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我們歡迎您”。這是巴基斯坦媒體登出的一則廣告。從首腦、媒體到民眾,巴基斯坦上下對習主席的訪問都給予熱烈回應。“俠客島”4月20日刊出文章,從兩國關系表面的緊密深入到背景中,分析了巴基斯坦是如何成為中國的“鐵哥們兒”的。按“俠客島”的分析,原因主要有三:巴基斯坦占據著一條重要的中國進口油氣的路線,另外,在印度是美英盟友的情況下,中巴交好也是理性和現實的。這是其一——地緣政治上的考慮;第二,中巴建立的經濟走廊是互惠互利的,在我國一帶一路的戰略下,巴基斯坦可以是一個中國與周邊國家共同發展的“樣板間”;第三,中巴有反恐、反極端勢力、反分裂主義的共同任務。
4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出席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和總理謝里夫共同舉行的歡迎儀式
海外網-俠客島微信(xiake_island)4月20日發表文章《巴基斯坦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作者獨孤九段、烏托邦主),以下為全文。
“寧舍金子,不舍中巴友誼”。在巴基斯坦,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這么一句名言。
這從巴基斯坦對習近平的高規格接待就能看出來。專機一進巴基斯坦領空,就有8架梟龍戰機護航;還沒下飛機,巴基斯坦總統、總理夫婦就雙雙來到舷梯前迎接。至于現場的民眾和兒童,如果你看了畫面,就會覺得這似乎不是一場國事訪問,而是一個盛大的節日。
上任后首訪,俄羅斯;2015年首訪,巴基斯坦。習近平的選擇耐人尋味。
用伊斯蘭堡街頭的標語說,中巴的關系,是“鐵哥們”;在中國國際政治的話語體系中,中巴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用習近平的話說,到巴基斯坦訪問,就像是到兄弟家里串門。
歡迎架勢
對習近平的這次出訪,“巴鐵”方面可謂做足了架勢。
除了剛說的戰機護航、總統、總理夫婦親自接機外,整個首都伊斯蘭堡,都是中國元素。車隊行徑沿途街道兩旁掛滿了中巴兩國國旗,還有大紅燈籠,樹立起一座座標語牌,上面寫著:“向習近平主席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巴中友誼萬歲”“巴中友誼萬古長青”“中巴友誼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鋼硬”“巴中兩國是和平與發展的合作伙伴”……
島叔曾在巴基斯坦工作多年,多多少少見過些世面,這些標語也都是見過的。不過,你絕對想不到,巴基斯坦小朋友們在報紙登“廣告”歡迎習大大,這個創舉著實令島叔震驚了。
巴基斯坦媒體登出的中文廣告
翻看當天的巴基斯坦報紙,《每日新聞報》《巴基斯坦觀察家報》《國民報》《新聞報》上都刊登了一幅整版的中文書畫。“習大大我們歡迎您!”這幾個漢字就出自當地根基千禧學校一群小學生之手。這份小朋友們送的“見面禮”其實正是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縮影。
巴基斯坦學生在寫“習”字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面積并不算大的鄰邦,為何被中國如此看重?
地緣戰略
從經濟總量上看,巴基斯坦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新疆以及印度、阿富汗接壤。巴基斯坦是最早一批承認社會主義中國的國家,早在1951年5月21日,兩國就建立了外交關系。要知道,那個時候,世界上很多跟著美國跑的國家都站隊,不肯承認新中國,所以,巴基斯坦六十多年前的“仗義之舉”,中國還是銘記于心的。
當然,對于巴基斯坦來說,在大國之間搞平衡外交,也是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與印度有克什米爾領土爭端,所以,在印度主要是英美盟友的現狀下,選擇與中國友好相處,是理性也是現實的。
對于中國來說,從清末開始,就面臨著海防與疆防的爭議。這就是中國一個現實的戰略困境。西部由于高原的天然地形,戰略空間狹小,縱深不夠。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推進,中國的東南部沿海局勢吃緊,同時,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之后,留下中亞一個爛攤子,導致宗教極端勢力橫行,恐怖主義滋生,對中國來說,是個不小的威脅。從近些年新疆發生的諸多恐怖主義襲擊看,這股從中亞為基地的勢力滲透中國,的確不容小覷。所以,為避免兩頭受敵的戰略困境,維護好西部這個后院的戰略安全尤其關鍵。
同時,中國又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國內有6成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島叔在上一篇講中國石油戰略的文章中提到過,中國的石油儲備遠沒有達到西方大國60天的儲備量,所以擴大進口依然是今后的一個常態。要進口,就必須要有渠道。
雖然現在同俄羅斯簽訂有石油天然氣的輸送管道,也正在積極建設,但現在中國的主要石油運輸渠道還是來源于海上。從中東出發,經過霍爾木茲海峽(也就是也門那邊),走印度洋,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太平洋,然后運至南海,東海。熟悉國際事務的島友肯定知道了,這渠道有個咽喉,就是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把守著呢,美國在那還有軍事基地。
