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希拉里.克林頓,凡是關心一點政治的中國人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是一位女性,現任紐約州聯邦參議員,曾任美國國務卿,在任期間對中國一直持強硬立場,她于2012年卸任國務卿淡出了政壇,這讓中國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然而,今年四月十二日她鄭重宣布,要競選美國總統,這不由得讓中國又緊張起來。據美國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在有色人種當選總統之后,再選一位女性總統的興趣頗高,由于她的才能和政績,雖然她并非首位參與聯邦總統大選的女候選人,但卻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第一位的確有可能當選的人。不少人認為對于中國來說,這很可能是一場噩夢。
希拉里對中國最大的影響,莫過于她任國務卿時首倡的“重返亞太戰略”。就是美國把軍事、政治、經濟等重點從世界各地轉移至亞洲太平洋地區,并挑唆周邊與與中國有領土糾紛的國家,與中國不斷發生沖突,從而圍堵遏制中國,破壞中國的和平崛起。這個戰略突出重點,借用外力,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所以也稱之為“巧實力”戰略。奧巴馬雖為總統,但這個戰略思想卻并非出之自己而是希拉里,即使在她離任的今天這個戰略仍為奧巴馬政府所沿用。所以,希拉里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還是一位非凡的戰略家。她十分了解中國,知道中國的力量和弱點在哪里,也知道怎么接觸和對付轉型期的中國,甚至對改變中國也胸有成竹,該強硬的時候就強硬,該出牌的時候就出牌,毫不猶豫,這種政治上的原則性和靈活性被其發揮到了極致。2008年競選總統時她就曾胸有成竹的說道:“我知道怎樣對付中國。”后來果不其然。
中國不少的專家智囊有一種思維定勢,總認為美國的競選總統和當選總統是兩碼事,就像是浩然巾下的兩副面孔。這當然不無道理,如克林頓、小布什總統,競選總統時都猛烈攻擊中國,但當選之后又因各種原因,不得不放軟身段和中國改善關系。不過,這一次很可能要打破規律。為什么?我認為有兩點:
一是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已見成效。
其顯著的特點是:美日韓澳已結成事實上的亞洲小北約軍事同盟;南海周邊各國與中國的領海爭端,已由過去的單打獨斗變成聯合行動,如菲律賓和越南聯手,并開始形成東盟共識,由東盟牽頭與中國抗衡不過是早晚的事;域外強國紛紛染指東海南海紛爭,七國集團歷史上第一次共同發表聲明,公然干涉中國主權領土完整,逼迫中國簽署《南海各國行為準則》,承諾保持被侵略現狀,不準動用武力收復失地;南海爭端有擴大化的趨勢,菲律賓又瞄上了半月礁,越南已不滿足南沙的侵占,開始了對西沙的主權聲索;日本已從東海騰出手來,準備派空軍在南海上空巡邏,印度也答應美國的邀請,派艦隊來南海海域巡航。“重返亞太戰略”成效顯著。
二是女性政治家性格堅定執著。
由于生理的原因,一般來說女性做事往往好感情用事,而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所以,一旦認準了的事就會堅持到底,不會輕易改變。如果一個女性既重感情又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那么她一定是一個女強人,如英國的撒切爾首相和德國的默克爾總理。如果是一位女戰略家,那就更令人生畏了,希拉里具有國家領導人少有的戰略家頭腦,依我之見,她的政治才能可與武則天媲美。因此她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人物,她對中國不大會延續那些男性總統先硬后軟,不了了之的套路,也不會滿足于攫取中國的財富,而是必將有一番大計劃,大動作,并且堅定不移。除非人算不如天算,又突然發生9.11之類的事件。
可能還有人認為,現在美俄之間的矛盾超過了中美之間的矛盾,有俄羅斯替我們擋子彈,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但不要忘了,當年希拉里的戰略是撤離歐洲,重返亞太的,現在美俄矛盾是奧巴馬總統造成的,與希拉里沒多大關系,如果她繼續擔任國務卿就不會有烏克蘭顏色革命,美歐也就不會與俄羅斯發生沖突了。希拉里和普京都是“鋼鐵公司”,強硬對強硬往往兩敗俱傷,不如捏軟柿子。本來和俄羅斯斗不是自己的主意,也用不著替奧巴馬埋單,所以希拉里很可能抽身而去,留下歐盟和北約收拾爛攤子,集中精力對付中國。
希拉里曾試圖將中東的顏色革命禍水引向中國,她說“事實上,(中國人)現在表現得非常害怕?他們擔心,他們試圖阻止歷史,這是徒勞無功的,他們辦不到,但他們要堅持盡可能長久。”那么,她當選總統后會怎樣對付中國呢?我看,她領導下的美國將借東海南海問題武裝進攻中國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或者以軍事壓力促使中國發生顏色革命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她企圖效仿前總統里根,將中國變成第二個蘇聯,從而名載史冊的野心不可低估。
毛澤東說:“看一個人的過去,就知道他的現在,看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就知道他的將來。”《圣經傳道書》也寫道:“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無新事。”我們對希拉里切不可心存僥幸,麻痹大意,等閑視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定要及早做好對付她的預案才是。
2015年4月28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