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媒體報道,最近有美媒稱,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所在街道可能被改名為“劉曉波廣場”,以紀念這名被中國監禁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中國外交部就此向本網表示,此次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的“命名事件”純粹一場鬧劇。
6月24日,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投票通過一項議案,將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門前的一處空地,改名為“劉曉波廣場”。一旦這樣,按照美國的郵政編址規則,從此以后,中國大使館的地址,也就變更為“劉曉波廣場1號”。
據報道,早在2013年,美國一個組織執行總裁凱斯,與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就曾經私下討論過一個計劃。他們設想可以提議駐美國大使館的門前街道,改為那些國家異議人士的名字。
有專欄作家項小凱的文章稱,這一改名事件極富蘊意。自從2009年,奧巴馬就任總統以來,美國經濟發生嚴重危機,而中國作為美國極為重要的貿易伙伴國,無疑對于穩定美國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中國政府大量購買美國國債,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截止2014年4月,中國持有近1萬3千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占美國海外國債總量的21%。
由于種種原因,奧巴馬時期的美國,總體呈現出較為弱勢的外交姿態。而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美國政府針對中國人權狀態的批評聲音大為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對建立美中特殊“G2”關系的熱情。
但在美國國內一些強硬勢力的推動下,美國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計劃(TPP),以及南海等問題上開始對中國掣肘。
如果說,尚未完全成形的TPP,只不過是中國遠期未來的一個陰影,那么劉曉波廣場的命名,則是對中國眼下的一個強烈警醒。這一事件,極可能標志著一個新的中美關系時代的開始。
針對所謂“劉曉波路”,中國外交部對本港媒體文匯報表示,此次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的“命名事件”純粹一場鬧劇。外交部方面強調,劉曉波是因觸犯中國法律,被中國司法機關依法判刑的罪犯,美國一些人勿要妄圖借助所謂人權問題,惡意炒作劉曉波案抹黑中國。
據了解,劉曉波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于2009年被中國政府判處有期徒刑11年,入獄后第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另據中新網報道,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25日表示,美國會眾議院撥款委員會企圖用“劉曉波”命名中國駐美使館前街道的做法“非常愚蠢”、“非常幼稚”,貶低了美國自身,應當撤銷和收回這一提議。
24日,美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表決通過2015財年外交預算案,并以口頭表決形式通過一項用“劉曉波”命名中國駐美使館前街道的附加條款。
芮效儉表示,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試圖通過修改街道名字來侮辱中國駐美官方機構的做法“非常愚蠢”、“非常幼稚”,美國會對中國人權狀況表達不滿的這種方式反而“貶低了美國自身”,他個人不認同這種做法。
他進一步說,如果其他國家在某個問題上對美國不滿,就拿一個美國不喜歡的人的名字來命名美國駐外使館門前的街道,美國一定會憤怒,所以眾議院撥款委員會此舉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該委員會應當撤銷和收回這一倡議。
美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同日就“改名問題”表示,目前要先看國會內部對這問題的討論情況。美國務院發言人哈夫25日稱,目前這一問題仍在立法未決階段,美方不做任何評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