所以,這種情形下,中國的石油戰略通道其實并不順暢,潛在風險極高。
因此,這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尋找新的運輸渠道,分散風險。比如在泰國,推動挖掘克拉運河,從印度洋到太平洋就走了捷徑,不需要繞道馬六甲海峽。比如在緬甸,修建中緬油氣管道,從云南瑞麗進入中國。新運輸渠道加起來總共有10條:包括中緬油氣管線、中哈油氣管線、中土油氣管線、東南亞運輸線路、南海海上運輸線路、非洲油氣和中東油氣運輸線路、北線(從中哈、中俄邊境進入),還有巴基斯坦從瓜達爾港上岸,運輸至中國喀什的管線。
進入中國的主要油氣管道示意圖
所以這樣一盤點,巴基斯坦這個傳統的兄弟國家的重要性,一下凸顯出來了。
中巴經濟走廊
但這個都是一廂情愿的,巴基斯坦之所以能信任中國,還是因為中國奉行的和平外交戰略,能帶來互利互惠的雙贏效果。
習近平在巴基斯坦媒體的署名文章里就說了,要把中巴經貿戰略更緊密對接起來,深化經濟融合。其中的工作重點就是“1+4”合作布局,“1”就是指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這個重心,“4”就是指瓜達爾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為四大重點。
首先島叔先說說這中巴經濟走廊。
其實這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南端是瓜達爾港,北邊到新疆喀什。而且走廊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匯處,被外界普遍認為是“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開局之作。
中巴鐵路示意圖
通過中巴經濟走廊,中國可以同波斯灣和阿拉伯海連接起來,從而同中東乃至更遠的歐洲、非洲地區連接起來(沒有地理概念的島友請默默腦補)。所以,這是一條繞過馬六甲海峽的貿易通道,將極大地便利巴基斯坦和中國同其他地區的貿易往來,當然這其中就包括很大一部分的能源貿易往來。
據估算,中東地區的石油供應如經瓜達爾港這條輸線路,能夠縮短1.2萬公里的路程,可以極大降低運輸風險,可以說是中國的一次戰略突圍。
對巴基斯坦而言,此次習近平訪問,也帶去了一份厚禮。據報道,習近平主席訪問期間,巴方有望與中方簽署價值460億美元的投資合作協議。所以,巴《每日時報》去年底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巴經濟走廊是巴基斯坦的“命運轉折點”》,說命運轉折點,一點不為過。
巴基斯坦國會議員、巴中研究所所長穆沙希德•侯賽因說得好:“對巴基斯坦而言,中巴經濟走廊勢必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它不僅能緩解巴基斯坦的能源危機,而且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還會進一步加強巴基斯坦的團結。”
據報道,此次還將在瓜達爾港舉辦一個啟動儀式,儀式上將正式簽署另外四項諒解備忘錄,涉及項目包括瓜達爾新機場、瓜達爾港東部連接港口和海岸線的高速公路以及位于卡拉奇和拉合爾的兩項高速公路項目。這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恰恰是巴基斯坦最需要的。
如果說一帶一路能給周邊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巴基斯坦可以是一個“樣板間”。
困難
如果島叔問你,你周圍的朋友有去巴基斯坦旅游的嗎?你肯定很難數得出來。其實,巴基斯坦的旅游資源很豐富,有多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還有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從沙漠到冰川的各種地貌,但是到巴基斯坦旅游的國人還很少,旅行團更是從來就沒有聽說過。這里面主要就是安全形勢的原因在作怪。
習近平也說了,安全合作和經濟合作應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兩個輪子要一起轉。但安全問題的確是中巴今后經濟合作的一個“攔路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三股勢力: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
巴基斯坦國內安全形勢也是令人頭疼的一個事情,給我們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帶來很大的挑戰。西南部的俾路支省和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這都是有武裝分子活動的地區。一些極端武裝分子認為,經濟合作對當地資源實施掠奪,因此威脅要破壞相關工程。此前,俾路支省也多次發生過中國工程技術人員遇襲和被搶事件,并曾造成過中方人員傷亡。
當然,在南亞這么個戰略核心要地,向來是大國利益交匯爭鋒的地方,美、印等國家也會想方設法在這里打入楔子。這種競爭也是實實在在的,對中國來說,必須貫徹“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原則,只有你跟對方互利共贏,一起發展,才能有“巴鐵”這樣的鐵哥們。這也是大國外交應有的氣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