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壹傳媒2001年擴展至臺灣,黎智英更是在2010年申請到“中華民國”身份證。但是他的“色請造謠”那一套同樣行不通,因此當2012年10月壹傳媒宣布全面退出臺灣市場時,島內就像送走瘟神一樣高興。有香港資深評論員認為,香港政壇有所謂的“四人幫”之說,足以體現《蘋果日報》在反對派陣營的地位,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境外勢力是如何借助這家媒體來達到搞亂香港的目的的。
香港“占中”組織發動的所謂“全民公投”22日開設實體票站,一眾激進反對勢力代表粉墨登場,其中包括“禍港四人幫”的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前天主教香港教區樞機主教陳日君、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以及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可以說,壹傳媒創立20多年的歷史,堪稱美、英等政治勢力不斷插手香港事務的歷史,也是極端反對派不斷禍港的歷史。
人稱“肥佬黎”的黎智英22日出席香港直播時事論壇節目《城市論壇》,并在節目上大肆鼓吹所謂的“公投”。黎智英在節目上公開宣稱,中央“驚”民間投票,所以“攻擊占領中環和《蘋果日報》的網站。”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港媒質疑這種論調系反對派自導自演博同情。
與美國共和黨關系密切
黎智英于1948年12月出生在廣東,1960年從內地偷渡到香港,1981年創辦佐丹奴時裝連鎖店。上世紀80年代末,黎智英制作了20萬件支持所謂“民運分子”的T恤,印上各式標語,并因此結識香港民主黨元老李柱銘,他涉足政治之路就這樣開始了。1990年,黎智英將佐丹奴股份全部低價售出,在香港創辦壹傳媒集團。
2011年10月,黎智英捐款給香港泛民及宗教人士的記錄外泄,引起廣泛議論。文件顯示,他從2006年至2010年,分別捐款給香港民主黨及公民黨各1000多萬港元,并將2000萬港元捐給前天主教香港教區樞機主教陳日君。其中2009年,黎智英的捐款占民主黨非會員捐款的99%,占公民黨的68.2%,“他作為反對派主要金主的角色因此浮上臺面”。有評論認為,黎此舉旨在幕后操控香港政治,而一個人的捐款占一個政黨收入的絕大部分,也折射出香港反對派的悲涼。
在黎智英“政治投資”的明細表中,馬克·西蒙的影子無處不在。香港《東周刊》披露稱,馬克的父親在美國政府部門工作,他本人從“外交官搖籃”喬治敦大學畢業,之后到美國海軍服役,專門負責搞情報。退役后,馬克輾轉來到香港從商,“自然而然地搭上黎智英”。香港《文匯報》稱,馬克是美國共和黨黨員,更是共和黨香港支部主席,黎智英給各政黨的捐款完全由他代辦。以前香港反對派若要在《蘋果日報》等廣告,一律要經馬克核批,而從2003年開始,他不斷以壹傳媒及《蘋果日報》高層身份捐款給美國政界,8年捐款超過20次。單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他就先后3次捐款給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香港社會質疑,香港反對派真正的“超級金主”有美國身影,而“維基解密”披露的美國駐港總領館的外交密電也證實,包括黎智英在內的“禍港四人幫”勾結外部勢力。本月19日出版的《東周刊》更披露黎智英5月底在港與美國前副防長、鷹派人物沃爾福威茨密會。
黎智英參加《城市論壇》挑撥內地與香港矛盾,遭市民抵制
煽動仇富情緒
除了明目張膽的政治捐款,黎智英還借旗下媒體不斷攻擊特區及中央政府,散播煽動言論,鼓動極端違法行為。《大公報》稱,回歸以來,包括23條立法、國民教育、政改辯論、人大釋法等,每當政壇風起云涌或到了關鍵時刻,都能看到壹傳媒為反對派搖旗吶喊。到反對派發動游行前夕,《蘋果》勢必連篇累牘地動員港人上街,不僅詳列游行時間和路線圖,更會明列游行口號與訴求,以及說明游行期間的各種注意事項等,“完全是示威抗議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例如在公民黨策動港珠澳大橋司法復核案、“雙非”子女等案件中,壹傳媒都是站在公民黨的立場向法庭喊話,甚至不惜威嚇法庭如果提請人大釋法,就是損害香港司法獨立。而為配合“占領中環”行動,過去一年來,壹傳媒更是刊出超過1000篇文章,為違法行動“正名”。尤其令人憤怒的是,為達到分化內地與香港關系的目的,《蘋果日報》不惜渲染“內地人是蝗蟲”論調,連篇累牘地煽動針對內地游客的欺凌行為等。
2013年11月,黎智英發動“社民連”200人到無線外大撒冥錢搗亂,就是因為無線電視在節目中沒有附和《蘋果日報》攻擊特區政府的觀點。
黎智英的舉動在香港引起極大反感。2008年四川大地震,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捐出1.5億港元救災,但《蘋果日報》公然譏諷,同時用“天譴”詛咒地震罹難者。2012年2月,《壹周刊》就李嘉誠的健康捏造謠言,稱其心臟不好,長實集團迅速澄清。2013年,黎智英又配合工黨主席李卓人及激進分子在中環沖入李嘉誠的公司總部。因此,他也成了李嘉誠最痛恨的人。有香港輿論認為,黎智英仇商斗富,針對的不僅是李嘉誠,而是損害香港社會的安定繁榮。
港人應避“毒蘋果”
壹傳媒2001年擴展至臺灣,黎智英更是在2010年申請到“中華民國”身份證。但是他的“色請造謠”那一套同樣行不通,因此當2012年10月壹傳媒宣布全面退出臺灣市場時,島內就像送走瘟神一樣高興。
有香港資深評論員認為,香港政壇有所謂的“四人幫”之說,足以體現《蘋果日報》在反對派陣營的地位,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境外勢力是如何借助這家媒體來達到搞亂香港的目的的。尤其諷刺的是,每日高喊維護港人利益的《蘋果日報》,不少高層拿“外國護照”,如何叫港人相信其所作所為是在維護香港利益?香港《大公報》直言,“一個美國產蘋果,縱使奇艷美味,但畢竟有毒,港人不可不避”。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