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紐約7月26日電 (記者 阮煜琳)今天是《波斯坦公告》發表69周年。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熊玠26日在紐約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沒有按照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規定,將釣魚島交出還給中國,已經違背了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承諾。
熊玠說,《波茨坦公告》是二戰期間,中、美、英三個同盟國在1945年7月26日所宣布的一項協議。其主要規定包括,第一,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日本將面臨徹底毀滅;其次,投降后日本的領土只限于它自己的四個島嶼,以及這三個盟邦可能另外同意的其他小島。
“這后面一點,是重復了早在1943年12月1日同樣三個盟邦所宣布的《開羅宣言》的規定,表示日本戰后除了自己原有的四個島嶼外,所有用武力奪取到的別人土地、島嶼,將悉數‘交出’(歸還原主)”,熊玠說。
“日本并沒有立刻響應,以為是戰事的宣傳而已”,熊玠說,直到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后,日本才知道所謂“徹底毀滅”是什么意思,并于同年9月13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熊玠說,縱然日本無條件投降了,也簽了投降書。而投降書中也明言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規定。但日本雖然把自《馬關條約》以來占領的臺灣與澎湖列島1945年交還給中國,并沒有把同樣屬于中國的釣魚島歸還給中國。反而轉交給了美軍接受。
熊玠說,日本今天在與中國相關釣魚島糾紛中,還振振有詞地說釣魚島是1972年美國連同沖繩(即原琉球)一并“回歸”日本的。“試問,釣魚島從來不曾是日本的領域,而且釣魚島也絕不是琉球的一部份,何來‘回歸’之有”?
《波茨坦公告》指出,日本投降后,其主權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由盟國指定的島嶼。熊玠表示,1943年11月26日,中﹑美﹑英簽訂的協議《開羅宣言》與現代時局直接有關,要求日本須放棄它一切竊據的島嶼與領土。這項要求在1945年7月26日簽訂的《波茨坦公告》和1951年的《舊金山對日和約》均一再重復。而這些領土與島嶼包括了硫球﹑臺灣﹑澎湖﹑釣魚島。
熊玠認為,日本企圖通過多種方式證明釣魚島是日本的,但僅是按照《波茨坦公告》的協議來看,日本1945年就沒有按照《波茨坦公告》規定,將釣魚島交出還給中國,就已經違背了它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承諾。
這位紐約大學著名的國際法教授表示,我們有必要強調,《波茨坦公告》以后,三個盟邦并沒有同意多劃歸任何其他領域如釣魚島給日本。所以,日本即使再強詞奪理也沒用,在國際法上這一關,日本就通不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