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特區政府公布首階段政改咨詢報告的關鍵時刻,“禍港四人幫”中的前香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及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近日卻跑到英國“告洋狀”,并與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等人見面。克萊格甚至對中國政府喊話稱,若中國違反與英國就香港主權移交簽署的條約,英國政府將會動員國際社會循一切法律及其他途徑跟進。事件引起內地以及香港社會極大不滿,香港媒體評論稱,香港已經回歸中國,但陳李二人竟然自貶身價跑去求前主子,把“港人治港”貶值為“洋人治港”,簡直丟盡香港人的臉。
據英國《金融時報》16日報道,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周二與陳方安生及李柱銘會面,并重申了對香港轉為普選制度的支持。克萊格向他們保證,英國政府會堅決確保《中英聯合聲明》得以全面落實。克萊格表示,注意到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白皮書感到不安,又重申若中國違反就香港主權移交而與英國簽署的國際條約,英國政府將動員國際社會循一切法律及其他途徑跟進。然而,一位與克萊格關系密切的人士透露,克萊格十分震驚地發現,英國政界高層中只有他一個人愿同陳方安生等人會面。英國政府也在15日表示,對此事不予置評。而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表示,強烈不滿英國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已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并敦促英方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
繼今年4月出訪美加,并與美國副總統拜登短暫會面后,陳方安生及李柱銘上周六再次結伴啟程訪英。據了解,陳方安生及李柱銘這次的訪英行程緊密,除了約見克萊格,陳方安生和李柱銘還在倫敦會見了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對英國政府在最新一份香港半年報告書未全面反映港人憂慮感到十分失望。此外,陳李二人還會見了英國議會跨黨派中國小組,并出席英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舉辦的公聽會,就香港發展情況提供證明。
陳方安生和李柱銘在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政改咨詢報告的關鍵時刻,跑到英國見副首相的做法,讓香港社會十分警惕。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強調,政改屬于香港內部事務,不歡迎其他國家干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鐘樹根批評稱,英國早前已發表報告,指香港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并認為在落實的過程中沒有問題,他不明白陳李兩人為何千方百計要扭轉報告的內容,誓要制造出與中央對抗局面。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也表示,國家領導人在訪英期間,英國政府對“一國兩制”白皮書沒有任何意見甚至反對聲音,陳方安生未免替其“主子”過分擔心了,“既然主子都沒有問題,(陳李)作為下人,何需過分擔心呢?”
香港《大公報》16日發表評論稱,國務院公布的“一國兩制”白皮書,明確表示要警惕外部勢力利用香港干預中國內政的圖謀,防范和遏制極少數人勾結外部勢力干擾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陳李“頂風作案”,與其說二人是在制造國際輿論,倒不如說是獻丑于世,不值一哂。
除了陳李二人跑到英國求救,針對香港特首梁振英15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啟動政改報告,“占中”發起人之一的戴耀廷表示,最快可能8月底發動全面“占中”,最遲則有可能在明年6至7月才行動。立場親反對黨的香港網絡媒體《852郵報》16日發表評論稱,下個月底人大常委會開會后,就會“一錘定音”,敲定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一切最多只許在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商討。中央甚至已經預計“占中”必然會發生,而且有信心可以擺平。事實上,香港警方已經做好兩手準備,一手硬,一手軟,即強硬對待少數“搞事者”,溫和對待多數參加者,就可以將對社會的傷害減到最低。香港《南華早報》16日也引述學者的話稱,香港社會現在的激進極端氣氛,令行政立法關系進一步惡化,民生措施難以落實,游行示威不絕,反對派這些舉動會嚇走外國投資者,影響香港經濟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環球時報紀雙城 凌德)
參考:英國滲透香港
去年,英國外交國務大臣施維爾在《南華早報》與《明報》發表文章,支持香港“真普選”,并許諾向反對派提供“支援”。這是英國在干涉中國內政,從中可看出,英國勢力在香港并未真正撤退。港澳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蒯轍元也說,英國勢力在香港有代理人,他們甚至期望通過代理人實現“還政于殖民主義”,完成“香港獨立”。
香港資深記者紀碩鳴在《秘密報告揭英國勢力滲透廉署》一文中透露,香港媒體獲得一份北京對港研究機構的秘密報告,名為《關于香港廉政公署目前存在問題》,報告指出廉署中上層被英國人滲透,內部通信遭監控,專員權力被架空,無從掌控運作;廉署近年一些案件具強烈政治動機,如麥齊光案和湯顯明案,并欲藉湯案阻止香港和內地融合,讓“特區最鋒利的刀把子,插向港府與中聯辦”。
北京秘密報告提到,廉署屬香港極機密機構,廉政專員屬于這機構的最高領導,但卻有人可以知道他的通訊秘密和隱私。
香港回歸前夕,港英當局撤銷原情報機構政治部,將原政治部人員安插到香港政府各部門和公共機構,報告指,其中不少人進入了廉署,在原政治部特工操控下,在后過渡期中英就香港問題展開錯綜復雜角力之時,廉署積極配合港英當時的政策,“在幕后協助末代港督彭定康做了許多壞事,更成為港英當局抗拒平穩過渡、打壓愛國愛港人士的政治工具”。
報告指,監查廉署運作的多個委員會負責人大多都由傳統親英人士擔任。并舉例﹕“審查貪污舉報咨詢委員會擁有監察廉署正在調查重要案件的大權,而現任主席施祖祥,以前就是末代港督彭定康的私人秘書,其政治傾向和與英方的密切程度可見一斑。該委員會還包括了香港中電集團總裁包立賢、史樂夫等外籍人士,由他們來決定廉署是否結束某個案件的調查大權,這顯然是非常不妥當的。”
從廉署歷史看,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準諜報組織。當時創辦人姬達(Jack Cater)出身于英國皇家空軍,他在廉署的左右手就是英國軍情局間諜,也是公開的秘密。
廉署內部的英國人目前都受重用,并沒因為香港回歸,飄揚五星紅旗而被邊緣化。在重要的執行處(Operation Department),至少有五名非華人的調查人員,還包括兩位印度裔。但一位廉署人員說,廉署內部為英國人做事的,不見得是英國人,而華人也有可能,不能以種族來劃分。
回歸后英國人離開,留下的還不僅是政治部經過訓練的人員。情報圈子早就在九七回歸后傳出,在香港中環的原駐港英軍總部韋爾斯親王大廈,回歸后由解放軍駐港部隊接收,但大廈內部裝修時,赫然發現大廈內部很多隱蔽之處都被裝了非常先進的竊聽器,讓駐港部隊嘆為觀止。[4]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