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獨”上臺是解放臺灣的契機
——兼議化解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挑釁
李甲才
2016.6.7
“臺獨”女總統5月20日終于粉墨登場,客觀的說,對維持兩岸關系現狀、得過且過主張者是麻煩事。但對尋找契機解放臺灣則是好事,如若同前任馬英九差不多,武力統一一時還沒有合適的理由。說沒有合適的理由,僅只是針對把“解放臺灣”修改成“和平統一”而言的。
(一)
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解放臺灣,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人民的夙愿。這是需要有擔當民族大義的領導人才敢干的事。按目前的軍力,武力解放是完全綽綽有余的。軍事力量狀況是一個重要因素,關鍵是要有敢于武力解決的魄力和決心。鄧(胡趙)江胡初上臺時,曾同一些友人議及斷言,統一臺灣那是要動干戈的事,“靈”的跟猴一樣,就是有機會都不干,只精于作表面文章,怎么會干在他們看來是不劃算的冒險事情?連可能性都沒有。美國1999年5月轟炸駐南使館,二打伊拉克,進兵阿富汗,2008年經濟危機都是解放臺灣的難得機遇,只可惜放棄了戰機。
目前的領導也似不可能,只要看他們的現在就能知道將來。面對日益猖狂的“港獨”、菲、越滋事,始終態度曖昧就是證明。不知是有態度了沒有公開也未可知。蔡英文如會在策略上更加巧妙的用技術掩蓋實質上的“臺獨”,大陸方面就會猶豫不決而無舉措。
金錢開路和平統一不了。本文的意義是表明一些愛國者的意見和看法。盼民間積極參與熱烈討論,或可燃起上層的愛國主義激情,在統一臺灣上有所作為。解放了臺灣,將來重建社會主義少個還少點事。
把臺灣統一了,解決印度、日本、越南、菲律賓和南海的問題,就會取得非常有利的戰略優勢,可破解美遏制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一舉掃清日、越、菲本來就沒有領海爭議而硬生造的爭議。
從世界范圍分析,絕大多數國家會支持中國的國家統一,因為都聲明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西方只有追隨美國的幾個國家會說些不三不四的無關痛癢的話。中國周邊的朝鮮、俄羅斯、蒙古、卡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爾、巴基斯坦、緬甸、泰國、不丹、老撾也會采取不干涉政策。印度和越南只需加強邊防即可。菲律賓、印尼會口頭上說三道四。
日本會蠢蠢欲動,支持臺灣一些武器、軍用物資,但不會直接參戰,赤裸裸的干涉中國的內政。
美國有武力支持“臺獨”的可能性,也僅是在短期內拿不下,局限在臺海交戰的地域范圍干涉,不會為臺冒險和中國打一場難以確定勝敗的戰爭。
在諸多矛盾存在的情況下抓住主要矛盾,從戰略層面解析,中印藏南的領土爭議,不是當前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暫時擱置有緩沖的時間。武力奪回越南占領的島礁,就是贏了也化解不了多方面的爭端。遠涉南海武力解決菲律賓挑起的領海糾紛,在目前諸多紛擾的情況下是舍近求遠的下策。日本國有化釣魚島不過是虛張聲勢,并未派兵占領,口頭上說是自己的就能真正成為它的?
美國在南海咄咄逼人,用些軍事對抗手段擋一擋,動作幅度稍大一點,把注意力吸引在那邊,只要嚴陣以待就好。抗衡美國解放臺灣,涉及購進的“兩房” 和1.3萬億左右的美元債券及存放的600噸黃金,已近乎覆水難收,均等臺灣問題解決了再統籌謀劃。對美貿易與在美的投資按對等原則處理。
(二)
通盤考慮,只有武力統一了臺灣,是解決目前國家東南范圍越來越多的錯綜復雜矛盾的最佳選擇。
武力統一臺灣目前要加大支持島內的反臺獨的正義力量,在對臺灣當局態度上不偏不倚,緊卡對臺經濟上的聯系和支持,逼臺灣當局表態一個中國的立場。策略上聲南擊東,對美國在南海的武力挑釁大張旗鼓的大造聲勢,積極做好解放臺灣的準備。
宣傳輿論方面旗幟鮮明的反對分裂主義,駁斥打擊一切不利于國家統一的言論。
發揚敢于戰斗的精神,重樹必勝信念,再先進的武器也是人操作使用的。擯棄多年來盛行的西方、主要是美國的軍事理論,就會是另一番天地。
戰術上做好三套方案:一是速戰速決,對臺軍事設施和政治機關進行毀滅性的飽和打擊,一舉讓其變成爛攤子,打掉“臺獨”團伙的囂張氣焰;二是一旦開戰,敢于孤注一擲,臺灣美國一齊來,敢于和美國拼消耗;三是久戰難決,作較長時期的戰斗準備。在中國家門口,誰也不怕!最可怕的就是畏懼本身。
還要有敢于打核戰爭的決心和心理準備。
國內重點做好北京、天津、上海、杭州、蘇州、福州、廣州等沿海大中城市的防衛軍事部署。美國敢把戰火引到大陸內地,也要針鋒相對地打倒美國去!
