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今天正式舉行,在昨天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出“亞太夢想”,這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把這個概念推向世界。
APEC的宗旨是推動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但每次開會前后,輿論往往熱衷于發現、解讀大國之間的分歧。在這方面,美國等西方媒體的貢獻顯然最大,它們尤其把今年的APEC描述成中美“爭奪亞太主導權”的擂臺。
它們的理由挺簡單的,一是因為這次APEC會議在北京開,中國有設置議程的一些特權。二是中國提出推進亞太自貿區(FTAAP),并且中國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些都同美國主導或有巨大影響的TPP及亞洲開發銀行等形成競爭關系。
這些說法給人一種印象,好像如今的美國很怕同中國競爭,中國只要提出與美國不太一致的主張,就是很嚴重的事情。而現實是,中美兩大國的關系不太可能這么嬌貴,亞太的實際情形不會允許中美如此脆弱。兩國需要正視并處理好彼此的分歧,讓這些分歧不斷增添亞太地區的活力和彈性,而不是成為整個地區緊張的源泉。
中國在不斷發展,國力日強。中國并無“主導”亞太的愿望,我們也不太可能在涉及本國重大利益時接受美國的“主導”。西方輿論總結說,中國開始動手修改美國制定的規則,用中國自己主導制訂的規則突破以往的國際秩序。西方的精英們習慣性地對中國不放心,總是帶著高度警惕進行分析。
實事求是說,中國人對國際“規則”和“秩序”形成較為嚴肅的思考都是近年的事。隨著中國利益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大,我們覺得自己對它們應當有一些發言權,這種愿望是自然而樸素的。中國并不想做現有世界秩序的顛覆者,我們認為那對中國沒什么好處,但我們希望這一秩序更契合處于變化中世界的現實,照顧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方利益。
美國為何總想主導世界?它事實上沒那么大的力量。歷史上沒有過可以消滅世界多樣性的全球霸權,美國也做不到。從中東到烏克蘭再到東亞,如果說美國的主導權無處不在的話,那么它“主導”的質量實在太低了,幾乎是在自欺欺人地使用這個概念。
美國確在主導TPP談判,并把中國擋在了門外。對TPP的前景,爭論很多。但可以肯定地說,如果TPP排除中國這一世界第一大貿易體,這一定會成為它今后每走一步都繞不開的先天缺陷。
中美兩國做任何事,如果無視對方的利益而追求自己的單贏,都不會有全亞太范圍的成功。“主導”恐怕是過時的思維,“爭奪主導權”更是有害無益的策略。
在亞洲,東盟開展各種倡導的能力大概不比中國低,在東盟內部,新加坡所扮演角色的活躍度不低于印尼和馬來西亞,然而在這些國家和組織之間探討“主導”的問題,顯然缺少實際意義。
美國的精英們不用總擔心中國會爭奪美國手中的權力。那些權力究竟是什么,它們能給中國帶來什么好處,這些問題根本不在中國社會的核心興趣圈里。而且,它們既然不是白宮或五角大樓里面的桌子和椅子,美國人就不必擔心中國人會把它們搬走。
中美的神經都需要強大些,而且亞太業已形成的錯綜交織的事態和關系會逼兩國逐漸“適應一切”。美國需要重振發展的雄風,保持其綜合實力在全球的高份額。那樣的話它的影響力就不會萎縮。否則它的自我感覺肯定會越來越糟。這跟中國與它“爭奪主導權”根本無關。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