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以基督教新教思想立國的移民國家,各種宗教成為美國人民的信仰,并決定或影響了大眾的生活方式??杀氖?,在美國政客的預謀策劃下,宗教不僅淪為美國政治操控的工具,也變成了美國政府霸權擴張的一張牌,更是美國對他國推行和平演變的戰略組成,變異的宗教使命讓美國政府得以順利地把霸權擴張、和平演變神圣化、合理化。利用宗教滲透等手段摧毀蘇東意識形態后, “用基督教的羊征服中國龍”成為美國對華宗教滲透新目標,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一、宗教是美國政治操控的工具。宗教在美政治生活中具有超越黨派又被各黨派普遍認同和尊重的地位,扮演著一種“道德權威”和“政治良心”的角色。盡管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確立了嚴格的政教分離原則,但宗教始終被看作是國家政治機構最主要的部分。艾森豪威爾總統曾說“我們的政治制度如果不是建立在一種深刻的宗教信念之上的話,它就失去了意義。”美國政治黨派的宗教價值觀受到宗教團體的監督和關注,在許多涉及重大社會利益的政治論爭中,宗教團體的聲音更受政黨、社會的重視。在各類選舉中,民眾往往根據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價值觀決定選票的投向,任何參加角逐的候選人都會用宗教和道德信條闡明自己的政治見解,以宗教的語言迎合選民信仰情感以獲得更多的支持。2008年,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獲得總統提名人選的奧巴馬,首次公開在黨代會上舉辦禱告會。事實上,即使在外國人加入美國國籍的宣誓誓詞中,最后一句也是“請上帝保佑我”。由此可見,美國的宗教本質上是一種政治宗教,即為美國國家和民族的政治服務。
二、宗教是美國霸權擴張的一張牌。美國十分注重將宗教與民族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使本民族神圣化,讓宗教為本民族或本國的一切利益服務,形成了獨特的“宗教民族主義”。同時打著“基督教救世主義”的旗號,將領導世界描述成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把海外政治擴張視為是在完成上帝的使命,為推行霸權主義、干涉他國內政和文化輸出提供了“道德”依據??肆诸D總統在簽署了《1998年國際宗教自由法》后宣稱:“我的政府已經把宗教自由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并將宗教輸出納入國家對外活動財政撥款系列中。小布什時期,美國又祭起“宗教+愛國主義”的大旗,鼓吹將宗教與愛國主義糅合在一起,將用宗教對他國進行干涉和滲透美化成愛國行為。美國把自己裝扮成民主制度和自由思想的傳教士,又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作為支撐,這一點讓其歐洲盟友都感到害怕。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對美關系顧問卡斯滕斯·福格特警告:“別忘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士兵的皮帶扣上就寫著上帝與我們同在。”法國政治分析家多米尼克·莫伊西也說:“我們感到被上帝、被民族主義欺騙,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建立歐洲聯盟,以阻止宗教戰爭。”
三、宗教是美國反社會主義運動的重要戰略組成。宗教在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實施“和平演變”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沖突中,美國政府首先抓住共產主義無神論,把制度沖突轉化為信仰對立,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渲染成基督教世界的威脅,在民眾中將其塑造成“當代世界的邪惡國家”,同時會同西方其他國家組織各教派向蘇聯滲透“傳福音”,極力瓦解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在此策劃蠱惑下,與政治聯系密切的美國宗教利益集團,也大多把共產主義看成洪水猛獸,他們不但反對與蘇聯妥協,還反對與中國建立哪怕是非戰略物資的經貿關系。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后,美國把我國作為宗教滲透的主攻目標,把宗教作為對我實行“和平演變”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美國和平策略研究所、霍普金斯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機構等,多次建議美國以宗教為“首選武器”對中國進行顛覆活動。一些組織提出了向中國傳教的“松土工程”和“金字塔工程”,即一手拉擾中國基層干部,松動中國防御西方意識形態滲透大壩的底層土壤;一手在政府和宗教界上層人士中培植親西方勢力,削掉中國社會金字塔尖后再進行宗教滲透。美國《時代周刊》前駐北京記者站主任大衛·艾克曼2003年在《耶穌在北京----基督教怎樣變革中國并改變全球力量均衡》一書中宣稱,“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外部世界敞開大門”,“基督教在中國興起的時候,恰逢馬克思列寧主義信仰全面崩潰,中國存在一個巨大的意識形態真空”、“如果30年內大約有20一30%的中國人能成為基督徒,那么幾乎可以肯定,基督教世界觀將占主導地位”、“中國龍必將被基督教的羊征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扶持一些海外民運組織打著基督教的旗號,搞“基督民運”活動,同時把思想滲透工作重點放在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身上,認定他們是中國未來的各級領導人。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在一份戰略研究報告中稱,“這些受過西方生活方式熏陶的留學生回國以后,其威力將遠遠勝過派幾十萬軍隊去”。
回顧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明確說過的兩句話:“從宗教信仰到政治行動,只有一小步距離”、“要利用共產黨國家‘幸存下來’的教會組織,參加反對共產主義的和平攻勢”,再看看今天中國面臨的宗教滲透形勢,足以讓我們時刻保持警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