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在大陸將首次派艦艇編隊參加環太平洋多國海軍軍事演習之際,有關美國未來必須用什么戰略來應對大陸,再度引起爭論。
臺灣《旺報》6月12日援引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的報道稱,過去的“空海一體戰”既帶有挑釁性,成效又低;相較之下,切斷大陸進出口貿易通道的“離岸控制”戰略要有效得多。
報道稱,根據2010年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提出的“空海一體戰”概念,一旦和大陸開戰,美國軍隊將攻擊大陸情報監視系統和防空系統,緊接著展開轟炸大陸陸基彈道導彈和反艦導彈的大型戰役,以掌握美方在空中、海上、太空和網路的主動權。
但是,報道稱,“空海一體戰”在致盲、清除指揮控制節點以及壓制發射系統等三大領域獲得成功的機會非常小,“是危險的挑釁”。
報道認為,美軍要發現并摧毀大陸大部分機動式導彈,可說是“讓人望而卻步的任務”。特別是美國若對同時控制常規導彈和核導彈的解放軍二炮部隊發動攻擊,將易使沖突失控,最終引發核戰爭。
報道分析,“離岸控制”應是一種有效并且在與大陸的常規沖突中也可使用的方法。美國國防大學高級研究員哈姆斯2013年提出的“離岸控制”戰略,并不是直接攻擊大陸,而是利用地緣政治學上的優勢,對大陸實施包括遠距離封鎖在內的經濟消耗戰。
報道稱,對于大陸而言,出口更為重要,而這些出口依賴大型集裝箱船。在第一島鏈外,解放軍作戰能力明顯下降,而美國可封鎖從日本西南諸島到菲律賓以西海域,使大型油輪和集裝箱貨船無法進入位于東海和南海海域的大陸港口,打亂大陸經濟,迫使其結束戰爭。
此外,報道稱,如果大陸進出口貿易受到影響,將破壞全球一體化經濟秩序,美國也不會獨善其身,甚至世界經濟都會受到影響。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