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關于中國是否該放棄朝鮮有一波不小爭論,爭論文章在各大網站都放在了顯眼的位置,參與爭論的有軍隊退役的高級將領,也有高級專家學者。
這樣的爭論當然是不可能有結果的,因為爭論本身就有其很明顯的兩面性。一面在于,客觀現實告訴我們,中國不可能放棄朝鮮,所以爭論不會對現實決策產生任何決定性影響。另一面在于,這種爭論本身就代表著在中國有兩種迥然不同的聲音存在;這種聲音,有其存在的意義,譬如可以從側面敲打朝鮮,還可以通過辯論讓大眾對問題的認識更清晰和明確,所謂真理越辯越明;但是,也不能過于放大這種聲音,因為這會影響大局。
不過,經此爭論,問題也就來了,一些本來對此不關心的人心里也就會畫上問號:今天,中國該放棄朝鮮嗎?這個問題,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沒有討論的余地和空間,中國不可能放棄朝鮮,這是整個世界都人盡皆知的事。我們官方當然也是這樣的態度。
為什么不能放棄,戰友們看看昨天占豪那篇《中國小心,有人又想使絆子!》那篇文章,應該就該明白,迄今美國仍然在借朝鮮半島局勢來試圖搞中國,中國豈能拱手將朝鮮地緣博弈點讓人,又豈能讓美國隨便搞?過去數年,中國一直向各方強調,中國決不允許任何一方在中國家門口生事、生亂。警告對象包括美、日、韓、朝四國。
最近,美國針對朝鮮來了一輪組合拳,關于要審判金正恩的提案已在安理會通過并提交列入了安理會議程,中俄投了反對票并對此進行了嚴厲批評。我們知道,中國不可能讓這一提案在安理會真正通過,一定會行使一票否決權。當然,哪怕這一提案通過,以現在的國際局勢,也不會有任何法律效力。美國明知如此還非這么做,就是要讓朝鮮成為千夫所指,就是要繼續讓半島局勢惡化,并最終影響東北亞經濟整合,影響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發展東北亞經濟,從而對中國、俄羅斯和朝鮮構成傷害,對中國的西太平洋戰略產生負面影響。
認為中國應該放棄朝鮮者理由無非是,朝鮮和中國體制差異巨大,朝鮮在國際上名聲不好,中國不應該再為朝鮮的一意孤行埋單云云。其實,對中國來說,談不上為誰埋單,中國要做的是,以中國自己的利益為重,朝鮮也好、美國也罷,中國要的是不允許任何國家在中國家門口生事,要的是不能損害中國國家利益。只要和中國國家利益相沖突的,不管是誰,中國都應反對;相反,只要和中國國家利益相一致的,中國就應鼓勵。
現階段,美國一直在試圖搞亂朝鮮半島,天安號事件就是明證。但無論是中國、朝鮮或韓國,客觀上都不希望半島有事。所以,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中國自然應該和朝、韓共同努力,維護半島和平穩定,這是當前最現實的地緣邏輯。從現實經濟利益角度說,如果朝韓雙方能夠有所和解,就有利于東北亞經濟整合,這是六方會談的六國中只有美國不希望看到。
還有很多人對中國為什么要進行抗美援朝不解,我們這里也掰扯一下。
1950年,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客觀上的確需要修生養息,發展經濟。但是,當時美蘇冷戰已經開始,地緣爭奪趨于激烈。朝鮮半島本是一個國家,1945年前一直被日本占領,二戰結束后抗日的金日成等游擊隊在蘇聯支持下在北朝鮮落腳,而美國則立刻在原來日偽政權基礎上樹立了一個南朝鮮政權,兩者相對,沖突不斷,打起來是早晚的事。
1950年,金日成在蘇聯支持下越過38線揮師南下,韓國軍隊不堪一擊,節節敗退。金日成好大喜功,不聽毛澤東勸告不斷向南推進,戰線拉得太長,結果待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參戰后被打了個稀里嘩啦(毛偉人不但預估到了美國會在仁川登陸,甚至連時間都差不多預測出來了,但未能引起金正日的重視)。當時中國的意思是,只要不越過三八線,中國不會出兵,但要越過三八線中國不會坐視不管。
