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美國地緣政治智庫Land Destroyer研究員卡塔盧奇近日披露稱,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和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早在今年4月訪美時,就與美國國務院轄下的智庫開會討論“占中”行動流程、訴求等細節。也就是說,這場行動在示威者真正上街參與前幾個月,已在美國的干預下計劃好。
陳李訪美擬定“劇本”
據香港《東方日報》7日報道,卡塔盧奇繼早前披露美國政府在背后資助香港“占中”運動后,日前又再度撰文大爆“占中”黑幕。他在這篇題為“整個占中行動在華盛頓寫劇本”的文章中稱,李柱銘和陳方安生當時與美國國務院轄下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及“美國國際民主研究院”(NDI)開會,闡述“占中”行動的計劃、參與人物及訴求等。
會議長達一個小時,由NED地區副主席格雷夫親自主持。李柱銘會上除詳細講述“占中”計劃外,還強調香港的角色就是要把西方的法律及利益等傳入內地。陳方安生多次強調,北京非常在乎國際社會如何評價其管治方式,因此可利用“占中”在國際輿論上產生的反響,逼使北京在香港事務上讓步,從而爭取本港民主自治。卡塔盧奇直言,美國在背后為“占中”出錢出力,因此主宰“占中”的并非參與行動的香港人,而是華盛頓及華爾街;而李柱銘和陳方安生在會上批評北京在香港前途上“一意孤行”,但同時又與其他外國利益者同坐一起,主宰香港事務,“由此可見,占中真正目的并非讓香港人獲得真普選,而是將占中背后、由外國勢力支持的政治陰謀集團送上權力位置,實現將香港軟性殖民化,進一步分裂中國”。卡塔盧奇還說,雖然“占中”似乎漸漸平息,但根據美國在伊朗及泰國等地的行事方式,估計還會再次在幕后攪局,重新挑起緊張局面。
《星島日報》7日介紹稱,卡塔盧奇所在的Land Destroyer智庫以泰國曼谷為根據地,由多名美籍獨立地緣政治研究員經營,主要發表亞洲、中東及南美與美國政治關系研究成果,早前多次撰文評論稱美國透過NED等撥款資助遍布各國的分支機構及非政府組織,暗中推動全球各地所謂民主發展。
黎智英包攬“占中”廣告
美國除了為“占中”出謀劃策外,還通過自己在香港培植的勢力全力資助“占中”。臺灣《中國時報》日前報道了知名廣告人范可欽透露的內幕:一年多前范可欽接到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的電話,找他去黎智英家開會。一抵達黎家,就看見幾個香港朋友在座,黎智英沒收在場所有人的手機,以防竊聽。坐下后,黎智英表示要執行“占中”,可是不知道怎么占領,希望大家出主意。施明德聽了當下愣住,問他有沒有準備坐牢的決心;黎智英回答“我們不但準備坐牢,我們還準備死”。接著施明德就展開沙盤推演。一個多月前,香港報紙披露了當天的錄音內容。范可欽質問黎智英,黎表示助理的計算機被黑客入侵。原來當天黎智英在飯廳裝了錄音設備,把大家討論內容全都錄下來,范可欽氣得大罵他“狗改不了吃屎!果然是狗仔!”
另據《星島日報》披露,自稱“壹傳媒股民”的網民也再次向傳媒爆料,揭示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在“占中”行動中出錢出力。其中一封題為“六二七廣告”的電子郵件是壹傳媒發給“占中”發起人戴耀廷等人的,內容提到馬克·西蒙(黎智英的得力干將)曾表示,在《蘋果日報》登廣告涉及“真實費用”,與其如此,不如在其他媒體投放廣告,“他(指馬克·西蒙)都愿意支付。大家意下如何?”也就是說,反對派的“占中”宣傳和廣告是由黎智英全數“包底”的。電郵同時顯示,黎智英在緬甸發展地產項目的過程中,與親美的一些軍方將領聯系密切,曾“買勞力士去行賄緬甸軍頭”。對方顯然很了解黎智英與馬克·西蒙的“組合”跟美國關系不簡單,因此大膽提出要安排緬甸軍官到美國訪問及接受培訓。
“過氣”總領事趁火打劫
來自多個團體的數百名示威者因不滿《蘋果日報》攪亂香港,6日到壹傳媒將軍澳總部外示威。他們高喊“反國亂港、荼毒人民”以及“蘋果爛報、千古罪人”等口號,怒斥壹傳媒主席黎智英以“黑金政治”煽動學生上街,擾亂秩序且影響各行各業生計。
而在香港特區政府努力應對“占中”困局之際,3名前美國駐港總領事楊蘇棣、包潤石和威廉姆斯日前聯署發表公開信,聲稱提名委員會制度是“民主倒退”,香港特首梁振英應與“占中”示威者對話化解分歧。香港輿論分析稱,“過氣”的美國駐港總領事此時發表鼓吹“違法普選方案”言論,在“占中”危急關頭火上澆油,就是要配合美國搞港版“顏色革命”,說明外國勢力干預中國內政之心不死。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蔡毅批評稱,3名前美國駐港總領事在香港敏感時期發表這種言論絕不合適,完全無助化解危機。他說,美國的民主制度也不允許違反美國法律,現在卻明目張膽鼓吹香港推動“違法普選”主張,分明是雙重標準。經民聯副主席盧偉國認為,香港目前最重要的是努力化解困局,按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繼續朝普選“第三步曲”邁進,絕非如這些外國“過氣”總領事的說法,令普選節外生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