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全球風云、評點世界大勢,本報(中國國防報)專訪國防大學教授戴旭——2014:網絡戰爭兵臨“心”上
老戰場殘陽如血,新戰場如火如荼
記者:您如何評價2014年的國際和軍事形勢?
戴旭:2014年的國際和軍事形勢既復雜又簡單。從紛亂的現實看過去很復雜,但從世界政治和軍事發展規律的角度看則簡單清晰,以國家或國家集團為單位的戰略博弈仍然是刀光劍影:烏克蘭危機和隨之而來的俄羅斯危機背后,不時閃現冷戰魔影,日本在歷史征途舊址邊躍躍欲試的夕陽殘照,還有美國在中東戰場與“伊斯蘭國”的死纏爛打,以及香港非法“占中”的“顏色革命”叩關中國,都是明證。一言以蔽之,2014年是世界大國博弈短兵相接的一年。歐亞大陸老戰場殘陽如血,新戰場如火如荼。
記者:美俄今年圍繞烏克蘭危機進行的直接較量,劍拔弩張。您認為美俄現在的情形是冷戰嗎?
戴旭:我認為是比冷戰熱度更高,但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的熱戰溫度略低,是一種“溫戰”狀態。俄羅斯戰略轟炸機頻頻逼近美國關島、逼近日本、逼近歐洲。北約派兵進駐烏克蘭。美俄雙方軍備競賽暗中較勁。美國率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打壓石油價格,操縱盧布貶值,對俄釜底抽薪。哪一點不超越冷戰?只是時空變了,冷戰也不完全是原來雙方互相揮舞核大棒互相咒罵的樣子了。
而且,在中國、俄羅斯、中東伊斯蘭國家周邊,都發生了意義非常深遠、形式不同以往的戰略性對抗。
記者:俄羅斯周邊是烏克蘭危機,烏克蘭爆發內戰,俄烏對峙,俄與北約對峙,中東爆發了美國等“新聯軍”與“伊斯蘭國”的戰爭。對中國而言,又是什么?
戴旭:這很明顯,香港的非法“占中”,美國戰略東移、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前者是“顏色革命”兵臨城下;后者是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跡象明顯。軍國主義就意味著戰爭!我們不能等著人家抱著炸彈過來才認為是戰爭開始。他們在進行精神動員時,我們就要有所戒備。
時代不同了,戰爭的內涵和外觀也不同于以往。我們不能把戰爭固定地理解為“鐵血”,動了鋼鐵流了血才叫戰爭。今天是網絡時代,大國博弈的主戰樣式已經轉為信息思想戰,戰略目標是爭奪人心。這是一種典型的“非金屬戰爭”。這種戰爭的基本特點是通過外部滲透,進行內部瓦解、爆破,然后里應外合,放倒對手,庖丁解牛一般,輕松地獵食對方。美國在冷戰中肢解華約、肢解蘇聯、肢解東歐,后來到處點燃“顏色革命”,其戰爭的基本特點是以“非金屬戰爭”“內部爆破”為主,然后以“金屬戰爭”里應外合。當然,也不是絕對一槍不放。烏克蘭危機就流了血。2014年的“非金屬戰爭”,很可能預示了21世紀戰爭的主要特征。
從“硬碰硬”到“軟碰軟”的戰爭
記者:“非金屬戰爭”怎么理解?