解放臺灣,一定會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為憋屈了幾十年的一切愛國者們揚眉吐氣一回!
附:
臺灣問題不能久拖不決
——應有幾條能頂事的突破性措施
李甲才
2009年11月26日
美國建國200多年以來,領土不斷擴大,相繼搞成了50多個州,俄羅斯也一樣,彼得大帝以后,面積擴張到全世界最大,至今世界上很少有人敢去論證那一塊地位未定,那些是強制劃歸到版圖內的?強烈的強國意志和當時的實力、機遇結合在一起,既成就了超大國家的廣闊地域,又增加了民族的愛國凝聚力。世界幾百年的歷史證明,越大的越大,越小的越小。捷克斯洛伐克有多大?硬分成兩塊;南斯拉夫大不大?分成了幾塊?還要再分出個科索沃。
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同原屬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國一樣,地理位置無自然聯結的一體性,但就是不能按那里的人民的愿望自決選擇分與合。臺灣的問題根本就無絲毫的地位爭議余地,但卻越搞越復雜,還有中印邊界,原因在那里?為什么長期理不清?
自1840年以來,國家領土領海丟失的太多了,一窩蜂地搶占中國領土領海的大小國家均得到領土領海的擴大。除毛主席時代中止了分裂割地的勢頭外,此后再無要拿回失地的勇氣和魄力的當權團體。給外國慣了一個不愿改正的意識:中國的地方占的久了,有關當局表面上應付幾句,之后就從默認轉為“談判”正式承認,因而覬覦中國領土領海的圖謀始終未能停止,這是1840年以后的慣性反彈。仇視社會主義制度的,推行霸權主義的,想搞擴張的,和中國的分裂勢結合在一起,能拿走的拿走,拿不走的先從中國割裂出去。臺灣問題在這種國際和周圍環境中成了難以解決的難題,是人不是人的都來插手涉足。不是“題難”難,而是怕麻煩不知難而進。
自從毛主席在上世紀70年代,抓住有利時機逼走美國在臺駐軍之后,在此起點上,再無任何新的進展,一再退讓,反而使其要價越來越多。不提解放臺灣,忌諱講“不放棄武力”,高調宣揚和平統一,反復講些毫無實質意義的、每屆都有增減或變動的、名詞不斷翻新的對臺聲明、談話、決議之類,使臺灣越來越有了獨立性的內外部“氛圍”。資本主義的西德吃掉了不是資本主義的東德,主辦這件事的科爾應為解決臺灣問題的榜樣。對周邊國家過去脫離中國大家庭的,如蒙古等,也可有針對性的做些收回的意向性工作,不進則退,不大則小。緬甸有些人想歸集到中國,應及時大力支持。
盡管制定了《反對國家分裂法》,如同其它的法律一樣,沒有任何可按法操作的可行性,又在具體行動上反復讓步、讓利、妥協,不但未得到趨于統一的實行和意向跡象,反使分裂行為和思想逐步蔓延擴大,還使臺灣的資本主義方式直接沖擊馬列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又引發出釣魚島、南海島嶼的領土領海復雜紛爭,產生了本不應有的領海糾紛。美國干涉中國的領土主權不正面抵制,看見裝沒看見的示弱表現,使其成為習以為常的家常便飯,輕蔑的對十多億人的國家的欺侮行為毫不在乎。中華民族蒙羞屈辱。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應虛心學習美國新老布什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了捍衛美國的利益壟斷中東石油,“有條件上(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打仗有了借口),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武器清查完了,無大規模殺傷武器,造假說有又發動戰爭)。大陸收回臺灣有百分之幾百的理由。同西方“接軌”,只要以美國的國家安全意識為“榜樣”,就能對比出中國的不足。1962年,蘇聯的赫魯曉夫在古巴開始安裝幾個威力不大的導彈時,還未搞成,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發表限期撤離的講話。就是古巴真有幾個導彈,能把美國咋樣,動得了幾個毫毛?標準高了更求高,“福重了更惜福”。中國的國防近距離的擺上臺灣這么大個缺口,放任無期限,國家國防安全何在?也可能是“虱子多了不癢”吧!臺灣目前的武器裝備絕對大于古巴,要那些東西干什么?是和平統一的象征?
