力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在一些號稱不結盟的、號稱自己是獨立性的國家獲得基地是很難的。美國的布勢更多的是挑動這些國家與中國的敵對,假別人之手來對付你。
問:周邊國家就不會出兵嗎?
喬:周邊的國家可以與中國進行戰爭對抗的應該說不多,有這種能力的只有幾個國家,能對中國戰而勝之的國家基本上不存在。但能給我們帶來麻煩的國家非常多。
問:美國對中國的環繞部署對我們造成的實際威脅是什么?
喬:這種環繞是在惡化我們的生存環境,光靠臺灣的軍事實力無法對大陸的生存環境構成威脅,"臺獨"對大陸構成的威脅主要是美國在整個全球布勢下尤其是對我們環繞的威脅下的一個棋子,而且可能會因為這個棋子引起連鎖反應,這才是中國把臺灣問題看的非常嚴重的主要原因。
問:連鎖反應如果出現會是一種什么狀態?
喬:沒有了臺灣,大陸的整個出??冢谝粛u鏈全被封鎖,中國就變成一個海權受到極大限制的國家。而且還意味著一些有潛在敵意的國家對它的一種覬覦,指望著將來控制臺灣。對于中國和有潛在敵意的國家而言,誰拿到臺灣這張牌,就意味著鉗制對方,臺灣真正的戰略意義就在這里。它意味著有些國家的生命線都取決于臺灣的歸屬。
問:這些國家包括哪些呢?
喬:這些國家也許不便說的很明確。那么我們不妨這么去看,日本人是如何說周邊國家的,日本在與美國續簽安保協定的時候,他們的政府官員多次做了解釋,我們不妨參照日本官員所說的周邊事態相關國家的解釋就知道這些國家是誰了。
問:臺海局勢是中國國家安全的關鍵,我們是不是可以由對臺軍售開始甄別?
喬:反對的態度應該是明確的,畢竟是把武器賣給了中國的分裂勢力、一個國內的叛逆省份,直接威脅了中國的安全。臺灣有一種說法認為,臺灣目前的武器對大陸還有五年的優勢,特別是在空中力量的對比上,再有五年大陸就有可能攆上臺灣了。這肯定是一個外行的說法。大陸和臺灣在軍事上沒有任何可比性,主要不在于武器的比較,最主要的在于地緣的因素。120公里的平均距離意味著我們拿常規武器都能夠著它,地面遠程火炮就夠了,更不用說用導彈用飛機,直升機用半小時就可以過去。這點距離能干什么呢?你有什么樣的武器也白搭,包括現在臺灣要加入TMD,你連預警時間都沒有,你搞什么戰區防御。
臺灣軍事最主要的問題是在地緣上沒有任何潛能。臺灣的弱勢還在于它本身沒有戰略縱深,如果它雖然離你近,但戰略縱深很寬大,幅員遼闊就像澳大利亞一樣,那就另當別論了。問題它是一個狹長的島嶼,沒有戰略縱深,離大陸又這么近,這就決定了它有多少F-16、幻影2000、美國真把宙斯艦賣給了它都沒有意義。所以,反對軍售只是我們的一個態度,絕對是不因為我們的恐懼。(編者注:美國對臺軍售極大地增加了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成本,使和平統一變為不可能,但對臺軍售不能阻止今天中國統一臺灣)
但我們必須關注萬一它鼓勵"臺獨",就會使兩岸處于一種交戰狀態。如果非要用戰爭解決問題。美國倒有可能在這時打我們,雙方消耗的差不多,它就有可能出面收拾殘局,這有可能成為一種真實的威脅。這些就要有認真對付它的辦法和手段,而對于三個導彈防御系統我認為有可能用一個招數就能解決。美國的一切動向都說明它在越來越認真的在軍事上對付中國,這種判斷應該不會錯。
問: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與臺灣的各種軍事對比,難道都是沒有意義的嗎?
喬: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留給作戰人員、制定作戰方案的人去解決,如果真的出現軍事行動一定會針對具體的武器,一般的人根本不必去談論它。你說大陸有多少架蘇-27,臺灣有多少架幻影2000和F-16,難道大陸一定要去和臺灣進行第三代戰機一對一的交換嗎?完全可以不這樣,我可能根本不出動飛機,就讓你的全部飛機趴在地上,我把你的機場全部摧毀掉,你或者無法升空,或者升空后無法落地,第三代戰機再先進有什么用呢?
忍耐是有限度的。
問:忍耐可能換來國家安全嗎?
喬:大家應該珍惜戰爭到來之前的一段和平的時間,可能把它叫做戰爭的間隙(和平),和平經常就是戰爭的間隙。在這段時間要使我們的GDP盡量往上走,同時加強國防建設。國防建設在過去的20年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削弱了。
中國有些事情是需要發出信號的,有些牌是你必須主動出的,不能老是處在一個應付事態的局面下,應付事態多了就會疲于應付。這需要有大政治家的通盤考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