戴旭:在歷史上,攻心戰只是戰爭中瓦解敵人的一種手段。到了20世紀,這種手段被美國放大為大國決戰的主要樣式。蘇聯解體后,時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羅伯特·蓋茨飛到莫斯科,驕傲地在紅場散步。他記述自己當時的感慨:“我們知道,無論施加經濟壓力還是進行軍備競賽,甚至用武力也拿不下來。只能通過‘內部爆炸’來毀滅它。”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所有“硬碰硬”的戰爭中,我們都打贏了。我們贏在團結上,贏在黨政軍民的團結上。我們的對手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千方百計地破壞我們力量的源泉,想從意識形態上、歷史文化上、民族情感上、經濟上乃至地理版圖上,企圖分裂中國。
記者:您曾說過,網絡輿論戰與信息思想戰互為表里。
戴旭:是的。網絡輿論斗爭的本質就是信息思想戰,是大國間爭奪人心的生死博弈。香港非法“占中”,有人以尋常事件視之,但在軍人眼中,那一片喧囂中亂飛著的,就是雅典娜的貓頭鷹,那閃爍霓虹變幻著的,正是戰爭女神的最新面孔。
記者:杜黑曾說,“勝利只向能預見戰爭特性的人微笑”“死抱著過去陳舊的東西不放,對未來沒有什么教益,因為未來跟過去發生的一切根本不同。對未來必須從一個新的角度探索。”
戴旭:杜黑的話如暮鼓晨鐘?,F在進行的網絡化戰爭是新軍事革命的敲門聲。之前的戰爭,目的無非攻城略地,最新的戰爭則是攻“心”掠“民”。網絡把世界連為一體。美國一舉全部突破各國的領土、領海、領空等物理邊疆,變有史以來“兵臨城下”為兵臨“心”上的新境界。相對于物理領域的軍事戰爭,這種心理領域的文化戰爭,摧毀性更徹底、推進速度也更快。
美國學者亨廷頓早就說過“對一個傳統社會的穩定來說,構成主要威脅的,并非來自外國軍隊的侵略,而是來自外國觀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論比軍隊和坦克推進得更快、更深入”?,F在,美國和西方正在利用時代賦予它們的巨大戰略優勢,全面圍攻俄羅斯。俄羅斯由于吸取了蘇聯的前車之鑒,對“顏色革命”格外警惕,全面清理西方代理人,在烏克蘭使用文化戰略以攻對攻,讓美國從“內部爆破”俄羅斯的意圖一時無法得逞。于是,美國和西方又使出“經濟摧毀”的老套路。這是經濟帝國主義輔助文化帝國主義。它的軍事帝國主義對大國是前期佯攻,后期真用。
俄羅斯人現在更新了他們的戰爭學說。他們說,近代沒有哪個國家使用武力戰勝過俄羅斯,但是,“顏色革命”式的“軟進攻”肢解了蘇聯。俄羅斯已經在軍事和戰略層面思考“非金屬戰爭”的問題了。所以,我認為新時代的國防就是“心”防。我們也應該思考新戰爭的戰略問題。
中國網絡輿論態勢“多云轉晴”
記者:習主席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習主席的這一論述振聾發聵。
戴旭:是的。回想2013年之前,中國網絡輿論態勢很不樂觀。西方國家以投資和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名義,派出網絡代理人,控制中國的門戶網站,把美國“推特”引進中國“變臉”為微博,敵對勢力利用新媒體手段興風作浪,幾乎是全方位地抹黑新中國的開國領袖,惡毒攻擊中國共產黨,虛無新中國的歷史,詆毀中國的道德偶像,形成與中國主流輿論相對立的負面輿論場。這讓中國多年來構筑起來的思想文化陣地,一瞬間處于被邊緣化的境地,我們多年來一直固守著的傳統價值觀、歷史觀和世界觀受到了極大的負面沖擊。敵對勢力的根本目的是在蘇聯和中東之后,在中國也煽動“顏色革命”,制造內亂。
2012年新一屆中央政府組成,公開宣示“既不走保守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西方敵對勢力很失望,于是大肆鼓吹西方憲政,試圖影響中國的未來走向。與此同時,中國民間正義力量連續發力,把西方國家隱藏在中國的黑客軍團潛伏體系里的主力人物揭露了出來,還揭破了其操縱網絡輿論、制造輿論事件的網絡串聯手法。
我當時喊出“網絡是捍衛國家利益的上甘嶺”,是感到在新媒體生態上敵強我弱,形勢危急。慶幸的是,愛國網民和相關部門聯合行動,一批網絡滋事分子頓時落花流水。這一次,敵對勢力在中國的“自由”大業大受挫折,而我們卻贏得了時間。
2014年,網絡輿論環境可稱“多云轉晴”,但距離朗朗晴空尚有“時差”。網絡上圍攻正能量聲音的事情仍時有發生,一些部門還在被變幻莫測的網絡輿情牽著鼻子走,十分被動。盡快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十分必要而迫切。
掌握網絡輿論斗爭主動權時不我待
記者:習主席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正是著眼于網絡時代的新特點。
戴旭:習主席對網絡輿論斗爭重要性的論述高屋建瓴。掌握網絡輿論斗爭主動權時不我待。此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網絡亂象叢生。外資和私營網站迅速坐大,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控制了中國網絡話語權,成為反華大本營,大肆抹黑黨和政府。我們的主流媒體如不警醒,或將貽誤寶貴的爭取人心、凝固意志的輿論戰機。
記者:當前,網絡涉軍輿論事件時有發生,能否談談標本兼治的問題?
