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獨”勢力,成不了氣候
雖有兩個派別,但人少不入流
本刊駐香港特約記者李心月
“港獨”分子最近沖擊我駐港部隊軍營,民眾才警醒,原來“港獨”并不遙遠。2013年12月26日,“港獨”組織數名成員手持港英時代龍獅旗,強行闖入位于中環的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要求“解放軍撤出香港”。此后的1月3日,又有一名男子沖入駐港部隊總部。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令人憤慨。
“港獨”是個“偽命題”
所謂“港獨”,是少數人鬧“香港獨立”而沒有廣大民意基礎的“茶壺風波”。自從香港回歸祖國后,這些“港人”對回歸后“一國兩制”的成功實施以及兩地關系的發展和深化視而不見,對產生的矛盾和問題卻刻意放大,比如:“雙非”孕婦赴港生子占用香港資源;內地人到香港購物提高了香港的物價以及不文明的舉動等,尤其讓他們不爽的是中央政府對香港內部事務的“干預”。于是,“香港是港人的香港”的呼聲開始出現,他們要“完全放手的自由”,挑選合乎自己心意的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等,就此形成了“港獨”。不過,“港獨就是個偽命題”,有媒體做出這樣的評價:“當前的‘港獨’更多屬于抗議人士的‘想象力’,是他們刻意標新立異擺出的一個‘姿勢’。它與香港的政治經濟現實相悖,打港英旗幟喊‘港獨’口號,與在街市上裸奔的人心態其實差不多。”
而26日闖入駐港部隊的“港獨”分子亦是如此。香港警方目前公布了已抓獲的兩名“港獨”分子的身份。其中28歲的招顯聰,主要從事餐飲業。他說,愛國等于愛黨,他不愛國,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即使香港有普選,在中國管治下,亦絕不會得到真正民主。”他甚至還宣稱,其目標是要“香港獨立或歸英”。另一個名叫張漢賢,現居住在香港的離島長洲島上。張漢賢患有心臟病,不能正常工作,每月靠從政府領取的近3萬港幣傷殘費生活。
目前在香港的政治光譜中,以“港獨”為目標的主要分兩大派:一派是以“香港自治”為旗號的組織,包括“香港人優先”“香港自治運動”“調理農務蘭花系”等;另一派是以“回歸殖民時代”為口號,打出港英旗的政治力量,主張香港回到英國統治下。前者雖分為不同組織,但參與者基本是認同“香港自治”理念的一群人,他們的精神領袖是“城邦自治論”的創立者——陳云,后者的支持力量則有國際背景,是英美勢力。這兩派表面上都宣稱自己不是“港獨”力量,但其政治主張的本質都是欲使香港脫離中央政府的管理,是變相的“港獨”。
三個組織背后的大佬
被視為“精神領袖”的陳云,今年53歲,是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擁有比較文學碩士、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等學位。
“城邦自治”的概念是陳云在2011年出版的《香港城邦論》中提出的。書中闡述的主要觀點是:香港是一個城邦格局。他主張香港應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大前提下,享有自治權利。“城邦自治論”者有固定組織,如“香港人優先”“香港自治運動”等。他們的旗幟是“龍獅旗”——龍象征中國人,獅象征香港人的“獅子山下”精神。
陳云及其信徒宣稱,“城邦自治論”并不是要求香港獨立,但事實并非如此。他認為香港在政治、經濟等領域不應與內地有密切往來,因為香港是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城市,要求香港與內地斷絕必要的關系。他還主張:普選行政長官與立法會議員;香港政府制定政策時,以香港人需要與長遠利益為依歸;重新制定移民政策,收回中國大陸移民審批權;檢討《基本法》行憲以來之得失,完善憲政;捍衛香港城邦,等等。
這位“精神導師”通常很少拋頭露面,而是通過各種媒體引導其信徒。2013年,內地女生劉涵在港車禍遇難,為了激化內地和港人的矛盾,其信徒在“臉書”上大放厥詞,甚至稱劉涵“死得好”。在陳云的“指引”下,幾個“港獨”組織也進行配合行動。
“香港人優先”組織成立不過一年,其前身是反動網民團體“我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此次“擅闖軍營”的張漢賢和招顯聰就是該組織成員。張漢賢還是“香港人優先”的發起人,目前核心成員10余人。他們經常在網上針對內地與香港間的矛盾高調發言,之前的“反雙非”等運動中不乏其身影。2012年底,他們在香港靠近深圳的上水火車站附近發起“光復上水”行動,打擊內地來港購買奶粉的家長和水客,并稱“中國人滾回中國去”。
“香港自治運動”的發起者就是陳云,參與者年齡多為30來歲。該組織非常重視宣傳,出版《龍獅報》,搞網站,還開研討會。該組織還有一個名叫劉有恒的發言人,但他從不接受采訪,外界只知道他是工業生產品設計師。至于其他成員,亦刻意隱藏身份,十分低調。2012年香港“七一”游行中,“香港自治運動”的參與者有數百人。
“調理農務蘭花系”的名稱有些怪異,乍一看像是一個關注本土農業的社團,其實這是廣東話中一句粗口的諧音,與農業毫無關系。從名稱中就可看出,他們走的是“低俗路線”,常以暴力形式動員支持者,其口號風格如“打倒梁振英,家和萬事興”等。目前,“蘭花系”的核心成員有莊明堅、林匡正、林慧思、李錦雄等。
除了龍獅旗外,近年來,在香港街頭運動中還會看到英國殖民時期的港英旗,這是一個新現象。這些人要求回到英國統治之下、繼續殖民地統治。他們認為,當前的香港社會矛盾尖銳,貧富差距懸殊;政治方面,“北京對香港的干預不斷加碼”,“一國兩制”難以保全。借由對當下社會的不滿,表示希望回歸英國統治。這既是對舊時代的懷念,也是對目前香港政治與社會的抗議。有香港媒體稱,這是一種典型的“分離主義”,完全不合時宜和民意。
“英美勢力”暗流涌動
對“城邦自治論”的信徒來說,他們背后的大佬陳云已站在臺前;而對于要求回到英國殖民統治的“分離主義”者,他們的支持勢力還藏于身后。
2012年末,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劉熊夢公開表示,“港獨”的背后支持者,就是美國勢力。“維基解密披露的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上千份外交電文顯示,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全面而深入’地插手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特別是在對本港影響重大的政制發展、選舉事務上著力最大,并在幕后扮演操控角色。例如,就香港政制發展問題向特區政府提出過‘有干涉性的意見’,左右反對派政黨的選舉策略和部署,挑選反對派精神領袖人選等。”
2013年,美國新任駐港總領事夏千福上臺后,美國方面對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的干預力度還在加大。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經常在“臉書”上報道夏千福和“民主派”接觸的各種活動和言論。
英國也在加緊活動。去年,英國外交國務大臣施維爾在《南華早報》與《明報》發表文章,支持香港“真普選”,并許諾向反對派提供“支援”。中國外交部認為,這是英國在干涉中國內政,從中可看出,英國勢力在香港并未真正撤退。港澳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蒯轍元也說,英國勢力在香港有代理人,他們甚至期望通過代理人實現“還政于殖民主義”,完成“香港獨立”的春秋大夢。
不過,即便如此,各方也不必為“港獨”勢力驚慌。香港媒體評論認為,“港獨”在香港不僅不是主流,連支流都算不上,壓根就是不入流。當前解決香港問題,就是要維持好香港的內外環境,建立廣泛地統一戰線,而不要擴大對立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