抓住解決臺灣這個矛盾重點,就能推動其它矛盾的簡便化解決,也可省去外交活動中無休止的沒年沒月的贊賞國外“一個中國”的政策。不容人侵犯的國家沒有人敢侵犯,在國家領土爭端上,再合理的退讓都難以取得爭端的合理化解。暫時的停止是醞釀下一次的開始。如同體育比賽一樣,最好的防衛是反擊。
理應規避以往這屆領導講幾條,那屆又是幾條,以后的再來幾條,這不是等于前幾次的都無用了嗎?現在講的過幾年不也成為以前的了嗎?目前解決臺灣回歸統一問題,與領袖時代相比,缺魄力不缺時機,缺決心不缺實力,缺將帥發令不缺將士奮戰的激情。順乎民意,為了國家的統一與安全,就讓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一次臺灣人民,為民族再一次建功立業。解決臺灣問題不能“引喻失義”,敷衍塞責,久拖不決。應有幾條能頂事的不變措施,努力貫徹,方能解決。
1、統一臺灣,兩岸均利。大陸事大,“臺灣事小”,應有這個戰略估價。強勢督促臺灣當局放棄“不統”的思維和言行,誰不統一誰就是在毀滅臺灣人民。不必過分理睬美國,這么大的國家應有和大國相適應的強者氣度,敢自己決定自己國內的事情。要有毛主席為珍寶島巴掌大的地方大動干戈的愛國精神,可以免去諸多麻煩。
2、大陸與臺灣一水相隔,繼續無期限分裂,海岸線始終洞開缺口,全中國的國防領土安全絕對高于一點人一小塊地方的臺灣,不有期限的接受和平統一的方案,必然是武力統一。依賴國外勢力抗拒臺灣回歸,軍事制裁就成為別無選擇的唯一途徑。已經過了60年,再久拖不決,全中國人民決不答應。
3、爭取和平統一應有一個內定的期限。臺灣和平解決不了,一定要立足于武力解放。國家的統一是黨和政府一項其碼的職責。抓緊做好兩方面工作,文武并舉,以武帶文,只有使武力意識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達到和平統一。當年不打下天津,北京能和平解決?統一認識,旗幟鮮明的反對美化國民黨的歷史與現狀的影視劇、出版物之類和報刊文章的傳播,清理駁斥一些賣國分裂言論,掃清不利于回歸統一的輿論和影響。
4、明確立場。臺灣繼續進口進攻性武器就證明不配合和平統一方針,就應封鎖臺灣海峽,不宜計較暫時的經濟得失。武力促使臺灣回歸祖國,兩岸既能消除分離的不安全感,一心一意搞經濟,又能一勞永逸解的消除國防“漏洞”,節省的費用絕對大于兩岸軍備的付出。
5、要有必勝的信念,解放臺灣,祖國統一是正義的事業,也有充分的理由。外國搞領土擴張,中國就不能把自己的領土保住統一在一起?不必過分計較美國的介入。當年解放戰爭、朝鮮戰爭都有美軍,那時不怕,現在怕什么?沒有武力便沒有和平,立足于武力,才可能取得和平統一的功效。南海等島嶼,中國與周邊國家有過不去的事嗎?保持了不受侵犯嗎?
凡進入中國領土、領海、領空的要敢于打,一時打不好也不要緊,敢打就能打好。毛主席時代也不是對侵犯者每次都打擊的很成功。此舉可使內外清楚明白,現在的中國仍然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消除掉人家犯我,我不犯人,我必忍、必讓、必退的已成定論,樹立一個新形象。
6、一個中國本來就是不用強調而臺灣應自有的共識,應鄭重聲明正告這一點,獨立分裂就意味著滅亡。“一國兩制”已退讓到底,是底線,還能再退到一國成兩國?過分仁至義盡的友善和談,在這類問題上適得其反,還使臺灣當局還有了錯覺的信號,反而不利于臺灣的長治久安。
統籌解決臺灣回收要有進有退,在解決實質問題上應有進,在讓利示好上,無效果應該退。臺灣當局要甘當外國的附庸走卒,是西方反中國社會主義的前沿陣地,豈是一點讓利便能回心轉意。這邊這么大,多少人?那邊那么小,幾個人?根本無任何抗衡的資質,反而抗衡至今,就顯得成了對等的一方。最小化了大陸,最大化了臺灣,難怪臺灣幾個頭頭到大陸來受到超級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拿不動、不想干的事還可請幫忙的嗎?中國過去有,現在難道就沒有能拿動解決臺灣問題的人嗎?如果國慶軍陣不是擺設,解放臺灣應該沒有問題。幾千億美元買債券如打水漂一樣,一個7·5疆獨鬧事就死傷幾千,解放臺灣能花幾個錢?能死傷幾個人?反共反社是不同政見的問題,可以爭論,讓社會實踐檢驗是資本主義好,還是社會主義好?叛賣分裂歷來為任何國家所不容。由于缺乏應有的愛國精神和主權原則,似乎臺獨、藏獨、疆獨也成了談判桌上的問題,分裂國家是沒有任何談判余地的犯罪行為。目前世界上哪個國家有這等事?美英法能坐視這種內外行為擴散?
要有點突破性的創新思路,“拋磚引玉”,找理由談事。臺灣當局可否將臺灣劃出一半交大陸,大陸將福建鄰近臺灣的地方劃出同等或稍多一點也可以交臺灣,先徹底消除獨立分裂隱患,還擴大了臺灣的生存空間,則暫時統一不到一起也可以等待。過去國共談判中解放區和國統區也有過地塊調整的先例。
當年蔣介石要反攻大陸、剿共復國,免了“兩個中國”的麻煩,后來者不叫囂反攻大陸了,卻產生要獨立分裂的態勢,歷史的辯證法充滿了“禍福”互變的“老子定律”。花點財力軍力收回臺灣,彌補了國防安全的缺口,絕對是得大于失,冒一點“險”值得,平鋪直敘有什么意思?知識結構那樣高,應有點不平鋪直敘的膽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