戴旭:美國早就提出“軍隊要打贏兩場戰爭,一個是戰場上的,一個是輿論場上的。”但我們在目前的體制下,光靠軍隊自身是打不贏輿論場上的戰爭的。
中國一些大型門戶網站,以商業網站的名義,事實上享受著不受現行新聞法規約束的特權,在它們掌控的新媒體平臺上,任意張貼“電子大字報”,無法無天。造成目前中國意識形態領域存在兩個輿論場,而且負面輿論場頻繁挑戰正面輿論場并時有得逞。
我的建議是:建章立制。統一制定新聞媒體管理條例,對有新聞資質的網站,與其他新聞媒體一樣納入管理體系。對外資和私營大型商業網站、新聞時政頁面,應明確規定不許篡改所轉載文章的標題,不得發布有色情、暴力和其他未經正式渠道披露的消息。對于論壇及其衍生的新媒體,明確網站負有直接的行政、經濟和法律責任,從源頭上杜絕歷史虛無主義和詆毀黨、政府和軍隊的現象。只要方法得當,管住網絡亂象不是難事。但奪回網絡輿論主動權之后,如何利用這一先進的技術平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才是最根本的。
記者:如何治本,您有什么建議?
戴旭:要想牢牢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就要像毛主席說的,不僅要有朱總司令的隊伍,還要建立“魯總司令”的隊伍。我們現在有200多萬的常備軍,我們還應該有像解放軍一樣的一支文化大軍,不是形式上和規模上,而是職能上。
記者:最近正面網絡輿論正告個別明星演員長期攻擊毛澤東、攻擊社會主義和中國歷史文化一事,對此您怎么看?
戴旭:這是中國網絡輿論場2014年末的一個可喜變化:正能量也可以主動抨擊不良現象。現在,個別演員跳出來大肆攻擊毛主席、攻擊中國共產黨,虛無中國歷史的情形值得重視。我們更要注意的是,一些披著宗教外衣的人在中國不僅制造恐怖主義,還在進行文化破壞。這是意識形態斗爭絕不能忽視的一個方面。毛主席說過,中國共產黨的上帝是人民。我們要迎回自己的上帝。
現在網絡上大致可分為三類地帶。一是紅色地帶,就是以愛國網民為主的一方,他們占多數,但沒有主陣地;二是黑色地帶,就是那些推共和國的墻、砸共產黨的鍋的人,他們是少數,但掌握著不少大型門戶網站的新聞、歷史、文化頁面,掌握著博客和微博等新媒體的控制權,不時興風作浪,危害巨大。再就是龐大的灰色地帶。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是紅黑雙方都要努力搶占的地域。在這個網絡圍棋的棋盤上,誰最終占領了這個區域,誰就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記者:如何才能贏得網絡輿論戰和信息思想戰的勝利?
戴旭:最根本的取勝之道,是重塑我們的信仰。當年的解放戰爭我們為什么會贏?不就是我們黨的主張深入人心,中國共產黨的每個黨員干部,為了民族的利益舍生忘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依靠人民支持取得的嗎?中國共產黨人以為人民服務為信仰,中國共產黨的每一個黨員,也因此成為人民群眾心中的“神”,黃繼光、雷鋒、張思德、焦裕祿,不就是人民心中的信仰嗎?
其次,宣傳部門和網絡管理部門要毫不手軟地治理黑色地帶。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從來都是在內外敵人的干擾和破壞的情況下進行的?,F在,雖不是革命戰爭年代,帶槍的敵人不在眼前了,但敵人并沒有消失,而是換了一身裝束,換了一種打法,其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目的始終沒有改變。因此,必須重新激發全黨的敵情觀念,重新思考在網絡時代,我們的敵人在哪里?我們自己的力量在哪里?我們的朋友在哪里?
此外,相關部門應從思想和信仰層面上,認真檢視一下我們的文化版圖———不能只滿足于地理版圖不被入侵,而我們的思想文化陣地也是陣地,是人心向背的制高點。相關部門要切實掌握當今各種勢力的分布和實力狀況。現在時興講“粉絲”,如何增加我們的“粉絲”,同時減少對方的“粉絲”?我們要心中有數。
我們要牢牢記住習主席“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重要指示。盡快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形成合力,雷厲風行地開展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還人民群眾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讓我們的孩子可以放心地打開沒有黃色信息、暴力和其他信息污染的網頁;讓人民群眾可以在網上看到真實的中國和世界;讓交流和討論可以在文明、理性的狀態下進行;讓謠言不再泛濫,讓惡意圍攻不再出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