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麥肯錫、微軟和IBM后,又一家美國企業疑似被卷入中美網絡間諜案。今天央視《新聞直播間》報導,蘋果手機的追蹤定位功能精度極高,暗藏隱私泄露風險。
據上述央視報道,只要在蘋果手機上使用軟件,用戶使用軟件的時間地點都會被記錄下來。此種獲取信息的方式與軟件使用同步,并且比手機基站、WIFI等定位精度更高。
節目中,記者對包括社交軟件、辦公軟件、炒股軟件、娛樂軟件等在內的十一款進行測試。操作發現,當使用軟件時,對應位置文件夾中會出現軟件的使用情況,包括使用時間、使用位置的經緯度等。該文件夾雖然顯示加密,但不需要任何解密措施就可以打開。
英國《金融時報》注意到,央視報道中援引一位研究者的說法,稱iPhone這項功能記錄的“敏感”數據甚至可能泄露國家機密。
這不禁讓人想到今年5月鬧得沸沸揚揚的中美網絡間諜事件,那次事件影響了咨詢業、軟件業和服務器領域的幾大美國企業。
5月19日,美國司法部指控中國軍官進行網絡間諜活動。次日,中央國家機構政府采購中心明確規定,最新一期投標產品中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Win8),未要求具體安裝何種系統。
科技業內人士多認為,禁裝Win8是出于網絡安全考慮。比如,Win8允許用戶通過云共享內容,容易導致政府信息外泄。另外,微軟對Win8的控制力增強,政府也擔憂內容“不可管控”問題。
幾天后,英國《金融時報》爆出,中國政府通知所有國企斷絕與麥肯錫、BCG等美國咨詢公司業務往來,因為擔心這些咨詢機構會向美國政府泄露交易機密。
彭博又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出于對國家金融安全的擔憂,中國央行、財政部和其他政府機構正在審查國內銀行使用IBM服務器的狀況。中國考慮讓國內銀行棄用IBM的高端服務器,代之以國內品牌。
彭博還得到中國服務器制造商浪潮(Inspur)內部人士消息,浪潮已發起名為“從IBM到浪潮”的行動,旨在奪取IBM在華市場份額。浪潮已聘用80名前IBM硬件部門員工。
和此前微軟Win8被禁不同的是,這次央視曝光蘋果iPhone有很高泄密風險,對中國消費者的影響會更大。
中新網的報道提到,記者走訪北京、青島等城市發現,被采訪者中知道蘋果手機有該功能的人僅5人,超過90%用戶對蘋果手機該功能并不知情。采訪蘋果手機專賣店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也表示對該功能并不熟悉。
中新網報道稱,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胡小明表示,這些信息一旦泄露,就會帶來危險。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網絡安全保衛學院院長馬丁表示:
蘋果手機中的定位功能可以顯示手機用戶經?;顒拥牡攸c,活動的時間、活動的頻率,會把一個人完整的行為軌跡進行比較詳實的分析,是公開性的,沒有任何秘密。
即使用戶將定位功能關掉,也不會改變后臺系統,該系統還是能將手機軟件使用時所在地點、時間等信息完整的記錄下來。
其實,蘋果、谷歌這類互聯網公司此前就因搜集用戶的位置信息吃過官司,甚至做出賠償。
2011年,近三萬名韓國蘋果手機用戶起訴蘋果公司,未經同意擅自搜集用戶行蹤信息,要求蘋果公司賠償271億韓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數月后,一名用戶勝訴,蘋果公司向其支付約合6100元人民幣的賠償款。
同年,美國安卓手機用戶狀告谷歌過分跟蹤其地理位置信息,并向谷歌索賠5000萬美元。2012年,谷歌因侵犯用戶隱私遭美國政府罰款2250萬美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