美國根本不把新中國放在眼里,不斷推進,很快將戰場燒到了鴨綠江邊,并不斷派軍機轟炸中國境內的村莊和民房,大有將戰場由朝鮮半島推向中國東北的意思。哪怕到這一時刻,斯大林依然不出兵,中國迫不得已出兵朝鮮,開始抗美援朝戰爭。
為什么中國必須出兵?因為形勢已經逼得中國沒了辦法。斯大林為什么不出兵?因為中間和隔著中國東北,斯大林一點不著急。美國為什么那么猖狂,就是想吃下朝鮮半島后,和蘇聯在中國東北較勁。同時,如果中國真的不出兵,一旦美國在整個朝鮮半島站穩腳跟,就能給予新中國足夠大的壓力,然后在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到那時,剛成立的新中國就可能腹背受敵。再考慮到當時中國的西部還未真正全部收復,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試想,一旦朝鮮半島被美國完全占據,中國東北三省就成了美蘇直接對抗戰場。到那時,蘇聯會要求在中國東北駐軍,并要求中國允許金正日政府在中國東北建立流亡政府。東北三省是我國當時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如此下去中國經濟還怎么發展?中國哪里還有安寧?一旦美蘇在中國東北達成攻守平衡,蘇聯和朝鮮都在中國東北駐軍,我國哪里還有獨立自主?此時,如果美國在支持蔣介石展開對大陸的反攻,中國很可能因此被分裂。考慮到當時中國還未完成大陸內部統一,中國完全有可能被分裂成幾個國家。
正所謂一拳打得百拳開,中國這一拳的確打開了局面。打贏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立刻不同了。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只能停留在了口頭上,美國不可能再支持其行動(為此,蔣介石為了維護和日本、美國的關系,放棄了對日戰爭賠償,使新中國在后來也不得不放棄對日戰爭賠償要求);蘇聯看到了中國的實力,援助中國156個工業項目,中國由此打下工業化的基礎;美國參加越戰后中國不允許其越過北緯17°線,美國一直未敢真正越過,于是陷入戰爭泥潭;陷入戰爭泥潭的美國,最后在中蘇交惡下和中國一起干掉了蘇聯,中國北邊大患從此解除。如果沒這一拳,中國想在六十多年后有今天中國的成就,恐怕很難做到!
現階段,朝鮮對中國來說仍然起到非常重要的戰略緩沖作用,這種緩沖不會因為軍事科技的進步而消失。只要國家還存在一天,地緣政治的博弈是永遠存在的,否則美國軍事科技第一,如今差不多都可以一小時打遍全球了,又何必滿世界駐軍呢?駐軍,就是為了左右地緣政治博弈的格局,為全球地緣戰略布局服務。
在西太平洋,中美如今博弈激烈,美國試圖將中國鎖在第一島鏈內,然后用朝鮮半島的亂局困住中國;中國是想穩住半島局勢,然后通過戰略推力將美國推出西太平洋。在這種時候,朝鮮的天然屏障作用仍然客觀存在。更何況,大國博弈,很多時候動作需要地緣小國來做出,朝鮮就時常就扮演這樣的角色。如果地緣爭奪沒有了意義,那俄羅斯和以美國為首的而西方在烏克蘭打得你死我活是為什么?
政治博弈越來越趨于激烈的今天,在世界秩序正在重組的二十一世紀,我們要有一顆冷靜的頭腦,在戰略布局和博弈方面不能有任何閃失,更不能在重大抉擇上犯糊涂。是否放棄朝鮮作為爭論敲打朝鮮金正恩政權是可以的,但當不得真,也不能過分炒作,否則會影響大局。對此,中國上下都應心中有數。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